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燕子李三的传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是佘德不仅仅是想自保而已,还想行侠仗义,降妖除魔,捍卫人间正道。”
“那不是我的风格,我的所学只能助你自保,不能助你功成名就。”
“那不能改一改吗?”
“不能。”佘荒地狠狠的摔下这么一句话,然后就走了,只剩下有点不乐意的佘德,然后留下他只好继续作画,就跟水彩画一般,不是素描,不必注意采光度,不必注意光和影的协调。
水彩画顾名思义,就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完成的绘画作品。编辑本段水彩画的特点就其本身而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画面大多具有通透的视觉感觉;二是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由此造成了水彩画不同于其他画种的外表风貌和创作技法的区别。
素描是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以单色线条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达思想、概念、态度、感情、幻想、象征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绘画那样重视总体和彩色,而是着重结构和形式。素描是一种用线与面的表现方式来表达的.每一个物体在光照下都有亮灰暗三部分.从最深到最亮依次是:明暗交界线,暗部,反光,灰部,亮部.在作画时,亮部要尽量避免脏,暗部要尽量避免闷。
在大床旁边,已经被传功的朱且满面红光,发闷的要死,而朱光则猥琐的要命,根本就没有了原来的那种神采,人活着是由于有精神,大神活着也要有精神,没有精神的大神不是真正的大神。
然后我就看到一股念力不断的消散,在这个空间里消失,然后不断的透过间隙,渗透到以外的时空,以另外的记忆与身份去存在。
有一种痛苦是看着自己亲爱的人在自己面前死去而无能为力,譬如面对得了癌症的外婆,虽然知道她很痛苦,虽然知道她很坚强不愿意喊出声音,但是还是不断的发出低沉的呻吟:就像是面对白血病的同学,虽然知道只有那么一丝希望,但是看着这希望变成了零。记得自己为白血病患者写过一首诗,虽然有点自恋,但是确实是说了一些话:《白色恶魔》
你是不是嫉妒我嫉妒我
女朋友漂亮地没话说
所以才故意的
要我染上白色恶魔
你是不是羡慕我羡慕我
真心的朋友这么多
所以才故意的
要我忍受恋恋不舍
忘不了那个宿舍
我和朋友约好了
病好后去KTV唱歌
声响蕴含着我们的快乐
忘不了那个日落
我被父母搀扶着
踏上了去医院的列车
大雨掩盖了我们的泪落
在这种痛苦面前,我们除了掉泪,又有什么方式呢?
在感觉到这种感觉很强烈之后,小绳和我一起走出了石室,只留下朱且和妓女在里面,一是为了给他们腾个方便,看朱且那个样子,就知道下面是什么内容了,还是一个情景剧。
走到地面之后,也不知道过了几个昼夜,我只知道在下面时间好长好长的。小绳环视了一下周围,阳光明媚,他忙着舒展一下身体,然后用手指着艺术学院和理学院的共同体下面,说:“下面就是兔神的归宿了。”
说着话的时候,小绳那本来白中泛绿的脸上起了红晕,我也不去揭破,谁还没有发春的时候呢?就是窃贼燕子李三也会动真感情,更何况我们这些光明正大的人物呢。
要说这燕子李三可真是个人物,原名李景华,1898年生于京东蓟县。幼时随叔父到沧州落户,艰苦度日。沧州是个武术之都,其标志是铁狮子,沧州素有“五乡一淀”之称,是著名的武术之乡、杂技之乡、金丝小枣之乡、鸭梨之乡、铸造之乡,境内有华北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
沧州武术历史悠久。“兴于明朝,盛于清代”,有八极、劈挂、燕青、**、螳螂等52个拳种。沧州武术精英荟萃,曾有52位沧州拳师在原南京中央国术馆任教。也是因为沧州习武之人众多,他也跟着学了点武艺。因其禀赋较好,身体轻快,渐渐地,爬墙上树易如翻掌,非一般人所能比。由于家境贫寒,及其年纪稍长便开始四处偷盗,曾在河南、湖北等地屡屡作案,有一次竟然偷了洛阳警备司令白坚武家的财物,名声大振。
为了增强本领,李景华曾隐姓埋名到少林寺学艺,几年苦练,功夫大进。此后,他沿着平汉线来到平津一带活动,曾在北平右安门外关厢居住,放开胆子大量作案,不久以后便有了“燕子李三”的名头。

