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龙健带兵赶到广宗时,刚好碰到刚刚从青州得胜归来的刘备,于是两队人一起去见卢植。
卢植生于公元139年,今年刚好四十九岁,连日来的操劳让他双眼凹陷,两鬓发白。
刘备与龙健的到来让卢植精神为之一振,刘备曾是他的学生,这次能主动为朝廷效力这让他感到很高兴。当时张梁、张宝在颍川,与皇甫嵩、朱隽对垒,于是他便又给了刘备一千人马,让他前去颍川打探消息,约期剿捕。刘备领命,引军星夜投颍川来。至于龙健他更是好好看了一番,原来龙健的所有作为他早有耳闻。说心里话他并不赞同龙健卖俘虏的做法,但是他知道龙健那样做,的确是为大汉天下着想。
看着年纪轻轻便成名的龙健,卢植心里有种莫名的兴奋,真是块玉啊。目光清澈中透着坦然,像这样的一个人加以时日,必是一员优秀的将领。卢植突然有种想考较龙健的冲动,于是在见面不过半个时辰便问龙健,说他认为这场战事能不能胜。龙健恭敬地说道:“贼虽众,然皆流民,胜之必然。”卢植一听,心里却不甚满意,按照他的想法,龙健应当说出足够的理由,岂能一句话盖之。于是便接着问为什么贼为流民则胜。龙健说道贼为流民,作乱只为活命,现在只要不围死他们,在攻打的时候留下一个缺口,那么他们将士无战心,则可破矣。“如此,贼岂不逃乎”卢植问道。
“不然,吾等但诛首恶,余者但凡有活路,皆不敢反也。”龙健说道。
卢植一听,摇了摇头道:“岂不闻除恶务尽,一飞太仁,岂不闻慈不掌兵。”
龙健一听,知道他这是士大夫的通病,无论嘴上说得怎么样,其实在心里看不起老百姓,像他这样除恶务尽,只会越除越多,越除越乱。当然如果他把人口除到一定程度,天下也可能就太平了。但那样不知得死多少人。
由于意见不同,龙健并没有得到卢植的重视。因此龙健在卢植处只是挂了个名而已。过了几日,就在卢植要把张角军彻底剿灭的时候,张角军爆发出了超强的战斗力,那是一种不想死就得拼命的觉悟,在这种觉悟下,那一个个普通农民丝毫没有吝啬自己干瘦身体里能量,给卢植的官兵带来了重创。可笑的是卢植对于那些黄巾军能爆发出这么强大的力量的解释是张角使用了妖术。而就在这时,朝廷差黄门左丰前来体探军情,顺便想向卢植要一些路费花花。卢植一听是索要贿赂,当时就恼了,弄得那个左丰灰头土脸的走了,接着朝廷就以高垒不战,惰慢军心的罪名把卢植给抓走了。让中郎将董卓带他的兵。
董卓与卢植差不多年纪,还过却比卢植胖了大约一轮。
当龙健看到董卓时,他真为董卓的健康当心。而当董卓见到龙健时,对他的声名却颇感怀疑。又听到他为剿灭黄巾而判逃丁原,更是不喜。在他眼中如果武将不是为了功名与利禄而是为了什么大汉江山之类的,那么这些武将便不值得信任。而龙健偏偏是这么一个人,而这个人手下偏偏又有那么一支精良的骑兵队。
就在董卓琢磨怎么把龙健的骑兵队弄到手的时候他败了,败给了那些拼死保命的黄巾军。当然这里面既有董卓新来不能熟练指挥士兵的原因,也有他自己瞎指挥的原因,总之他败了,他被黄巾军追得几乎丧命。龙健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救他,甚至因为后面的历史龙健有种想杀他的冲动。但是如果那样的话自己也玩完了,毕竟人家还是一个中郎将。
原野上,龙健看着漫山遍野的黄巾军,心中有种莫名的悸动,这就是那个东方古国的农民,一个在几千年中被人利用后又被人欺骗的生命。
“杀”龙健突然发出了一声呐喊,因为他发现目标了。那“天公将军”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杀”龙健的身后也爆发出了如雷般的声音。接着一股洪流势如破竹般撕开了那漫山遍野的黄色,再接着人们看到“天公将军”的大旗倒了,一个年轻人枪挑着一颗头颅,一切是那么的突然又是那么的自然。
