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二) 分合之势(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吉林自卫军没有让李葆红失望,袭击完全达成了突然性,正处于兴头上而放松了警惕的小叽支队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吉林自卫军的瞬时火力输出也远远大于仅限于轻步兵基本装备的东北抗日铁血军,尤其是他们的数十门迫击炮,同时开火,炮弹如冰雹般砸下来,顿时炸得日伪军晕头转向。
炮声未落,吉林自卫军便从数个方向,一次性投入了大半兵力,向混乱中的小叽支队发动了猛烈攻击。
正处于行军状态的日军,反应不可谓不迅速,而且,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在听到枪炮声的第一时间,日本兵们便以迅速的战术动作,卧倒还击,甚至有一小队日军迎着吉林自卫军的冲击波,悍然发动了反突击。战斗从一开始,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吉林自卫军的一个团以迅猛的穿插动作,从敌人行军纵队的中后段杀开了一道缺口。这里正好是伪军一个营的防区,伪军们不但动作迟缓,而且畏畏缩缩,稀稀拉拉地打了几排枪,一看对手黑压压地冲过来,顿时顶不住压力,一哄而散。几名日军顾问竭力弹压,枪打刀砍,杀伤了十多个伪军,也无济于事,反而被不忿的伪军从背后打黑枪打死了两个。剩下的四个还想顽抗,但螳臂挡车不自量力的下场,就是转眼便被淹没在自卫军战士汹涌而至的人潮中,连一个涟漪也没激起来,就被打成了浑身冒血的漏斗。
这个伪军营的崩溃,使得小叽支队的防线出现了一个宽达三四百米的大缺口。而且,随着更多吉林自卫军部队的突入,这个缺口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缺口两翼的日军拼死抵抗,双方你来我往,几分钟的功夫,尸体便堆成了掩体!
渐渐地,小叽支队从猝然受袭的最初慌乱中恢复过来。但是被拦腰切断的战场态势对日伪军显然是相当不利的,而且,一部分敌军还被从大道上挤了出去,退得最远的,甚至已经到了大道南面一百多米处!小叽支队的整条防线歪歪扭扭,如同一条被打疼了的毒蛇,有被分割包围的趋势。
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时候的日军是出了名的顽强,逐渐稳住了阵脚,一面驱赶着伪军顶住昔日战友的冲击,一面在稍后的地方建立起更加稳固的防线,以便展开反击。
小叽四郎可以说是倒了大霉,刚担任指挥官,本来还想着好好表现一番,不说剿灭吉东的抗日军队,至少得把支队较为完整地带回去,哪知道出门就撞了大运。第二师团主力都没把吉林自卫军吃掉,他手下区区四五千人马,能战之日军不过三千余,堪堪自保而已,要想打退对手,可不是件动动嘴皮子就能做到的容易事儿。
可惜的是,小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这些突然从雪地里冒出来的支那军队是哪路人马。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之前勃利义勇军的战斗力来衡量,小叽的确有轻松的理由。但是随着日伪军的步步后退,小叽的心里生出一种不妙的感觉。
视线所及,在对手的重压下,支队指挥机关附近的四五百名日军正不得不收缩战线,以稳固阵地。如果这时候有飞机从空中经过,就可以看到,随着小叽支队防线的不断收缩,整个队伍在不知不觉中被分割成了大大小小的七八块,而且相互间的距离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小叽四郎能做到大队长、少佐这一级别,绝不是单靠关系和资历。很快,他就意识到了支队的危机所在,一旦支那军队再投入预备队,支队便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于是,小叽立刻下令打出了三发红色信号弹:“向我靠拢”!
双方随即陷入了更加混乱的战斗,一方竭力想凝聚成团,一方竭力阻止,几番拼杀之后,吉林自卫军终究没能完全顶住日军的亡命搏杀,几股日军很处汇集起来。但是,中后部的那个大缺口,仍然牢牢控制在自卫军手里。自此,小叽支队最终被分割成了三个部分:尖兵中队、小叽所在的主力和辎重所在的后卫部队。
看到迅速稳固下来的防线,小叽四郎刚刚松了口气,却又很快陷入了另一个危局:三部分人马怎样才能合兵一处呢?
