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临江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庆前夕六个新番外之(六)
临江仙
午夜迢迢刻漏长,少年皇帝果然还没有就寝。
尚书令王榕跟着小宦官进了上书房。一盏琉璃灯恍若清冷,勾勒到皇帝的身上。奇妙的成了星之光晕。
数个月前苗疆起了风波,群臣与皇帝在此处商谈对策,坐听三更鼓。如今太平无事,皇帝还是在灯下孜孜不倦的翻阅典籍。
他清心寡欲,唯酷爱学习,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月前群臣聚会,谈起皇帝的发奋劳神。大将军庞颢颇为粗俗的说:“全是废话!大人们与其劝万岁一个十七八岁的人早点上床,不如快给他张罗些美人儿有用。”
庞颢的话细细思来,歪打正着。于是群臣们纷纷上折请求广选天下淑女,劝说皇帝早日确定中宫,且广纳妃嫔。
折子上去,都给留中。于是大臣们搬出太上皇和已故圣父,联名上奏时只有王榕没有签名,他知道皇帝深藏不漏,心里必定有自己的打算。至今太上皇不对大婚发言,就是她信任自己的儿子可以安排妥当。
实际今夜王榕是为另外一件棘手的刑案而来……他叩首后,皇帝说了一声:“平身,赐座。”
王榕等待许久,皇帝没有一句问话。他的手心倒冒出汗来。他从眼角察看皇帝:他低头挥毫,貌似十分悠闲。灯下的仪容,旷世秀群。手指尖透着淡淡的红梅色,青黛的眉峰下,掩映微挑的绝美凤目。王榕心里叹惜:与公子少年时何其肖似。不由遐想故人,也不知道是酸楚,还是欣慰。
这时,听见皇帝清越的声音斩钉截铁说:“不行。”他的嗓音向来不大,吐字却特别清晰。王榕的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他是为人求情而来。本来他不愿意趟这浑水。但这回被刑部判处“斩监候”的贵族子弟是皇帝当年四个伴读之一。他的父亲会稽郡太守莫守道又是王榕早年就交往的好友。法不容情,王榕也是知道。但万没有想到,他还没有说,皇帝已经拒绝了。
王榕咬咬牙,缓缓说:“皇上,他虽然死有余辜,但他总是莫大人的独子。而且——是皇上小时候的伙伴……”
皇帝的凤瞳原似祥和的半开半阖,突然张开,透出一股坚定而狠厉的寒光。王榕不敢说下去了。
天子放下笔,嘴唇翘起一个冰凉的笑弧:“王榕,朕的伴读可以宽恕。那么将来朕的奶兄弟犯法如何?”
王榕的妻子松娘是皇帝的乳母,不久以前她刚被皇帝封为郡夫人。而且他们家的正堂,挂着皇帝亲手书写的“春晖”两字。
王榕的额头汗涔涔的,离开座位下拜说:“臣失言,皇上恕罪。”
皇帝沉默片刻,又说:“他案子里的别人都立斩,怎么就留下主犯斩监候?朕看应该斩立决。”他的语气不像动怒,揣测不出任何意思。
王榕哪里敢搭腔,只是再次磕了一个响头。后悔没有听老婆的话,白跑来触犯了龙鳞。松娘郑重其事的劝他说:“你真以为他和相王一模一样啊?他讨厌下面揣摩他的圣意。本来就没打算网开一面,你一去保准火上浇油。”
他心里忐忑,只听皇帝不咸不淡说:“没有旁的事就跪安吧。”
王榕立刻小心推出,出上书房的时候他最后看了皇帝一眼:他正继续写字,无丝毫变色。
竹珈手里的笔越来越慢。眼前浮现出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的脸孔。小时候纵然他定立差些,到底是名门出身。怎么堕落到这个地步?连王榕都来说情,案子的轰动是可想而知的。他恨不得亲手打那个下作东西几个巴掌,心里却莫名的刺痛。
亲君子远小人,离开京城时他送给他的告诫?他怎么不听?
四个伴读,病死了两个,还有一个随父亲远在广西,这一个要处死了……而且,逼得他竹珈亲自签署诏令。竹珈自省,他身边的人都会离开吗?
