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天后,认亲大礼隆重举行,先是郑玄登上用两个多月才完工的石坛,向天祷告,并把龙健说成了是孔圣人赐与他的,让他能早通圣人之道的义子。他的言辞恳切,再加上他的威望让台下许多人都感佩不已。接着是龙健,龙健也学着郑玄的样子对天祷告了一番,说自己本是中原人氏,因仙人点化其祖而搬到了一个叫地球的地方,这次入中原来归根,不想回去唯一的路已经不存在了,于是身如飘萍。如今,天赐良机,得见郑公,慕其操守,愿拜为父,时刻聆听教诲。接着龙健恭恭敬敬地给郑玄叩了三个响头。这样就算礼成了。
郑玄的会客厅上,郑玄的学生,慕名而来的学子以及前来贺礼的官员数十号人挤满了整个屋子甚至于整个院落。
虽然有很多人在观礼完之后就回去了,但对于现在这个场面龙健很满意,他看了人群中的华歆一眼,后者会意,于是当先发问,说郑玄如此推祟龙健,不知可否问龙健几个问题。
大家一听,精神都上来了,因为这也是大家心中所想的。
于是龙健能否被青州学子认可的一场考验开始了。不过让龙健没想到了是,这场考验在一心钻研学术的郑玄因为对自己的某些观点存在怀疑的情况下加入提问后,变为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而这场辩论在蔡邕加入后,刚变成了郑玄,龙健,蔡邕三个人的战斗。
刚开始只是郑蔡两人对龙健才学的挑战,接下来却便变成了三个人之间的论战。郑玄求学半生,学识渊博,但他最大的尽力就是用在了整理儒家经典之上,因此胜在一个“专”字上。蔡邕校经正典,书曲二绝,情趣高雅,却又是宦海沉浮,尝尽人间冷暖,因此胜在一个“通”字上。龙健,心境自然,博闻强记,虽然儒家经典只是存储在大脑中并没有完全理解,但五千多年的文化经验弥补了他的经历学识的不足。在争论中每至绝境之时常有妙思生起,因此胜在一个“奇”字。
从早晨到中午,再从中午到晚上掌灯时分,三个讲得是不亦乐乎。先是儒家,接着不知怎么到了道家,法家,再接下来不知不觉中已经超脱了儒道法等各学派的限制,话题也开始无所不谈无所不包。到谈话结束的时候,龙健突然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仿佛对人生对世界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再看郑蔡二人,想来他们也是如此。三人的目光不知不觉碰到了一起。“哈哈哈。”三人不由得同时畅快地大笑。
却不说这三个在那里讲得不亦乐乎,听着的人更是如痴如醉,说来也是,在那个时代,信息闭塞,许多人就是想听郑玄,蔡邕这种人讲学没有机会,更别说像现在这种加入了龙健所带来的跨越数千年的思想的相互攻击,相互融纳。许多人都有种如梦初醒,提壶灌顶的感觉。
很自然地,他们从心里认可了龙健。
不过就在大家离去的时候,郑玄的弟子国渊问了龙健一个尖锐的问题。他问龙健为何自上任以来没有什么政绩?龙健笑笑,说这个问题要等到明天才能回答,因为他不想让义父郑玄太累。
第二天在许多人的彻夜未眠中安静的度过。
龙健站坐在郑玄的下首,开始回答昨天没有回答的问题。他说自己上任一年来没有任何作为是因为他在调查青州的实际情况,接着开始列数青州的几大问题。第一粮食生产问题,这是青州最关键的问题,青州人口在册的有三百六十万,再加上不在册的那些私人部曲,全州不下五百万人,而全州存粮仅有一百五十万斛。所以如果黄巾再起,青州黄巾绝对不下百万。第二个问题就是吏治问题,青州的大小官员,分四种,第一种是勤政为民的人,第二种是滥竽充数的人,第三种是搜括民财的人,第四种是独善其身的人。其中第二种与第三种已经占了青州官员的大多数,这也是导致青州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第三,是军队问题,青州的军队,纪律松散,欺压百姓,却又怯懦怕死,如果青州黄巾再起,各州之军队将作鸟兽散。龙健说着说着不由语气严厉了起来,并带着丝丝的杀气,让在场的一些官员垂下头来,大气不敢出一口。
龙健平息了心中的怒气,暗道自己是越来越进入这个太守的角色里了,因为刚才他对那些不法的官员就有一种杀戮的冲动。
龙健问国渊自己的这些回答可令他满意。国渊躬身施礼说道:“大人目光如炬,但不知大人可有对策?”
