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 水陆法会 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驿馆内,专为朝廷大官预留的天字号上房只消使者亮了下殿前卫士的腰牌便理所当然的让了出来。
不过享此殊荣的长乐翁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自从前日起,不论饮食起居,唐皇派来的使者都寸步不离的守在身边,虽然知道他的身份是大唐皇帝的殿前卫士,但一点个人**还是需要的。
便说此时,长乐翁正盘腿坐在胡床上,面向大唐长安的方向静心养神,名唤李玉的使者却是直愣愣站在房门一侧,双目好似狼顾鸢视直盯着长乐翁看,尤其他的目光似乎如有实质一般,让长乐翁不时觉得后脊梁有些凉风吹袭。
长乐翁倒是不知,李漼可是特地对李玉下了圣旨,要他寸步不离的护送仙人入京,这会儿就算十八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也绝不会让长乐翁离开自己的视线之内。
正思谋间,长乐翁紧闭的双目突然感觉眼前一亮,张开眼一看便现自己再一次来到了阿诺斯的神殿之中,而在主位上坐着的就是被称之为光明圣子的黄盛。
这个光明圣子的称号可不是黄盛给自己加上去的,阿诺斯离开时曾经召集了五位圣女进行远程会议,并自称转世成为了黄盛,于是圣女之中最年长的黄衣圣女就想出了光明圣子这么一个新名词来,黄盛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对五色圣女阿诺斯向来都是以真身示人,但长乐翁这种级别的可就没这么好的待遇,阿诺斯从来不会直接给中低级信徒直接的启示,主要是他没有太多的可时间浪费。
“圣子!”长乐翁虔诚的拜倒,几日前他亲自参加了一幕神话的演出,对黄盛的大能再无疑问。
黄盛也没什么废话好给他说,直接吩咐道:“从今日起,每日步行三十里,务必要在七月十五之后抵达长安!”
长乐翁听了一怔,但还是迅答道:“谨遵圣子之命!”
黄盛交代完了正欲返回,却突然心中一动,感应到长乐翁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非常强烈的念头,希望黄盛能够降下神迹,救治一名摔断了腿的驿卒。
这驿卒眼下就养在驿站之中,长乐翁之前入住时恰巧在驿站中遇见这名驿卒,见他一个壮年汉子却如妇人一般躲在屋测梗咽哭泣,细问之下才知他本是一名六百里的快驿劲足,却前不久在运送一封六百里加急的急件时不慎堕马摔伤了腿,虽然他咬着牙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军情急件送达,可他的腿却废了,且还失去了这份工作,并只落得六十贯钱的伤残补助,待他养好伤腿便只能解甲归田。
这个事情在长乐翁心中仅是粗略一想,黄盛便知道了大概,说起来这人倒也可怜,但若要帮他,黄盛却不知道如何去帮才好。要是能够将他带到长安,或许只要施展一个圣光术就可以将他的伤治好。
黄盛略略一想,心生一计,便如此这般的对长乐翁交代了一番,这才神游而回。
不消说,当黄盛的灵识回到长安时,之间整座长安城都被佛光包裹了起来,幸亏这佛光并非是加载在皇城的那种护持,否则只怕黄盛就归不了窍了。
此后几日,随着长安城外各家寺院的加入,长达十余里的承天门御街终于从头到尾都被佛教僧尼给完全占领。根据好事者统计,这次的规模空前的水6法会中和尚庙有足足六十四所,尼姑庵十三所,和尚、尼姑和小沙弥加起来怕有不下万人,搭起的百余座俗讲戏台中,竟还有十多个专门说单口相声的女法师,虽然围了幔帐要求男宾止步,却也拦不住黄盛、妹娘和李保这样的小娃娃。
还别说,唐朝人也知道啥叫卖相,出来搞俗讲的女大师各个都是冰肌玉骨……不对,应该是仙风道骨的中年女子,谈吐举止一看就知道是大家闺秀,可不是五大三粗的老大妈,且她们的俗讲也主要围绕着宿命姻缘这一主题,很是能勾引少女初妇的心魄。
而智善这家伙则更牛了,他居然身披一袭用乌纱、金丝、蚕丝编成的袈裟,坐在一处莲台上供人膜拜。
咋一看,黄盛还以为这家伙怕是要涅槃,后来才现他高坐的莲台下绕着念经的和尚们并不是瞻仰他的遗体,而是在给这家伙开光,增加护持。以黄盛的灵眼可见,和尚们不断的绕着圈念经的同时,一缕佛光好似青烟一样从他们的脑门上冒了出来,向智善飘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丝丝缕缕的佛光如有实质一般吸附到了智善身披的袈裟上,原本形同凡物的袈裟渐渐的好似蓄电池一样将这些纯粹的信仰之力给吸附到自身之中。
原本黄盛还认为智善这家伙是要给李漼加持什么类似龙象护持之类的牛叉东西,没想到他根本就是在给自己充补能量。
此时,黄盛虽是愕然,却也只能无可奈何了。
这七七四十九天的水6法会,以七天为一个小节,反正自宣宗驾崩,李漼上台的这几年,大唐独尊释门,各家寺院香火鼎盛,财帛丰厚,办这水6法会所需的钱粮对于他们而言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以此这素斋宴席直接办成了流水席,和尚们起先几天还在御街上生火,后来干脆住了街边的门脸民居改成厨房,一日早晚两餐,随到随吃。

甚至一些养有武僧的寺院直接就开起了荤宴,因为大唐的律法规定武僧是可以吃肉的。
也不过短短七天的时间,黄盛是眼瞧着智善身上的袈裟从一块平凡无奇的精锻编成了一件佛光夺目的宝物。这不由让他想起了西游记中,如来让观音送给唐僧的锦澜袈裟和九环锡杖,尤其是黑熊精偷袈裟那一回。只不过后世之人不求甚解,根本就没搞明白这锦澜袈裟到底是干嘛使用的,好处又在哪里。
就拿眼下智善披在身上的这面袈裟来说,连续七天的佛法加持,已经让这袈裟成为了一件半神器。虽然这袈裟在编制的时候加入了金丝,看起来有些金光闪闪,可加持了佛法后,袈裟出的闪光非但让人觉得晃眼,还会让人觉得身披袈裟之人宝相庄严,圣洁无比,要是心术不正、心存恶念之人见了,甚至会觉得自形渐秽,心生惭愧。
牛呀!这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更让黄盛惊奇的是,智善这老和尚,居然真的在台子上坐了七天七夜,而且还是不吃不喝,真正的达到了所谓的辟谷境界。
因此,一开始心中恶意想着智善这造型很像涅槃在即的黄盛,也不得不心生钦佩,自形渐秽。
大唐咸通六年五月二十,水6法会的第一节算是完了,随后便开始第二节。
这水6法会缘起於梁武帝夜梦异僧告之“六道四生,受苦无量,惟启建水6无遮**会拔济之,始能脱苦”。梁武帝披览群经,综合慈悲梁皇宝忏,阿难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施食一事,用制仪文,於金山寺启建,由梁武帝当斋.
