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重赋 小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2重赋小农
赋税是官僚,军队,教士,宫廷的生活源泉,一句话,它是行政权力整个机构的生活源泉。强有力的政府和繁重的税赋是同一个概念。…..马克思
“江浙省人‘毋得任户部’,江南重赋竟然形成了明清官僚制度的如此成例,想想也是,康熙24年以江南占全国7%的田地,竟然占了17%的税银,而税粮更是惊人的76%,这样的高税赋任何一个江南出身的户部官员都不会不熟视无睹。”陈调甫出生在苏州,对于以苏松两府重赋的情况知之甚详,他所讲的“江浙省人‘毋得任户部’”是明清时期江苏浙江后又加上安徽江西这些地区的人致仕不能在户部任职,原因就在于江南重赋。
“明清的皇帝的精明之处就在于这里,把这些重赋压在山东陕西这些穷地方,那里的百姓肯定是活不下去怕是立马引起民变,但在这些富庶的地方只是少了口饭,但却饿不死,挨一挨还能活下去,百姓的生活苦一点,起码不会造反作乱。”丁文江接着说道。
“江南的百姓不易,比起北方人来讲,江南人还要勤快些,如果在北方,这样的重赋,百姓要么逃亡,要么造反,但江南百姓却没有这么干。我大体了解了一下,江南百姓为什么种桑养蚕,为什么家家都有织机缫丝机,这些都是逼出来的,光是指望种粮即便是一年二熟也不够交赋税的,只能选择效益高但却受累多的种桑养蚕,还要干些手工活贴补,我们北方的百姓还有农闲这一说,江南的百姓可是一年忙到头。”
“韩处长说的对,众人光是羡慕江南鱼米之乡的富庶,可谁能看到江南百姓的艰辛,太湖等湖泊不断的缩小,就为围湖造田得到的田地头几年是开荒地免税,以后几年还减半收税,在江南根本就找不到一点荒地,山东也有养蚕的农户,可大多是作为贴补一下附带的,可在江南却是一家人生活的主要依靠,而缫丝织布这些活计更是家中的主要收入,这些可都是费力气还需要技术的活,可即便如此操劳,可也就图个温饱而已。”丁文江和其他人也是有同感。
江南桑蚕手工商品经济发达,谁知道竟然会存在这样的渊源,原始的动力竟然是重赋,江南重赋,尤以苏松两府最重,苏为苏州,松为松江即现在的上海周边,明清两朝两地的亩均税赋是全国其他地区的7倍。
此等重赋若是压在陕西山东这样的省份,早就激起民变,但却在江南整整推行了两朝,个中原因最根本的一条是江南人民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可贵精神为基本条件的,套话是江南人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
但还有一条是江南人民特别能“战斗”,面对重赋,江南人民并不是一味请求酌减税赋,也不是消极的迁移他乡逃避重赋,而是发挥积极能动作用,改造自然,改造生产经营方式,应对重赋。
得益于江南良好的自然条件,有条件的不具备条件的荒地全部被开垦,粮食作物收益有限,转为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家庭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以增加总收入,上纳赋税,下赡家室。统治者为了收取税赋不得不从地方实情出发因地制宜,改征粮为折银或征布匹,变相的刺激了商品经济。
明清两代苏松两府是中国重要的植棉织布地区,嘉兴湖州两府是全国最突出的种桑养蚕地区,这四府及周边地区是中国农村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恰恰是全国赋税最重的地区。
但江南发达的商品经济并没有惠及人口占绝大都数的普通民众,明清两朝普通民众发展商品经济的目的却是为了完税而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进入民国,江南依旧“富庶”,税赋虽较明清两朝有所降低,但却由于棉丝的工业化和国际化的竞争,以及国际市场上这些物资价格的大幅下降,税赋的减少带来的收益被总收入的减少抵消,江南民众的整体生活素质非但没有大幅提高,甚至有所降低,标志性的就是江南土地集中程度在民国后大幅增长,大量失地少地民众涌入上海等城市务工。
尽管从农民转换为工人是种进步,但现在民国的情形却是但凡有点办法,老百姓还是希望能收着自己的田地安稳的过自家的小日子。
韩钟鸣议论的话题来自他们手中的资料,这些资料都是来自于情报局收集的各地史志资料和配合普查人员整理出的鲁北农村现状调查报告,尽管并不全面,可是众人翻阅浏览后也能对农村农民历史和近况的处境有个直观的了解,而陈调甫本身就是苏州人,其父还曾经是小税吏,甚至无需资料,仅凭记忆他就有直观的了解。
陈剑锋并没有参加这次讨论,这次由韩钟鸣陈调甫丁文江孙平志等人参与的讨论确切的说是陈剑锋布置的“作业”,他要众人自己找出民国农民贫穷的根源,让众人能对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有个最直观的了解,以便制定鲁北为将要实施的农村改革拟定相关的政策,以求自觉地支持他对农村的改革。
众人对陈剑锋鲁北全民军化的提议要说完全赞同那是假的,毋宁说其中的阻力,就是能够实现了会是何种结果局面,至于实现全民军化的目的,众人心中包括陈剑锋在内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陈剑锋并非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很现实,正因为现实,他才决定在鲁北推行全民军化,其核心却是土地的非“私有制”,按说他已经见过苏联以及中国以后的集体化的弊端,为什么还要在鲁北推行土地的非私有化?
