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集(之三:市委书记的愤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网友说,一个真正的好作家就是"敢于直面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命运不媚俗"!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好作家!但是我确实在履行着"敢于直面现实,关注人类发展命运不媚俗"的路线,也许这条路布满荆棘坎坷,但是我决心走下去!请读者朋友关心纯,关注天堂的罂粟关注迫近年关!!多投票多点击\多收藏!!作者衷心感谢!!!!
20、早市(晨,外)
街边公园人群熙攘,街边的小吃摊档十分热闹,吆喝声不绝。马路上人来车往。乔燕骑着自行车在车流人流中穿梭。
一个男孩在叫喊着卖报:“沙北晨报,沙北晨报!有重大消息,有重大消息:我国遭绑架的八名人质在伊拉克被释放!卖报卖报,谁买报纸……”
一个男人向男孩勾勾手指头,卖报纸的男孩跑过去递给他一份报纸,男人直接将报纸垫到路边小吃的凳子上。那男人殷勤地对身边的女孩说:“琴,坐这儿。你想吃啥?”
年轻女孩讪讪地坐在报纸上:“随便,啥都行。”
21、于新发办公室(日,内)
于新发正在批阅秘书送来的文件,乔燕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秘书见气氛不对赶忙走了出去。
乔燕啪地把离婚协议书望于新发的办公桌上一拍,沉着脸说:“于新发,我们离婚吧!”
于新发:“燕子,你别这么冲动好不好?我们在好好谈谈。”
乔燕生气地:“于新发,我们还有什么好谈的?你不但没有良心,而且心也太坏。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好谈的!”
于新发张嘴结舌地:“……我……我……”
乔燕转身离去差点与走进来的齐辉撞到一起,齐辉侧身让乔燕走过去。乔燕走到门口回过身来说:“于新发,你最好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我等着你的消息。”
乔燕气鼓鼓地离去,于新发垂丧地坐到椅子上。
齐辉小心翼翼地问:“于总,乔燕要跟你离婚?”
于新发:“可不是嘛。”他抬起头看着齐辉问:“我昨天晚上是不是喝多了?”
齐辉:“可不是嘛,你平常也就三两的酒量,昨天晚上你不知哪来的邪劲喝了八两都不止,我劝也劝不住,到最后醉得一塌糊涂,还直说人家公关小姐漂亮。”
于新发惊骇地:“那我是不是到酒店开房了?”
齐辉点点头:“不但开了房,还搂着人家公关小姐不放。”
于新发沮丧地:“完了,全完了。”
齐辉:“咳,于总,这有什么好难过的。不就是乔燕要和你离婚吗?四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
22、大街日,外)
乔燕边走边打电话:“国义吗?我是乔燕,今天上午有空吗?我想跟你一块到民工子弟学校去采访。”
电话里廖国义的声音:“好的。你现在在哪儿?我开车过去接你。”
23、早市(日,外)
大男孩拿着一叠破旧的纸币数钱,他四下里张望着喊:“小伟,小伟?”
一个比男孩矮很多的小男孩跑过来:“哥,那边有人要报纸。”
说着小男孩就要穿马路跑过去,一辆卡车鸣长笛轰然驶过。大男孩抢上两步,一把拉住小男孩。
大男孩:“跟你说多少次了不要乱跑!走!”
大男孩一只胳膊夹着一大叠报纸,一手按着小男孩的头,两人左顾右盼过了马路。
穿过了马路,小男孩脱离大男孩的手,蹦蹦跳跳向前跑,跑到一个女性跟前,回头对大男孩喊:“哥,她要报纸,她要报纸!”
乔燕对走过来的大男孩:“多少钱?”
大男孩:“你自己看看表,8点以前给5角,8点以后给4角。”
乔燕:“告诉我,你了吗?”
大男孩:“上了,5年级。”
乔燕:“那是你弟弟?”
大男孩:“啊!”
乔燕:“今天怎么没上课?”
大男孩:“人家告诉我,回答一个问题收5块钱,我不收你钱,但是也不想回答你的问题,除非你把我的报纸全买下。”说完边呼唤他弟弟边喊着:“沙北晨报,沙北晨报……”头也不回地走了。
乔燕喊:“哎,等等!”
廖国义开车来到乔燕身边说:“他们的教室和老师都不够,所以分拨上课。”
乔燕:“他们是……?”
廖国义:“民工子女。上车!”
乔燕上了廖国义的车。
24、劳动保障监察车(日,内)
乔燕:“他们不和市里的孩子一起上正规学校吗?”
廖国义:“他们想上,但是赞助费太高,好多家长出不起。所以,他们自己找房子当教室,自己请老师。”
乔燕:“那不是一样要花钱吗?”
廖国义:“呆会儿到了那个学校你就知道了。”
25、民工子弟学校(日,外)
一所破败的民房,一个简陋的院子,孩子们正在举行升旗仪式。一个年轻的农村教师站在边上,喊两个孩子的名字,要求他们立正站好,不许打闹。
国旗在一根简陋的旗杆上升起,穿着破旧的孩子们唱国歌,向国旗行队礼。
一辆轿车和一辆卡车开过来,从小车上下来两个机关干部模样的人,手里拿着公文夹子,从院墙的豁口处进了院子。卡车上是一群民工模样的人……
孩子们在唱歌:“前进,前进进!……”
干部:“谁是校长……,谁,谁是负责人?”
年轻教师走过来:“你们……?”
干部:“你这儿是叫育新学校吧?”
