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8、梁漱溟为民请命 毛主席杀鸡儆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漱溟,广西桂林人,1893年生,和主席同岁。是著名爱国人士、哲学家、教育家。
1918年,25岁的梁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讲师,在北大哲学系讲授印度哲学。他与同在北大任教的杨怀中先生常有来往。其时,主席正在北大图书馆当管理员。毛是杨先生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得意学生,未来的女婿,也经常来杨先生家里。梁、毛二人曾在杨先生家中谋面。毛还旁听过梁的课。20年后的1938年,梁以国民党参政议员的身份访问延安。主席见到梁的第一句话是:
“梁先生,我们早就见过面了,您还记不记得?民国七年在北京大学,那时您是讲师,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您常来豆腐池胡同杨怀中先生家里串门,总是我开大门。后来杨怀中先生病故,我也成了杨家的女婿。”
梁漱溟请主席谈谈中华民族的命运,主席给了他掷地有声的八个大字:“日本必败,中国必胜。”主席精辟的分析使他精神振奋,豁然开朗,使他由衷的钦佩和尊敬。
梁曾多年从事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延安,他拿出自己的专著《乡村建设理论》向主席请教。主席谈了不同的看法,他没有接受。两个人谈了一个通宵,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这次谈话是坦诚的,友好的,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1年,梁任民盟中央常委,兼任机关报《光明报》社长。1946年,任民盟秘书长。建国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主席和他仍有故人之情,时有私人往来。
1953年9月8日,政协全国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周恩来作了题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报告。接着又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协委员列席。
9月11日下午的大会上,梁漱溟应周恩来的要求作大会发言。他先谈了对总路线的看法和实施意见,然后话锋一转,说道:
“还有其三,是我想重点提出的,那就是农民问题或乡村问题。过去中国将近 30年的革命中,中国**都是依靠农民而以乡村为根据地的。但自进入大城市后,工作重点转移于城市,从农民成长起来的干部亦都转入城市,乡村便不免空虚。特别是近几年来,城里的工人生活提高得快,而乡村农民的生活却依然很苦,所以各地乡下人都往城里跑(包括北京)。城里不能容,又赶他们回去,形成矛盾。有人说,如今工人的生活在九天,农民的生活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这话值得引起注意。我们的建国运动如果忽略或遗漏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农民,那是不相宜的。尤其**之成为领导党,主要亦在过去依靠了农民,今天要是忽略了他们,人家会说我们进了诚,嫌弃他们了。这一问题望政府重视。”
梁漱溟的发言是实话实说。优先发展重工业,所需的大量资金主要靠农业,因此农业税较重,农民生活的提高远不如工人。梁漱溟觉得,总路线重点是发展工业,对农业只提改造,不提发展,似乎不妥。当时,党内外有不少人有这种看法,但是没有人敢实话实说。
这天的会,主席没有到场。梁漱溟发言后,没有任何人提出批评,政协副主席李济深还讲了几句赞同的话。
12日,主席讲话,他严肃地说:“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总路线,认为农民生活太苦,要求照顾农民。这大概是孔孟之徒施仁政的意思吧。然须知仁政有大仁政小仁政之分。照顾农民是小仁政,发展重工业、打美帝是大仁政。施小仁政而不施大仁政,便是帮助了美国人。有人竟班门弄斧,似乎我们**搞了几十年的农民运动,还不了解农民。笑话!我们今天的政权基础是工农联盟,工人农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一基础是不容分裂,不容破坏的!”

梁漱溟听了主席说的这番话,很感意外和委屈,也很不服气。他想:我只不过是说了几句真心话,提醒**注意一下农民问题。怎么就是反对总路线、破坏工农联盟呢?是不是有人向主席汇报我的讲话添油加醋,引起了误会呢?
散会后,梁漱溟给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说的一些话是说我。你说我反对总路线、破坏工农联盟,我没有这个意思,你说得不对,请你收回这个话。我要看看你有没有这个雅量。我发言时你本人没在场,希望你给个机会,我当你的面把原来的讲话复述一遍,以求指正,解除误会。”
13日,梁漱溟在会场上把写好的信面交主席。并说:
“主席,你对我的发言误会了。”
“没有误会。你内心就是反对总路线,只是没有明说而已。”主席态度强硬。
“我没有说过反对总路线的话,为什么非要认定我反对呢?这不是欲加之罪么!”梁漱溟也来了气,发了倔强脾气。
“你是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主席面含愠色。
“你要是有雅量,能容人,就收回你的话。”梁不肯让步。
俩人不欢而散。
14日上午,梁漱溟登台发言,复述自己前几天的发言,再三陈述自己不反对总路线。主席在场听会,没有说什么。
17日的会上,周恩来作了长篇发言,主席频频插话批判梁漱溟,态度严厉,言辞尖锐。主要有:
“杀人有两种,一种是用枪杆子杀人,一种是用笔杆子杀人。伪装得最巧妙、杀人不见血的,是用笔杀人。梁漱溟就是这样一个杀人犯。”
“梁漱溟反动透顶,他就是不承认。他说他美得很。你一生一世对人民有什么功?一分也没有,一毫也没有。而你却把自己描写成了不起的天下第一美人,比西施还美,比王昭君还美,还比得上杨贵妃。”
“梁漱溟是野心家,是伪君子,他不问政治是假的,不想做官也是假的。他搞所谓‘乡村建设’,有什么‘乡村建设’呀?是地主建设,是乡村破坏,是国家灭亡。”
“对你的此届政协委员不撤销,而且下一届政协还要推你参加,因为你能欺骗人,有些人受你欺骗。”
“假如明言反对总路线,主张注重农业,虽见糊涂却是善意,可原谅;而你不明反对,实则反对,是恶意的,完全彻底的反动思想。”
……
这些插话后来收入《主席选集》第五卷,题目是《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
梁漱溟万万没有想到一向以礼贤下士自诩的一代伟人,心胸竟是这样狭窄,言辞竟是这样尖酸刻薄、讥讽挖苦、杀气腾腾、以势压人,语气竟然像“王婆骂街”。他万分的委屈,感到人格尊严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士可杀而不可辱”,这是他一直恪守的人生准则。他要抗争,他要辩驳,他不能接受扣在他头上的屎盆子。他要求发言答辩,大会主席让他明天发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