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二)贝聿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筑设计思潮非常活跃,设计进入多元化时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建筑无论是功能还是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代表建筑有:1962年建成的纽约曼哈顿市附近的候机楼: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美国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等等
贝聿铭(IeohMingPei)(1917-)美籍华人建筑师,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8岁到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风格
作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被人描述成为一个注重于抽象形式的建筑师。他喜好的材料包括石材、混凝土、玻璃和钢。
作为20世纪世界最成功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设计了大量的划时代建筑。贝聿铭属于实践型建筑师,作品很多,论著则较少,他的工作对建筑理论的影响基本局限于其作品本身。
贝聿铭建筑作品年谱表:
1956年-1963年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台湾台中市
1961年-1967年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科罗拉多州Boulder
1962年-PlaceVille-Marie,加拿大蒙特利尔
1968年-1974年基督教科学中心,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1968年-EversonMuseumofArt,纽约州雪城
1969年-CleoRogersMemorialLibrary,印第安纳州哥伦布
1969年-1975年JohnHancockCenter,伊利诺斯州芝加哥
1971年-HarborTowers
1972年-达拉斯市政厅美国德州达拉斯
1973年-约翰逊艺术馆,康乃尔大学,纽约州Ithaca

1974年-1978年国家美术馆东馆,华盛顿
1976年-罗彻斯特大学WilsonCommon,纽约州罗彻斯特:纽约时报选为当时全美最佳的前十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
1977年-汉考克大厦,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当时单块玻璃面积最大的全玻璃幕墙建筑,由于当时玻璃幕墙的技术不够成熟,大厦建成初期曾经出现过玻璃脱落的事故,后经过技术改进得以解决。
1978年-1982年印第安纳大学美术馆,印第安纳州Bloomington
1979年-1986年JavitsConventionCenter,纽约州纽约市
1981年-JP摩根大楼,得克萨斯州休斯敦
1982年-香山饭店,中国北京
该饭店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外国建筑师在中国的第一件作品,也掀起了中国建筑界对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大讨论。
1982年-1990年中银大厦,香港
当时的香港第一高楼,建筑面积是诺曼·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汇丰银行的两倍,而造价不及其五分之一。
1985年-威斯纳馆(WiesnerBuilding),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麻州波士顿
1989年-卢浮宫扩建工程,法国巴黎
法国大革命200周年纪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不是经过投标竞赛而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亲自委托的工程。
1990年-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DeutschesHistorischesMuseum),德国柏林
1995年-中国银行总行,北京
1996年-1997年,美秀美术馆(MihoMuseum),日本滋贺县甲贺市
1998年-摇滚音乐名人堂,俄亥俄州克利夫兰
2002年-苏州博物馆,中国江苏苏州
2004年-中国驻美大使馆,华盛顿特区
2006年-澳门科学馆,中国澳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