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奇想?(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0奇想?(续)
除了速度慢,河运海运最大的弱点是不能形成直接点对点的运输,从港口到货栈还需要需要转运,这在长途运输中不算太大的缺点,港口到货栈这一段路途转运所花的费用在整个运输成本中占有比列较小,长途运输河运海运仍具有比较优势。
但是鲁北现存和规划中的内河航运网络中,羊角沟经博兴至济南的小清河航道航程超过240公里,是中长途航道,而弥河能通航航道不过一百多公里,期间经临朐益都寿光羊角沟四个县市间的平均距离不过几十公里,若再加上船舶的装卸费用和陆路运输工具的费用,所谓的运费低运输成本低的优势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陈剑锋和施密德陈调甫等人都各自拿出了自己的建议,最后综合出来就是河运以及河海联运运输工具采用标准化分节驳运输为主,辅以普通驳船和少数自航船。
驳船指的是不带动力的货船,靠拖轮或顶推船提供航行的动力,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吃水浅载货量大的优势,普通驳船外形和轮船一样呈流线型,有舵有锚,只是没有动力;而分节驳两端呈箱型(全分节驳),或一端斜削,另一端呈箱型(半分节驳),与普通驳船的优势是,分节驳一般不设舵和锚,也就不需要船员,而且一般采用顶推的方式作为动力,这就避免了拖船在前时螺旋桨尾流对驳船的航行阻力,还能充分利用伴流,更节省燃油同时也能提高船速。
漕运用的对槽船可以看作是现代分节驳船队的雏形,而现在小清河上仍旧有这样饿船队在使用,大多是靠风帆船作为船队的拖船,少数使用蒸汽拖轮。而在运河上行驶航行的对槽船除了借用风力更多的是使用人力畜力拉纤,运河在南四湖边仍然开挖河道而不是直接在湖中航行就是为了能让纤夫和牲畜有路可走能够拉纤。
欧洲的驳船一般是采用80*11米的标准驳船,一般是四艘驳船成两组由一艘拖轮夹于中间推动,多瑙河上开凿的铁门运河底部宽是60米,设计初衷就是能够同时错行过往的拖船船队;美国的驳船多是大型的储货柜似地方方正正的,如五大湖区的驳船大多是终生在湖中运营,少数参与湖海联运。
民国借助内河航运兴起的工业城市也有很好的例子,那就是无锡,借助水道,棉花等等原料直接运送到各个工厂,同时带回产品或是运抵上海南京沿津埔路或是海道或是沿水道进入长江沿岸的集散中心销往全国各地,由此造就了这个小县城成为全国第四大工业城市。
借鉴这些已经存在的成功的经验,鲁北采用的驳船分为四种,一种是半舱驳船长船宽型深格吃水3.0米的中型海上分节驳,载重2500吨,两节驳船由顶推船推顶航行,适用于羊角沟至龙口以及渤海湾航运的需求,只要加高船舷上的货舱的挡板就可以用于近岸航线长途海运。
一种是半舱驳60*12*2.8,最大安全吃水2米的大型内河分节驳,最大载重量1500吨,载重与吃水成正比,两节驳船一个船队,除了能用于干线内河航道还可在海况较好的情况下的海上运输。
第三种是最普遍的能满足弥河规划中的干线航道全程通航需求,敞舱驳为主,规格是50*12*1.2,吃水0.8米,载重量500吨,四艘分节驳组成一个船队又220千瓦的顶推轮作为动力,设计船速达到每小时8公里,也可用于海况较好下的近海海运运输。
第四种为小型穿梭级分节驳船,甲板驳为主,规格是30*6*1.0.满载吃水0.6,载重100吨,驳船一端尖削成三角形,另一端以同样的形状凹入,成倒楔形,组合灵活,可以并列为一体的方式也可串列组合,与中型驳混合编队,平时也可单船多船组合,单船时用十二马力或八马力柴油机为动力小型顶推船作为动力,或者直接将移动推进器放入倒楔形处,通过预留的连接锁固定,这种穿梭级小型分节驳组成船队时驳船之间驳船与拖轮之间的连接也用连接锁进行机械连接,而不是用缆绳连接。
有了合适的船只是第一步,要达到点对点运输压缩成本的目的,首先必须有套缜密高效的运营方案,每一艘分节驳就像是一个集装箱,船队由众多的分节驳构成,在航线上航行,中途可以驻停沿岸港口,将船队中目的地是这里的驳船卸下,也可以新增驳船加入船队,无需靠岸,只需将船队重新编组即可。
其次港口和需要使用驳船进行运输的工厂企业等也需要一些特别的设施,港口不说,这些工厂必须要留有装卸泊靠驳船的设施即码头,当然这些工厂企业也要临近码头也就是厂址必须靠近内河航道。
例如,寿光的甲厂需要从羊角沟运输200吨原料,运出三百吨的产品到益都的乙厂,乙厂有二百吨的产品运往羊角沟,船队从羊角沟出发,在寿光卸下甲厂所需原料的驳船,同时加上送往乙厂的驳船,至临朐乙厂卸下那三百吨的驳船,船队回程编队时加入乙厂那二百吨产品的驳船。