宦官们提着灯笼,他步行回昭阳殿去。今年母亲不在,和弟妹一起在京口。昭阳殿的荷花也迟迟不开。前几天竹珈留心到万绿丛中抽出几朵红芯,但今晨经过的时候,都是残花了。
夜光下荷塘寂寥依旧。夜色掩盖了他的失望。他最爱荷花。母亲也知道的罢,但她总是反复问竹珈:“你是不是喜欢荷花呢?”
母亲有三个孩子,她毫不掩饰对竹珈的偏爱。她曾经多次说,竹珈是“朕之第一子”,而且让史官把她的这句话纪录在册。十三四岁的时候,作为皇帝的母亲就不再反驳他的意见。和大部分的遗腹子一样,他对母亲爱到形容不出的程度。
昭阳殿里面的千瓣莲盛开的时候,她拉着竹珈在池边闲谈。竹珈频频的看她,红莲花反射在母亲澄清的眸子中,好像火花。母亲的眼睛总是望着池塘的深处,或者更远的天际。虽然两者没什么关联,但这时竹珈就会想起自己的父亲来。他究竟是怎样的人呢?
母亲生他的时候,还不足十八岁。已经和父亲相依相伴十年。竹珈对命运的作弄不平,好像父亲教养母亲长大,然后母亲教养他长大。他们三个人的心灵,从来没有一个机会交流。
回到寝殿,竹珈还是在床上看书。他是爱书如命的人,不久前在昭阳殿的一个柜子里找到一叠诗歌。因此每日临睡翻看。
这些书好像许久无人翻阅,因为保存完善,也没什么灰尘。看久了,竹珈的手指上仿佛还沾有比茶香还淡的芬芳。
竹珈凑近书页去闻,又无迹可循。
做人耐不住寂寞,那么何所不至?竹珈庆幸自己耐得住,连母亲远离他,他也受住了。他喜欢黑夜,夜里安静。有一次他对伯父王珏谈起,王珏笑着说:“你的父亲好像也喜欢夜。一年我同他水路到吴兴去,睡在舱里他告诉我:仙路禅关往往就在碧天静月重打通。”
竹珈问:“父亲小时候好像是要出家?”
王珏神色复杂,笑叹道:“几乎是吧。不仅阿弟自己一门心思要当和尚,灵隐寺的老住持同我还争呢……我要不争,也就没有你了。”
竹珈听他最后一句的懊悔口气,倒更应该配上“我要不争就好了”的台词。
要是让父亲出家,也许现在还在江南第一古刹活得好好吧。
伯父看透他的心思一般,说:“人各有命,绝非一人一事可以更改。”
大臣们要他大婚,他也知道。
对于一个皇子,他的洁身自好是不可思议的。竹珈也不懂:是把自己看得过于贵重?还是把爱看得过于可怕?
他自问没有什么怪癖,也没有过分的洁癖。可一旦想到和一个不喜欢到透彻的女子缠绵,他浑身不自在。而且,他不愿意自己大婚之前,就有子女出生。所以,如果一定要他履行“义务”,拖一段日子也好。
突然听到雕花窗下有响动,竹珈鲤鱼打挺跳起来。打开窗子。
一只肥胖的松鼠蹲在窗台上,竹珈凤眼一亮,对松鼠赐予他的“宝贵”笑容。
“你可有三天没有来了。不过这松果是我早晨放上去的……没我的允许,内侍们不可以到这扇窗来。”
无论皇帝还是老百姓,动物眼睛里大约差别不大。松鼠对他富有吸引力的笑容基本上没兴趣。眼珠子咕噜噜转,只是啃着吃食。
竹珈也不在意,微笑着看它津津有味的吃。
“你有父母吗?兄弟姐妹呢?呵呵,你和我一样是夜游神。大概也没人管。”
竹珈伸出细长的手指,小心翼翼的碰了一下松鼠的尾巴。也许和他熟悉了,松鼠还是在吃。小爪子抱着果子,倒像在作揖道谢。
等到它哧溜的跑开了,竹珈才脱下外罩的龙袍,打算安歇。意外发现地上有一张薄笺。他刚才跳起来的时候,把书碰倒了。很有可能是夹在书里的。
这是一张精心折叠过的碎金笺。
竹珈打开一看:墨笔画着一双眼睛。
只有几笔线条:的确是一双美妙的眼睛——一双微挑的凤目。狭长的眼尾,鬼斧神工般的弧度。
竹珈手一震动,这是……?