国情使然。
陈剑锋忘不了中国农村在经历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期的辉煌后,迅速的重新滑入低谷,而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乡两元化的格局愈发的明显,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发的加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村民承包的集体所有土地是一种实质的“私有制”,但为什么在已经实现土地私有制后还会出现如此的局面呢?
国情使然。
中国的农业人口太多,中国的人均可耕地面积太少,人口土地一个除数一个被除数造就了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有限,造就了即便是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土地“私有制”,但却造成形成不了规模经营实质仍旧保持小农经营的窘境。
鲁北现在的状况,如果仅仅把目标定在解决农民为主的民众温饱问题的层面上,实现这个目标轻而易举,无需大的改革,只要缩小一部分税赋额度,甚至无需改变税赋额度,只要确保“按章纳税”消除中间的盘剥就能使绝大部分民众在原有的生产方式条件先实现温饱。
若要实现“小康”,只要按照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均分田地”使农民达到现阶段人均耕地3亩的水平下的人均2亩地,再扶助一部分农具,辅以化肥农药种子等新生产资料和技术,在保持一般税赋额度的条件下,大部分民众的生活水准能达到原来的中上农标准。
但真若出现这种情况则是又造就了更坚实的一批“小农经济”下的小农,这还是其一,更严重的后果是以人均两三亩地的耕地拥有量,即便达到最高的生产水准,所产生的效益收益也是个定数,而以后随着这些农户民众子女的长成即人口的增长,人均土地拥有量必定会进一步缩小,他们的收益必定也不肯那个增长乃至降低。
真若出现这种情况,土地就不再是农民的命根子而是铁链子,舒束缚在农民身上的绞索。
而按照民国现阶段的大地主们的经营手法,大宗集中的土地却没有发挥出集中土地所带来的规模效益,而是在产权集中的前提下,依旧保持经营权被分割为小块由佃户实施小农生产的格局。
说起现阶段的土地买卖,一个现象不能不让陈剑锋深思,那就是土地买卖的目的,所有的购买土地的目的都不是为了“投资”即为了“卖”而“买”,除了少量原先无地少地民众购买土地是为自耕经营的目的,作为大量购进田地的主要人员商人官员却不是为了实现规模经营扩大土地规模的;
商人的目的是为了将部分资产变换为最可靠最稳妥的土地财产,以求有备无患,提防商业经营中出现危机后无退路;官员购买地产主要是扩大祖产和祭田以及坟地的规模,自清以来,官员获罪,族产祭田这些财产却是不予没收罚没的。这两者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险,而对地租的收益则不是其重点。
所以大地产者下的私有制只是小农经济在数量上的叠加,而没有发生质的改变,这种私有制也不可取。而这种私有制下的雇工和出租价值却是与小私有制下的民众的收益紧密联系并以他们的收入作为核定其雇工工资收入和出租田地价格的标准,在有地农民收入不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大地产者雇工佃户的收入水准是不可能的。

这种情形下的私有制即便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也只能解决一时的农民温饱问题,最终农民为代表的农业农村问题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反而会为其后的农业的现代化制造认为的障碍,即土地成为束缚农民即自由劳动力的枷锁,小块的土地私有制让农民彻底沦为“小农”。
