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园的正式成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方面,杨一在这边待了四、五年的优势就出来了,很快就熟门熟路的找到了一个地方,环境还真不错一个农家小院,四周用围墙包了起来,里面除了一三层楼的小洋房外,就是一个小院子,有一个葡萄架,还有个小菜园子,以前是个KTV,生意也算好,不知道咋的就不办了。
院子很宽,这得益于湖湘大学在郊区,依着浏阳河,地理位置决定它附近不太好发展,周围的人都在说,要是没有几所大学大专在这里,也许会发展起来,现在这情况,要发展估计得五十年以后了。
把小洋楼的第一层给包了下来,附带院子的使用改造权利,当然这得与老板商量。
房租特贵,就这地方,居然要五千块钱一个月,要知道,长沙学校附近的房子本来就不贵,而且它还在郊区,坐车到市里要三十分钟,所以这也算顶级房租了,不过老板说了,不干扰杨一的任何事情,当然得在正常范围内。
杨一提了几个要求:一是把葡萄架给拆了,那东西看是好看,但是招虫子,要是哪天吃饭突然发现碗里多了一个东西,那这饭店也不用办了;二是会在院子里建几个小亭子,亭子不大,能摆桌子,能坐人就行,也就是说,要能让一桌人围着吃饭就行;三是把园子门改造一下,要有气势一点,上面些两个字:棋园。四是房租要按月给,当然是月初就给。
谈了一些具体的问题,葡萄架拆了那没问题,大不了以后再建,门扩大也没问题,不影响整体,但建亭子老板有点不太愿意,因为那东西杨一如果不办了,不好处理,杨一保证,亭子用木头做,如果不办店子了,也方便拆除。老板这才同意。
考虑了一下没什么大事,就把合同签了,三年租期。打电话给安棋,说有点事情要她帮忙。寻思着安棋的老爸是房地产老板,要安棋找两个设计牛一点的人应该没问题吧,把情况跟安棋说了一下,安棋有点不太愿意,因为在她眼里,这都是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怎么样也不能得到家里承认的,直到后面,杨一说院子叫棋园时才答应了,说周末一定带两个人过去。
可安棋不知道的是,杨一取名棋园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名字,更重要的是,杨一想把棋园变成一个真正吃喝玩乐、雅俗更享的地方,如果安棋知道了杨一的真实想法,不知道会有什么感想。
安棋带人过来时,杨一正在寻找大厨,这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这才关系到这个饭店的前途。
对于这些专业人员来说,这样的设计只是小任务,基本不要费多少脑筋,就把杨一跟安棋两个听得连连点头。
等两人走的时候,杨一给每人发了一个一千块钱的红包,有点拿不出手,但也没办法,总得意思一下,本来两人都不会把这一千块钱放眼里,但看在集团公主的份上也得收下,再说这也是杨一的一份心意。杨一说要如果以后还有类似的任务,还得麻烦两人做顾问,两人忙点头答应。
两人借故走了,安棋要两人别把今天的事说出去。
在杨一休息的房子里,安棋抱着杨一的脖子说:“流氓,有奖励没?”

杨一一转身把安棋压身底下说:“奖励你做老板娘。”
“你果然是个死流氓!”
“不流氓你还不喜欢呢!”
两人打闹了一阵,安棋才回去,而杨一,还得考虑大厨的事。
在网上发布了招聘启示,信息时代,这是个很重要的途径。倒是杂工容易找,长沙有新安很多民工,一般都拖家带口的,新安的人还算勤快,特别是妇女,有的手脚不停的忙活。杨一就找了六个很勤快的妇女做杂工,包吃住才八百块钱一个月,又请了四个勤工检学的学生,只负责送菜,包吃四百块钱一个月,当然杨一有意思的找了几个漂亮的,不是说杨一有什么想法,而是美女确实比较占优势。
别看钱少,但对于穷苦学生来说,这样的价格很占优势,并且只是兼职。
杨一的心病在大厨,小厨倒有得是,杨一很快就找了五个做菜还可以的人,起码就算以杨一挑剔的想法,那饭菜也还过得去,不过工资也不高,才两千块钱一个月。
过了两天,大厨终于找到了,一个北京回来的三十来岁的中年人,本来在北京那边干得好好的,突然母亲病了,要回来尽孝,于是把媳妇带了回来照顾老人,自己就在家旁找个工作,刚好看到杨一五千一个月招人,就跑过来看,然后就定了下来。
杨一看那个人显得忠厚老实,也满心的欢喜。
终于开业了,没有人庆祝,只有玲子她们几个人跑来吃饭,在毕业两个月后,她们基本上都找到了工作,马上就要各分东西了。还有就是安棋在公司打来了电话,第一句话竟然是:“亏了也没关系。”杨一哭笑不得。
第一天根本没什么生意,那些学生们对这样的院子有恐惧感,没什么人进来,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杨一选择一个这样的地方,本来是为了清净,增加那种探幽的神秘感,没想到现在竟然成了一种包裹,包住了自己,也挡住了别人。
手段都想了,一天一个特价成本菜,有大厨亲自做,找人去寝室宣传,效果也不大,反正不是很景气,有时候,菜的好坏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消费者的想法。
看着钱一点一点的少下去,杨一也没什么办法,这天中午,杨一坐那无聊,隔壁房间员工们都在吃饭,两个兼职的学生潭若若跟徐蕾在谈论吃菜。
潭若若:“饭店的菜好吃得很啊,为什么生意不是很好呢?”
徐蕾:“是啊,也许是菜的种类不同吧,有人不习惯这样的菜。”
说着说着,两人就说到各自家里的菜去了,只见潭若若说:“徐蕾你知道不,我们家做的那鱼,可好吃了。”
徐蕾:“我不喜欢吃鱼,因为小时候被刺卡过。”
“你不知道,我们家做的鱼都是把刺去了的,放上自己特制的酱,可香了,只是我也很少吃,想想口水就来了。”
两个女孩子一直在谈论,杨一一想,她们的话也对,最主要的,还是没得特色菜,现在的人很挑剔,也就造成了那一招鲜的饭店很吃香。
杨一想起了谭若若所说的鱼,决定去她家看一下,看那鱼到底是怎么样的,如果有可能,完全可以拿来做特色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