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4暴利的轻工和新中产阶级的萌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3暴利的轻工和新中产阶级的萌芽
“我要是投资实业,也选择轻工,利润太大了。”陈建锋拿着八月份的工业产值和税收报表对陈调甫讲。
“商人重利,不仅是商人,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所有人都一样,面粉纺织食品火柴为代表的轻工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收益见效快,资本回笼快,而且对技术的要求不高,反观钢铁机器为代表的重工业,资金投资多,建设周期长,期间的变数多,我们国家除了在采矿业几个官商合办的企业兴旺之外,其他大多苟延残喘,特别是汉冶萍,几近破产的边缘。”在其位谋其政,陈调甫已经少了很多书生气,反而多了一些所谓的“市侩”之气。
“没想到小小的火柴竟然能创造如此高的利润,早知如此,第一时间就上马,白白的耽搁了大半年的时间,让小日本多赚了这样长时间的一块利润,五百万元那。”陈建锋看到这个月火柴的利润不由得感叹。
不能不感叹,不起眼的小火柴到底能有多大的市场规模和利润空间?一封火柴零售价不到一角钱,就是一盒才不足一分。可是每年民国进口火柴的数量是三亿多封,(2000多万罗,每罗12打,至1930年的峰值是3000多万罗。)每年火柴的进口额度竟然是一千多万元,而其中主要以日本和瑞典为主。
而投资一个日产一千至一万封的小型火柴厂,不过几万元十几万元,原料主要是木材和红磷氯酸钾,但其毛利却可达到六七成,数月即可回收投资,现阶段的火柴除了瑞典人发明的安全火柴之外,还大量存在硫化磷火柴即火柴可在任意粗糙表面滑燃,只是没有最初黄磷火柴的毒性。鲁北直接生产最新型的安全火柴,而且是日产五万封的车间一下子就规划了四个,随着三月分第一个车间的投产,以两月一个车间的速度至现在所有的车间全部投产,日产达到二十万封,批发价是五分一封,但即便如此,还有五成的毛利,每天的毛利就是五千元,一个月就是十五万,而全部的投资不足1.5百万,这还是鲁北把工钱,设备折旧等开支算的极高的结果。
而火柴产业链条的一个意外结果竟然是为诸多老年人家庭主妇提供了一个赚取零花钱德尔机会,就是糊火柴盒,两百个火柴盒手工是一分,每天一个人闲暇时间可以糊一千个,就是五分钱,一个月就是一块多钱,一家的零散开支就够了。(笔者隐隐记得好像曾经糊过火柴盒)
随着鲁北“中美”牌火柴的推出抢滩市场,价格还低一点,质量更高,还是“美国”产品的最新安全火柴;关键是给零售商预留的利润空间大,一时间所到之处即刻吞噬着原有品牌的市场份额,瑞典的“凤凰”牌日本的“猴子”牌等外国火柴销路急速的萎缩,特别是华北东北市场,市场占有率迅速达到七成,包揽两个市场总代理的曹瑛曹锐兄弟俩乐得忘乎所以,加上其他的商品,即便是二成的再批发差价说是日进斗金一点也不为过。
“日商的反应很强烈,特别是在东北,传来消息很多浪人甚至捣毁了几家零售中美火柴的店铺,我们已经要求丹尼尔向美国领事馆通报,舒尔曼领事已经向商务部外交部发出抗议照会,敦促东三省地方当局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陈调甫想起这事就憋屈。
“没办法,我们所推出的一系列商品都是和日产商品处于竞争的态势,火柴还是动了皮毛,等到我们的棉花成熟,我们的纺织产能开足马力,日商垄断国内市场的高端细纱市场六成多份额的局面肯定被打破,这时候对日本就是伤筋动骨了,这事才是大麻烦。”
“陈先生,真的很憋屈,光明正大的竞争都不行,若不是我们顶着美商的大帽子,说不定一些原料都被封锁了,更无论销售渠道了。”陈调甫现在的眼界和格局已经不再局限于一个工厂主或是一个普通国民的层次,而是已经上升到主政者站在整个国家的层面考虑问题。
