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十万火急情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叛徒和暗探成为对秘密机关最大的威胁。
“打进去,拉过来”,这是周恩来为情报科制定的六字工作方针。
所谓“打进去”,就是利用各种关系打入敌人的心脏部门,搞情报工作。
所谓“拉过来”,就是将国民党特务机关和帝国主义租界机关里能够利用的一些人争取过来,为我所用。中央特科建立不久,党中央就在上海发出通报,要求各级“得派遣一二个极忠实的同志到国民党党部以及某种反动机关做侦探和破坏的工作。”
根据这一指示,周恩来先后派陈辉和林玉娇等打进国民党军队与最高特务机关,掌握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一些机密活动。
他们深入虎**,与敌人斗智斗勇,在党的地下斗争史上演出了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
使一些国民党的军队与特务机构完全操纵在我党手里。
仅仅经过不到一年的努力,特科便在国民党特务,军队,警察,宪兵机关和租界系统建立起一个遍及整个南方的立体情报网,这对于了解敌人的动向,保卫党中央和党组织安全,惩治叛徒内奸都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周恩来曾高度赞扬以陈辉为首的打入敌人情报部门的工作小组真正做到了“无孔不入”和“恰到好处”。
周恩来为首的中央特科在建立情报网络方面的这些创造,不仅在30年代,而且在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发挥了程度不同的积极作用。
蒋介石精心策划的军事会议在庐山的牯岭秘密召开了。
这是部署第五次“围剿”红军重大军事行动的重要会议。
会议在蒋介石的首席军事顾问,德国人默克特的策划下,制定了一个名曰“铁桶计划”的战略方案:确定以红都瑞金为最终目标,各参战部队在指定时间,指定地域,从四面八方向前推进。
形成半径距离瑞金150公里的大包围圈,届时将在瑞金的四周架起30道铁丝网,30道火力封锁线,为防止红军突围还计划配备1000辆军用10轮卡车,快速运送作战部队,予以及时拦截。
“铁桶计划”的文件差不多有一公斤重,每份地图,表格的封面上,都印有蓝色的“绝密”两字。
领取这些文件的每个官员都按收件人编号,签字领取,手续十分严格。
但蒋介石万万想不到的是:会议结束的当天晚上,“铁桶计划”的全部材料的副本就到了员林玉娇等人的手上。
林玉娇接过谢楚雄递来的一沓文件,只看几眼,马上感到其中的分量。
他跨上前紧紧地握住谢楚雄的手,声音有些变样地说道:“谢大哥,我代表党感激你!”

等谢楚雄离去,林玉娇与赵光亚,刘志英商定,由赵光亚来将这份十万火急的情报尽快送到瑞金。
二.
当晚,林玉娇她们挑灯夜战,用特种药水将各份情报上的要点,一一密写在新买的4本学生字典上,并将重要的军事标图则描到薄棉纸上。
为赵光亚选择了一条由德安抵达瑞金的最佳路线,即从南昌乘车到吉安,进入泰和,从山区**兴国县境,再横插于都,然后直到瑞金。
风餐露宿好不容易通过了泰和的老营盘山区。
当他进入兴国县境临近茶园村的地方,发现国民党军队在这里封锁得很严,隔几里路就有哨卡,路上缠起了一道道长长的铁丝网,各个村头都筑起了高大坚固的碉堡,上面还有人放哨。
一般青壮年根本不可能从这儿通过。
赵光亚回到山林中,用石块一连敲下了自己4颗门牙。
很快,他的两腮肿胀起来,面部变得可怕吓人。
次日他下了山,身上的衣衫早被树枝荆棘挂扯得破烂不堪,完全成了一个蓬头垢面,让人厌恶的乞丐。
他把4本密写字典的封皮全部撕去,偷偷藏在污秽不堪的讨米袋里,赤着一双脚,无精打采地朝前走。
这里是中华苏维埃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在这个大会上,正式通过了《关于国徽,国旗,军旗的决定》,确定军旗为红色底子,中为黄色的交叉镰刀锤子,右角上为黄色的五角星,旗柄为白色。
人民军队第一面真正意义上的军旗由此诞生。
到处都是火把。
8月1日,从四面八方,沿着河边,依着田陌,静悄悄开来了受阅红军。
大约凌晨四点钟,阅兵仪式开始了。”
那天,,朱德,项英三位领导策马而行,检阅了长达600余米,刀枪林立的红军队列,红军指战员以注目礼相迎,欢呼声、口号声响彻云霄。
在这次阅兵式上,军委领导分别给各红军学校授旗,给红军各团队授战旗,同时向何长工等6位功勋卓著的红军指战员颁发了红星奖章。
就这样,赵光亚混过了沿途敌军的层层哨卡,于10月7日下午到达瑞金城,在沙洲坝找到了临时中央机关驻地,把4本密写字典亲交到了周副主席的手上。
当时的中央负责人在传阅了项与年送来的“铁桶计划”之后,不由得暗自大惊,并深感中央根据地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若不断然采取措施,再有十天半月,就会完全被敌人围困得难以脱身。
10月中央发布了战略转移的行动命令。
主力红军8.6万余人从此开始了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