第二十五章(上) 风雨欲来(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月十九日
零时二十分。旅顺。
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接到了板垣征四郎发来的第二份电报,内中言称“十一时过后,虎石台中队占领北大营一角”。
零时四十分。
关东军第二师团第二十九步兵联队,完成集结,开始对奉天发动进攻。
一时。北平。
东北边防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张学良连夜召开关内的东北军重要将领会议:“日人图谋东北,由来已久,这次挑衅的举动,来势很大,可能要兴起大的战争。我们军人的天职,守土有责,本应和他们一拼,不过日本不仅是一个联队,它全国的兵力可以源源而来,绝非我一人及东北一隅之力所能应付。我们是主张抗日的,但须全国抗战,如能全国抗战,东北军在最前线是义不容辞的……总期这次的事件,勿使事态扩大,以免兵连祸结,殃及全国。”
自一时起。辽宁省。
关东军接连从抚顺、辽阳、铁岭、本溪、鞍山、海城、四平、公主岭等地共向奉天发出十三列军车,一伺抵达,便将迅速投入战斗。其实关东军过于紧张了,以东北军彻底的不抵抗政策,这些援军的到来,纯属多余。
二时。
东京。参谋本部。
在收到花谷正自奉天以土肥原贤二的名义发来的第一封电报之后,参谋本部又收到了的以同样名义发来的第二封电报:“北大营之中队炸毁满铁线。其兵力有三四个中队,随即逃入兵营。我石虎台中队,十一时过后正在与北大营之五六百敌军交战,并占领其一角。但敌军正在不断增加机枪和野炮。我中队正在进行苦战。野田中尉身负重伤。”
三时。
本庄繁亲自率领关东军司令部及第三十步兵联队乘坐由满铁迅速提供的军列,从旅顺出发,直抵奉天。
东京参谋本部情报部收到了花谷正发来的第三份电报,表明先遣参谋板垣征四郎决定关东军的作战部署如下:一、第二独立守备大队扫清北大营之敌;二、第二十九步兵联队进攻奉天;三、第五独立守备大队从北面进攻北大营,并接受第二独立守备大队长的指挥;四、第二师团以主力增援。三小时内,其后三封电报环环相扣,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东京决策机关造成了一种印象,那就是似乎事态已然危急,其发展不可避免、顺理成章。
四时三十分。奉天。
关东军第二师团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亲率师团主力到达奉天,立即分头攻占城内各要地及军政机关。
被城内一片混乱所惊动的美国驻奉天领事馆的几位副领事赶到日本驻奉天领事馆,神情异常激动,不过他们并不是来阻止日军占领奉天的,甚至也不是抗议日军的武力占领行动,而是断然声称:“贵方即刻之前尚称日军当努力保护外国侨民,然未及多时,在商埠地内之‘盛京俱乐部’附近,日本兵向载有中国人之汽车开枪时,机关枪子弹竟飞进正在举行舞会之该俱乐部内!此行为在世界任何地方皆无先例,可谓不可思议。余想将此事特别电告(美国)国务院!”一边是日军肆意枪杀中国人,而另一边却在依旧歌舞升平,不加制止也就罢了,居然责怪暴日干扰了他们的雅兴,其间之冷血怪异,可见一斑,真正是弱国无外交,任人践踏。
北大营。
东北军第七旅第六二零团最后撤出时,遭到日军攻击,被迫还击。至五时许,日军完全占领北大营,计日军死伤二十四人,东北军死伤三百三十五人、失踪四百八十三人。以五百对七千,如此损失,实为咄咄怪事。
五时,辽宁省主席臧式毅与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荣臻用小型发报机致电张学良:“万急。副司令钧鉴:详密。日兵至昨晚十时许开始向我北大营驻军施行攻击,我军抱不抵抗主义,毫无反响。日兵竟致侵入营房,举火焚烧,并将我兵驱逐出营。同时用野炮攻击北大营及兵工厂,该厂至现时止,尚无损失。北大营迫击炮库被毁,迫击炮厂亦被占领,死伤官兵待查。城内外警察各分所,均被日兵射击,警士被驱退出,无线电发报台亦被侵入。向日领迭次交涉,乃以军队之行动,外交官不能直接制止等语相告,显系支吾,并云由我军破坏南满铁路之桥梁而起,实属捏词。截止本日午前王时尚未停止枪炮。以上等情,均经通知各国领事,伊等尚无表示。职等现均坚持不与抵抗,以免地方糜烂,余续电,并乞转南京。谨陈。臧式毅、荣臻叩,皓卯印。”-----这是公开函电中第一次出现“不抵抗主义”,为《大公报》转刊后,惹起一片哗然。
六时。
关东军完全占领奉天城,城内的陆军兵工厂、东北边防军司令官公署、东北政务委员会、东北最高法院、辽宁省政府、中国银行、边业银行等军政民机关,悉数落入日兵之手,大批要员亦成阶下之囚。缴了械的军警,被用绳索串绑着,排成长长一列,不知道将被押向哪里。逃兵溃警,多被日军就地枪杀。在鼓楼、小西门边、警察分所和一些交通要道上,中警、乃至平民的尸体随处可见。数十万奉天市民一夜醒来,青天白日旗已经换成了刺眼的太阳旗。
