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敬收到了上天送给的儿子(1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张三敬收到了上天送给的儿子(17-20)
张三敬心里突地一震,半身**,一股幸福的暖流从心房涌出,只觉得遍体快感,实不亚于年轻时初临洞房花烛!至于这次生意砸锅?顿时抛到钱塘江外,这一刹那,决定了小王子与张三敬从此不解的因缘!
17
杭州茶商张三敬的名字大有来历,
名字当然是父亲给取得,那时叫“三九”,在明初的时候,老百姓一般是没有名字的,大都是用父亲或母亲的年龄、生日、或干脆用自己的生日作为名字,这是元朝蒙古人给留下的习惯:汉人,尤其是南人,是不配有名字的。
大明立国之后,汉人开始扬眉吐气起来,那“三九”当然也要改动了,有个学问人就势用拟音给改了一个字,从此三九成了三敬。据那个学问人说,三敬就是:敬天、敬地、敬佛祖。
后来三敬上了两年私塾,先生给的解释成了:敬老、敬师、敬圣人。
再后来老爹让他辍学经商接铺面,老爹的训话是:敬爹、敬娘、敬客人;三敬经商的本事犹如天授,很快把父亲留给的铺面扩成了茶庄,三敬对自己名字的解释成了:上敬官、下敬客,进了茶庄敬伙计。
敬伙计?老孙你没记错吧?哪能呢,买卖再大也是伙计们给挣出来的,这就是张三敬的高明之处!这样的老板,伙计们还能有二心?
其实人家张员外――现在发达了,众人都称呼张员外了――心里的解释是:敬权、敬钱、敬财神,当官的惹不得,客人就是金钱,伙计们才是真财神。

张员外的茶庄越做越大,买卖越做越远,家里有了几十坡茶山,这几年主要是做“进出口业务”:杭州茶运到西域,从口外再赶良马回来,进出之间,利润何止翻了几倍?现在是富甲一方,纳福于乔司,轻易不亲自走动出手了。
三敬的意思也就随之改变为:敬佛、敬道、敬大夫――张员外开始认识到健康是一,其余都是零了,有了那个一,数字才能无限大。
将老无子,张三敬急眼了,开始敬妻、敬妾、敬送子观音娘娘,但是没有用,勤耕未必有收获,张员外开始绝望了,这才想起了圣人说的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说老爹你给起个带三字的名字干吗?人家圣人不是早就警告了么?
心灰意冷,张员外开始向往风雅,购诗书,存书画,说话开始学着带者也了,钱再多有啥用?腿一伸还不知道是谁的呢!
无后见人矮三分,钱多买不来学问,更买不来人们内心的敬慕。
现在的张三敬是:敬花鸟虫草――画上的;敬诗书文章――别人念出来的;敬教书先生――人家那之乎者也念得多字正腔圆?
自从张员外添了这么个风雅爱好之后,果然人气大增,那些书商、画贩见了张员外无不打躬作揖,敬重规矩,这天又一个画贩找上门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