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节 棒打狍子瓢舀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刚回来,大家都挺累,张一每人递过去一瓶啤酒。
张一的好意没人拒绝,农场一瓶啤酒换成RMB小千把块钱,还是很贵的。
“BOSS,经我收购的农场、牧场,今天全部接收完毕,后面我就专心跟着陈叔酿酒了。”
尼可第一个汇报。
张一点点头,他已经打算把新收购的所有土地连成一片,改成牧场。
陈华的种田任务,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因为和韩大远置换土地,少了一千公顷可耕土地。
以后他有更多时间可以用来酿酒。
“我跟韩大远置换了六号农场,这事大家都知道,目前萨马米什湖沿岸,宽五公里、长一百公里都是克洛斯农场土地。”
大家不由自主地点头,对此都感到开心。
“下午的时候,我已经让丹尼联系了几家牛肉经销商,我打算把现存所有肉牛、不管大小全部卖掉。”
“老板,你是打算把所有土地改成耕地吗?”安琪好奇问。
“不,恰恰相反,牛卖掉后,我打算拆掉所有建筑,和原来的旧围栏,把它们之间连起来,组成一个全新的大牧场。”
张一的计划雄心搏搏,每个动作都需要海量资金。
见大家吃惊地看着自己,张一解释道:“当然啦,我们还要择地新建一个牧场中心,牛棚、草料存储、加工库房、牛粪处理、冷库、屠宰车间、牛仔宿舍....等等建筑。”
尼可举了举手,弱弱地问:“老板,你投入这么多钱养牛,什么时候才能回本呢?”
张一:“...”
尼可简直就是话题终结者。
主要是这个问题太尖锐了,到目前为止,购地就用掉七点二,后续还要拆、还要建,还得一大笔钱。
按目前市场上一头牛一千米元计算,张一得养——无数头牛,才能回本。
见老板尴尬,丹尼插话道:“BOSS,我已经联系好了牛肉经销商,明天上门回收。”
“行,牛卖掉后,牛仔们空了下来,你带领他们给新牧场安装围栏。”
提到围栏丹尼还是挺懂的,之前农场的围栏也是他在维护。
“BOSS,有木桩围栏一元一米、铁丝网围栏两元一米、电子围栏十元一米。”
电子围栏张一不敢想,别看才十块一米,可新牧场的周长超过二十二万米,这么算下来要220万米元,才能够把新牧场围起来。
“用铁丝网吧,质量买好一点的。”张一拍板决定。
丹尼应声道:“好的。”
建造围栏,需要很多工作量,相信牛仔们不会感到无聊。
张一把视线移到陈华身上,“两个新农夫,叫他们到酿酒车间干活。”
“好的。”陈华点头应声。
这样安排之后,新人有活干,大家也都有事情做,只要没有人找麻烦,农场很快就会回到正常车道。
这之后,张一会有一段空闲,这个时间长短,取决于建筑商鲍恩的拆迁工作,和建设六号农场所需时间。
韩大远牺牲付出与自己交换土地,先把他的农场建筑立起来,也是人之常情。
这一切工作完成之后,才是新建牧场中心、引进种牛。
而张一想趁这段空闲时间,捞捞偏门,把欠菲丽斯奶奶的钱还上。
都说欠钱的是大爷,张一性格相反,欠别人钱睡不着的那种,所以挺急迫。
解散众人,直接是晚餐时间。
晚餐主餐是神户牛排,配餐是俄罗斯鱼子酱、苹果派、蔬菜沙拉。
除了鱼子酱,其它都属于正常的米式晚餐食材。
轻轻把一勺黑露一般的鱼子酱送进口中,菲丽斯奶奶笑道:“还记得第一次见到你和小七,那时冰箱里居然全是面包、火腿和牛奶,简直不可思忆。”
“...”
张一尴尬,主要是自己懒,其次是除了中餐和海鲜,那时还不知道有奢侈品食物这种东西。
“对了,菲丽斯奶奶,过几天我又要离开农场,麻烦你多住一段时间,帮我照顾一下农场?”
张一打算再去远东,寻找粟田洋一智囊说的那处二战时候的日军地下要塞。
“又要出远门吗?”
