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三国或者前三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说法当然不够科学和严谨,但后人说史,不论你多么学术或者多么不学术,都难免自说自话自以为是,那么,尽管其时中国历史还没有到魏蜀吴三国纷争的时代,但仅仅在西域康居国境内,就有康居、郅支单于和罗马人三支势力,那么,就让我们借用后来的历史事实来形容当时的西域康居,也应该是可以的吧?
前边已经说过,自从普利斯当着康居国国王、相国和将军的面表示自己和手下的罗马军士可以也应该是康居国志愿军以后,罗马军全部的有生力量就都成了隶属于康居国的边境驻屯军。这当然也是后来现在的说法,当时的罗马军因为身份特殊,实际处境也就多少有些尴尬,例如职责问题,归属问题,指挥权问题等等。普利斯的本意当然是要将指挥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即使自己不在,也应该由安敦和巴其奥负责。但古往今来,天下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何况康居原本就人少国小,国力薄弱,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更是不易,不可能不对这支虎虎有生气的武装力量给予特别的关注,一有风吹草动,就更是这样。
普利斯去大宛买马还未回来,来自康居国大将军马托夫的命令就传到了在司令部留守的安敦和巴其奥手里,对方要他们率领部队,从边境撤回,驻防都城,准备应付变故。
巴其奥的态度异常坚决,对马托夫的命令不予理睬!理由也很充分:司令出行之前有令,不论发生什么事情,罗马军都按兵不动,不可有任何的擅离职守!
安敦有些为难:司令的意思是为了保持咱们的安全,以免陷入不必要的兵祸。但现在,据我看,康居人跟匈奴人产生了矛盾,咱们应该有所表态……
巴其奥:我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我们处境特殊,无法表态……
安敦:咱们不能忘了康居人的恩!
巴其奥:是的,我们绝不能忘了康居人的恩!但司令可能有更好的考虑,咱们再等几天,大宛国离此不远,十天半月也就回来了。
琢磨半天,安敦也真是拿不出更好的主意,只好告诉巴其奥:请军参多多留意,有什么新情况务必及时告我!
巴其奥:这请你放心。你可一定要严守军纪,没有司令和我的命令,任何人一一那怕是郅支单于还是康居国王,都不可轻调一兵一卒!
安敦:明白!
罗马军公然抗命不从,马托夫只好去找自己的国王告御状。没办法,身系一国安危,他真的是不能有任何闪失。尽管知道就是国王亲自出面,也未必能指挥得动罗马军士,但及早提出应变预案,也算是未雨绸缪吧。

皇宫里,马托夫的开场白是这样的:陛下,形势已万分危急!我调罗马军前来守卫都城,他们竟吱吱唔晤不肯从命,说必须等普利斯将军回来才行。
国王问:普利斯走哪去了?
马托夫:据说跟一名匈奴谷蠡王出访大宛国,买马去了……
国王:怪事呀!他跑大宛国买什么马?
马托夫:这可能是郅支单于的一个什么阴谋……
国王:噢?一切灾难降临之前,蛆虫蚂蚁都会出现变态行为……
马托夫:陛下,我的意思,请你暂时离开都城,到下面部落去转一转……
国王:你是说,要我去避难?
马托夫笑了:不,不是避难,是避暑。眼下七月流火,城中太闷热,下面草原山青水秀,气候凉爽……
国王当然明白自己将军的意思:镇定点吧!一切祸福自有天定。
马托夫着急了:陛下,现在可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是怕万一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就全都晚啦!
国王沉下脸,这马托夫真是个武夫,连三长两短这样的话都不知避讳。这话是从东边的汉人那里传过来的,原意是指死人用的棺材,本身就不是什么吉祥物件。但考虑到将军也是出于公心,急不择言,国王才不想怪罪他,只是吩咐说:请密切注意西域都护府的动向。咱们的亚拉罕相国离开已经好多日子了。我坚信,以亚拉罕相国的智慧,一定会不辱使命,取得成果!
马托夫只得喏喏而退……
就在马托夫将军在国王面前碰了个不大不小的软钉子的时候,驻扎在康居国内的匈奴大营里,一场阴谋已经谋划完毕,接近尾声。郅支单于面对应召而来的自单于以下各名王、都尉、当户、骨都侯及千长、百长等全体军官发布最后的训话,也可以说是战前动员——
苍天在上,神灵在心!我匈奴王国百代江山,威震四方,天下无敌。惜自冒斗单于之后,盛极而衰,内乱频起,外患日重。至呼韩邪降汉,已几不可收拾。每念及此,我心痛欲裂。但,天不亡我,匈奴精神长在。今上苍又赐鸿福大运,罗马献兵,康居献国,我们一定要抓住这千载良机,天予之,我取之!复兴匈奴!重振雄风!
所有人一起摩拳檫掌,振臂而呼……
小小的康居国已经是山雨欲来黑云压城,只是谁也说不清那要命的第一道雷电何时将凌空劈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