“等我们的棉花收获,一定要把日本的高端棉纱挤出中国。机械厂仿制的美制纺纱机织布机已经用美国进口棉花做过成功的试产,只是我们鲁北播种的尽管是美国棉花种子,但是不知道成熟后能不能达到美棉的品质,之前这里也曾经种植过美国种子,但是收获的棉花大多没有达到美棉的品质,仅能作为粗纱的原料。”
粗纱指的是13之纱,细纱是23支以上的棉纱,粗纱国货的占有率是九成以上,细纱则不足三成,而国内市场上粗纱和细纱的用量直逼是2比8,细纱不仅需求量大而且利润也高,而大部分细纱则有日英为主的外商垄断,特别是32——40支细纱,日本的垄断程度越高,当然对于价格的控制力度也越强,还有一点,机制棉布日商的市场占有率竟然也超过一半。陈调甫和陈建锋所说的伤筋动骨对日本来讲一点也不为过。
“应该没有问题,采用是美国种子,美式的农田管理方式,又是大面积连片播种,之前美棉退化的问题,农科所的专家推测可能是没有成片播种而是与土棉混播,串种了引起品质退化。这个不是问题,旭东兄也该回来了,今年需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粮食,我们的棉田花生烟草这些作物的种植面积比去年翻了好几番,还有退耕一部分,水利河工和道路等其他基建项目又占用一部分耕地,黄河又是一次水灾,幸亏受收了夏粮,但是秋粮就完了,这些因素造成的粮食缺口除了从东北解决一部分,还是要靠进口。”
两人的谈话随着陈调甫的离去而结束,鲁北新创,作为两个厅的厅长,陈调甫也忙,而作为鲁北的当家人,陈建锋却是承受着难以名状的压力。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不当家不知道算计不到就受穷,两千万人的大家,方方面面都要顾及,当然最重要的却还是吃饭问题。而陈建锋却要吃饭和发展问题一并解决,而且是还要限定在短时间内,有些方面势必顾此失彼。
鲁北今年光是棉花的种植面积就是七百万亩,其中二百万亩采用的工厂化育苗和小麦实现轮作,大部棉田分布在鲁西北和鲁北以及核心区北部,种植的品种不是单产16公斤左右的亚洲棉,而是美棉即陆地棉,而且还施用了少量化肥,即便按照亩产16公斤的水准,也是一亿一千万公斤多的产量,而去年民国全年的进口棉花数量是不足7千万公斤,全国棉花总产四亿公斤,山东全省才七百万公斤。
胶东历来有种植花生的习惯,纳入鲁北统治后已经耽搁了农时,即便这样,还是有近两百万亩的花生种植面积,大豆整个鲁北也有近三百万亩的种植面积,烟草的种植面积扩大到30万亩,大麻苘麻的种植面积也有三十多万亩,加上零星的甜菜等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全鲁北今年的非粮作物的播种面积达到1300多万亩,而全鲁北的耕地面积不过五千多万亩,占去三分之一。
没有大幅提高单产,在耕地面积一定的前提下,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急剧扩大,势必会引起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即粮食总产的降低,而随着畜牧业和民众生活质素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短期内却急剧的加大,尽管按照常年,人均粮食占有数量并不少,但是陈建锋总觉得没有点余粮在手不放心,即便是在各项建设急需资金的情况下,仍然决定加大进口粮食的数量。
随着民众的生活质素的提高,粮食直接消费量即饮食结构中米面等的比例应该是降低的,但这种降低却并不意味着粮食需求的降低,反而是极大的提高增长,因为粮食消费降低的原因在于肉蛋等副食消费的提高,而生产这些副食需要比直接食用更多的粮食。
但粮食缺乏的局面也就止于这一年,随着化肥工业的建立,水利河工的完善,明年的粮食单产将会大幅提高,而这些措施也势必保障粮食等作物的稳产。而单产的提高意味着腾出更多的田地种植高收益的经济作物。
