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投笔从戎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投笔从戎
李漼打赏自然是金口玉言,打不得半点马虎,立刻就有掌管内府的掌事太监列出了封赏清单。无弹窗阅读!]
但涉及到词曲部分时却是难住了,这曲子是李建做的众人皆知,可宣到词作者李盛上前听赏的时候,黄盛先是一愣,跟着却被李保给推了出来,才想起从一个多月前李漼赐姓后,他就不姓黄了,而是姓李,叫做李盛。
黄盛一被推出来,众人都是一愕,李漼也是一呆道:“莫非这词,竟真是十三郎做的?”
这李漼认黄盛为义子后,按照皇室排位,正是十三。
李漼正待褒奖,不知躲在何处的路岩却是突然杀了出来:“陛下,此曲诗词有大不敬。”
“大不敬?”李漼一愣,路岩却是呈上了一纸抄录的歌词道:“请陛下过目。”
李漼接来一看,尤其是看向路岩特别指出的地方,念了出来:“谁的江山,马蹄声狂乱,你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
百官听了,不少人眉毛立时扬了起来,这岂是大不敬,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就连李漼自己也是完全愣住了,刚才听的时候情绪沉浸在剧情中,完全没去思考这歌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此时再读,他自己都给吓了一跳。不过李漼毕竟是个帝王,心智非常人可比,看了半响后便突然哈哈大笑起来,而且这笑声连续不断,有极强的感染力,甚至渐渐带着百官也发出笑声迎合,甚至最后路岩也不得不发出干笑之声,李漼这才收住笑颜道:“朕总算知道,当初封十三郎做状元当真没错。这词写得,便是朕也自叹弗如!”
李漼这一开口,维护之意人尽皆知,就连路岩也大是后悔,可他却是眼中厉色一闪,就准备狠下心落井下石。可李漼却没停口,反倒是举起手中的歌词道:“众卿,若是由卿等写这诗词,可敢写此等词句?”
百官众臣久经考验,都不是李漼的扎眼之人,自然一起应道:“不敢!”
废话,这大唐虽然在史书并没有被标注成**盛行的朝代,可从高祖李渊开朝,历年来死于大不敬罪名的人不可记述,一些隐晦、需要丰富想象力的讽刺字句倒还好说,没有人会冒着被陪葬的风险去点破,可一些公然、公开辱骂或讽刺皇权的行为,都会被冠以大不敬罪名被追究。
黄盛这句歌词,犯忌之处就在“马蹄声狂乱”这句上,连上前面“谁的江山”,这根本就是在讽刺大唐内忧外患,边疆烽烟四起,大有倾覆之相。若非这是黄盛写的,换一个人不论是街头的张三或巷尾的李四,肯定就会被以大不敬的罪名给抓进大牢,甚至家人也不可幸免,若是李漼知道以后龙颜大怒,只怕九族都得团灭。
不过,却没有人注意到,作为事件主角的黄盛,此时却是一副处变不惊的表情,见时机以至,便看了看推自己出来的李保,暗中比了个手势。早就成竹在胸的李保当即奔了出来,先是对李漼一个大礼道:“父皇,十三郎年幼,能作此诗词已是天赋异禀,纵有些瑕疵也是常理。这诗词儿臣初看也没觉着有何不妥,若非路相指出,并不知此句有不敬之意,不然儿臣定要帮十三郎好好修润。”

李保这话说得在情在理,如今黄盛不过是八岁的幼童,就算得了个状元的名头,又怎知成人世界里的龌龊。甚至李保还把自己扯上,以此来证明若非你们这些大人的脑子里全是勾心斗角,又怎能从这原本属于凄美爱情故事中的词曲里找出大不敬的罪名来。
而李漼也从李保话中的最后一句听出了意思,便问:“若是九郎修润,当如何?”
李保急忙跪下道:“请父皇赐笔墨。”
李漼自然点头,便有宫人献上笔墨,李保接过李漼手上的诗词,装作苦思的样子,然后就在“马蹄声狂乱”之旁写上了“蹄声震霄汉”,又恭敬的奉还。
李漼接来一看,眼前便是一亮,朗声读了出来:“谁的江山,蹄声震霄汉……好!”
百官一听,倒也觉得不错,更有懂得察言观色的人立时阿谀如潮,直道李保这句修润果然上佳,甚至根本就是画龙点睛之笔。百官知道当着老子夸儿子,可不会犯了李漼的忌讳,自然不要本钱的大夸特夸,而其中却有两人很不高兴。
这其中一人,便是把这句大不敬词句揪出来的路岩,另一人则是站在李保上首的兄长郢王李偘,见李保居然借此反博一彩,两人的脸色极度难看,若非两人的亲爹都还健在,只怕他们此时的表情直接可以描述为死了亲爹一般。
两个贱人对视一眼,路岩暗中摇头做了个暗示,李偘怒得双手握拳,连指甲陷入肉中也浑然不觉。
而这边厢,李漼对百官的奉承自然全盘接受,当即就赏了黄盛明珠一斗,织锦十匹,山参十斤,笔墨纸若干。连带李保也得了一套笔墨纸的赏赐,就算他的修润真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也不能得到比黄盛还要高的赏赐,否则这就显得李漼有些偏私。
随后,李漼又让路岩重新抄录了一份,让百官传阅。
如今黄盛不但是铁定的永寿公主驸马,又是李漼认的义子,百官对他的夸赞自然也不能吝啬,不少粗通文墨的官员看了之后,便大势评论起来。什么词锋新锐、稚气未脱、不拘一格,纷纷潮涌而来,甚至和黄盛有过一面之缘的康王居然直言道:“以臣弟看来,这等妙词也就只有娃娃才写的出。不过,也只有十三郎这等的娃娃,才写的出如此的妙词。”
康王这话好像哑谜一般,众人听得都是哑然失笑,倒是李漼知道自己兄弟,便道:“贤弟既精于此道,不若与朕细细评说一番?”
康王却是摇头道:“臣弟懂行不懂说,细细评说就不必了,便说十三郎这个词,有骈四、有五言、有俪六、有七律,最长这句竟有十一个字,与臣弟所知的乐府词牌皆不吻合,也就只有绿竹这厮才能谱这曲子。”
“绿竹何人?”李漼忽然问道。
康王则顺口答道:“不就正是十三郎的外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