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 稽查大队在行动(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花园别墅区(夜,外)
一栋栋独立的两层小楼在月色中时隐时现,四周十分安静。
出租车来到一幢白色的别墅前停下,于新发给完钱走下车来。
于新发来到自家门前掏出钥匙开门。
21、于新发家(夜,内)
楼里的装饰十分华丽现代,客厅里一架仿古座钟发出“滴答”、“滴答”的响声。于新发走进门来,随手把门关上,连灯都没有开便大步地向楼上的卧室走去。
木质楼梯发出“咚咚咚”空洞的脚步声,使小楼显得更加寂静。
于新发卧室的门前一脚把门踹开,他非常痛苦地一头扎到床上。
22、报社乔燕办公室(夜,内)
乔燕打完最后一个字,关上电脑。
23、于新发家书房(夜,内)
于新发苦闷地坐在打开的电脑前,屏幕上是一张放大的乔燕照片。于新发静静地凝望着屏幕上的乔燕发呆……
回忆:沙滩上泳装女子走来走去。乔燕和宋丽晴她们背后是一座正在施工的洗浴更衣室。于新发正在指挥几个工人施工。
于新发对两个正在看泳装女子的工人训道:“看什么看,快干活。”
工人继续干活。
于新发:“那都不是给你们预备的,懂吗?要是眼馋,得自己长出息,懂吗?”他自己狠狠看了泳装女郎一眼。
乔燕先站起来:“走吧,再游一圈。”
众女子站起来,扔下浴巾往海边走。
乔燕:“这次我要游到拦鲨网外边去,找个鲨鱼做男朋友!”
宋丽晴:“神经病,等鲨鱼张嘴要吻你的时候,你就不这么想了。”
大家说笑着,钻入水中。
海滨浴场外于新发拿着一个水平仪,站在离水边很近的位置,指挥一个工人移动标尺。
于新发:“向右,对,再向右。不,多啦,再回来一点。“
于新发气恼地:“你看什么呢?看我,看我这儿!“
于新发身后突然传来呼喊声:“救命啊!快来人呐!“
于新发转身看去,只见乔燕在海水深处挣扎。乔燕惊慌地大声喊着:“丽晴,我的右脚被缠在……”
一个浪打来,乔燕又冒出头来。
乔燕被呛到了水:“我……我的脚被缠在防鲨网里了!”
又一个浪打来,乔燕再冒出来。
乔燕哭喊着:“我的左腿抽筋了,快喊人救我。”
于新发扔下水平仪,开始脱衣服。
远处还有人有喊:“快救人,有人缠在防鲨网上了。”
于新发脱完衣服,三步两步,扑进大海,向前游去。
24、乔燕家(日,内)
乔燕带着于新发来见自己的父母,于新发把两瓶五粮液和一条中华烟放到客厅的茶几上。
乔燕的父亲:“你把东西给我拿走,我们家不缺你的东西!”
于新发哭丧着脸站在一边,他用恳求的目光看着乔燕母亲。
乔燕不高兴地:“爸,我第一次带男朋友来家里,你咋这样?”
乔燕的父亲:“你让我咋样?我们家就是不喜欢他!”
乔燕母亲走过去拉乔燕的衣襟,让乔燕不要和他父亲吵。
乔燕的父亲大发雷霆:“我们工商局王副局长的儿子哪点不好?人家研究生毕业,现在分配在外企工作,月薪两万!这样的好人家你不嫁,你偏偏要嫁给一个包工头子,你真是丢尽了我的老脸……”
乔燕生气地大喊:“爸,你要认为我嫁给一个包工头子丢了你的脸,我可以从今往后再不蹬乔家的门!”
乔燕的父亲气得浑身发抖:“滚,你给我滚!”
