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生活》在招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命运往往会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转机,过去的一年,对于杨一来说是不幸的,换个角度说又是幸运的,如果没有毕业后这半年的潜伏,杨一不会有日后的坚韧与追求。
杨一回家短暂的过了一个年,又踏上了新的旅途,命运对于他来说,依旧在未知的地方笼罩着他。在春天就要到来的时候,这个流浪了半年的人终于开始转运,从此事业跟感情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家中重回长沙后,杨一的第一件事是把住的地方从原来那里搬了出来,原来的住处因为城市改造,要被拆除,杨一不得以搬到火车站附近,虽然房租贵了一些,但好处就是以后工作了上班容易些。
杨一走的时候没告诉吴折,在一个早上,杨一跟他的朋友悄悄的把行李搬了出来。杨一的行李不多,除了被子外只有几件衣服,还有几本书,两个人一次就可以搬完。
自从那次以后,吴折见到杨一都是不冷不热,见了面也只是礼貌的点下头打下招呼,再没有半点言语,杨一有点不敢面对她,好象自己做了亏心事一样。所以这次搬家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敢去打一个,走的时候,杨一在吴折的门前站立了一会儿,始终没能有什么行动,沉默了一会,还是走了。
此时杨一的培训课已经学完,终日无所事实,站在街头,杨一常常问自己,到底应该去哪里,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杨一把手中的硬币紧握,希望硬币能给他一丝答案,往往却得不到解脱。
杨一经常会去网上发表一些评论,有一些东西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只是消磨打发时间罢了,本没想到有其他什么意义,没想到这却给他人生带来了很大的转变。
这一天,杨一刚打开QQ,就发现有消息闪动,消息是一个叫猴子的网友发来的。猴子是杨一为数不多的关系好的网友之一。
“杨一,听说《长沙生活》正在招人,你为什么不去试下呢,凭你的文笔,他们总编辑估计也得让位给你吧。”
“你丫就是喜欢寻人开心,我这些东西写着玩还可以,用来工作,估计还得回去学习两年。”
“你不去试下,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啊,没有人天生行的,试一下吧。”
杨一听了,心思动了一下:是啊,谁说工作一定要文凭啊,再说了,试一下也没什么。由于对此很不抱希望,所以杨一开始了他的第一封求职信,没想到这封信改变了他的人生,也成了日后《长沙生活》同事们饭后的笑料。他的求职信是这样写的:
尊敬的《长沙生活》领导:
我是湖湘大学的一名毕业生,因成绩不佳没有拿到毕业证,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见贵刊招收编辑,本人文笔极佳,曾在网络上发表精品评论多篇,特毛遂自荐。
本人急需此工作,望领导考虑为感。
求职信发出后,杨一便忘记了这么一回事,在湖南《长沙生活》可是大名鼎鼎,就算是拉到全国,它在生活周刊里面也排得上号,这样的单位怎么可能要一个才毕业连毕业证都没有的人呢。发这样的信,只是让自己心里好过一点,证明自己也努力过。
没想到过了几天后,杨一便接到了《长沙生活》工作人员的电话。
“是杨先生吗,您好,我们这里是《长沙生活》周刊,收到您的求职信后对您极感兴趣,本周三您有时间吗?可不可以过来面试一下”
此时杨一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能狂点头:“好的,好的。”
“公司的地址您知道吗,在芙蓉路生活大厦21楼,如果您忘记了,可以上网去查《长沙生活》,那上面有我们的地址。”
杨一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直在那里说好。电话那边又传来了声音:
“杨先生,那我们星期三见,记得早上八点要到哦,不要迟到了,人很多,迟到也许就机会没有了。”那边的女士善意提醒到:“就这样啊,拜拜,记得不要迟到哦!”

“拜拜。”杨一放下电话的时候,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虽然只是通知他去面试,但这本生就算一种进步,《长沙生活》对于这种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简直是禁区,杨一后来才知道,杨一是唯一的一个以一般本科文凭被招进去的,里面的人,文凭最差的也是重点本科级别。
杨一打电话告诉玲子,玲子说:“我相信你一定行的,加油!”
周三的时候,杨一早早的爬了起来,穿上自己认为最好的衣服,难得奢侈的打了一回的去生活大厦,因为杨一在这个城市生活了五年,却连路都分不出来,大多时候,他都是待在学校不出门。
到了生活大厦才知道,今天来面试的人真多,粗略估计一下,不得下于一千人,后来在公司的内部资料上看到:有三千多个人参加了这次面试,总总面试了三天,而在这三千多个人中,只有二十五个人能幸运的得到工作的机会。
虽然部门之间分开,并且每个部门也安排了多位考官同时面试,但杨一还是等了近两个小时之后才轮到。面试杨一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长得比较和善,杨一知道这样的人往往是笑面虎,更加不敢大意。
“你叫杨一?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长沙生活》编辑部的主管,等以下你可能得回答我几个问题,你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那行,我们就开始吧,第一,你为什么会想到来搞文字工作呢,看你的资料上写着你不是文科专业的啊?”
“因为我喜欢文字,也经常写些文字,并且有点文字功底,最重要的是《长沙生活》的牌子够响。”杨一也知道自己的回答够烂的,但是没办法,第一次来这样的场合,没时间让他来思考怎么回答,果然杨一看到那主管的眼睛好象提不起多大的兴趣了。
“第二,你认为生活周刊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应该贴切普通百姓最平常的生活,当然不仅仅是关注油盐柴米酱醋茶,而是要有深度一点的东西。”杨一知道,这样的回答激不起主管的兴趣,果然那主管连问什么是深度的意思都没有。
“第三,你认为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忍耐,因为只有能忍耐才能在忍耐中观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杨一这样回答有他的理由,因为《长沙生活》的这个主管曾经对朋友说过:一个人,如果不能经住寂寞,在本行业干出一点社会价值出来,那么他永远也别想转行,因为他会一事无成。偏巧,杨一就看到了这段话。
主管没有再说话,只是盯着杨一看了一会,都把杨一看毛了,心里直大鼓,想,应该是机会不大了吧!
“我姓周,你先回去,等电话通知你来复试,我这里你应该没什么问题了,不过老总那就不知道了。”
杨一心里狂喜,不过出来时还是没忘鞠了一礼。
过了一天,又有电话来通知杨一星期六去面试,不过这次的主考官是《长沙生活》的老总们,这次的人明显少了很多,只有百来个人在会议室等候,有人来叫杨一进去,本来杨一习惯了面对面的聊天方式,他一直以为那是唯一的面试方式,等进去后他才知道错了,屋子里黑压压的坐满了人,恐怕部门经理以上的人都在这里。
杨一哪见过这阵势,连话都差点讲不出来了,脸变得通红,拿起手中事先准备好的稿纸念时,有人发话了:“这就别念了吧,时间很紧,我们到现在还没吃饭的,你快点讲两句算了。”
这样一下就打乱了杨一的计划,本来电话里面通知是说要准备五分钟的演讲的,杨一更讲不出话来了,脑袋里就一个念头:这次是真的完了。
怎么结束的杨一不知道,杨一其实并不在乎不能来这里工作,他只在乎离开这里的方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