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奠基(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您的支持!)
李峪看到他们都向自己表示效忠,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李峪脸露微笑道“既然诸位已经表明心意,那我也就放心了,在此我也向各位交个底,这里只是我们的起点,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朝鲜全境,于此为跳板,进而图谋辽东,辽中,辽北全境。这些才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所,到那时各位也才算出了头,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绝不再话下。”他一个大大的馅饼砸了下来,众人一开始忐忑不安的心情也定了下来,有的人已经开始在那里憧憬起来“反正以前老子还不是贱命一条,现在有这么个机会在面前,何不博他一搏,说不定就真的发达了呢。”想到这里他们的面孔不禁开始涨的通红,自然再次向李峪表达了效忠,在他们带动,又加上有心人的鼓动下,剩下的人自然也再次的表达了追随效命的意愿!
“好,既然诸位已经想好了,那我就不客气的下达命令了(呵呵,他还从来没客气过呢!),在这里兄弟我先说明,从今以后,我的命令一旦下达你们就要不折不扣的执行,要是有人抗命的话,哼,那就别怪兄弟我下手不留情了。”
“是,大人,属下等必定唯大人马首是瞻。”众人齐声答道。也有人在心里苦笑“不听你的能行吗?哎,还真希望你别耍我们,让我们也过过当大人的瘾。”
听到众人的回答,李峪很满意的点点头道“诸位也不必担心,只要是对我忠诚的人,我是不会亏待他的。”于是众人带着复杂的心情接受了李峪的领导,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李峪才把这些人真正的聚集在了同一条船上。紧接着李峪公布了自己酝酿已久的改革方案,李峪比较幸运,他带来的这些人本身就没多少文化,同时李峪又拥有朝廷命官的身份,再加上之前的杀人的威势,他的改革方案没遇到任何阻力。
首先他把绸缎岛改名为天安岛(李峪在这里取的是愿意天下安康的意思),然后再把护民队改为天安军,并将八百天安军按自己前世记忆中的中国陆军军制进行了改编,他将天安军编为一个营的规模八百人,下辖四个连,每个连下辖五个班,每个班编制四十人,每个班,连均设正副职各一名,另空设正副教习各一名(因为暂时没有人选)这教习就相当于李峪记忆中的辅导员,主要负责士兵的思想教育和教文识字等工作。李峪则自任为营长一职,朱泽绍为副营长并负责组建预备役两千人,而童子军的两百人编制则交由金孝武负责,同时还再招收十岁左右的女童五十名组成医护班,金孝葳负责教会她们基本的护理常识。日常训练则交给了金孝武来负责。在宣布了军事改革后,他又接着颁下了天安军军规,那就是来自他前世记忆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及美国西点军校的二十四条军规。他把这些规矩让手下的每个人都必须牢记,并下达了不尊军规的惩罚:作战不前者杀,陷害友军者杀,不尊军令者杀,泄露军机者杀,**妇女者杀,........。最后他又效法强秦宣布了奖励军功,鼓励公斗严禁私斗的原则,进一步确立了天安军的待遇问题(因为他们现在太穷所以没具体的规定每个人的待遇),规定了对内和对外的两部临时军令,要求全军做到对内爱民,保民,护民;对外则是为取胜可行非常之法。在战利品分配上采取官兵分开的原则,即战事结束后,士兵可以得到三成战利品,剩下的七成中两成分配给各级军官,五成则必须上交。听到了李峪的分配战利品的方法后,所有人都不由的两眼冒光,恨不得马上就可以有仗打,看着这些人的表情,李峪发出了会心的微笑。可以说从此刻起,天安军成为了一只拿着冷兵器,但拥有现代军队身影的超时代怪物了。所以在后来李峪给他们用上了火器后,这支军队就成就了他的赫赫的杀神之名。

在宣布了改革和个人的任命后,他立即就要自己这些下属行动起来,把一万九千多民众(在来的路上又死了一些)集中起来,先由朱泽绍他们去挑人,在他们挑完后,就宣布了军事管制的决定,他把剩下的一万七千人中的老弱约一千人编为一组,让他们只是负责烧水煮饭等力所能及的事情,约四千青年妇女编为妇女营,让她们负责织网,采摘野果运输粮食等工作,而余下的一万二千多人的男丁则分作了三队,每队四千人左右,分别让他们伐木扒皮,建筏捕鱼,建设草屋等生活设施。当然在晚间休息时仍然按照家庭为单位,同时他还从这些民众中选出能言会道,平素又有一定威望的人来负责分发粮食,并让这些人帮他在民众中找寻铁匠,木匠,及那些识字的人。李峪现在可是十分缺乏帮手,实施军管虽然见效快,但副作用也同样明显,所以在平安过完冬天后,他就准备废除军事管制,因为他知道,假如他没法使这里的民众富足安康的话,他也没法统治他们太久,更加没法实现自己逆清的心愿,那么自己的国家一定还会按照历史的轨迹向下发展,那么百年的民族悲剧将无法避免,这些都是他无法接受的。
第二天清晨,李峪早早的就同天安军的普通战士一样开始长跑,结束后他让朱泽绍他们带队去吃早点,要他们吃完后把所有副班长及以上人员带过来,士兵们则去参加劳动。吩咐完后他独自来到了海滩上,直到太阳出来了一会,他才让守更战士敲钟把人们叫起床来吃早点,这些都是李峪要求的,闻钟而起,闻钟而歇及一日三餐,都是他的硬性规定,天安岛上的居民必须遵守的。尽管人们都不理解他们的营长大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但人们还是照做了,当然担心粮食不够的也大有人在,这不马上就有一个来向李峪进言了。
“大人,您爱民心切,草民等自是感激不尽,但岛上粮食有限,如此下去恐怕不能持久,还望大人三思啊!”来人向李峪恳切的说道。
“呵呵,先生所言甚是,我也在担心啊,但为了岛民的健康着想,我必须这样做啊。哦.....还没请教先生名讳,李峪失礼了,还望先生莫怪!”李峪微笑着答道。
“大人客气了,草民孙泰,字守礼,为前明登莱巡抚孙元化大人嫡孙,大人能够接见草民已是草民的荣幸,在说了大人一心为民,令草民佩服的紧,所以才斗胆来求见大人还望大人海涵!”孙泰微笑看着李峪回道。
“啊.....你是孙元化嫡孙?”李峪忘情的惊呼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