“是天公将军”不知谁喊了一句。接着人们慌乱了起来,他们不知道本来就要胜了,为什么会这样,天公将军死了。迷信他的人不禁茫然,他们不知道天公将军也会死。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的人们开始害怕,他们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像他那样死去。也许不会吧,毕竟自己不是头儿。于是在听到龙健的人喊降者不杀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趴在了地上,老实地像某种生物。而另一些人则像疯了一样的向那个年轻人冲来,不知道是在为那颗头颅尽忠,还是知道自己这些人即使投降也不会像一个人一样活下来。
张角是龙健杀的,不是他的枪法好,而是他的马快。他的马在那些想要拦下他的人面前穿过,只给那些人留下了一道残影。而当他们的武器从残影中抽出时,他们发现他们的身上已经被人戳了几个窟窿,制造这些窟窿的正是赶上来的高顺与赵云,张合等人。龙健的马正是那匹主动来找他的神奇的马儿,因为其身影如风,蹄声如雷,龙健给他起名风雷。
当龙健的枪刺入张角身体的时候,他发现即使不用他动手张角也没几天活头了,为了这个注定失败的起义,他已耗尽了他全部的心力。
龙健原本很想问他为什么起义,为了那些农民还是为他自己,不过他并没有问,从他身上那闪闪发光的宝贵饰品就知道答案究竟是什么。所以他的枪没有丝毫犹豫地**了他的身体。
想要为张角报仇的人很少,所以战斗很快就结束了。此役杀敌两千,俘虏八万,缴获物品甚多。正在龙健让人登记功劳簿的时候,董卓与刘备来了。
如历史上一样,败逃的董卓被刘备三兄弟救了,当董卓知道刘备三人还只是草头老百姓时,他便从心里看不起他们,觉得他们这些人不配自己结交,于是只把他们当做小兵一样对待。这可点燃了张飞这个炸药桶,他气得要去杀了董卓,被刘备拦住了。就在这时,龙健杀了张角,败了黄巾的消息传了过来。三兄弟面面相觑。
刘备脑海中浮现出了那张仿佛看破世情的年轻的脸。而关羽心中则想起了那张脸后面侍立的那员武将,因为相聚时间太短他并没有来得及打听那员武将的姓名,但出于一种武人的知觉,他知道那名武将的武力不在自己之下。而张飞则说道:“看来那厮确有些本事。”

刘备轻轻叹了口气,然后便和关张两人一起去见龙健,至于去干什么,刘备也不清楚,不过理由是有的,那就是去道贺。三人出辕门的时候看到了董卓那肥胖的身子,两拔人不冷不热的打了声招呼。
董卓自然不是去给龙健道贺,当听到龙健斩杀张角,大破黄巾的时候他正在盘算要花多少钱才能让宫里那群得势的太监给自已说好话,不怪罪自己打了败仗。这是他每次打败仗后必须要想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而且他认为这场败仗并不他的原因而是卢植的缘故,因为卢植这些士兵并不很听从自己的命令,本来这些兵就不如自己的凉州兵使着顺手,还不听从命令,能不败吗?虽然不是自己的原因,但朝廷里那群人是不会管这么的,所以他必须破费。
不过现在形势有了变化,龙健杀了张角,而且龙健名义上还是自己这拔队伍中的人,那么不就是说是他打败了张角吗?董卓的脑子转得很快,那么目前要做的就是笼络龙健,让他也承认是奉了自己的命令,那么自己这场败仗就可以说成是自己的计谋的一部分了。主意己定,董卓带了一份厚礼去找龙健。
分宾主落座之后,龙健饶有兴趣地看着刘备与董卓。刘备先开口恭贺了几句,龙健谦逊地应酬。接着刘备问龙健有什么打算。龙健摇了摇头,指了指营外那漫山遍野的黄巾降兵,说先给他们找口饭吃。刘备近来听闻龙健靠着贩卖俘虏赚了不少钱,早就开始怀疑龙健贩卖俘虏究竟是为了大汉的子民好,还是为了他自己。这时见龙健又想把这八万人卖出去,心中不由地犯了嘀咕。于是说自己心中有个疑问不知他能不能帮自己解答。
龙健笑了笑说有什么事尽管说。刘备不经意地看了看龙健身后的赵云与张合之后问道:“吾近闻大人贩奴以得利,窃为大人所不取,何不易贩为送,以保大人清名。”
