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立国之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秦处置安乐侯后,境内已经是人心思定,除了还没拿下的地方外,大秦境内出现了一派忙碌和煦的景象,当官员到位后,所有地方都开始了建设,兴修水利,广开畎亩,大建工厂,特别是矿场、水泥厂、炼铁厂、制药局子、兵器炼制厂等关乎大秦国计民生的工业,因为到了现在,蒸汽机都还没有眉目,所以富裕的朝鲜劳力就派上了用场,到处都是兴建工程,显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盛世光景。
随着治安军展开了全境内的剿匪工作,大秦的治安也是一天比一天好,以前的那种随便一个地痞就敢在大街横行的光景在也不复出现了,现在的大秦,随着法律的颁布实施,后来归附的朝鲜人也开始学着见义勇为,扶老携幼起来,当第一个朝鲜人因为做了不少好事,被大秦表彰,并晋升为三等领民后,人们这才信了,大秦政府说话算话。于是乎,到处都是自发的监视街道,扫撒路面的人群。大秦的徭役本就不重,人们有大把的时间来为自己积攒成为领民的资本,渐渐的路霸没了,流氓也绝迹了,姑娘们也敢光明正大的上街嬉戏了,这些好处一显现出来,对大秦法律的支持就从先的被迫到自觉维护,可以说大秦法律开始深入人心了。
随着大秦境内的逐渐安定,大秦立国已经迫在眉睫,这一天,李峪和大秦的众臣们就在大殿上热烈的计划着着一步骤。
大殿中传来了孙泰的声音“陛下,如今大秦已经逐渐不如正轨,是时候举行开过仪式,也好让大秦的子民、领民们有个主心骨啊!”
“孙大人说的没错!虽然大家都知道现在大秦已经建立起来了,可是这心里还是有点怪怪的,就像是女人嫁人了,但没拜过堂一样,大家心里都觉得缺点什么似的!”这却是朱泽绍的声音了。
李峪也是笑盈盈的看着下面站成两排的大臣们,原本李峪一再提议要大臣们坐着议事,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众臣一齐反对,理由就是陛下应该有陛下的威严,如何体现,就在这些不经意的小事上来体现,还是最后朱泽绍的话有用,那就是大家都这么做,也没什么嘛,不就站一会儿,又不会死人,何必改来改去,麻烦的要死。所以李峪就没再提这事了。李峪听了朱泽绍大话后不由呵呵小了起来“绍哥,这话说的形象啊!咱们大秦现在都知道咱们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但老百姓没有这个开过典礼是不会承认的,好,那么就叫范江加把劲,他拿下剩余州府后,大秦就立国!”
“好,便宜这小子了,嘿嘿,开国大礼呀,他还不加油努力啊,哈哈!”朱泽绍哈哈笑道。
孙泰上前一步说道:“好,那臣下等就开始筹备大礼,不过王上是否也该准备一下和王后大婚的事宜,还请王上定出沈妃和金妃的名号,以安后宫之位!”
李峪不由一阵头疼,这后妃的名号可不好定,他苦苦思索了一会儿,灵机一动,沈芊芊美艳大方,何不称为艳妃;而金孝葳古灵精怪,就像是一个小精灵一样,何不称为灵妃。当下他就对孙泰说道:“这样吧,那就封沈芊芊为艳妃,金孝葳为灵妃,这件事就叫给守礼去操办了。”

“臣必定不负陛下所托,把大殿婚礼办得妥妥当当,彰显我大秦国威。”孙泰高兴的答道。
这时候朱国盛上前说道:“陛下,孙大人万万不可。艳妃娘娘可以开国之时一并册封,只是灵妃娘娘年纪尚幼,于大秦法律有碍,还请陛下收回册封灵妃娘娘的成命!”
李峪和孙泰都是一震,李峪更是惭愧:“依法治国,自己都还差点违法了呢!都亏了朱国盛这小子,不愧是我的学生,好样的。”李峪呵呵一笑道:“国盛说的有理,幸亏你提醒啊,要不然我和守礼在大秦国民面前可是丢大人了,好,就按国盛说的,先不忙册封灵妃,等几年再说吧。”
大臣们一齐行礼道:“王上圣明!从谏如流,此大秦之福,万民之福!”
李峪一摆手:“哪的话啊,大秦法律尊严不容亵渎,本王制定了大秦律法,就得带头遵守,本王的后世子孙也得遵守,否则就无权继承大秦的基业。也不得入大秦的祖庙。”
这时一个内侍快步跑了进来,抚胸行礼道:“陛下,台湾延平君王特使陈近南陆开方求见!”
李峪和大臣们对望了一眼,李峪微笑还了一礼:“好了,去请他们进来吧!”
内侍飞快一礼后,小跑着出去了,不一会儿,陈近南和陆开方就在他的引领下来到大殿,一齐学着大秦士兵一样抚胸一礼,一齐说道:“受延平君王差遣,特来求见陛下,希望台湾和大秦能够结成攻守同盟,一并完成反清大业,恢复我汉人的江山!这是一点台湾的土产还望陛下笑纳!”
李峪一鄂“攻守同盟,现在大清根本无力对付大秦,李峪可是知道后来康熙稳定天下,平了三藩,在他们准备好的时候都还把自己嘴疼爱的女儿嫁给葛尔丹,直到数年后才与之兵戎相见,现在嘛,凭康熙谨慎的性格,可能对大秦用兵吗?就算是碰上什么外力的资助也不大可能。”孙泰也是一样的想法,他上前一步说道:“王上明鉴,如今大秦白废待举,正是建设的关键时刻,我们不可同大清发生冲突,延平君王所请,合情,但目前非大秦所宜,还请王上慎重考虑,再做答复!”
李峪歉疚的看了一眼陈近南和陆开方,说道:“陈军师,陆大哥,大秦初立,正是勤修内功的时候,还请上复延平君王,他的心意大秦谨记在心,以后必有所报!”
陈近南微微失望,知道大秦目前是不会和台湾结盟的,毕竟自己和李峪的关系也不过一面之缘,他不可能为了一面之交,将大秦拖入险地。所以他也没再开口相求,之是希望可以对台湾商人开方口岸,可以和大秦通商,这李峪和众臣自然不会反对,当下就同意了他的要求,并要他们和商务部的人去谈通商事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