农业这玩意真的是费力不讨好,兴修水利,改良种子,改善耕作,无一不是投资巨大,耗费人力的大工程,而且建设周期长,当然一旦建成就是受益长久,但相比较工业的投入产出比,农业实在是微利。大略的算一下,仅仅羊角沟现已投产的产业的产值就能抵大半个鲁北的农业产值,工业的投资大产出高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但无粮不稳,农业却是一切产业的基石,而纵观整个世界贸易的历史,却是围绕着农作物开端的,即便是现在和未来,农产品都是最大的单一贸易品种,最初的丝绸和香料贸易,其后的鸦片贸易,工业革命开始的棉花及其产品贸易,以后的橡胶粮食,即便是在后世,石油的贸易额据说都赶不上毒品的贸易额度。
陈建锋查阅了民国对外贸易的资料,鸦片还是最主要的进口“商品”,但随着国内产量的提高,份额逐步减少,但仍排在前三甲;棉花和棉制品是最大的单一贸易商品,无论是进口量还是出口量都超过千万元,而单一项棉布的进口量去年就是两亿五千万元,占据了民国全年的进口物品7.6亿两海关银总价值的一成多,而这其中大半却是日本产品。
日本自产棉花有限,主要是进口美棉印度埃及棉花还有少量中国棉花,加工成棉纱棉布销往中国即东南亚市场,得益于日本近乎奴隶式的廉价劳动成本,在棉花等原材料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比印度以及英国本土的棉制品却更有竞争力,不仅仅是在中国,中国的低关税对外国产品是同样的优惠。
但与日本竞争势必还要忌惮太多非经济因素,而与美国的经贸往来当前还处于较为低端的水准,鲁北现在与美国在亚洲及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相比较,所占的贸易额可以说是微不足道。
绑架?如何绑架美国?只能通过扩大经贸往来,使更多的美国利益能在鲁北存在,或者说美国能从鲁北获得巨大的利益,而这个利益的数量级至少能与日本有的一比。
陈建锋翻了翻中国对美的出口产品排在一二位的是豆制品和蛋黄蛋白,其后才是茶叶丝绸猪鬃等,其中在鲁北或者是山东最大的贸易品是花生大豆以及猪鬃和草帽缏,何谓草帽缏,是把麦秸编成细绳样的东西,用作制作草帽的原料。
这些物品货值很低,根本无法维系陈建锋设想的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额度,现在鲁北对美贸易是巨大的入超,弥补这些逆差的资金缺口大部来自美方的贷款,当然其中很多进口的商品都是合作方合作条件中的赠送部分,也就是专利使用费,如果没有这两方面的维系,鲁北单靠出口产品根本无从应对这样大的逆差和资金压力。
如果说比照生存状态的话,美国完全是个自给自足的国家,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有,进口商品纯粹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不是满足生存需求,鲁北却是要通过中美贸易解决生存问题,石油,钢铁,机械,粮食等等物品,但更重要的却是资金和技术,还有更深远的问题是寻求美国的“保护”。
在没有什么好办法的情况下,只能加大大豆花生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用于换汇,而种植棉花烟草则是为了节省外汇,但又为了扩大中美的贸易额度,就得大量进口粮食畜产品,再就是一些传统的如草帽缏这样的手工产品,但草帽缏的出口在一战后大幅萎缩。
至于说纺织品,现在的美国却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国之一还没有完全完成产业升级,但这并不代表鲁北没有机会,但有个前提是商品质优价廉,具备足够的竞争力,一句话,急不得。
但是与对美贸易没有拿得出手的商品相比较,对内贸易却是蓬勃发展,火柴只是其一,纯碱,精盐这些大宗的鲁北的优势产品打着美商的幌子横行于国内各大口岸,与卜内门纯碱展开了竞争。而纯碱的下游产品火碱以及以此为主要原料的肥皂更是鲁北的拳头产品,除了这些新产品,鲁北的卤鲜制品以及各种罐头也是极具竞争优势的。