他好像看到一个幻象,自己的双目似乎飞离了主人。在多年前的旧笺上欢悦温柔的望着他。眸子安然慈和,是谁?
看下去,一旁有细小的朱砂落款。
竹珈对着烛火一照,才看分明。
美人图,御作
后面居然加了几个稍微大点的字:余下画不出,今后补上,钦此。
字体幼稚,写的时候恐怕还故意油腔滑调,“钦此”两字歪歪扭扭。
竹珈看下去,在笺纸的最下方,是一行飘逸的小楷,墨色极淡,但笔笔藏锋。
“宝宝十岁戏作,殊为神似,惜五官不全而”。
竹珈看着看着,竟出神起来,蜡烛成灰,他还是忘了去睡。
微云若绡,舒卷天际。
尚书令王榕家的碧落堂,条几在花树之下。点心果品摆放的整整齐齐。
王榕从书房走来,他背后的家童低头嘟嘴:不知道锦盒里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相爷根本不让他碰一下盒子的边儿。到了碧落堂附近,他还是知道守规矩,自动退开三丈去。
相爷的夫人是今上的乳母,因此皇帝一年要到相府来游玩几次。小家童特别想瞻仰天颜,将来好作为夸耀的资本。但每次远远圣驾的白色身影,他就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去。喘气都不敢,更别说大胆的仰视了。可他靠着捕捉到的模糊影像,有一种强烈感觉,皇帝是极美丽的。美丽……想到这里小家童顽皮的吐了吐舌头:这想法真乃大逆不道。
王榕一走近妻子和皇帝,就听到松娘的笑声:“……哎哟,有什么不可以呢?”
皇帝恬然微笑,该是一个十七岁少年的笑容。但王榕总是对他怀有敬畏,做不到夫人那样无拘无束。莫家的儿子被处死了。传说行刑前的暴雨之夜,有个少年进入天牢之内,和死囚坐谈了一夜。皇帝本人对此事此人,绝口不提。
皇帝对松娘说:“当年候选的人里真有谢远瞻?”
松娘眉飞色舞的说:“有。不只他,就说陛下眼前的大臣:工部尚书上官尹,大理寺卿梁继善都是。这年旧事老头子最清楚了。”
王榕不过四十多岁,不过松娘叫他“老头子”。多少有亲昵地意味。

皇帝手里的茶杯一抖,咧开嘴笑道:“怎么有梁继善?”
松娘方才提到了当年为女皇挑选丈夫的趣事,竹珈对此所知不多。松娘故意说的高兴,言语间怂恿竹珈像当年一样在大范围挑选良配。谢远瞻是南朝最著名的诗人,早就隐居在南山。每有一新诗文问世,就天下传诵。竹珈没见过他。原来他少年时代果真是入围过的。上官大人两鬓已然斑白,但确实容貌都丽,气宇轩昂。只是梁继善,那……也太胖了……。怎么和父亲,上官大人他们一起被皇室选中呢?
王榕开口说:“梁大人当年可一点不胖,且是名副其实的美少年。他和公子一起在秘书省同僚。臣在兰台随侍公子,经常见到。梁大人家名望大,属他这一房穷困。出席典礼的时候只有他不系玉带。公子曾经有意和他两个单独值班,把自己的一条玉带送给他。到了春节拜会,他进入秘书省还是旧腰带。公子只是一笑,什么都不问。公子身无长物,除却送他的,自己只有一条,也没得替换了。后来臣忍不住问起来,公子说:到了年关,想必人家手头紧了。再也不多说一句。因为这么段故事,臣对梁大人少年时的印象深得很。”
竹珈知道王榕口里称呼父亲,总是“公子”二字。王榕虽为人谦和自守。但从来不掩饰自己曾“伴食于相王身畔”的骄傲。同时,竹珈长大了,王榕人过中年,秘书省里同列的美少年发了福,父亲总是人们心里不老的“公子”。竹珈有时也自我安慰:父亲英年早逝,也不全是坏处。
竹珈这些天常常沉湎于自己不熟悉的过去,便用和松娘一样家人般的口气追问下去:“选的时候,父亲怎么想的?”