乔燕拉着于新发愤怒地离去……(回忆完)
25、于新发家书房(夜,内)
于新发看着电脑屏幕喃喃地自言自语:“我过去曾经也是个建筑工人,工人兄弟的辛苦甘苦我自然知道。工资到底发不发?发,公司举步维艰的状况将是雪上加霜,自己进军地产业的计划也就将成为泡影;不发,自己将对不起工人兄弟,弄不好还将丧失自己来之不易的爱情!我到底该怎么办?”
于新发的眼前不断地浮现出高华欣哈哈狂笑的脸……
浮现出纪大忠等民工痛苦不堪无奈的脸……
浮现出乔燕微笑的脸、愤怒的脸……
26、街头报亭(日,外)
报亭挂着摆着各种报刊杂志,其中《沙北日报》头版的报道格外醒目:《老板欠薪九月,民工跪拦婚车》。
不时有人购买,有的在报亭旁就看开了。
27、市区马路(日,外)
繁华大街上车水马龙。穿着时髦的人流来来往往,一片现代都市景象。一条标语横跨主路,高高悬挂着“创整洁文明城市,促经济社会发展”。两个穿着破旧衣服的青年农民——宝林和二牛,扛着用编织袋装着的行李,正在十字路口张望。宝林和二牛他们身后不远处,戳着一块铁牌子,上写“严禁挑夫、擦皮鞋者、流动工匠在主干道逗留”。
二牛对宝林说:“宝林,你说这钱咱能要回来吗?”
宝林:“要不回来也得要,这是咱们九个人的血汗钱,大伙还都眼巴巴地在家等着呢!”
二牛:“是这条路吗?你都找姓齐的三回了,怎么还不记道儿呢?”
宝林:“他们又换了一个工地。这城里不比咱们农村,闭着眼听狗叫就知道走到谁家门口了,这里三天五天就变一个模样。”
二牛气愤地:“变样?变样还不是靠咱这些穷打工的一砖一瓦,一锹一镐干出来的。”
宝林:“也别那么说,这事离了那些老板也不行,要说他们的功劳比咱们大,问题是他不应该欠咱们的工资。”
28、《沙北日报》编辑部(日,内)
编辑人员在忙碌着。
乔燕在电脑显示器上查看资料。
有人喊她:“乔燕,总编叫你!”
乔燕应答着离开电脑台。
29、城市繁华街道(日,外)
一个胳膊上带着“协管”袖标的中年汉子向宝林和二牛走过来。
宝林满脸堆笑地:“大哥,跟您打听个道。”
“协管”一脸严肃,看了看他们,又看了看那块“严禁挑夫、擦皮鞋者及流动工匠在主干道上逗留”的牌子。
“协管”不客气地问:“谁让你们在这儿站着的?”
宝林惊讶地:“我……我们……”
“协管”:“你们什么你们,身份证、暂住证、流动人口证、务工证,啊还有……还有计划生育证,快都拿出来给我看看。”
宝林和二牛交换眼色。
宝林摇着头:“没……没有,哦,不,我们不是……”
“协管”傲气、得意地:“没有,没有就跟我走吧!”
宝林:“我们走,我们走,大哥我们走还不行吗。”然后对二牛说声“快跑”,两人撒腿冲进旁边小巷。
“协管”在后面追了几步,喊:“站住,往哪儿跑,根据规定,你们俩被收容啦!”
“协管”停住脚步,神气地拽拽胳膊上的袖标。
30、总编辑办公室(日,内)
一见乔燕走进来,何总编拿起一份《沙北日报》说:“乔燕,这篇报道写得好啊,我已经接到好几个电话了,大家都说好!”
乔燕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咳,自己出自己的洋相。”
何总编:“别人还没这份胆量咧!”
乔燕:“胆量我还是有。这篇报道,我觉得意犹未尽,还想再写一、两篇。”
何总编:“我也是这意思。目前,拖欠民工工资成了一个热点问题,虽说政府三令五申,可有些企业一拖再拖,以致于我们的总理亲自为农民工讨要工资,够严峻的了!你再搞一番调查和采访,要尽量深入,写篇更有分量的东西。”
乔燕:“我试试看吧!”
