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为吾等齐聚于此举杯。”众人到齐之后,袁绍站起身来,开始了开场白。
再接下来,就是各路英雄联络感情的时候了,龙健坐在曹操身边,两人互叙离别之情。
第二天,各路英雄共筑高台,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请袁绍登坛。
袁绍整衣佩剑,慨然而上,焚香再拜。朗声说道:“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
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
之!”袁绍说得慷慨激昂,让早就把这段台词记得滚瓜烂熟的龙健也不由得暗暗点头。歃血为盟之后,众人扶着袁绍升帐而坐,接着各人再按官职爵位而坐。
曹操行酒数巡后说道:“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袁绍也说道:“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众人都大声说道:“愿听命。”
接下来袁绍看了看众人说道:“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余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袁绍话音刚落,孙坚就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坚愿为前部。”
“文台勇烈,可当此任。”龙健从心里念着接下来袁绍要说出的话。
“文台。”袁绍话刚说了一半,就听有人说道:“先锋之职,责任重大,文台虽勇,恐有所失,某保举一人,可保此战必胜。”说话地正是曹操。
曹操的话音刚落,龙健就暗道不好,曹操说的人一定是自己,因为能够使历史发生改变的唯一因素就是自己。
果然,在袁绍问是何人之后,曹操说道:“此人曾以一千士卒灭胡人八万,以三千之众于百万军中取张角首级,月余之内让青州黄巾消于无形。吾料众已知此为何人”
众人当然知道他说的是龙健,于是纷纷看向龙健。
龙健一看这情形,知道自己该表个态了。然而就在他刚要开口之时,就听孙坚说道:“坚虽不才,愿立军令状,此去不胜,请斩坚首。”
孙坚一下子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就连曹操也不好说什么了,于是只看龙健怎么说。
龙健心说来得好。
“文台勇烈,可当此任,健愿以头为文台兄做保。”龙健看着孙坚说道。
“好”打心眼里不想让龙健立头功的袁绍顺势大声说道,“孙文台听令,着令汝为吾等前锋,速去整备军马,明日一早,进发汜水关。”
“孙文台得令。”孙坚接过令箭,感激地看了龙健一眼,便去整备军马了。
孙坚走后,袁绍又让王匡据河内,防止董卓渡河包抄义军的后路;让袁术留守南阳,以为呼应。其他各路军马重新调整军营布局,以求做到能够相互呼应,一旦有变也不至于一击而败。
龙健整顿完军马已是天黑时分,高顺,程昱,赵云等人陆续地回到龙健的营帐共进晚餐。
“你们怎么不问我今天为什么把攻打汜水关的事情让给孙文台?”龙健实在忍不住了,就在昨天晚上,这些人也没有问自己为什么对袁绍忍气吞声,连起码的愤怒也没有表示。这可太不正常了。
“大人,我们什么时候干袁绍他娘的?”武安国听到龙健问话第一个站起来吼道。
“这,这话怎么说的?”龙健愣了,自己问得是攻打汜水关的事,武安国怎么扯上袁绍了。
“大人难道不是因为担心袁绍在我们背后使坏,才不去攻打汜水关的?”武安国愣了,他看向军中的第一谋士程昱,后者的表情也有点茫然,分明想得和自己一样。
一时间,众人都看向了龙健。
这回轮到龙健发愁了,他本想找个合适的理由把今天让孙坚攻打汜水关的事情搪塞一下,总不能告诉别人如果孙坚去攻打,他就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因为他知道整个历史吧。不过,他让武安国给弄蒙了,以至于刚才那个送上门来的最好的理由就这么白白放过了。
而就在龙健不知如何回答时,外面有人来报说曹孟德来访。
龙健赶紧起身出迎。
“贤弟,队伍整备得好快啊。”曹操大笑着说道,“先前人道青州有百万黄巾,吾自不信。如今观之,始信之,纵百万,有此良师,亦如瓦狗耳。”
“兄长过奖了。”龙健谦虚着把曹操迎进了军帐里。高顺等人纷纷给曹操见礼。
“兄长来得正好,小弟刚用饭,让吾二人共饮几怀。”说完让人又加了一副碗筷,
曹操也不推辞,挨着龙健坐了下来,他举目四望,“贤弟,在座的可都是军中勇将。”
“呵呵,兄长过奖了,让我为兄长介绍。”说完龙健为曹操把在座的众人一一做了介绍。
“愚兄曾见贤弟之招贤榜,贤弟唯才是举,愚兄亦深有同感啊。”在介绍完於夫罗的时候,曹操不由感慨道。
龙健心说这个唯才是举本就是你提出的,只不过让我盗用了罢了。
“对了,贤弟,吾有一事不明,望贤弟赐教?”曹操说出了此来的目的。
“赐教不敢当,兄长尽管讲,健一定知无不言。”龙健说道。
“今日贤弟为何把攻打汜水关之事让于孙文台,贤弟可知此正是扬威天下的大好时机?”曹操问道。
龙健一听,还是这个问题,心说躲是躲不掉了,于是心念急转之下,便问曹操:“兄长以为袁公路为人如何?”
曹操本以为龙健不去汜水关是害怕袁绍从中做梗,他熟知袁绍的为人,知道袁绍不会那样做,所以特来向龙健说明。不想龙健会问袁术是个什么人?

说实话,曹操从少年时代时就和袁绍交好,对于他那个同父义母的弟弟袁术,他可了解得不多。不过,尽管了解得不多,曹操还是说道:“公路与本初祖为汉之名相,自知大义,何能计私仇乎?”