王榕的眼睛直视晴天,说:“开始所有人根本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太上皇只有八岁,按常理都不会想到那方面去。到后来皇上把年轻人七八人一组的叫到宫内参加茶会。公子去了,同座的不仅有谢远瞻——他此时已经出名,还有广州刺史的儿子,本来远在湖南的许国公世子。回来一说,老大人和大公子才明白过来:原来皇上有这个意思。公子一言不发。大公子倒说,公子虽出色,但一来在这些人里面和皇太女年龄悬殊最大,二来体质也不甚强健。其他少年俱身世显赫,厚于才貌——他许是选不上。只有老大人说了一句:哎,我儿无第一,天下无第二。”
松娘给竹珈的兔毫盏里加了些茶水,手里提着壶不放下,说:“这话我也第一次听,皇上看老头子多么会‘藏’。”
竹珈笑了笑,“我儿无第一,天下无第二”。祖父说这话,是怎样的神态呢?父亲一言不发,心里又是如何呢?他永远无从探知。
他拿过王榕奉上的锦盒:一方玉印上篆刻两字“慎独”。
“父亲刻得是钟鼎文?”他自言自语。
王榕以为他在问询他,因此说:“是。公子入宫以前,给了臣的。臣……始终带在身边。”
慎独,君子慎独。
竹珈离开王榕的家以后,逡巡到了荒废的王家旧宅。
王氏叛乱以后王家人都去了广州,伯父也隐逸山林。偌大的院宅,只有竹珈成年以后,偶尔前来凭吊。
父亲的书房前面有一个水池,名为“烟玉潭”,活水连通京城的湖泊。
伯父告诉过竹珈,这里是他和王览的“放生池”。
竹珈站在潭前,用手指轻轻的抚摸着一方青石上铭刻的字迹。
似曾相识的飘逸,和那夜偶然发现画笺下的淡墨书体一致。
“堂前一池水
芙蕖香十里
三世皆放生
波臣不可数”
伯父说这是十三岁的父亲刻下的。那时谁会想到后来的事情呢?王氏因为父亲而达到顶峰,又因此衰落。福祸相倚。
父亲倘若不被选中,那么一个类似于他竹珈相貌的孩子也许还在这烟玉潭里面放生,也许还做着隐遁的美梦。说不定也叫做“竹珈”……。但那不是竹珈,而他才是竹珈——一个皇帝。
第二日竹珈上朝后,回到昭阳殿。满池的红荷居然开放了。
他惊喜,更惊喜,母亲端坐的那里等他。
“母亲一来,花都开了。”他笑着说。
他的母亲偏过头说:“我不信。早就该是花期了,皇帝哄我呢。”
母亲拉一拉他的手:“我来,有一件事……”
母亲这回一住好几天,到她离开,竹珈还是没有提到那张旧笺。
竹珈听许多人说起过自己的父亲,印象里父亲似乎是个不爱说话的人。知道他最多故事的人,只有母亲。竹珈给那个完美的形象描摹出朦胧的画本,就越发不真实。只有那张多年前的旧笺,那双眼睛,是鲜活的。但竹珈明白:他也许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让母亲知道他的发现。
他怕她流泪。他还是懵懂稚子,年轻而美丽的母亲抱着他坐在荷塘的面前。不知不觉就无声的哭泣。他太小,话都说不全,心里难过又惶惧。没奈何只有用自己的小手不断抹去母亲眼睛里面涌出的泪水。
竹珈记得宫内叛乱的时候,他曾经被人关在漆黑的房间里,多少天都见不到母亲。他就是不哭,因为母亲说他不可以流泪。
他多久没有流泪了?这是他唯一模糊的事情。
盂兰盆节年年都热闹,但王榕觉得今年格外不同。
他一身朴素的家人装扮,站在西湖边上。看着潮水般的人流。天还没有黑,小孩子们已经提着“鬼节”的花灯。
盂兰盆节不仅是鬼节,也是“孝亲”之节。太上皇,或者现任的皇帝每一年都会主持宫内的祭奠,把给死去的先人的贡品在火中焚化,以尽哀思。
王榕也有父母,他连他们的姓名都忘记了。杭州是他重生的地方,多年以后故地重游,他不由感慨。
他等待着,下午在灵隐寺的盂兰盆法会即将结束了。皇帝也快到了。
西湖水碧绿微澜,少年皇帝穿着雪白蛤衣,沿着红桥画堤而来。
竹珈是两天前到杭州的,昨夜秘密的下榻在灵隐寺。
老掌院坐化,新的住持不过四十多岁。他领着皇帝到了他父亲过去住过的禅房。
“贫僧见到皇上就觉得亲切。”住持笑说,他自称七岁就与王览说道论禅。
竹珈为供奉佛经而来,这是由母亲书写的。她一定要将此尊贵的写卷献给灵隐寺,竹珈因此亲自到了杭州。他是第一次到灵隐。母亲说,十五岁的时候去过,父亲陪伴着她。二十多年以后,竹珈却独自前来。
草顶的禅房幽静,找不到丝毫过去住客的痕迹。到了夜间,竹珈的耳朵里听到僧人们的晚课。念经的声响不大,也不显得嘈杂,奇妙的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竹珈听着听着,竟然不到午夜就入睡。
他做了一个梦。
梦中有一身材高大的男人沐浴月色下,他对竹珈笑道:“和我一起到天上去如何?”
