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多难兴邦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多难兴邦
说实话,这次探亲不过是走走过场,黄盛并没想过要从黄氏一族身上捞取什么好处,但黄盛如何想对黄氏一族的人而言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探亲帮了全族一个很大的忙。""
黄盛并不知道整个太原黄氏此时的生存前景并不乐观,黄氏祖上虽说是世居太原,但祖上跟李渊起兵反隋却扯不上一毛钱的关系,族中最鼎盛的时期恰巧又是安史之乱时期,通过低价合买因为太原、睢阳之战而举家迁离的大户田亩,又捐输帮助大唐的军队抵抗安军(安禄山军)这才一跃成为了太原府的望族。然而天下归于太平之后,并不擅长农商的黄家便坐吃山空,到了黄盛爷爷那辈,整个宗族就只能各家顾各家。
所以黄盛的爷爷在赴长安赶考之后便在当地定居下来,因为他知道族中就没什么能力助他。至于太原府守备黄瑞这一支人,从族谱算起来,本就是高祖(爷爷的爷爷)那一代分出去的庶出支脉,这些年来也不曾有过走动。
现如今借着黄盛的势,反倒让这黄瑞借了一把力,将太原府的黄氏一族整合了起来。
对于这一点,黄盛也没心思顾及,待族中选定了黄道吉日,将祖父祖母和父亲重新安葬之后便打道回府,顺带着也带走了三十二个族中选拔出来的少年。这些少年,名义上算是黄盛的伴读,实际是想要攀着黄盛这根高枝在长安谋个出路,族中送出的程仪也就权当是这些少年的买路钱,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只有笨蛋才不干。
在返回长安的路上,黄盛的心思就全部放在了“一统乾坤”这个史诗级的任务上。
文殊给的天规铁律说得非常清楚:那就是黄盛可以分开红海,却不能自己做摩西。
所以你看,历史上的各大宗教开宗立派的领袖,都自称是先知或是神的仆人,没谁敢说自己就是神:耶稣是上帝之子,默罕默德是安拉的先知,至于释迦摩尼,更是明确的表示自己是从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而来,自己走后将会有另外一位佛陀来地球接替他的工作。至于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更是明显的代理人,他所建立的思想体系,远远超越了他所身处的社会与时代人文环境。
所以,想要一统乾坤,黄盛就必须找代理人,而眼下黄盛唯一可以选择的对象,无疑就只有一个:黄巢。
可问题是:1、原本历史上黄巢起义具体发生的时间不详。2、因为自己的出现,未来的走向亦不详。3、大唐统治,建立一个新政权所需要的各种条件需要时间筹备。
仅是这三个问题,就很让黄盛伤脑筋。
首先来说第一个问题,黄盛仅知道黄巢起义的时空坐标是唐末,当朝的皇帝唐僖宗是个少年皇帝,而黄巢起义的前提是王仙芝起义,而王仙芝起义是属于典型的农民起义,农民起义的首要特征就是天灾引起的饥荒、粮食绝收。
而现在,黄巢当着黄盛的面写出了“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也就说明他确实是历史上的那个黄巢,而当朝的皇帝李漼已经是人近中年,便显然不可能是唐僖宗,那么王仙芝在哪里?在干什么?在想什么?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

想要反唐,要钱、要人、要地盘,也就是说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筹备,可黄盛并不知道这李漼究竟什么时候会死,也不知道他的儿子中谁会继位成为唐僖宗,更不知道王仙芝到底是在唐僖宗继位后的那一年发动农民起义。
不论王仙芝是否按照历史的进程起兵,黄盛都估算不出这个具体的时间,也就使得黄盛的计划陷入了被动。
当然,可以不等王仙芝首义,直接让黄巢首义,可起义也是要讲天时、地利、人和。眼下就黄盛所知,整个大唐境内,除了南诏这个疥癣之疾外,天下一片太平,既没有外敌入侵,也没有天灾甚至就连谣传中的长安大瘟疫,也让黄盛给灭了,这个时候让黄巢起义,岂不是寿星翁吃砒霜,嫌命长了?
更何况,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这李漼虽然有些“荒淫”,却还没达到“无道”的地步,即便他让路岩干了点卖官鬻爵的事情,可这并没有大规模侵害到底层民众的利益。
因此,想要起义,时机非常关键,必须要时机成熟方可为之。
这第二个问题,就是因为自己的出现,历史必然出现了蝴蝶效应,而未来的历史走向也就变得扑朔迷离。就黄盛以知的改变,首先就是义父黄巢因为考不上科举而选择搞农民起义的未来已经改变,且不说眼下义父不但做了官,思维也因为黄盛的装神弄鬼而受到了影响,认为大唐的统治是“天意”、“天命”,这些时日他已经赶往庐州赴任,虽然只是一个的功曹参军,可怎么说也是一个军事类的官职,就怕他沉不住气,稍有异动坏了大事。
至于第三个问题,才是一切问题的核心!
没错,要大唐说起来容易,搞农民起义,发动人民群众搞人海战术攻城略地,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可搞定了大唐之后呢?
先不说新的朝代叫什么,又以怎样的政治制度治理国家,光是民政、军备、文教、科技、官制、货币这些方面就需要大量的人动大量的脑筋,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黄盛最终定下一个框架来,不然日后如何去整合力量,一统全球。
要知道,光是大唐,一统中原就有可能花费上三五七年的时间,黄盛可不想让义父像亚历山大大帝那样死在远征途中,然后自己再去找一个代理人。
现在看起来,光是训练一批铁血战士还远远不够,这次回到长安看样子得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培训体系,从现在起大量培养将来掌握政权后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并且还得把军工、军备体系也整出来。
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在“一统全球”的这个史诗任务中大唐的阶段性任务必须速战速决,最大程度减低战乱对大唐百姓的伤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