何总编:“那你就回家准备一下吧,明天出差。”
31、郊区马路(日,外)

马路两旁的楼宇渐渐稀少,还夹杂着菜地荒坡。
宝林和二牛一边走一边寻望。
二牛:“不对吧?公司该在城里,这是郊区了。”
宝林:“再走走看。”
路边出现一片别墅。
二牛:“啧啧,这些小楼得花多少钱盖呀!我们二十几个人半年工钱加一起,还不够买一间房,你说他们怎么就不给呢?”
宝林:“昨天火车广播里不是说嘛,老板欠的工钱,全国加一块有好几百个亿,我们这点钱算得了什么!”
二牛:“那你还来要?”
宝林:“摊到我们头上,这就是活命钱!”
32、超市(日,内)
货架旁,男女两只手同时伸向一盒方便面。
原来是乔燕和廖国义,两人辩认出对方。
乔燕:“你是宋丽晴的顶头上司吧?”
廖国义:“你是缺席婚礼的新娘吧?”
乔燕调皮地:“廖大队长!”
廖国义逗趣地:“乔大记者!”
乔燕:“你也爱吃方便面?”
廖国义:“方便面,方便嘛!”
他俩各取了几盒方便面和一些日常用品,一人推车一人提篮,向超市付款处走去。
乔燕:“我正打算找丽晴要你的电话。”
廖国义:“找我有事?”
乔燕:“废话,没事找你干吗?”
廖国义:“那肯定又是民工的事。”
乔燕:“没错。”
廖国义:“你那篇报道我看了,对我们工作很有促进。希望你们以后多为我们报道报道。”
乔燕:“领导上真还交了这任务,我想先找你谈谈。”
廖国义:“最近确实要对农民工问题搞一次专项治理,重点是拖欠工资问题,还有农民工的劳动合同、工伤保险等等。”
乔燕:“看来我找你还真找对人了。”
廖国义:“我们光在这里说不管什么用,如果你真对农民工问题感兴趣,我们不如亲身到工地去看看。只有你亲眼看到了农民工的生存状况,你才会有更深切的感受,你才会写出好的文章来。”
乔燕高兴地:“我求之不得。”
33、工地食堂(日,内)
开饭时分,简陋的食堂里挤满了或坐或站的吃饭民工。
廖国义和乔燕双手端着份饭,由纪大忠陪同着向桌边挤。
富强在前面开道:“让开让开,给廖队长乔记者让条道!”
终于挤到一张自制桌边,可木凳上已坐满民工。
富强:“哥们,谁给廖队长和乔记者让个座吧!”
廖国义:“给乔记者让个座就行了。”
几个民工已让出了两张凳。
纪大忠:“别客气了,坐吧坐吧!”
廖国义、乔燕、纪大忠、富强坐下吃起来,那自然是很粗糙的工地饭菜。
四周围满了边吃边看的民工。
廖国义问乔燕:“能吃吗?”
“好吃!”乔燕大吃了两口。
纪大忠笑道:“好吃谈不上,没法吃也不至于。”
富强:“这叫体验生活,乔记者,你下次的文章会写得更好!”
纪大忠:“那篇文章可帮我们民工说了话呀,乔记者,真谢谢你!”
乔燕:“那是我该做的。”
富强:“不收费?”
乔燕:“收什么费?”
纪大忠:“原先我们听说,记者写文章是要收钱的……”
乔燕:“有的人真敢要,那是违纪违法的。我乔燕就是穷得揭不开锅了,也不会要这冤枉钱!”
富强:“真是好样的!”
廖国义敲了他一筷子:“你这小子,别尽当面说好听的!以后,大家多给乔记者提供一些材料就行了。”
明德挤过来:“我现在就提供一点。”
乔燕:“谢谢!”
