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点 凌静月的推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着熟悉的声音,激越间溶入少少婉约的柔情,彰显着沉静个性中的淡淡凌厉,昨日下午从余姚出发的凌静月终于赶到了上海。
从昨天接到楚天骄任务不顺的回报,到如今来到他的身边,相隔不到一天。每当楚天骄孤立无援超过二十四小时,凌静月就会备受煎熬,因此,她总会通过最快速最有效的途径,成为楚天骄坚定的后援。
无疑,楚天骄是中央特科最为英勇的情报员,但是不可否认,楚天骄敢于毫无顾忌的冲锋在前,也是对身后凌静月毫无条件的信任。
余姚离上海并不遥远,即使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四十年代,也不需要二十多个小时。可是凌静月这次带同几个身手一般的密码破译天才,在路径选择,身份隐秘上,就要多费工夫。
凌静月从总部带来的阿峰与驼子都是各具专长的天才,而密码破译却是最耗脑力的战争,他们一来到老高酒庄,就抓紧时间休息,养精蓄锐。
凌静月一来到上海,就先和特科的底层情报员联系,在来酒庄的路上,已经对街面上的情报做了梳理。当他听到楚天骄正在汇报情况时,联系到自己掌握的新情况,就直接进了房间。
凌静月没有过多的而功夫与楚天骄寒暄,两人只能淡淡的互望一眼,了解彼此淡淡的关怀和若有若无的思念。
凌静月并没有直接解答楚天骄的疑惑,而是快速拿出一个硬壳本,一面走入房间中央,一面飞快的在上面书写着,每走一步,都可以快速完成一个短句。
“黄埔密令流出,落入伪满洲国。”
“苍鹤抢出情报,却是在上海遭到追杀。”
“青帮认清时机,挑拨国共,浮上水面。”
“日本人密会蓝衣社,寻求谈判。”
“日本秘密情报,物资东向诡异。”
凌静月最后站在房间中央对所有人郑重其事的说道:“这所有一切的脉络就在最后一条:戴笠昨晚亲临上海。”
楚天骄惊道:“戴笠来到上海?不可能吧,我们在火车站的暗哨没有传回来任何消息。戴笠不管多么隐蔽低调,蓝衣社一定会大举保护,没可能悄无声息啊!”
凌静月说道:“恰恰相反,戴笠昨夜极为高调。只是蓝衣所构建的恐怖气氛推到极致,火车站数万的客流量,居然没有人敢于向他的轿车投去匆匆一瞥。”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力资源丰富的国度,在从事秘密活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明教,到锦衣卫,到血滴子。朝廷鹰犬一直在历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就算是在欧美争雄的二战时期,由于器械高科技还未在谍报领域充分发挥,因此,拥有嫡系人员四五万,总编制超过十万的军统是世界上截获情报最多,破译密电最多,行刺清洗最疯狂的间谍组织。

身为军统前身,可以说蓝衣社与陈立夫控制的中统前身上海调查股是世界上实力最强,效率最高的谍报组织。中央特科如今只能隐在暗处,总体实力,难以硬撼其锋。
如果蓝衣社真的极尽全力,十三太保封锁火车站的威势,倒也足以让火车站的暗哨一无所获,想来,戴笠驾临上海的消息,还是今早才从蓝衣社内部传出来,在路上就汇报给了凌静月,所以她反而是房间里最先知道这消息的人。
凌静月条理分明的说道:“如今整个局势都理清楚了。年前,延安中央,与国民党重庆方面先后流失了打入彼此内部将领的名单。这两份名单共计二十人被伪满洲国的特务汇总。他们带同这名单来上海,恐怕是以之作为筹码,与国民党代表戴笠进行谈判。”
确实,国共两党以往确有纷争,彼此的做法都是清一色的在对方情报系统中安插卧底,探听情报,比如,蓝衣社,调查股中就有地下党员,中央特科内部也不排除有戴笠的爪牙。
可是如今涉及到的却是二十个高级将领的卧底身份,当年黄埔军校的高材生如今都身居高位,国民党一旦知道自己的腹地被安插了十四个共党的将军,这些人都是战场上牵一发动全身的决定性力量,就算是蒋介石,也会坐卧难安,因此,蒋介石想要这十四个人的名字进行清洗,也要保证他安插在共党心腹的六个将领不会暴露,伪满洲国也就拥有了与蒋介石谈判的砝码。
楚天骄点点头道:“这么说来,戴笠就是代替蒋介石来愈日本人谈判的了。青帮也一定是嗅到了,得到这份情报,交给日本人,使得他们完成交易,自己利益无穷。绕过日本人,直接与国民党交易,同样能获得巨大的利益,在这样的诱惑下,青帮终于暗中掺和进来,只是楚天骄昨夜将他们逼上了前台。”
潘汉年接着说道:“这样确实解释了如今我们,蓝衣社,日本特高课,伪满特务,青帮杀手一同追寻黄埔密令,可是我还是不明白,日本人费那么大的劲,拿到名单去与蒋介石谈判,到底是想得到什么?他们轻而易举的就占领了东三省,蒋介石在他们面前一味的服软,他们想要什么都可以得手,这次为什么要眼巴巴的谈判呢?”
凌静月作为情报分析师,最擅长的也是推理。她所独有的能力就是微连续推理。她可以将所有的细微情报列为一张纸上的短句。然后快速像连线习题一样,理清整个事件的所有脉络。
凌静月说道:“这个问题,答案就是风竹刚提供的意外收获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