龙健一听,敢情是想让自己把俘虏送给那些富人,来换取所谓的清名。当下淡淡一笑:“玄德之意一飞心领,然若易贩为送,则彼必不惜,罔置生死。若贩之,则彼必用之,安敢让其轻易就死。性命为贵,吾安能为清名而不顾其生死。”龙健这番话也很明白,那就是白送的东西没人会珍惜,说不定连管都不管这些人,但如果让他们付出点代价,他们就舍不得让那些买来的人死,起码得把自己花费的赚回来。龙健刚说完,身后的赵云,张合两人不禁暗暗点头。
“大人高见”刘备明白龙健说得有道理,只得出言表示赞同。
“汝好生狡猾,得不义之利反有理耶?”又是张飞,他在刘备身后指着龙健骂道。
“三弟不得无礼”刘备怒喝张飞。张飞见大哥动怒,嗫嗫两声不再言语。
正在这时关羽说话了,他习惯性得缕了缕自己的长须说道:“今黄巾未灭,大人以英武之躯而行贩夫之举,岂非不智。”
龙健笑了笑指着那些黄巾俘虏:“倘吾不能使其安,黄巾何时能灭?又,灭黄巾所为何?天下也,天下又为何?民也。吾举正为安民,岂为不智。又今首恶已伏诛,余者皆土鸡瓦狗也,将次可破,君等自可前往讨伐余贼,则功名唾手可得。”
“吾等岂为功名耶?”关羽怒道。
“不为功名,义士也,何不随吾去安民。”龙健笑着说道。
关羽无话。
刘备站出来说道:“贼于大人眼中自是土鸡瓦狗,然吾等不以为然,贼势浩大,望大人援手。”
龙健皱了皱眉,心说刘备自然知道自己不会出手,为什么还会这么说?让自己难堪吗?那岂不是自取其辱。冷眼旁观发现刘备正看向自己身后的赵云,心中不由一凛,敢情是想向自己借人。想起历史上刘备与赵云的关系,龙健真有点拿不准赵云会不会跟了刘备。不如自己先开口把大哥高顺派过去,大哥是不会背叛自己的。龙健主意打定刚想开口,却只听刘备说道:“不知大人身后这位威武的将军是谁?”
龙健暗道一声糟,只得不动声色地道:“此吾之臂膀,常山赵子龙。”
“原来是子龙将军,”刘备赞叹了两句又对龙健说道,“大人之举,备不及也,但愿借子龙将军一行,为吾等助拳,以为国效力,不知可否?”
龙健早就知道刘备会来这么一句,心说看来赵云与刘备的缘分还真不浅。自己贩卖人口又没有必需赵云的理由,不借不但显得自己小气,而且更显得自己不为国效力。于是站起身问赵云:“子龙之意如何?”
赵云拱手朗声道:“但凭大人差遣。”
早知赵云会这么说,龙健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于是对刘备等人说了声告罪,便拉着赵云的手进了后堂。
龙健问正一脸茫然的赵云学没学过兵法。赵云点了点头说自己家里有半部兵书,学过一些,只是尚不得通。龙健听完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两本书,一本是用自己那个时代的字写的孙子兵法,一本是自己写的两个时代互译的字典。龙健向赵云介绍了一下这两本书,然后说道:“此两本书,吾本意复制之后再送与子龙,然今暂别,子龙先收着,闲余之时可观之。”说完看向赵云,只见他愣愣地看着自己。
“子龙,怎么了”龙健关心地问道。
“大人”赵云噗通一声跪下了,“大人之恩,云无以为报。”
怎么,无以为报,难道是真的想跟大耳朵跑了。龙健一呆,连忙扶起赵云:“子龙,吾以汝为兄弟,何故如此?。”龙健有点心痛地说道。
哪知赵云却说道:“吾自幼便闻孙子兵法乃天下奇书,不想大人今以之授云,大人先活吾兄之命,又赐云以万古奇书,云何以为报?”
龙健一听转忧为喜,忙道:“吾视子龙为兄弟,何以谈报?”
龙健又安慰了赵云几句,便与其一同走了出来,对刘备说道:“吾使子龙与五百军士与汝共抗黄巾”接着又对赵云说了声保重。
辕门外龙健目视着赵云的离去,那一刻他突然想到即使赵云跟着自己,自己又能将他带往何方,自己的路又在何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