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谁家家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天华挑相貌忠厚的买了十个仆人,六个男仆、四个女仆,十个人竟然仅仅是一匹马的价格,这不禁又让他有些瞠目结舌,真没想到古代的人竟然如此之便宜,而上来人后霍三理所当然的成了管家,女人当然就是冬梅指手画脚了。
看着她们闹腾着,吴天华自己一个人在宅子中溜达着,宅子绝对不小,恐怕一时半时还得有好多用不到的地方,小花园中绿荫满满、花木扶疏着盛开着鲜花,还没到六月天气就已经很热了,对于一直在北方长大的吴天华不免有几分担心,都说南方夏天是很热的,在没有电扇、没有空调的古代,估计是一个难挨的季节吧。
但是季节还是小问题,问题是怎么挣钱,就在他闲荡的当口,小月和冬梅已经大呼小叫的跑了过来,“出了什么问题?”吴天华已经见怪不怪了,直接问小月道。
“罗家有两个好大、好大的地窖和酒窖呀,还有好多的冰块儿和藏酒呢,嫣然姐姐说这就值近万两银子的,我们这次是大赚了”小月兴高采烈的说道。
“是呀、是呀,正规罗家的宅子就应该四万两银子以上,我们就便宜了一万两银子,如今加上酒窖和冰窖在内,我们恐怕里外就赚了一半儿”冬梅也喜气洋洋的接嘴道。
听了冬梅的话,吴天华也立刻恍然大悟,原来古代的富贵人家,自己都准备冰窖的,这样就自己解决了夏天的炎热,只是酒窖大约也只是象罗士信这种武将家庭也才有的吧,想起来这个武将,吴天华不禁感觉极度扫兴,本来在现代看《隋唐英雄传》的时候,他最喜欢的就是聂远演的那个白马银枪的俏罗成,可惜他的戏份太少了,而且年仅二十八岁就挂了,这种遗憾一直耿耿于怀,可是来到古代竟然大家告诉他没有罗成这个人,这种失落和郁闷恐怕不是他一个人能承受的吧。
想了想他忍不住又问冬梅道:“这个战死的罗士信将军有多大?也是秦王李世民的部将么?怎么战死的?”
“可怜郯国公罗将军啊,去年战死的时候才年仅二十八岁,去年的时候罗士信随秦王李世民征刘黑闼,守洛水城,当时刘黑闼攻城,正逢天下大雪,而罗将军在城内孤军无援,他们派出人向建成太子和李元吉求援,没想到他们竟然见死不救,后来城被攻破。罗士信将军不屈而死。”冬梅很显然和她的主子一样,对太子颇多不满,于是也没什么好话。
罗士信城陷而亡,死年二十八岁,这不就是《隋唐英雄传》里的罗成么,吴天华转眼间就被得到的下一个认知震撼了,老天爷呀,竟然住了罗成家的老宅呢,兴奋啊,他立刻转向冬梅问道:“这罗士信将军可是用枪?”
“当然是用枪了!”冬梅有些不满的回答到,听到罗士信将军这么悲惨的结局,这个吴天华吴公子不和别人一起扼腕叹息也就罢了,他又兴奋什么,冬梅可不知道她眼前的这个吴公子并不是她这个年代的人,对于罗士信也好,对于李世民也罢,他们之于他来说不过是一个历史中、电视剧中的人物而已。
“去看看酒窖和冰窖”,听见是罗成的故居,吴天华立刻整个人都兴奋起来,转眼又想到了一个问题,那个嫣然明明是一个官宦千金,为什么对市场东西的价格、房地产的价格竟然会如此的熟悉和关心呢,她可不是商人,而且这个年代的女子,不是都应该锁门闭户、只养深闺么,这个嫣然究竟是什么身份,他心中突然有些怀疑起来了。
“你们小姐怎么能知道这些东西的价格”吴天华仿佛是状若无意的问冬梅道。
“小姐的舅老爷弃官经商了,然后老夫人一共生了五个小姐,我们府中没有少爷,大姑爷就是一个商贾入赘的,而家中的帐目一直是大小姐经管,小姐在家排行第五,从十一岁开始就和大小姐学着管理家中事物,如今已经三年了,自然对物事行情比较了解啊”冬梅有心无肝的替吴天华解释道。
原来如此,吴天华不禁有些好笑,原来即使是在古代,也并不是象古书中写的那么闭塞或者歧视女孩儿,当然也不是电视剧中那么开放了。

三个人说话间已经来到了酒窖,看着诺大规模的酒窖吴天华不免也吃了一惊,感情历史剧上没有说,那个俏罗成还是个超级大酒鬼啊,家里怎么如此多的藏酒。
看见吴天华走过来,和吴老太太站在一起的嫣然笑了笑,然后有些询问的问道:“公子也喜欢这杯中之物?”
