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革命的秘密“老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以陈辉为首的地下党情报小组就在敌人的鼻子底下,他们也没有发觉。
这倒并不是由于敌人的粗心大意。
在开始一段时间,就派人暗中考察陈辉,后来又暗中考察林玉娇和他们的孩子。
陈辉在自己的各种接触中,也注意观察他们。
敌人认为他从不多说话,也不多问军人范围以外的任何问题,只是勤勤恳恳地工作,堪称党国的模范军人。可见陈辉他们隐藏得多么巧妙!
陈辉当时外出时穿着军装笔挺,警卫,美女副官紧随,手上还带着金戒指,一副傲慢冷漠的将军派头。
或出入于国民党军营司令部,处理事务。
或便装出入于酒肆茶楼,会会三朋四友。
他的住所宽敞,家具布置一新。
这些都符合一个国民党将军的身份和作风。
他这是逢场作戏,实际上生活很艰苦。
回到家一关上门,就把身上衣服脱下来折叠好,开饭时绝对不会客,因为伙食并不很好。
陈辉摆出师长架子,动不动骂林玉娇“笨蛋”,“蠢猪”。
一会训斥她饭烧硬了,一会儿训斥她菜炒咸了。
整个走廊都能听到他的怒骂声。
林玉娇表面上也装得唯唯诺诺,一副受气挨打的模样,有时走出他的办公室时,还抹着眼泪哩!陈辉是国民党师长,别人不便在这位官长训斥夫人时走进他的办公室,而他们的情报就可在这种气氛中传送了。
晚上回到家,关上大门。
他和林玉娇常常为白天的表演笑得摔打在床上,滚作一团。
在陈辉的领导下,向黑暗的夜空收发报,“嘟,嘟,嘟。”
地下党的电波在空中传播,是由我党自制的,笨重的,只有50瓦功率的电台发出的。
国民党军警很快察觉了地下党的电台,他们与租界巡捕房勾结,车载定向电台,每天晚上兜马路,巡回侦察我党电台的方位。
陈辉他们就不断变换发报地点,与特务侦探捉迷藏。
二.
她从小就意志坚强,勇于反抗,在祖国危亡之时,随即坚定地选择走向革命的道路因为她天性活泼,聪明好学,上级领导认为她有进行敌后秘密工作所需要的各种长处,准备以后派到敌占区,从事革命工作。
战斗在龙潭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为了革命大业,他们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做秘密工作,非常艰苦,那是提着脑袋在干革命。
都知道“特科”里有一个特殊的“许老板”。
他为特科工作,默默地奉献,屡建奇功。

为什么同志们称之为“老板”呢?
因为,他入党前是个公子哥又娶了一个千金小姐,对党慷慨捐送,援救遇难同志一掷千金,他私有的“别墅”充作党的联络站,多次的营救工作,转移重要文件,接待和掩护遇险人员,以及协助特科解决了大量急需的军用电台和后勤物资。
因此他成了红色革命的秘密“老板”。
殊不知所做的一切,全是由林玉娇这个老板娘在操持。
从来都没有误事,而且陈辉也不能出头露面。
陈辉厚性格豪迈,广泛交游,他那里总是座上客常满,“食客”“亲朋”盈门。
在白色恐怖期间,不避艰险的高风亮节,在严峻的时刻他能主动挺身而出,为了应付各方关系,他真能做到解衣推食的古风,颇有江湖义气。
国民党顽固,“中统”,“军统”的猖狂活动,白区工作屡遭破坏。
微风阵阵吹来,夜深月凉如水。
城内已渐人寂,枪炮之声还在远山中悠远回荡。
意已酣然,人也畅然。
那时他们去执行任务,必须慎之又慎。
先乘有轨电车,然后进公园兜几个圈,再坐黄包车左绕右绕,确定后面没有尾巴,才走向接头地点或执行任务的地点。”
据说有些女同志最初执行这类任务,腿都有点哆嗦,可林玉娇却从未犹疑过。
用她女儿的话说:“从记事到现在,我们始终没有搞清楚我妈妈怕什么。
在她思维的词汇库里,仿佛就没有畏惧这个词儿似的。”
最美好、最珍贵的,往往也最短暂。
每每在惊心动魄的历险之后,每每在疲惫的奔波操劳之余,新婚的小家庭,更给人以可贵的温馨。
林玉娇性格坚毅,待人温和,博学多识,稍得闲暇,总爱读书撰文。
在险象环生的白色恐怖下,能同心爱的人一起分享如此充实的人生,林玉娇感到十分幸福,更欣悦而无畏地投入她愿为之献身的事业。
他们从刚刚住在一起,就相互约定了敲门的暗号,被捕后的假供词。
身为将军的陈辉,经常不顾家。
而林玉娇工作也十分繁忙,既要接待从各地白区来中央请示汇报的同志,又要同共产国际保持密切的联系,还要安排护送部分在白区工作的人员前往各红色根据地。
她时常一大早就离开家,很晚才能归来。
按秘密工作纪律,各人的工作情况是不能相互交谈的,即便是夫妻也不例外。
林玉娇严守着工作纪律,从不吐露自己负责的各项事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