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兄弟同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平的紫禁城里,朱瞻基已十九岁,对朝堂的工作,早能独挡一面,因皇太子的身体欠佳,朝堂的工作都是他与赵王朱高燧在处理,因此,朝堂中,早已布满亲信;而朱高燧也很是喜欢这个侄儿,在许多政事处理的意见方面俩人又总是不谋而合,所谓英雄惜英雄,便有心要助他。

朱瞻墉亦年满十四,生得风流倜傥,虽行为有些放荡,却文武兼备,又因从小便崇拜大哥,便成了朱瞻基的心腹。当年大哥要他去勾引胡善祥,说是用移情法改变胡氏的心意,他想也没想便去了,但初次接触女孩子的他,却从此把自己的心丢在了贤德阁!就连这宫中的御林军也早就在朱瞻基的授意下被他全换成了自己的死士。

朱瞻墡与张儒俊,也快十三岁,虽未长成,文武却也不输于二哥瞻墉,也因为自小便崇拜大哥,也成为朱瞻基的死党!这二人都暗恋倾城已久,但因知道倾城喜欢的是大哥朱瞻基,便一心祝福他们能终成眷属。因皇太子素来不喜欢练兵,二人便于两年前早早接管了皇太子的兵马!现在那兵马中,怕是没有人敢不听他二人指令的了。

一句话,几年的苦心经营,使得现在的天下,表面上仍是朱棣当皇帝,但实际上,人心所向的是皇太孙朱瞻基了!连全国重要的兵权,也有四分之三在朱瞻基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皇帝能支配的,只剩下南京旧宫中少数的御林军和汉王朱高煦的军队了,再要多算,也只能加上南京城中的守城军队。

接到皇帝自南京传来的圣旨时,上述几人均在宣旨现场。跪谢皇恩后,皇太子知道此事不太好办,便唤了赵王朱高燧一旁商议;兄弟几个也立即商量起来。朱瞻基摆了摆手,默不作声音走至一旁,细细思索。


两堆人商量了半天,也没个结果,最后朱瞻墡烦躁的大吼一声:“还有什么好商量的,大哥与倾城互相喜欢,这大伙儿都知道。现在却叫大哥娶那胡氏,我看,皇爷爷是老糊涂了!要不,我连夜赶去南京,请求皇爷爷收回成命!”

经他一吼,众人皆静了下来。赵王向前踱了几步,又回头对皇太子说:“大哥意下如何?”

皇太子为难的说:“瞻基与倾城俩小无猜,我等都知;父皇的心思,我等也早猜测一二。现如今父皇突然下旨,要瞻基娶那胡氏,怕是等不及了?要他收回成命,怕是难了!三弟可有法子,帮帮瞻基?”

“法子倒是有,只是如此一来,只怕父皇胜怒之下,会累及无辜!”赵王早就想到了法子,只是心中有所顾忌,不便明说。

“三弟但说无妨,天塌下来,为兄一人担了!”为了这心爱的儿子,皇太子是豁出去了!

“儿(臣)等愿与父亲(皇太子)同担!”瞻墉、瞻墡、儒俊等人适时跪下,同声起誓。好个父子、兄弟连心啊!

朱瞻基不由感动万分,也跪了下来:“父亲、皇叔、几位好兄弟!”向周围人等叩了一头又道:“瞻基愿一人承担,绝不累及尔等!”

见火候差不多了,又喝退了左右,关了殿门,赵王朱高燧才慢慢说出那心中的主意:“父皇老了,也没了年轻时的英明神武;而皇太子正值盛年,又仁治天下。众所周知,太子任监国这几年,大明皇朝一片生机,百姓安居乐业。看来,我大明是时候另立贤能了!”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