尖兵中队人数最少,连伪军算上,统共只有两百余人,除去开始遭受的损失和不堪一击的伪军,能有一百五十名日军剩下,就已经能让小叽烧高香了。显而易见,人数处于绝对劣势的尖兵中队将成为支那军队打击的重点,不及时救援的话,恐怕支持不了多久。

另一方面,后卫部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其人数超过一千,但是其中夹杂着大量伪军,以及战斗力相对较弱的炮兵部队。虽说支那军队不太可能一口吃掉这部人马,但是一旦火炮落入敌手,对支队而言,不吝是极其沉重的打击。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容许发生的。
所以,小叽面临着一个两难的抉择:先去救援哪一部分人马?其实他也可以兵分两路,各救援一边,然后再向心突击,合力击破支那军,只是他着实担心火炮的问题-----虽然已经没剩下啥炮弹了,可日本是资源稀缺之国,好钢好铁都得先尽量满足海军的需要,至于陆军,不要说提起来就令人心碎的少得可怜的坦克装甲车,就是这火炮也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这几十门火炮要是损失了,他小叽就不用回去了,在这儿就直接用胁差自裁吧。再者,万一分兵进击,再被支那军队分割围困,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小叽四郎不得不首先保证炮兵部队的安全。在短短一分钟之内,他便考虑清楚了当前的局面,于是,他立即从火红色的战马后面站起身来,打算向几位中队长下达出击的命令。
扑面而来的一股刺骨寒风把他到了喉咙口的话生生给摁了回去,险些让他一口气呛不上来。小叽使劲咳嗽了两声,这才略微顺过了气,但是,他再也没有开口的机会了。
几个听到动静,聚拢过来准备听小叽训示的日军中队长吃惊地看见小叽的额头上突然诡异地“绽开”了一朵艳丽的血花,然后小叽便两手一扬,“呯”地仰面摔倒在雪地上。无巧不巧,尸体正好摔在那大红马的身前,唬了那马一大跳。那大洋马“唏溜溜”一声长嘶,人立而起,高高扬起前蹄,又当着几位中队长的面,重重地踩踏在小叽的脸上。小叽四郎的脑袋再硬也硬不过马蹄,顿时成了一只烂透了的东台爆炸瓜,再也分不清原来的黑白俊丑,死得不能再死了。
几位中队长倒抽一口凉气,惊的不是少佐阁下的惨状,而是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支那神枪手又来了!又出手了!真正是出手必死!
久经考验的中队长们反应奇快,立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卧倒,就地一滚,混进人堆里去了。
远远的,许伯锐冲着李葆红一竖大拇指,龇牙一笑:“师父,您真是神了!”
李葆红没吭声,这话他听许某人说得多了,早就麻木了。
许伯锐也不尴尬,接着问道:“师父,就打小叽一个?”
李葆红“嗯”了一声:“他那匹红马最显眼,一心想送死,不成全他说不过去啊……不过其他人嘛,腿脚挺利索,而且今天风太大,不打也罢!”
许伯锐点点头,却不死心,端起枪瞄了半晌,一枪击出,可那被他看上眼的鬼子小队长仍是活蹦乱跳-----子弹不知道被风吹偏到哪儿去了。许伯锐心里叹了口气:“唉,跟师父还差得远呐,还得好好学着!”
小叽一死,他心头那番算计自然成了泡影,连带着支队佐官活着的一个也没有了,剩下的一帮尉官们年岁、资历相仿,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各有一番主张,等到争得脸红脖子粗地定下来先去援救后卫部队,时针已经在表盘上走了半圈。
其实小叽支队的后卫部队一直在竭力向主力靠拢,这会儿两面一夹击,中间插进来的吉林自卫军的那个团便顶不住了,没过一小时,两大股日军便合了流。这三四千日本兵外加四五百伪军----其他的伪军都见势不对,装死的装死,脚底抹油的脚底抹油,----随即集中力量向西突击,很快就打开了一个缺口。不过,这近两个小时,已经足够吉林自卫军以绝对优势兵力,把日军的尖兵中队消灭得干干净净。
鉴于给予日军沉重打击的目的已经达到,吉林自卫军便不再大规模追击小叽支队,任其夺路而逃。
至此,令关东军大失颜面的“穆棱河大捷”和“勃利大捷”终于落下了帷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