“燕子李三”究竟有什么样的高超武艺?他当然不会有传说中的“燕子三超水”的轻功,不能在水面上点水而行。但他的武功确实非同小可。这可以从他的作案对象中看出。他的作案对象不是小家小户,而是深宅大院、高墙阻隔、护卫森严的富家大户。在这些地方,他能够来去自如,这不能不说他有超常的手段。他可以头朝下,借助一些工具,身子像壁虎一样紧贴墙壁往上爬;也可以将系有长绳的铁爪抛于高墙或树枝之上,然后攀着绳子爬上去:还可以用脚蹬墙,借劲使力,巧妙地越过障碍;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撬开各种锁子……具有这些本事,再加上作案前周密细致地摸底,并配有特制的药水等,“燕子李三”很少失手,作案无数。他甚至到临时执政段祺瑞的府邸行窃,还偷过国务总理潘复、执政秘书长梁鸿志等人的财物,所以,名声越来越响,轰动一时。每次作案后,为显示自己艺高胆大,燕子李三还故意戏耍权贵,仿效传奇小说中诸如花蝴蝶、白菊花等大盗的做法,把一只用白纸叠成的“燕子”插在作案的地方,显示自己明人不做暗事。“燕子李三”的绰号便由此得来。
当时时局十分混乱,当权者即为国之巨蠹,为富者往往不仁。因此,老百姓对于专偷富人的燕子李三倒有一份亲切感,把他看做梁山好汉时迁一样的人物。燕子李三有时候也将偷窃的部分财物分给百姓,受到百姓的称颂。有报纸就曾这样报道:燕子李三“得赃数千元之巨,初冬往游城隍庙,见附近居民以贫苦者太多,遂起怜悯之心,每人一元或二元,任意施舍,遂为侦缉队注意,跟踪逮捕”。
实际上,在全国范围内有两个“燕子李三”。一个是河北的老“燕子李三”,他大约活动在清末民初年间,原名叫李鸿,武功高强且劫富济贫,是个义盗,后被反动军警设计逮捕,惨遭杀害。民间流传的许多有关“燕子李三”的故事实则就是以他为原型的。另一个就是山东的“燕子李三”,这个李三原名李圣武,禹城李家庄人,因排行老三而得名。他虽然也会一些拳脚功夫,但自小不务正业,发展到后来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他的成名原因比较多,一是当时李圣武为了扩大自己在道上的影响,就把老“燕子李三”的事嫁接到自己身上,到处吹嘘自己能“飞檐走壁”无所不能;再就是每次被抓之后,李圣武总能靠金钱打通关节,有惊无险,而国民党警察局为了掩饰自己收受李贿赂的丑行,也帮着吹嘘他会“飞檐走壁”、“缩骨功”,为李犯的屡屡逃脱寻找借口。而且当时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非常重要,就是济南刚刚解放,城内局势还不稳定,国民党在城内残留了大量的军警特务及反动道会人员伺机搞破坏,李圣武也是他们的候选人之一。基于上面的几个原因,李圣武是“燕子李三”的传说也就逐渐地混淆视听,终于造成了人们的一种误解。燕子李三,从穷人和侠客沦落为窃贼和淫贼,虽然他的武功和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但是当他被擒并处死,人少怜之者。关于李三的传说也极其纷杂,以其名气之大,相信是有真功夫的。段云鹏是30年代名闻京津的飞贼,与“燕子李三”齐名,人称“赛狸猫”,后成为国民党军统特务。建国后1954年潜入大陆被抓,据说从广东运往北京的时候,为了防止他捣乱,就把他绑在一个担架上抬进飞机。到北京后被装在一个大铁笼子里,他说,这个笼子我认识,当年李三就是被这个笼子关的。——注意,这时候他已经五六十岁了。
而我以为第二个燕子李三有很多的不可信性,国民党竟然虽然**,不办实事,但是却也是明道理的,在许多情况下还是会“大义灭亲”,不会任这些为非作歹的人逍遥法外。西门庆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虽然西门庆和燕子李三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其中最相似的一个是:两个人都为自己深爱的女人动情,燕子李三喜欢的他的师姐,而西门庆喜欢的是潘金莲,但是最明显的一个区别是:燕子李三是靠偷窃尾声,美其名曰劫富济贫;西门庆是靠经商为生,虽然会加些烧杀抢掠。
至于燕子李三的真假,我自然不会辨认,就像《红楼梦》里的“真亦假时假亦真”,就跟这感情一样,有时候也是难辨真假,你当真则就是真,你不当真时就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