因此最早的水6法会是由朝廷起启建,时至今日,由一般信徒共同起,集资修设,称为“众姓水6”;如果财力雄厚,大心独资营办,称为“独姓水6”.
这一次长安佛教界集结近百寺院之力举办的法会,又称“万缘水6法会”。,这法会分内坛,外坛等七个坛口,外坛共分大坛,诸经坛,法华坛,净土坛,楞严坛,华严坛.总计一次水6法会约需百位以上法师,动员人力,物力颇钜,一般的寺院独力根本无法举办。
佛门中天人惯於早食,佛午食,饿鬼晚食,平常释门供佛斋天是请天人食,农历七月十五日僧宝节以供僧为主,而“水6法会”是普施斋食於水6有情,所以又称为“悲斋会”。
黄盛闲来无事,便也化装懵懂孩童,在法会中窜上跳下,潜心研究学习经验。
且说这水6法会的佛事,由外坛的熏坛洒净开始.法会中,要礼请诸佛菩萨等圣众光临坛场,因此必须洒净清洁场内外,同时,也让信众身心清净,依此参加各项佛事。
法会期间,为防闲杂人等出入坛场,故必须结界.结界中,以大悲咒水,使地下如净琉璃般,没有污秽;使道场四周,如金刚城墙般坚固;使香云如大宝盖,遍满虚空,更承此净水,让与会大众,六根清净;道场上下四方,如同佛刹般庄严.
坛场洒净结界后,接著是昭告人天.好比宴请宾客,事先要请帖,邀请贵宾前来赴胜会.诸佛菩萨,只要虔诚一念即能感应;六道群生,频频呼唤也会前来;恶业重之众生,必须仰赖使者到天,空,地,冥四界去邀请.
佛事圆满后,升起宝幡,九莲灯,以欢迎四圣,次召六凡来赴会,并张贴榜文通告大众,悬挂九连灯:白天悬挂『大幡』,夜间悬挂『九连灯』这大幡与九连灯就昭告天人等六道众生,这里有启建水6**会。
三宝诸天的请帖,请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明王,八部,婆罗门仙,梵王帝释二十八天等一切尊神,光临坛场,主法依席位次第祈请,斋主出位拈香,散花,礼拜供养.并藉由入坛前诸佛圣贤的沐浴,使众生去除心垢获得清凉.
既蒙诸佛圣贤光临坛场,理应准备醍醐妙味,如法供养.主法依席次奉供,手持净水洒净佳肴,观想种种甘露上味,充满法界,十方诸佛贤圣,纳受供养,悉皆欢喜.斋主长跪桌前献香,花,灯,宝,衣,法六尘供,愿真法供养三宝圣贤,使一切众生获得法益.
请上堂及供上堂的意义:乃功德主至诚代替所有历代祖先,累世父母,冤亲债主,礼请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护法诸天等圣众恭临,虔诚请诸佛慈悯众生,为大众宣说法要.
祈求大梵天王和帝释天神,释放被关禁的六道群灵.同时,外坛诵「小斋天」供养诸佛,诸天;内坛香灯诵《地藏经》,仰仗地藏菩萨威德拔济三途受苦众生.
召请下堂十四席之冥官眷属,各类鬼神,旁生等六道众生来受甘露味.
即是供养六道群灵,进入内坛列座安享法味.下午放焰口,施食地狱众生.
奉请使者带著赦书驾临地府,让受苦的六道群灵得赴法会;为了排除他们的障碍,必须行召请亡魂,说破地狱偈,开道路,离怖畏,开咽喉,解冤结等,给予亡灵安定,并皈依三宝.
授幽冥戒
为六道众生洗涤前愆,净其业识,在三宝前忏悔,四弘誓愿,归依,受戒.希望亡灵消除业障,断恶修善,离若得乐,才能与佛心相应.
普同供养四圣六凡,所以称为「圆满供」.
六道群灵既已消除业障,接受法味,胜会将圆满,急当出离苦海,念佛求生净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