龙健心想这个国渊果然如历史上记载的那样勇略无惧,直言无忌。于是便说自己首先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青州的粮食问题。有了粮食就有了其他措施的基础。对于吏治问题,他准备在人才选拔上入手,把举荐制改为举荐与考试相结合的制度。并且不分贵贱,有才即用。不唯德是举,无德有才,照样用之。各种技艺,精者为仕。
龙健的这番话很快就在人群中掀起了巨浪。因为当时的人才选拔的制度,一向是以德为先的,尤其是以孝为先,所谓举孝廉正是这个意思。现在龙健提出唯才是举,不以德论,无疑是对传统的一种挑战。于是纷纷有人站起身来予以反驳,但他们的说辞哪里能比得上龙健,不一会工夫都被龙健说得哑口无言。

“此一时,彼一时,唯才是举,是为发展青州,这是教化百姓的基础。百姓饿了会造反,是没有心情听教化之言的,吃饭才是硬道理,当然这也只是解决青州目前问题的硬道理。”龙健最后说道。
其实龙健很想对那些人说如果孔子的学说是绝对正确的话,那么为什么他没有阻止鲁国灭亡的命运。但他知道这句话一说,昨天论战的成果就付之东流了。
至于把举荐与考试结合起来的制度,龙健知道其实有很多人都在盼望着公平性的考试,而不是所谓的举荐,因为举荐里面很难免没有什么猫腻儿。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后世的九品中正制不会流传千年。至于说为什么不把举荐去了,只保留考试,原因则在于龙健知道在这个东方国家,人际关系占有了太重要的地位,别说把举荐去了会失去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拥护,就是大家都赞同,到时候考试肯定会出现猫腻,所以还是留着的好。
“大家还有什么要问的吗?”龙健不知不觉又说出了家乡话,不过在场的众人都是知识分子,没有不明白的。
“大人,不知大人所说的这些将于何时实行?”问话的是管宁。显然他已经对于青州的未来抱有了乐观的态度,并有点急不可待了。
龙健看了看在坐的其他人,大家也正满怀希望地看着他。于是便道现在一切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月内青州七郡将出招贤榜,到时只要能证明自已的才能,而且无论是什么才能,那么都会被录用。当然这是第一步,是针对青州目前问题的紧急措施,在以后将会出台更完善的考核制度。至于粮食问题,他制定好了各种方案,只等大家在青州任职后共同来实现。
龙健的话刚说完,人群中就是一片窃窃私语。看来,这件事情已经深入人心了。
天色已晚,龙健心说总算了了一件事情,只等人才进其瓮中了。
“大人”在众人都走后,一个文士走上前来说道,“不知在下能否敬陪大人末坐?”
龙健看来人身长八尺,眉目清朗,姿态稳重,想要询问,却听郑玄说道:“此乃河东崔季珪,从吾学三年矣,清正贤达,鉴识笃义,可为从事。”
龙健一听是崔琰,头脑中又闪过了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少好击剑,尚武事。及长,诵论语、韩诗。结公孙方等,师丛郑玄。袁绍辟之。绍出兵黎阳袭许都,琰谏阻,绍不听。未几,果败于官渡。绍卒,二子交争,争欲得琰。琰称疾固辞,获罪,赖阴夔、陈琳救得免。太祖破袁氏,辟琰为别驾从事。曹操征并州,留琰傅曹丕于鄴。魏初,拜尚书。主曹丕为太子。操贵其公亮,迁中尉。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加魏王,以为意指不逊。罚琰为隶,后赐琰死。
对于崔琰的主动求官,龙健心中雪亮。因为在山东,崔家是个世家大族,而整个东汉王朝的统治支柱就是这些世家大族。他们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即家大业大,拥有大量田产,拥有大量的依附农民。因此这些人在动乱时期也是各方政治力量努力争取的对象,这也是历史上袁绍二子都想得到崔琰的一个原因。像这样的人,心里不能没有一丝优越感,自然不会很情愿地去向所谓的求贤馆中去求官。崔琰现在求官,自然就是出于这种心态。不过,他大可让郑玄推荐,不必这样直白的表明自己的愿望。而现在他这样做了,不能不说自己这两天的说辞已经打动了他。
至于郑玄直接举他为从事,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郑玄也考虑到了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出于对龙健的考虑,直接举其为从事。第二种则是郑玄认为崔琰这个人的确很有能力,基于唯才是举的原则,向龙健举荐了他。基于郑玄的性格,龙健认为是第二种。而且崔琰这个人的确很有能力,尤其是识人的能力,在历史上他被人称为由经学向玄学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所谓经学就是指儒家经典,而经学和向玄学的过渡则是人物品评。而崔琰则执经学之末,开品评之先。这样的人物,龙健怎么能够放过,当下便拜其为别驾从事。
认亲大礼终于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最后一天,这一天,大家都轻松的谈论着无关痛痒的问题。有些人甚至谈起了风月。而蔡邕则趁兴为大家弹起了琴。龙健听他所弹乐曲悠远奔放,丝毫听不出他仕途坎坷的凄凉,不禁对他豁达的胸怀心生感佩。同时他的这首曲子也正适合了自己乃至在场人想为青州的明天做一番事业的心境,这说明他也十分看好他这个青州大守。想到这里龙健不禁产生一种满足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