说起小农,就不得不提那句“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反映自耕农状态的谚语,这句谚语里的三十亩地恰恰是一个自耕农靠自家的劳力加上简单的畜力农具所能耕种管理田地的极限,不考虑赡养的老人,只算农户夫妻和四个子女即六个家庭成员,这家的人均耕地即五亩,大于平均水平的三亩,但若是这个农户没有扩充田地,四个子女中的两人为男子,待其成年,按照中国的分家传统“析分制”即两个儿子均分继承家产即两个儿子成家后的田产是十五亩,还按照四个子女那么两个儿子家的人均耕地为2.5亩,已经滑落至人均拥有田地数量以下,不能称为纯自耕农。
一头牛则是农户种植结构和畜力的概括性的极其精准的描述,这一头牛也指的鲁北所处的华北农业区大部自耕农的生产经营状况。
直鲁豫为主的华北地区的农民历来将小麦作为头等重要的农作物,无论是种植规模和总产都稳居各类粮食作物的第一位,原因很多,其一是小麦是不多的能够越冬的作物之一,其二却是小麦是这些地区不多的经济作物之一,这里小麦不仅作为一种粮食作物种植而是更作为一种能换钱的经济作物来对待。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小麦作为第一位的农作物,可耕种它们的农民的主要口粮却不是小麦,甚至在自耕农里最低的地区小麦占日常口粮的比重仅为5%,在华北的大部分农户,吃麦一般在下列情况:待客过节祭祀庆贺奉老育幼,即便是富户食麦者也仅限于男子,妇女月食两次,大多数农户都是以玉米红薯高粱这些粗劣的杂粮作为日常主食。
城里人吃白面,种地的人吃粗粮这是现阶段民国华北地区普通民众真实的生活写照,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小麦的商品价值在所有的粮食作物中较高,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现钱当然会留下杂粮自己食用,卖出小麦用度日常开支。
而种植小麦的副产物却是“一头牛”,在华北地区以小麦为主体的两年三熟的轮作种植结构模式下,有两个农忙季即春耕秋收,尤以秋收最为忙碌,收割完秋季作物后,为了保持墒情立即要耕地,靠人力每天能完成0.25亩,平均深约4英寸即10公分左右;一个人用两头牛在平坦地块没有特殊困难的情况下可以耕地4亩至5亩,深约5英寸即13公分左右,马耕的效率大致是牛的一倍左右。
但小麦的秸秆除了牛能食用,马骡驴都不能食用,马骡的食量要远大于牛驴,而且要求质量较高,一匹马骡每年需要玉米茎叶3600多斤的粗饲料和6石高粱加0.8史黑豆这样的精饲料,一头牛则只需要不足三千斤的小麦秸秆高粱叶等粗饲料和两石玉米的精饲料,驴的食量更小但不能饲喂小麦秸秆;相比较牛驴,马骡的价格很高,大致是牛30元,马40元以上,骡50元以上,驴20元;但相比于驴,耕地犁田这些需要较大力量和耐力的农活牛马骡更合适;这些条件叠加在一起,养牛就成了华北特别是麦区农户最佳的选择。所以“三十亩地一头牛”绝非戏虐,而是华北自耕农真实的生活写照。
不得不说情报局以及联合各相关厅局成立的普查人员做的调查报告详尽又精准,其中关于农户养牛情况的调查有这样一项:
滨县农户朱明贵养牛的粗饲料情况调查
季节麦秸高粱叶大豆叶荚花生茎叶甘薯藤蔓玉米茎叶青草(单位/斤)
春101111——
夏10—————4
秋822211—
冬82112——
正因为有这些详尽的资料,陈剑锋才对鲁北农村的状况有了切实的了解,对于其中反映的农民的窘境他是深感忧心,鲁北的农户大部分是全自耕农或者半自耕农,纯佃户的比例和他推测的差不多一成上下。
若是现在采取简单方式解决了自耕农为主的的大部分农户温饱问题势必会为以后的农业再发展设置了一道更大的阻碍,土地必须集中,或者是说不能保留大部分的小地块的土地拥有者,这是陈剑锋自认为解决鲁北现在农村问题的切入点,也是他竭力想推行全民军化的缘由。在无法扩大被除数的前提下,缩小除数就是唯一的可行之策。陈剑锋想的就是想缩小农业人口数量这个除数,那么势必就要发展工业等其他非农产业吸纳农业的富余人口即劳力,而要让农业的劳力转移到其他产业,就势必打破土地对农民的束缚。