龙健看着曹操笑了笑:“兄长言公路必言本初,世人皆如此。尤其此次会盟之后,人言袁公路,必谓之曰:此袁本初之弟也。弟以兄显名,且本初本为庶出,公路才为袁家正室所生,徜君为袁公路,能怡然受之否?”
曹操皱起了眉头。他能够理解袁术的处境,袁术显然有可能不听从袁绍的话,借为袁绍出气的理由,在龙健的粮草供应上面做手脚。但这只是可能,而且可能性并不大。想到这里,曹操觉得龙健过于小心了。不过想到龙健以前的种种举动,知道这是他的一惯作风,也就不想再多说什么了。
“贤弟心思果然慎密,”曹操说道。
“文台勇烈,此去必成大功,吾等且加紧训练军马,以不负国家。来,为吾等之胜利,共举杯。”曹操毫气干云地说道。
龙健等人举杯。
曹操与龙健聊了一会兄弟之情便走了。
“大人,前有袁绍,后有袁术,吾等来此何时成就大功?”曹操走后,於夫罗急不可待地问道。经过这几个月的训练他太想验证一下自己手下的实力了。
龙健看了看其他人,然后淡淡地说道:“就在眼前,汜水关之战。”
众人大惊,正要询问,有人来报,说孙坚来访。
“龙大人,坚早此来特地为今日之事道谢,”孙坚开门见山地说道,“山野之民,无甚好礼,仅有烈酒数坛,望大人笑纳。”说完让人抬上了十坛酒。
“文台兄,太客气了。”龙健笑着拉住孙坚的手,一边招呼人帮忙抬酒,一边把孙坚让进了席上。
“文台兄胆略过人,武艺出众,有平黄巾,镇西凉之功,此次出战,必凯旋而回。健不过顺水推舟,何功之有,然”龙健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
“大人有何事见教?”孙坚正色问道。
龙健笑笑:“然文台兄此去定要用全力,不然吾吃饭之物什不保矣。”
孙坚本以为龙健要说出什么大事来,哪知龙健在拿今天为他作保之事说笑,不由大笑了起来。笑着笑着,孙坚心中一动,于是说道:“龙大人真是好品性。尤其是昨日之举,坚尤为敬服,君不以一己之私而废公,忍人之不能忍而辨是非,坚窃以为君胜袁本初多矣,如不弃坚鄙陋,愿结为兄弟。”说完认真地看着龙健。
龙健一愣,但随即大笑道:“能与文台结为兄弟,健之幸也。”
孙坚大喜,于是两人焚香结义,孙坚三十五岁为兄,龙健二十四岁为弟。
“贤弟,兄长身无长物,但有家传宝刀,愿送于贤弟,以作结义之信物。”孙坚真诚地说道。
龙健忙道:“兄长不可,宝刀乃兄长护身之物,健安能受之。”
孙坚哪里肯听,硬是解下自己腰间的古锭刀送与了龙健。龙健一看推辞不得,于是便把郑玄整理的六经原稿送与了孙坚。
“贤弟,兵贵神速,吾今夜就要出兵,不便久留,待他日再聚首时,定要一醉方休。”孙坚说道。
龙健从他的眼里读出了战意,也不便阻拦,但是念及他的真诚,还是说道:“兄长此去需小心,最好多备些粮草,以防不时之需。”
“贤弟勿为愚兄担心,有公路在,吾粮无忧。”孙坚很信任袁术。
“粮草乃军之命脉,安能全制于他人?”孙坚的真诚让龙健忍不住提醒他袁术不可靠。
孙坚见龙健如此认真,心中感激:“愚兄记下了,贤弟勿忧。”
话虽如此,但龙健从孙坚的眼神中还是看出了他并没有重视自己说的话,只是当做了自己对他的关心,心中不由叹息一声,暗道命运的不可改变性。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孙坚真按自己说的做了,那么这场战斗就没有自己什么事了,自己会甘心吗?也许自己该庆幸他没有听自己的话。
怀着矛盾的心情,龙健把孙坚送了出去。
“大人何以肯定汜水关之战,袁公路必断孙文台之粮。”孙坚刚走,程昱就开口问道。这把龙健吓了一跳,心说,他怎么知道袁公路会断孙坚的兵粮。
不过很快他就明白过来,以程昱的智慧自是不难从自己与孙坚的对话中判断出自己刚才为什么会对於夫罗说大战就在眼前。
龙健没有立即回答程昱,而是先看了看其他人。见大多数人都明白了程昱的意思,于是才说道:“袁公路虽为袁绍之弟,但绍为庶出,其心必不服。此次绍为盟主,公路必不甘听其调遣。又,孙文台勇猛而多智,从一小吏升为乌程候,此去若得功,一则可以以缴获之物扩充军备,增加实力,二可扬名与群雄间。试问,连兄长都容不下的袁公路能够让其成此功吗?恐怕在其眼中,孙文台无异于第二个董卓,正所谓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袁术必断文台之粮。”说完,他认真的看了着众人,然后对程昱说道,“仲德,你派几个人,在汜水关与袁公路大军之间看着,计算一下公路往文台处运粮的数目,以及一切变化。”
“是,大人。”程昱领命。其实对于龙健把断粮一事说得如此肯定,他还是有点不解,毕竟这种事只是可能,并非一定,除非龙健知道袁公路的心思。不过,多做一点准备总是不会吃亏的。
龙健看众人的表情,知道他们心中还是有疑惑,不过,他只能解释到这儿了。再解释就穿帮了。
“我知道你们心中还有疑惑,暂且试目以待。”龙健笑着说道。
白天有事,连夜发出一章,请大家多多推荐支持,谢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