旋即,日军又占领了东大营、东陵兵营和东北航空队营区,掠获飞机九十二架,其中七十八架堪称“性能优良”。

至此,日军已侵占安东(今丹东)、本溪、盖平、鞍山、开原、四平街、长春、抚顺、海城、凤凰城、营口、辽阳、铁岭、昌图、公主岭、宽城子等地,一夜之间,失地千里,世所罕见。
七时。东京,参谋本部。
在获知花谷正发来的电报之后,陆军省次官杉山元、军务局长小矶国昭、参谋次长二宫重治、总务部长梅津美治郎、代理作战部长今村均、情报部长桥本虎之助、军事课长永田铁山等紧急召开会议,以协商时局对策。
二宫重治首先说明了各方面收集到的情报:“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省、部之间对当前时局下决心,建立巩固的基础。”
小矶国昭表示:“关东军此次行动,完全是根据本身任务采取的适合时机的措施。”对此评价,全体与会者均表示赞同-----这正达成了花谷正三封电报的目的。
稍后经过讨论,与会者一致同意向东北增兵,并由作战课起草文件,准备紧急动员朝鲜驻屯军一部和第十师团前往满洲。
就在他们刚刚开始会议、尚未论及增兵之时,七时七分,朝鲜驻屯军司令官林铣十郎已经向参谋本部发出了一封电报:“我军鉴于奉天方面之情况,命(驻平壤)第6飞行联队派战斗机、侦察机各一个中队于今晨从平壤出发增援关东军。又(驻龙山)第20师团之混成旅团约一旅团兵力拟向奉天方面出动。并命(驻罗南)第19师团在卫戍地整备,以便能出动更多兵力。”
针对朝鲜驻屯军的擅自出兵,陆军中央部认为,根据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开始形成的惯例,向国外出兵必须由内阁会议批准经费开支,并由天皇亲自下达敕令方可进行;但是根据军部发布的《阵中要务令》,日军全体官兵,上至司令官,下至普通一兵,要具有在非常情况下“独断”的能力,所以朝鲜驻屯军的行动并不能完全归于非法。对于两者所导致的矛盾,作战课准备要求朝鲜驻屯军的混成旅团应当在收到敕命后方可行动。
但是就在九时二十八分,林铣十郎的第二封电报又来了:“我军根据奉天附近日中交战之形势和关东军之要求,命一个混成旅团前往奉天附近增援关东军。该旅团自十九日上午十时许,将先后从各卫戍地出发,经过铁路运送,渡过鸭绿江后,接受关东军司令官的指挥。飞行队今晨出动,亦受该司令官指挥。”事实上,自十八日起,朝鲜驻屯军已经开始进行动员整备,正打算先斩后奏。
十时。东京。
日本内阁阁议。
若槻礼次郎首相神情严峻,他和币原外相一样,对事件所知仅限于报纸,而且居然也不比日本的普通老百姓知道得更早。他首先质问陆军大臣南次郎:“听说关东军这次行动是针对中的暴戾而采取的,果真是我军的自卫行动吗?你能肯定确实是这样吗?”
南次郎睁眼说瞎话,言之凿凿:“当然是的!”
一肚子恼火的币原喜重郎外相根本不相信,他知道南次郎根本是和关东军一个鼻孔出气,便立即拿出外交系统所得情报,并大声朗读出来,指出事件完全是关东军的谋略。
内阁成员们议论纷纷,一切证据表明,日本军方完全无视了内阁的存在,并擅自采取了行动。有基于此,阁议最终决定“努力不使时局较现状扩大”。
随后,若槻在记者招待会上说道:“这次在奉天附近日中两军突然发生冲突,诚属遗憾。然而,究其原因,系中队企图爆破满铁线路,且对我守备队进行抵抗的结果。事已至此,确信我军所采取之手段,完全是基于正当防卫之态度。中国人抱何动机爆破我满铁,因尚未得到详细报告,故未可得知。然既已交火,相信我首当其冲之驻满部队和机关正在予以妥善处理。”对军方不满意归不满意,但是也绝不能承认是日本军队蓄意抢先动手。
北平。
张学良答天津《大公报》记者问:“君来为访问沈阳之新闻乎?实告君,吾早已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惟截止昨上午六时半止,秩序未坏,我方军民,悉不准备抵抗”,“仍望国民冷静隐忍,勿生枝节”,“故日方发表谓我破坏满铁路轨,绝对无有其事,盖我方避人挑衅之不暇,岂能出此。”
当日皓电,张学良将日军占领东北的情形通告全国,并转发臧式毅和荣臻报告,重申主张坚持不与抵抗,以免地方糜烂。从此之后,张学良遂成“不抵抗将军”,直至西安事变,方略有改观。
南京。
中国外交部长王正廷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提出紧急严重抗议,要求立即电告日本政府,迅令关东军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并将日军撤回原防。
重光葵随后紧急约见了中国财政部长宋子文,提议:“这样的事件如果不迅谋解决,便会有很多麻烦加进来,(那时再寻求解决)将非常困难;故宜赶快派员前往当地调查,再由我们两人来协商解决。”宋子文当即表示同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