圈地运动为代表的血淋淋的将农民变为除了劳动力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的解放劳动力的运动,其血腥却又是这些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捷径,苏联的余粮争购以及对集体农庄的压榨都为其工业化实现了原始积累。
即便是在我国,尽管情况有所温和,但工农业产品巨大的剪刀差也变相的是对农业的压榨,其后的对农村水利农资等方面的建设(改革前)也是为了保证这种掠夺的可持续性,其实就在明清时期,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确保江南重赋地区的税赋征收的可持续性,也加大了这些地区的水利等农业基本设施的修建,仅仅是钱塘江海堤就耗资几千万两白银。(这种和建国后对农业的投入也是利益再分配的一种方式)
陈剑锋不会采用圈地运动和苏联的余粮征收制度这些血淋淋的方式,但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解放,还要实现农村土地的再集中,打破原来的小农生产实现规模化现代化的集约农业,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是他相信众人一起努力会想到办法的,所以他把“作业”留给了众人。
就在众人忙于完成他布置的作业之时,陈剑锋第一次离开羊角沟,离开鲁北,他现在在天津…..
母亲症状减轻,今日出院暂住我家,之前在医院陪护的日子里,各位书友可以想象那里的环境,安稳下来码字很难,所以中断了更新,实在抱歉。
借此机会也反思了自己的作品,如同很多书友所说,(锵锵三人行)很闷,作者也感觉很闷,但是作者总是想在书中写上点东西,实在的东西,各位书友可能对民国都有所了解,可民国到底是什么状况,作者也不清楚。
中国的农村这些年来一直成为“热点,难点”,可是这种局面可能在民国初建时就已经存在,即便从民国算起距今也满百年,根子何在?
作者认为根子就在于农业人口无论从数量上来讲和比例上都太多。
作者从不认为中国的人口太多,更不认为中国某阶段的生育率太高,即便是在生育率最高的那个阶段,中国的人口规模始终没有超过峰值即占世界人口总量的25%,而现在呢?却是20%左右,一句话,与中国以外的国家相比较,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慢了很多。
那些认为人口是一种负担或者以此作为中国落后的借口的人不妨看看日本的人口与国土的状况。与此对应的是资源同样也不能作为借口。
既然人口资源都不是问题,造成中国落后的根子何在?
作者认为还是就在于农业人口无论从数量上来讲和比例上都太多。
再谈一个话题,大学扩招问题。
有观点认为五十年代的100人只有1人成为大学生,九十年代100人有10人成为大学生,现今成了50人,但其中的“精英”还是那“1”人,扩招对提升国家整个的综合水准意义不大,仅仅是高校揽财的手段借口而已。
作者不敢苟同,作者借用木桶理论,展现一个国家人口素质水准的不是那些“精英”,恰恰是“草根”“土老帽”。
问题又回到最初的农业人口即农民那里,作者的祖父还是农民,现在一些叔伯堂兄弟仍旧是农民,所以作者不存在看得起看不起农民的问题,但作者认为农民,这里指的是传统的农民却是落后的代名词,由农民转换为工人或者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不失为一种进步,而现在所谓的来自农村却没有干过农活的“新民工”或者是“二代民工”,作者认为这恰恰是一种进步。
作者在书中大量的涉及民国农村的问题,是想看能不能找到一种解决办法,也想给各位书友尽可能多的那个时代的讯息,尽管这些讯息也是作者搜罗来的,可能有的书友的资料笔作者表述的更详尽,但作者确实很用心。
尽管书是穿越,是YY,但却不会狗血YY无止境,下一阶段就算进入了情节展开阶段…
再次致歉,也再次谢谢各位书友的支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