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六) 防守反击(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光透过树叶间的间隙,将斑驳的阴影洒在多门二郎的脸上,显得那么的阴晴不定----这其实正是中将师团长此刻心情的完美外在表现他周围的几位佐官和参谋的脸色也不比他好到哪里去。他们那充满憔悴的神色里夹杂着些许慌乱,脸庞被硝烟熏得黑一道白一道的,用狼狈不堪形容之或许略过夸张,但绝对称得上是困窘无奈了。
“诸君,时间无多,当需再做最后一搏!否则,不论是战死,还是被击溃,我等俱将成为皇军前所未有之耻辱!”一名上尉参谋几乎是在扯着嗓门嚎叫,眼睛里闪动着暴虐的凶光,宛如犹斗之困兽。
被俘固然或许能够活下去,但是这条活路对于在场的几位,却是想也不敢想的----天皇的陛下的军官居然会沦为低劣的支那人的俘虏,那就好比堂堂的武士大人成为贱民的阶下囚一样荒谬!要想不成为这种耻辱的存在,只有两条路可走:突围,或者自裁。
其他几位日军官佐咬着牙,纷纷点头,附和着表示赞同,仗打到这份上,他们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打退挡在面前的中队,所有能用上的手段全都用上了,真可谓黔驴技穷,可依然被困一隅。
一个多小时前,日军拼了老命,不顾伤亡地连续进攻了六次,才最终突破了吉林自卫军的第四道防线。然而,一里多地之外,下一道阵地上,成百上千的抗日将士正严阵以待,静候日军的到来。
吉林自卫军的第五道阵地构筑匆忙,其坚固程度、火力配备与主阵地相差甚远,有的只是守御官兵的热血。如果是平时,恐怕日军一个冲锋,就能够撕开防线而去。然而,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缟,筋疲力尽的日本人拼了老命,在阵地前碰得头破血流,几次三番下来,依旧只能徒呼奈何,望阵地而兴叹。阵地上的抗日将士无视头顶上肆虐横行的日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牢牢地卡住了多门师团西遁的去路。
日军对于中国人层出不穷的一条又一条防线已经麻木了,鬼才知道到底前面还有多少道阵地!他们只是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发起冲击,直至取得突破,或是成为异国他乡土地上一具渐渐冰冷的尸体。
大约四十分钟前,日军的后卫部队和追兵交上了火,十多分钟后,左翼开始遭到支那军队越来越频繁而猛烈的袭击,而现在,右翼也出现了大批敌军的踪迹!就是傻子都看得出来,第二师团已经再度陷入了重围!而且,这一次不再有哪怕是最简陋的阵地,可供凭藉的,只有平缓的丘陵和低矮的灌木,甚至连仅有的几处树林都面积小得可怜!
实际上,双方的人马已经绞成了一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有些地方,呈现出一种包围与反包围的奇怪态势。日军指挥机关甚至已经开始烧毁仅剩的机要文件,多余的密码本全部销毁,军旗也由专人保管,一旦苗头不对,便须抢先烧掉,绝不能落入中国人手里。
即便面临如此不利的局面,日军仍然没有丝毫放弃抵抗的打算,在各个方向上竭尽全力抵御着吉林自卫军的猛攻。而以多门二郎为首的日军官佐们,将作最后一搏,以期打破即将合拢的包围圈。

这场突围战的惨烈程度难以用语言描述,从发起攻击到战斗结束,整整四十七分钟的时间里,双方展开了极其血腥的拼杀,阵地竟然几度易手。日军的疯狂自不待言,抗日将士们也杀红了眼,寸土必争,许多地段直至守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才被日军艰难占领。
旋即,日军便鼓足余勇,向西扑向最后一道阻击线。焦头烂额的日军后卫部队则以一部迅速进入刚刚占据的阵地,以尽可能地阻挡追兵的脚步。要是日军有足够的兵力、火力,完成这一任务自然不费多少力气,但现在日军四面受敌,战斗兵力极度不足,火炮更是只剩下空空如也的炮膛,----如果不是鉴于火炮的宝贵性,日本人恨不得连炮也轻装掉算了----哪里还有足够的炮灰来长时间地守住阵地!
日军的主要力量都被投入到了突破吉林自卫军的防线上,用来阻击追兵的仅仅是一个得到一个机枪班加强的小队,统共六十四人。就是这区区六十四名日军,要守住至少长达三四里的阵地,不啻于痴人说梦----平均三十米才能摊得上一名日本兵。给他们每人发上几枝自动步枪,或许能多撑上一阵子,可就凭三八大盖的射速,谁都知道会是怎样的结果。
这个日军加强小队的抵抗所持续的时间甚至没有超过五分钟,一阵激烈的枪声过后,黑压压涌上去的中国士兵便将顽抗者们淹没在人海之中。几个对付一个的刺刀拼杀不存在任何悬念,再优秀的拼刺技术在数量的绝对优势面前都是一个笑话,几个回合一过,残存的二三十个鬼子便满身窟窿地倒毙于地。
解决掉这批敌人,一心杀敌的抗日官兵毫不停留地紧紧向传来阵阵枪声的西面追去----那是日军正在攻击最后一道阻击阵地,那只是一道简易阵地,守军人数不多,恐怕支撑不了太久。
喧闹了几个小时的阵地终于恢复了之前的宁静,只有几堆还在燃烧着的木头,时不时发出几声噼咧啪啦的炸响,遍地的尸首里,偶尔传出一两声垂死的呜咽呻吟,其声如泣,转瞬便低不可闻。
在这里,日军不但没有来得及带走战死者的尸体,甚至连将其焚烧的机会都没有。为了尽早跳出包围圈,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一旦阵亡,就只能埋骨他乡,再也回不到隔海相望的家乡去了。
吉林自卫军最后一道阵地上的守军拼尽了全力,仍然没能阻止住日军极其强烈的活命,等到追击者们马不停蹄地赶到时,日军已经破阵而去,空留下一些抛弃的辎重和死尸。
关东军第二师团指挥部以过半的伤亡,终于逃出了抗日联军的大包围圈。堂堂多门中将根本不敢停下来略加休整,驱赶着一群残兵败将,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只想着一路往西,不到达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就绝不停下来整军再战。可是,对于侵略者而言,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又有哪里是安全的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