菲丽斯原则上反对张一像他的祖先那样去冒险,但她也知道张家历代都有冒险基因,拦肯定是拦不住的。
为了让张一放心,洒然道:“放心吧,你的农场,还有小七,我都会帮你守护。”
“谢谢。”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以依靠、可以托付,真好!
小七从小就很懂事,哥哥出门上班,一个人在家呆一天,不哭不闹,懂事的让人心疼。
现在条件好一些了,张一出门,她在家也有人陪。
话虽如此,心里还是很舍不得,听到哥哥又要出远门,放下碗筷跑到身边抱住张一手臂,默默地不说话。
晚餐结束,张一来到书房,研究之前智囊给的地下要塞资料。
差不多天亮,张一看着自己写写画画的笔记,心满意足地、伸展双手舒缓背脊骨。
早餐后。
张一把电话打给彼得、陈龙、李知恩、李荣浩,通知他们去埃弗里特市租一驾大飞机,明天出差!
这次没有带丹尼,主要是考虑到需要一个自己人,看管、领导那些牛仔工作。
至于崔友、崔丽,张一将他们留下来保护小七。
如果自己在外面冒险,突然听到妹妹被绑架了,那还冒个屁!
打完电话,张一径直来到流动湖北岸。
这一次出门,他打算把开洞专家小二带上,可又担心‘珊’带两娃在家,看管不住那些蚁后。
万一小穿山甲被心机深沉的蚁后反噬,张一能后悔死。
数量太多怎么办?
当然是杀掉一些!
和之前出海一样,杀两只蚁后就当献祭来了。
再次进入蚁穴,还有七只活着,也就是说,过去一天又有两只被吃掉。
虽然肉被它们吃了,张一最看重的蚁核都留了下来。
捧着一把小二交上来的蚁核,张一随手装进口袋里,一点也没有想吸收的冲动,因为这东西吸收多了,已经失去药效。
这一次,张一不打算直接虐杀它们,而是让小二切开铁笼,放它们离开蚁穴。
蚁后不适应阳光,却知道已经离开牢笼,短暂获得了自由。

其中一只蚁后反应很快,刚出蚁穴,向着山林方向埋头狂跑。
与此时同,还有两只往另一个方向逃跑。
看它们跑的样子,张一差点没笑出声。
想像一下,三四岁童儿童,骑儿童车跑的样子,和它们跑的速度差不多。
不用张一吩咐,小二立即上前将它们拦住,并拖了回来,丢在空地上。
“杀掉逃跑的!”
得到命令小二立即举起前肢。
穿山甲是白蚁天敌,变异穿山甲实力更强,可面对生死,蚁后也会拼死反抗。
可它们的锋利口器,落在小二的甲片上,连一点反应都没有。
反倒是小二锋利前肢,切开它们的身体比切豆腐还轻松。
其中一只,被小二前肢划过头颅,连坚硬的牙齿也被一刀两断,切口整整齐齐,立即毙命。
剩下的四只受到惊吓、呆在原地瑟瑟发抖。
匍伏在地上,启求放过,不做反抗。
看它们害怕发抖的样子,张一生了侧隐之心,下不了狠心继续屠杀它们。
叹了口气,张一道:“只要你们不耍花样、不逃跑,安安心心地生产蚁蛹,你们不会死、也不会被禁固。”
“但是!要逃跑的,责任连带,随机杀掉两个,举报的,可以免除连坐责任。”
张一也是被逼无奈,这些东西天生就是反骨仔,不得不对它们实行连坐。
就这样,张一还怕它们会趁着不注意伤害两只年幼的小穿山甲。
带走小二时,还带走了它们的宝宝,交给小七扶养一段时间。
留下它们的妈妈‘珊’看守四只蚁后。
回到农场,刚把四轮车停稳,就看到安琪和尼可从外面回来,身后跟在她们养的二哈。
二哈蓝蓝的眼睛,看上去呆蠢呆蠢的。
看到小二有点害怕,躲到主人身后。
“boss,好久没有看到小二了,它去哪了?”