而陈调甫的统计报表上最吸引陈建锋眼球的却其他的小轻工产业如小五金打制的蜂窝煤炉,煤球炉,以及相关的手工蜂窝煤机,煤球机,还有后世节能的懒汉炉,烧心炉等等产品也陆续推出,一个产品就是一个小产业,而一个小产业就是一群小业主。
同样的是糕点,鱼行,肉制品等食品作坊,原来就有一定基础,现在也是蓬勃的发展,只是却受到相关卫生检疫食品安全法规的严格管束,商务厅和教育卫生厅对此的检查监督力度很大。
最早的食品安全法规是在美国颁行的,据说是罗斯福总统一边享用早餐的香肠一边听广播新闻,这时新闻报道芝加哥一家肉类加工厂的一名工人在劳作时掉入炼取猪油的大锅里,几天后捞出的只是一点残余的骨骼,而那锅猪油则被继续销售或作为加工香肠等食品的原料继续使用,听到这里,总统看着自己吃了一半的香肠呕吐不已,随之美国开始建立一套相关的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法规。
小作坊特别是食品作坊的弊病就是卫生问题尤为突出,所谓的“不干不净吃了不生病”“吃了不疼扔了疼”实质是物质极端匮乏时代老百姓不得已采取的举措,死猫死狗,米猪肉没有一样舍得扔掉,与填报肚子解决当前的生存问题相比较,以后的生活质量问题是次要的。
尽管有些仓促和草率,鲁北颁行的法规有些不尽人意,但是毕竟有了开端,但是颁行这些法规的目的却不仅仅是保障食品安全这个简单层面,而是还有更深远的目的…..
为了促进这些小作坊的发展,陈建锋等人也是煞费苦心,采取了多种帮扶举措。并不是所有人能搭上小轻工产业这个走向致富之路的快车的,首先得是自己人,何谓自己人,肯定的必须是拥护鲁北政府也就是陈建锋的人,作为经历了“强力无作为政府”种种弊端的陈建锋一开始设立鲁北军政委员会的各个部门初始,就设定了“小政府”或者是“无权力政府”的概念。
那个时代,设立职能部门的出发点或者是目的是什么?“权力”,权力代表的是什么?“金钱”,职能部门的设立堂而皇之的理由是服务,但最终或者那些职能部门的主事人员侧重的却是“管理”,管理的目的也不是服务,而是“收费”,比较一个职能部门的好坏优劣的标准就在于其“收费权”的大小和多寡。这也就有了收费的部门繁多,但真正办事的部门没有几个,环保局成立的目的不是环保,而是为了收取排污费,质量监督局成立的目的不是为了服务或者是质检,而是为了收取企业的年检费和衡器的检验费,不然为什么环保案件和毒奶粉等质检事件屡屡发生。
所以,陈建锋没有设置重工局,轻工局等局所,仅仅是设置了商务厅统管工商营业注册等级等事务性工作,和建立监管一些劳保,安监等方面一些强制性的标准,但就在这样的弱政府的前提下,依旧按照陈建锋的意愿使绝大部分新开的企业的业主是“自己人”。
政府的作用是什么?调控,而实现调控的手段并不仅仅限于权力,而是其他各种手段,食品安全就是一个门槛,劳保安监又是一个门槛,而税收浮动和金融服务更是其中的手段之一,此外的政府军队的集中采购等在内的市场手段,而鲁北已经建成的销售渠道网络的天然垄断优势,又是一个壁垒,最重要的却是所有的这些新技术新工艺全部是由政府提供的。
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仅仅一条工人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享受劳动保护,公费医疗,八小时工作制,带薪休假,最低日工资等用工强制条款就把绝大部分人挡在外面,雇不起工人。而这些壁垒同样针对的是日本人为主的外资。
但是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没有受到这个条件的影响,民军,民军开办的工厂,所有干活的民军都是股东,而股东不在雇工之列,就不享受雇工的待遇,而政府还提供技术资金税收等方面的种种优惠。当然即便是民军也会享受不同的待遇,而标准却是对鲁北即陈建锋的忠实度。
天下没有公平可言,跟着陈键锋走才有好日子过,这就是鲁北真实的写照。
,…………………………………………………………………………………..。……..,……..,
谢谢“彪骑兵”书友的评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