年轻教师:“是。”
干部打开公文夹子:“根据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沙北市城关区教育局作出“城关教字47号”行政决定,要求你们立即停止非法办学,教师终止教学活动……”
另一名干部也打开公文夹子:“根据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你们使用的房子是违章建筑,沙北市城关区城市行政管理执法局作出‘城关管字152号’行政决定,对该违章建筑予以强制拆除。”

年轻教师:“可是……?”
干部回身对跟在后面的民工们:“还愣着干什么,拆!”
几个民工上前挥动锹、镐,开始拆房,巨大的声响和烟尘在院子里升起。
一个孩子怯懦地用手指破房子:“老师,我的书包还在教室里。”
孩子说着哭起来,其他孩子也跟着嘤嘤地哭。
26、于新发办公室(日,内)
于新发在打电话:“燕子,我们之间真的不能在好好谈谈了吗?”
电话里乔燕愤怒地说:“于新发,我说你的脸皮可真厚啊!离婚协议书我已经送给你了,你就在上面签字吧!”
于新发向乔燕解释:“燕子……燕子……”
乔燕啪地挂断电话。这时孙秘书推门进来,于新发顿时把满腔的怒火发泄到孙秘书身上:“混蛋,连一点规矩都没有,进来敲一下门都不知道?啊?滚,给我滚出去!……”
孙秘书委屈地退了出去。
27、劳动保障监察车(日,内)
廖国义侧脸看着满脸怒气的乔燕问:“你和于新发又怎么了?”
乔燕眼里含着泪:“没什么,我们之间彻底结束了。”
廖国义:“告诉我到底怎么了好不好?”
乔燕生气地:“窥探别人很好玩吗?我跟你说过我们之间只是工作关系,我的为什么要告诉你?”廖国义苦笑了一下。
乔燕:“我要了那套房子。”
廖国义:“好,让自己有个安定的住所。”
乔燕:“也许恰恰相反。我想让纪大妈搬进去住。”
廖国义吃了一惊。
乔燕:“你吃惊是真的还是装的?我还想让崔秀兰也住到一起,让她照顾纪大妈。怎么样?”
廖国义:“你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我还能说什么呢?”
乔燕:“她们未见得愿意去,你给我做做工作吧,这是你的强项,对吗?”
廖国义:“这不难办,三句话搞定。”
这时,廖国义的手机响了。廖国义打开手机接听,电话里摊主焦急地说:“廖队长吗?他们已经开始拆房子了……”
廖国义吃惊地:“什么?我知道了。”他立刻挂断电话,又再次拨号:“喂,胡书记吗?我是廖国义,城关区现在正在拆毁一所民工子弟学校,你看能不能出面协调一下,最好别拆……”
电话里胡书记问:“确切位置在什么地方?”
廖国义:“就在东园林菜市场后边。”
28、大街日,外)
胡书记和区里及城管局领导在一起检查工作。
胡书记挂掉手机对跟随身后的城关区区长说:“你们区教育局在封杀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走,我们去看看!”
说完胡书记坐到车里,随行的干部们也相继坐到车里跟随周市长向东园林而去。
29、民工子弟学校(日,外)
干部对民工们一挥手:“先停一下!”他转身对孩子们不耐烦地说:“进去拿吧,小心着点。”
孩子们哭着排队进教室。
廖国义开着车冲进院子把车停稳,廖国义和乔燕下车。廖国义来到那位干部面前问:“同志,非要采取强制措施吗?”
那位干部不屑地看一眼廖国义问:“你是干什么的?”
廖国义:“我是劳动保障局监察大队的廖国义。”
那位干部:“哟,廖队长,久仰久仰。我们也是依法办事,在这之前我们书面、口头劝告多次了,可他们就是不听。我们也没办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对不对?”
乔燕:“等一等,你们怎么这么狠心!”
廖国义:“我理解,可是你们至少应该让孩子把书本拿出来。”
乔燕再次说:“你们这是在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
那位干部看一眼乔燕问:“你是干什么的?这是我们教育部门的事,还轮不到你管。”
30、民工子弟学校院外(日,外)
一排轿车驶来,停住。众人纷纷下车,一时间关车门子的“嘭嘭嘭”声响个不停。胡书记一行人向院子里走去。
31、民工子弟学校院里(日,外)
乔燕:“我是沙北日报的记者。”
区教育局干部:“记者?又想为民做主?好,我告诉你,第一,他们办学没有经过批准;第二他们没有正规的校舍,你看看这个地方能当学校吗?根本不符和有关规定;第三,他们没有合格的师资,你问问这个老师,他有师范学校的文凭吗?他顶多有张高中毕业文凭,绝对是误人子弟;第四,他们的教材呀、校服呀……”
后面传来市委胡书记的声音:“还有第五,就是你们的孩子都不在这里读书!”
区教育局干部回头:“胡书记?”
廖国义走到胡书记身边:“胡书记,你还真亲自……?”
市委胡书记:“接到你的电话我就赶过来了。”他转头看向区教育局的干部愤怒地命令道:“城市之大难道就容不下孩子们的几张课桌吗?先停止拆除,其他问题以后再说。”
区教育局干部:“可是他们……?”
市委胡书记激动地指着国旗说:“他们和你的孩子一样,都是这面五星红旗的孩子,他们有权利接受教育。你刚才说的那几个问题都存在,但是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目前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有书读。你们区教育局的精力应该放在解决乱收赞助费问题上,让这些孩子进得起正规学校。不要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求学……”
区教育局干部谦恭地:“是,胡书记,我们一定把您的意见带回我们局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