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三) 防守反击(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在焦急的等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前原宏行的额头已经布满了汗水----不是因为天气炎热,而是惊出来的冷汗!东面不远处的城里,充斥着震天的枪炮声和喊杀声,反倒显得指挥所里出奇的安静一众佐官和参谋们聚集在前原的身边,这一次虽然他们没有再争论什么,但是焦虑的眼神泄露了他们真实的想法:时不我待,早作决断,方为之策!
前原宏行心里的诸般念头转了不知道多少遍,仍然拿不定主意,嘴里不由得暗暗发苦:怎么这么倒霉的事,偏偏让自己给碰上了!真是流年不利啊!
密山城内的战斗愈来愈激烈,前原宏行知道实在等不下去了,只得咬咬牙,暗自下定决心:与其两边都没有着落、两边都有风险,不如两害相较取其轻,应该是壮士断腕的时候了----可以说,师团主力都在自己手上,不去援救危急中的师团部,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www.xiaoshuodaquan.com
“诸位!”
日军军官们心头一跳,“唰”地齐齐站起身来:“哈依!”
“我命令!支队将分为两部分,一部负责支援师团部,另一部则继续夺取密山城,并相机夺回联队军旗!具体安排如下……”
决心既下,已经有所准备的日军行动起来便相当迅速,二三十分钟内,两千余名日军便在前原宏行的亲自率领下,向西开拔,其他的日军,包括伤病员,仍然驻留在密山,继续与抗日铁血军血腥缠斗。
武进也不是不想盛情挽留住城里的所有敌人,但是屡经激战的铁血军同样承受了重大损失,尤其是作为主力部队的一团、二团、决死队,更是伤亡畸重,仅凭那些训练不足的新兵,根本没有足够的进攻力量拖住整个前原支队。
现实如此,武进便只能退而求其次,尽最大的力量拖住尽可能的多的敌人,为吉林自卫军的阻击部队减轻压力。
前原宏行的援兵没开出二十里地,便遭遇了从南面而来的万余名吉林自卫军的部队。双方甫一接触,立即大打出手,一方急于突破,另一方拼命阻扰,正可谓针尖对麦芒,打得不可开交。
吉林自卫军缺乏重武器,这一点自不待言,反观日本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为了加快行军速度,日军增援部队已经尽可能地轻装化,除了最方便的掷弹筒,拖曳火炮一律没有携行,迫击炮的数量也相当有限。因而在重火力方面,双方可谓半斤八两,都无法对对手形成压倒性优势。
论到战斗力,日本人无疑要超出吉林自卫军的官兵一大截,但却在人数上大大处于劣势,这样一来,此消彼长之下,双方的差距又回到了原点。任凭前原宏行急得三尸神暴跳,双方你来我往地打了两三个小时,依旧是僵持不下。
吉林自卫军当然不急于把敌人吃掉,而且暂时也没有那么好的牙口,所以对这种僵持的局面是正中下怀。但是反过来对日本人而言,情况可就不怎么美妙了,他们在路上每多花一分钟,师团指挥机关的危险就会大上一分,而且自身的危险也在成倍加大。

前原宏行焦虑万分,一再督促部下迭次攻击,妄图以人海战术打开缺口,甚至还屡屡派出决死肉弹赤膊上阵,真可谓悍不畏死到了极点!奈何吉林自卫军按照罗立胜的建议,设下了好几道防线,以弹性防御对阵,层层堵截,使得日军始终举步维艰,进展缓慢。
就在前原宏行和步兵第十六联队以龟速前行的同时,吉林自卫军主力的近三万人马,向关东军第二师团部发起了排山倒海般地冲击。从一开始,整个战斗就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日本陆航的十余架战机赶至战场上空,不停地对着吉林自卫军的阵地俯冲轰炸扫射,试图迟滞对手的进攻。吉林自卫军不甘示弱,组织了一批机枪对空射击,几个回合下来,终于有一架过于猖獗的日机被打乱枪打中,挣扎着一头栽到了日军的阵地上,炸起一团蘑菇状的黑云。
其余敌机见势不对,纷纷拉起机头,不再敢飞得太低,而且,随着吉林自卫军不断逼近日军的简易防线,双方之间的距离已经到了扔手榴弹就可以炸中的程度,显然,对于如此犬牙交错的战线,日机已经不太合适予以支援,如若强行为之,反而极易误伤己方。因此,日机很快便将攻击目标转向了吉林自卫军的后方,作战方式也变成了袭扰威吓为主。
失去了空中支援的日军愈加左支右拙,整条防线亦笈笈可危,不大的功夫,多处阵地便被撕开了不小的口子,渗透进去的中队给兵力不足的日军造成了巨大的麻烦:一处日军炮兵阵地被攻占,好几门迫击炮成了支那士兵的战利品,驻守该阵地的一个小队的日军炮兵全都成了枪下之鬼;一处野战医院同样遭到了袭击,日军守卫部队在撤离之前,为了不让行动不便的伤员落入敌手,残忍地将数十名伤员集聚在一起,用手榴弹将他们全都炸死,让目睹这一惨状的中国士兵目瞪口呆,从而对日本人的凶残有了全新的认识。
日军在吉林自卫军的日夜挤压之下,被迫不断地收缩阵地,可供回旋的空间自然也是步步缩水。多门二郎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这样下去,师团部绝对支撑不到那些乌龟爬一般磨蹭的援军到达的那一刻。
多门二郎不似前原宏行那般优柔寡断,一旦对形势作出判断,便立即命令部队丢弃不必要的东西,准备突围。武器装备的处理还好办,那些行动有困难的伤员的处理问题可让多门二郎伤透了脑筋。好在这些伤员有着足够的自知之明,更有为天皇陛下的大东亚共荣圈“献身”的觉悟,主动提出承担掩护断后的艰巨任务,算是为多门中将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白天,日军顶住了吉林自卫军的猛攻,到了天色完全黑下来的时候,多门二郎毫不犹豫地下达了突围的命令,但不是向东与援军会合,而是向西面的来路而去,意图跳出包围圈,再收拢部队,好与狡诈的支那军队一决雌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