吴天华不喜欢喝酒,但是看着着壮观的酒窖,立刻想到了挣钱的法子,现在家中的房间极多,两个月后又是皇帝李渊的寿诞,如果他事先垄断一部分酒后,再把它加工一下,那么很显然就能肥肥的赚上一笔,他首先想到了自己作弊物件中的几箱白酒。
想到这里他立刻兴致勃勃的带着霍三儿冲上了长安大街,长安街的繁华他已经无暇顾及了,但是走了几个酒坊之后,他不禁有些头疼。
那些写穿越的骗子们,为什么说的唐朝没有好白酒啊?吴天华在酒坊中竟然发现了上好白酒(附录一),那种被称为贡酒的:“乾酿、乾和”和“火酒、“烧酒”,正是后代的白酒,它们不但含酒精度比较高,而且易点燃,同时采用了那种熟料拌曲、乾和人瓮发酵、蒸馏制酒的方法技术,酿造出来的酒虽然不如后代的好,但是也绝对是清澈透明,酒香醇厚的。
看来是那些穿越小说害人,这个想发酒财的想法最起码被打消了一半儿,只是那酒因为贵的叫人咋舌,所以还勉强剩下了另外一半儿。
据说这种白酒是来自汾洲,它是名酒“汾清”的基础上改造的,因为那里的制酒工艺不外传,而酒又是贡酒,所以一两白酒就要三两银子的价格,听到白酒的价格吴天华不仅立刻哀叹起来,早知道满身的家私也不用换成黄金了,不如换酒更划算。
造酒很显然是天真了些,顶多可以利用白酒商家目前还在技术保密阶段,然后把一些劣质的粮食酒可以蒸馏提纯一下,中间的差价肯定是有的,但是想指此挣大钱那无疑是痴人说梦了,满腔热情瞬间如冰水扑头,吴天华不禁有有些丧气起来。
造酒、或者暴富的希望又被打消了,那接着还要怎么才能挣钱呢,毕竟家里面还有那么多的人等着他养活,他总不能指望那个有些莫名其妙的嫣然主仆,用当当首饰和存爻来过日子吧,吴天华扫兴的放弃了造酒的心思,把霍三儿赶回家,一个人在路上闲逛着,不知不觉间就又溜达到了青楼云集的地方。
长安的青楼酒肆比大名又多了何止百家,喧哗和丝竹声就是在白天也声闻几里,叫人一看便知是什么地方,或者可以试试找几家卖卖自己的剽窃诗文,郁闷的吴天华一边思考着一边闲逛着,远远看见一个招牌极大的牌楼,他自然就信步走了过去。
就在吴天华,东张西望的顾盼间,突然觉得脑袋上一阵风响,练武人的直觉,让他一个闪身回头望去,原来一个窗帘子在头上砸了下来,他不由好笑自己的草木皆兵,伸手接住了那个帘子抬头望去,只见一张美丽的面庞映入眼中,他不由立刻看着那脸呆住了。
那竟然是一张如此似曾相识、而又魂牵梦萦的面孔啊!
***********************************************************************
附录一:看到很多穿越小说都回来造酒,更正读者一个误区,其实早在唐朝之前我们国家就已经有了先进的造酒业,酿造出来的酒就是清澈见底的,绝对不是一些穿越小说中写的那么浑浊或者酒精度很低。
史书记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战乱频仍,朝野内外,不满现实。借酒浇愁,饮酒成风,因而促进了酒肆的增多,甚至宫廷官宦也做起酒的生意来了。酒肆的增多促进了酿造业的发展,酒业的竞争,也迫使酿造工艺不断推进,最早文君当庐卖酒的杏花村此时改进过滤技艺,由浊酒变成清酒,使之清香纯正,甘醇爽口。
为了唱亮“清”宇,产于汾州的清酒,又被称为“汾清”,由此“汾清”著名于世,列为贡酒,造就了汾酒史上的首次成名。《北齐书》卷十一,曾记载有北齐武成帝高湛向河南康舒王孝瑜推荐“汾清”酒一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