明德:“昨晚上我弟弟来电话说,宝林带着二牛又来要钱了。”
乔燕:“也是你们村的?”
明德:“邻村的,前几年他们二十几个人也在齐总手下打工。”
廖国义:“也欠了工资?”
纪大忠:“欠了一年多了,宝林来要过好几回。”
乔燕撂下了碗筷,一言不发。
廖国义:“欠他们多少钱?”
明德:“不知道。”
廖国义:“他们要是到了,尽快告诉我。”
明德:“今早上火车到沙北,现在该到了。”
纪大忠:“说不定先上公司找齐辉去了。”
34、食堂门口(日,外)
齐辉经过,里面的议论声使他驻足探望。
35、于新发办公室(日,内)
于新发愣愣地看着办公桌上乔燕的照片,照片边是那张《沙北日报》。
急急的敲门声。
于新发:“进来!”
齐辉迈着急急的步子,走到桌边:“于总,有个情况不知该不该报告……”
于新发:“别跟我拐弯抹角。”
齐辉:“一篇报道不过瘾,你家乔燕又上工地搞采访去了!”
于新发脸色阴沉。
齐辉:“还有那个廖国义陪着她!”
于新发倏地站起来。
36、工地食堂(日,内)
桌边,大家围成一堆,还在谈笑。
于新发和齐辉出现在门口。
明德发现老总,忙向大家示意。
沉默中,民工们散开,离去。
廖国义站起身:“于总!齐总!”
于新发没有应答。
齐辉:“于总,我催民工干活去。”他说着走了。
廖国义:“乔燕,我也该回局里去了。”他也走了。
于新发走到桌前,凝视着乔燕:“我们这婚到底算结还是没结?”
乔燕:“结了,因为我们办了结婚证;可没举行婚礼,因为我半路脱逃。”
于新发:“那我们还算夫妻?”
乔燕:“算,法律上的。”
于新发:“你打算把你丈夫挤兑到什么地步才罢休?”
乔燕:“这件事我不做也会有别人来做。”
于新发:“谁来做我都能接受,你做我接受不了。”
乔燕:“那你当初就不该找个我这样的记者做老婆。这样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不感兴趣那肯定是麻木。”
于新发:“难道就一定要从我身上开刀吗?”
乔燕:“因为你的公司你的民工对我的冲击最直接最强烈。”
于新发:“你想过后果吗?你喷喷香了,我会臭不可闻!”
乔燕:“其实,主动权还在你手里,新发,只有你尽快给工人补发工资。不然,不用我搞,你也会在沙北市背上恶名。”她说着快步出了食堂
37、工地(日,外)
乔燕向工地大门快步而去。
于新发紧随。
民工们瞠目相望。
38、工地(日,外)
乔燕走出工地大门不远,于新发跟上她。
这是一条布满泥泞水洼的简易道路。
工地上传来嘈杂的机械运转声。
于新发:“我认错行吗?”
乔燕:“不觉得丢人?”
于新发:“在你一个人面前,没关系。”
乔燕:“希望你不单是说说。”
于新发:“当然还有行动,首先,我取消开除那四个领头工人的决定。”
乔燕:“你还要扣发大家一个月工资。”
于新发:“也取消。”
乔燕:“工资什么时候补发?”
于新发:“总量还没统计出来,数目不小,得缓我一段时间。我可以拍胸脯,工钱肯定会给,我不是那种黑心老板。”
乔燕:“但愿如此。”
于新发:“燕子,你别生气了,好吗?”
乔燕:“其实,并不是生气,而是想到很多……”
于新发:“我们什么都别想了,婚礼也不搞了,上欧洲玩一圈去!英国、德国、法国,还有什么比利时、荷兰……”
乔燕:“什么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的我就不去了,我倒想去趟河南。”
于新发:“去河南?”
乔燕:“纪大忠的老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