竹珈感觉自己对他熟悉之至,因此欣然同意。二人把臂,腾云驾雾直上云霄。
天宫金碧辉煌,除了西王母池中的莲花,竹珈对其他花木都叫不出名字。
冉冉飞升,直到三十三重天上的城市,越发崔巍绚烂。赤日黄金,光芒四射。白鹤朱雀口衔仙草,竹珈两人随意徜徉。
竹珈说:“这是什么地方,难道就是‘善见’城?”
那人笑而不答,只递给竹珈杯子,杯中玉露甘甜,有酒味,但不是酒。
竹珈好奇地说:“为什么请我喝呢?”
“不然是什么呢?善见城不可以饮酒,你要饮酒,我该带着到蓬莱岛。”
那人又说:“竹珈,明天是凡间节日。因此不能让你久留。”
竹珈拉住他的手不放:“高人的名字是什么?何以就知道我是竹珈?您又仙乡何处?”
那人也握住他的手,一股暖流似乎远远不断。他微笑道:“我没有家。白天云游蓬莱天界,夜间就住在你的心里。”
竹珈还要再问,梦忽然醒了。
天蒙蒙亮,灵隐寺的僧众已经在大殿念经。竹珈反复回忆,只是记不起梦中人的相貌。这一天的法会他也不时想到此事。
等到见到王榕,他们二人顺着西湖前行。黄昏时分,才随着众人到了一处。
那里张挂许多灯笼,人山人海。
王榕机警,为竹珈找到一个高处。
因此江上风光尽收眼底,王榕说:“……公子,每一年这里都是如此壮观。到底骨肉之情与生俱来,情人朋友也难忘怀。”
竹珈默默无语,月上东山,湖上万千莲花形的纸灯漂浮,每盏灯的中间都有火光,飘到湖心就烧化,沉入深情的湖。新放的灯犹如涨潮,又相继而来。
湖边如此多人,出乎意料——极安静。虽然都是各有对死者的怀念,每个人都是安详的,很少有人哭泣。
竹珈的脑海萦回着住持在盂兰法会上洪亮的声音,忽然万千着火的莲花和着月华,折射出一道灵光:让他想起了梦中人的眼睛。
是父亲的眼睛吗?是画中的眼睛吗?
昭阳殿岁岁红莲,天上人间,父子两处沉吟。
竹珈想:没有见过父亲,原来他与我同在,一生无法分割。
王榕瘦弱,被人挤到了后边。还好少年皇帝立在高处,身姿挺秀。又穿着白衣,很好辨认。
长时间过去,皇帝还没有回头。
王榕也并不想去叫他。
竹珈没有回头,是因为他哭了。
七月的风吹来,泪珠模糊了视线,在他的眼睛里,湖心灯火好像天宫的星辰。
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拽着个人从竹珈身边走过,数落说:“你看你,那么大个人还哭得和孩子一样。”
竹珈勉力睁开眼,老妇人身边,眼睛哭得红红的小小少年回过头和他四目相对。
人生的某时某刻,他和这个素不相识的人是相同的。
竹珈明白:这一瞬间,只可以在心底成为永恒。
景,过目而忘,情,心头难释。
==========================================================
同时上传的其他四个番外都在文中可以找到,大家看一下文章简介下面的说明。
每个番外都有“2005年9月新加”字样。六篇是一起发上来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