按照陈剑锋等人的设想规划,驳船不仅仅作为一种运输工具,还要作为原料和产品的临时贮存库,工厂的原料和产品要实现接近于无库存,特别是铁矿石煤炭石灰石原盐这样的大宗货物,要全部实现不转运,驳船要在这些货物的产地就近装运上这些货物,运抵下游产业要直接到达这些产业的车间,驳船这时就作为货场,货物从驳船上卸运下来后直接进入车间的送料口,同时一些笨重量大作为深加工原材料的产品下线也直接装上驳船,驳船作为下一层产业的移动仓库直接将原材料的初级产品运抵它们的车间。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要有一个拥有发达水系即河道网络的地块作为工业区,如果仅仅是沿河兴建工业区就把城市拉成了一根细长条,形成不了工业园区的抱团优势,可符合密集水道网络的地块根本就不存在,这里不是江南,但这难不倒陈剑锋他们。
新出炉不久的羊角沟城市建设规划被推到重新规划设计,原来的规划中的工业区将新建为一个水城,原来的铁路公路路网规划也要重新设计规划,一切源于内河航运网络建设可行性评估的通过。
在羊角沟及其周边几乎全是荒原的大地上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图规划建设一个工业新城,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没有拆迁,本来这就是一片荒原,也没有加大建设成本,本来这里就需要建设一座新城,水城的建设甚至比原来的规划设计中的建造成本要低,还能取得综合的效益。
羊角沟及其周边多是沼泽遍布沟汊密布的涝洼盐碱地,地势低,又极易遭受海潮的侵袭,从原来的码头上开始业修了一圈土坝抵御海潮对羊角沟的威胁,但遭遇特大海潮时,这些土坝难以应付,几乎隔上几年,羊角沟就要被海潮冲毁土坝淹没羊角沟镇区,损失惨重,大海潮的潮头淹没种子场和南桥盐场那里也不是稀罕事。
新规划的工业区还是以西电厂和那里新建的钢铁厂为龙头,向南部西部扩展开发10平方公里的网状工业区,开挖河道作为航道作为网的网线,网眼中抬升的陆地就是各个工厂的厂址,这些河道饿堤坝就是公路或铁路的路基,或是排污沟,电力线,电话线等市政设施。这个工业区将成为以钢铁生产,煤重化工,盐化工,玻璃水泥,发电动力等重工业重化工为主的工业基地,这里称为西北城工业区。
羊角沟现有的镇区以小清河南岸为基准,东西六公里,南北1.5公里将形成拥有渔业捕捞,制冰冷藏,鱼粉生产饲料鱼制品加工,卤鲜干咸制品生产加工,罐头鱼干等渔业生产和以海鲜渔获作为原材料的渔业加工基地,同时这里也是船舶修造和拆船工业基地。这里称为北城渔业区。
渔业区西部沿河兴建的造船基地与西北城工业区衔接,东面则是港口石化区,港口石化区除了原有兴建的两大码头,继续扩建三公里长的深水码头,其中的一半能够泊靠5000吨级至10000吨级的海船,依托港口这里要在东南规划建设一个石化基地。
渔业区的南部,港口区的西南的两公里纵深,规划为商住区,商住区的南缘就是盐田,商住区和渔业区之间的界限就是环渤海铁路。
而商住区的西部则依次是化纤工业机械工业等轻工业基地,称之为轻工区。轻工区与西北城工业区的界限则是羊临铁路。轻工区的南缘也是盐田。
行政文化区则在现在的种子场,清水泊的东缘,清水泊要经过改造,主要是适度清淤加深防渗,缩小水面面积减少蒸发量,围湖造田出来的土地将作为鲁北新建的几所综合大学和更多的中高等专科学校的校园,羊临铁路东侧则是军政中心,鲁北军政委员会和下设厅局,以及羊角沟市政府及各部门,鲁北军官学校,鲁北政务学校,鲁北军队鲁北民军的总部机关等机构设置与此。
行政中心区方圆十几平房公里,东南靠近本部运河新弥河入海运河区域建立棉毛纺织和服装鞋帽等轻纺工业基地,称之为轻纺区。
以南桥盐场的盐田作为界限,北部除了西北城工业区的地势在海拔2米以上,其他各区大多在一米左右,根据规划,除了码头保持现有地势,其他地势低的地区全部要把建筑所在地块的地势抬升至两米半以上,以应对海潮的威胁。
林林总总,一个拥有六十万人口,城区面积达到七十多平方公里的新羊角沟市的规划就这样出炉,但这都还停在纸面上,包括运河开凿,各个工厂的基建,铁路公路的建设,甚至连那些驳船都是如此,但鲁北已经有了自己的宏图,剩下的就是一步步的实现这个宏图大志…..
感谢“难道毁灭就是天意”书友和“飞牛儿”书友的打赏,谢谢
今天午后,笔者的母亲突然不舒服,已经入院,老毛病一直头晕目眩,十年内一直按照误诊的“美尼尔氏综合症”治疗,去年的今天又一次发病,做了核磁共振成像才确诊为脑部毛细血管梗塞坏死导致的脑局部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没想到正好时隔一年,又复发了。这几天笔者要陪床,更新可能不及时,先致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