小二从小在农场长大,大家都认识它,也相熟,所以不拒绝两人在它身上,上下齐手。
“小二是野生动物,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野外。”
紧接着她们看见小二怀里的小宝宝,开心的不得了,一人一只,把两只小穿山甲从小二怀里抢走。
一阵揉虐...
小二委屈巴巴地看向主人,希望张一能把它的宝宝要回来。
张一忍着笑,叮嘱道:“明天我要离开农场一段时间,你们尽量不要离开农场。”
刚刚发了大额奖金,大家肯定会忍不住跑到埃弗里特或者是西雅图脑消费一些化妆品、衣服、电子产品....等等。
可米国枪支泛烂,市区治安又不好,两个大姑娘,很容易吃亏。
“放心吧,我们出门会带上崔丽姐姐的。”
尼可说话时注意力全在小穿山甲身上,爱的不得了。
下午没有其它事情,张一在家补觉。
第二天凌晨五点左右,张一带着陈龙、彼得、李知恩、李荣浩,一行五人从埃弗里特一座私人机场起飞。
客机不允许带大宠物,为了小二,只能花大费大价格包机。
在天上飞了一天,中途跑到日本转机一次,据说是因为手续的问题。
落地是第二天的上半夜,在俄远东城市马加丹市降落。
之后是办入境手续,因为带了保护动物,张一用一千美元搞定通关。
又因为安检员对一行人携带的无人机很感兴趣,张一又塞出去一百美元,这才摆拖纠缠。
离开机场,五人没有坐车,抬着装小二的箱子,步行来到机场旁边一栋建筑。
这栋楼里,有一间杰里和哈维租的安全屋,里面存有一些泡面和瓶装水,还有两只双筒猎枪,和一些鹿弹。
今晚五人在这里落脚,休息倒时差。
天亮后,彼得、李荣浩去租车。
李知恩、陈龙,采买食物、帐蓬、睡袋、电池、铁锹、雨衣、手电筒、绳具、柴刀、防刺衣裤、铁锅...等等露营用品。
随后,一行五人驾驶租来的皮卡,沿着公路出城,往内陆方向开。
出了市区就是农田和破落村庄,和国内四线城市差距相比。
马加丹市只能被称之为镇,会更合适一点。
又往前走四五十公里,连田都没了,尽是荒地和废弃荒山。
同样的,到这里,柏油路变成了坑坑洼洼的硬泥土路。
还好没有下雨,否则车都开不了。
傍晚六点,在车里颠波一天,在这里到了不得不弃车的时候。
因为与杰里、哈维约定的方位,到这里,后面就没路了,得步行。
把汽车掩盖好,张一决定继续前行。
远东,这个季节比西雅图要冷一点,白天平均气温十五度,晚上八度。
不冷不热,正适合赶路。
不过,没走多久,张一就看到前面天空中有一大片乌云,提议道:“前面在下雨,我们今晚就在附近搭帐蓬吧。”
陈龙视线扫过四周,“这里是一片平缓山坡,周边植被茂密,搭帐蓬得清理一块空地出来,最好是在往前面走走,看看有没有空地,而且这里没有水源,不适合露营。”
张一想想也是,有力气清理地面,不如往前走走。
这一走,就走到了山坡的另一边,这时天已经黑了,视线只有四五米远。
突然脚下一阵动静,把张一吓了一跳,下意识把柴刀劈出去,就砍到了什么东西。
四周一阵骚动,原来是一群正在休息的白屁股动物被吓的四处逃窜。
张一定眼一看,居然是一头鹿?
“哈哈...”李知恩哈哈大笑,“老板你可真棒,随手就砍死一头狍子。”
“这就是狍子吗?”
张一把柴刀从这头长的像鹿的动物身上取下来,它还没断气,但已经快要不行了。
小时候上学,课本上描写东北物产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开河的鱼、下蛋的鸡,肉最香不过了...’
仅仅只记得这么几句了,还真是怀念啊。
“你们都不要圣母,晚上我要吃这只袍子。”张一向众人宣布:“用铁锅炖汤、炖肉!”
见老板这么认真,自然没人反对,于是彼得随手一提,把七八十斤的狍子扛在肩上,众人来到山坡下,恰好这里有一条小溪。
完美的露营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