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节 建筑太多也纠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像是约好似的,这一天,接二连三都是好消息。
当晚开汇报会,还有最后两家农场还在坚持。
听到这里,张一咬咬牙,打算使使手段,让他们妥协。
结果,这两个农场都只是小农场,一个只有十公顷,一个只有十五公顷,土地也不在湖边,农场主也都是可怜的穷人...
加上这两个小农场没有阻断连成一片的新土地,张一索性做个好人,放他们一马。
汇报会开完,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
见大家都很累,张一道:“都散了吧,回去好好睡一觉,明天、后天还有很多接收工作。’
送走众人,张一拿着他们的工作汇报单来到书房。
四个小组,四天时间共收购农场、牧场二十九处。
面积共五万七千公顷。
共支付购地款七点二亿米金。
按张一的要求,收购离湖五公里范围内,长度一百公里内的土地。
理论来说,这次收购的土地是五万公顷,为什么是五万七千公顷?
这是因为几乎每一块土地都不可能刚刚好好卡在五公里这个位置,绝大多数都是超出的,地证上是一块土地,总不可能分割不要。
加上牧场上有牛、农场里生长有农作物,这些也要加价。
再加上最后几个难搞定的,还加了价格。
所以,成本大大超出张一原本预算,好在农场也有盟友,现金也还算充足。
农场帐上原本结余1580万米元。
林奇买红酒五千支,入帐五千万米元。
张玉英五千支,入帐五千万米元。
松井勇太也是五千支,五千万米元。
粟田洋一,一万瓶,刚好是一亿米元。
菲丽丝奶奶,借出五亿。
总共7.658亿米元。
减掉支出的七点二亿,农场现在结余可用资金4580万米元,另有欠款五亿米金。
农场负债!
另外张还要支付给安琪和丹尼八十万奖金。
陈龙和蒙静六十万奖金。
尼可和彼得六十万奖金。
陈苏和本森也是六十万。
最后两天,他们冲刺、用尽办法完成任务,避免夜长梦多,这些是他们应得的。
新的一天,阳光万里。
早餐过后,张一带上聪明豆,崔友、贝西、安琪、丹尼、陈华。
六人、一狗,开始熟悉已经接收的农牧场。
这是张一的乐趣所在。
其他人,包括李知恩五人、本森、马乔、尼可、彼得、陈苏、蒙静、陈龙,则忙着和农场主对接,接手昨天刚刚购入的土地。
第一处来到安琪收购的五百公顷牧场,原牧场主是个热爱文学的老师。
现在已经拿着九百万米金,回西雅图研究课本去了。
他给张一留下三千头牛,这其中有一百头母牛、和两百来只小牛犊。
另外还有一些机械、大大小小二十栋建筑,还有十个牛仔...
种田种习惯了,看到这些桀傲不训的、沉默不语的、邋里邋塌的牛仔们,张一第一个想法是,把牛卖掉,牛仔遣散。
可是想想,干牛仔的都是生活低层人,生活不容易。
加上神户牛肉好吃,张一幻想,能不能养出同款牛肉?
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张一没有立即遣散他们。

“丹尼,这些人以后交给你管理,你跟他们聊一会,我去房子里面逛逛。”
“是BOSS!”丹尼应道。
原农场主的居所,是一栋由石块和原头建造的乡村别墅,室内大量使用橡木地板,看上去古香古色。
室内家具也是一样,大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样式。
给人感觉很有一番文人雅士风味。
“看着还不错哈,”张一赞叹一声,又问“它的评估价是多少?”
旁边安琪,手里拿着一叠文件,翻了翻道:“这栋房子,去年缴纳房产税一万米元。”
纳税一万米元,评估也就是一百万米元。
离开农场主的居所,一行人又逛到牧场的主要建筑——牛棚,这里很干净,看上去牛群有一段时间没有回来过夜了。
夏天气温舒适,牧场主为了节约成本,一般会把牛群放养在牧场上。
同时也善待了动物,让它们自由活动,而不是禁固、填鸭式催肥它们。
之后,又逛到牛仔宿舍、育牛室、干草棚、库房、维修车间、医疗室、油库、屠宰车间、牛粪处理车间…等等地方。
“….”
张一感到头疼,这些东些拆掉可惜,不拆又浪费地,每年还要缴纳不菲的房产税。
不过话又说回来,和牧场的三千头牛相比,这一点房产税又不算什么。
思来想去,张一后知后觉地发现。
再三千头牛存在的情况下,牧场的建筑没有一栋是多余的、一栋也不能拆。
一大圈逛下来,重新回到原处,丹尼和牛仔们之间有了充份交流。
十人全部留下来继续工作。
他们原本周薪一千米元,张一给他们承诺,他们不仅不会失去工作,薪水也会保持不变。
这让牛仔们爆发出一阵阵欢呼。
张一心生感慨,多么可爱的一群人啊。
为了留住这十人工人,也要把这处牧场经营下去。
过去一年,克洛斯农场,没有招到一个长工!一个都没有!
买牧场送工人,赚到了!
离开这处牧场,下一块土地居然也是一家牧场。
不同的是,这处牧场拥有七千头牛肉,及十五个工人。
工人比较多,肤色也比较复杂,其中有两个黑人和两个墨西哥裔。
这些人是愿意留下来的。
据他们说,另有七个人,因为换老板,不愿意再干,已经离开了。
对此张一并不在意。
和前一处牧场相同,两个牧场几乎拥有一模一样的功能建筑,后者更大一些而已。
接着是第三处,这是一处大型农场,面积超过两千公顷。
农场里的建筑和克洛斯农场差不多,主要由粮仓、畜棚、库房、维护车间、油库….等等组成。
田里的农作物也和克洛斯农场一样,整整两千公顷玉米田。
这里和克洛斯农场相隔二十公里,如果把这里的库房和建筑都拆掉,农机、粮仓也全部移到克洛斯农场。
新的问题又来了,两个农场之间相隔二十公里。
以后干农活,农机往返这么远,时间全浪费在路上了。
如果不拆,这么多功能重复的建筑,即占地、又耗税…
咝…头疼!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