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战后余波(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动力!这书您看着如果还过得去,请投票支持和向您的朋友推荐一下!谢谢!)
看到皇帝皱着眉头陷入沉思中,“皇上、皇上,你没事吧?”跟来的三等侍卫魏东亭小心的推推康熙,康熙这才从沉思中醒了过来,他咳嗽一声对戴梓说道:“哦,戴先生,依你看这李峪下一步会怎么做?”
戴梓小心的看了一眼皇帝,呐呐的回道:“陛下,草民认为李峪贼子必将对朝鲜不利,请恕草民直言,那李峪的天安与别的地方不同,就在于他是以当年法家的那一套来治理地方,一切言行都有法度,就像当年的大秦一样,这样的地方往往最能聚集全部的人力物力,只要给他们时间,必定会为祸一方,万不可像当年六国一样给他们修养生息的机会,不然,恐怕会祸害一方。还有那李峪已经自立为秦王,现下正图谋朝鲜呢?”
康熙一怔“李峪贼子,野心不小哇!”他考虑了一下对戴梓说道:“朝鲜也不是纸糊的,那是他说图谋就图谋的,郑记得朝鲜王是李棩,还是先帝顺治爷亲自册封的呢,他也不简单呐,朝鲜也不是没人,朝中的几个老臣也算是老成谋国的人,李峪只怕会吃亏吧!”
戴梓苦涩的一笑道:“请皇上恕罪,草民不认为朝鲜能挡得住李峪贼酉的脚步!”
康熙好不容易找到的一个自我安慰的理由,听戴梓一说,心中也是一禀,遂开口道:“好,你给郑说个理由出来,郑不怪罪你就是。”
戴梓听康熙这样说,就说道:“我虽然只在天安呆了一个月左右,但对天安的一些东西还是有所了解的。第一点,就是天安的军队编制与大清决然不同,他们的管理和训练更加严格,几乎到了全民皆兵的程度;第二点,就是那些归附李峪的民众极为好斗,以武为荣,在那里要是不去当兵,据说是连娶媳妇都没指望的;第三点,就是李峪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火器,大量的装备军队,他们的火器几乎可以和前明有得一比,在军中的比例特别大,并且十分先进,比草民胸中所学不知高明多少倍;第四点,就是李峪贼酉志向高远,又懂得收买人心,每一次战争,那些反贼人人都能得到好处,而且还把那些抢来的女人按照军功分配给各级军士,所以他的军队就是一群饿狼、野兽。”
康熙只是‘嗯’了一声,军队只有是野兽那才有战斗力,这他们爱新觉罗氏可是深有体会,哪一次攻城大战,不许给士兵入城之后,几天可以不守军纪的承诺,要不然哪来的战斗力呀。他只是不置可否的说道:“朝鲜军也还是有不少战斗力的,哪怕这李峪军再强,他们也没多少人,对上了朝鲜的几十万大军还不是没辙吗?”

戴梓知道没有亲眼见过天安军的人,是不会知道他们的可怕的,他的眼中仿佛又看见了那些人站在大太阳下一晒就是几乎一个时辰,还不准乱动,一动那些什么教官就是一阵鞭子侍候,那些个军人咬牙在那里挺着,一声也不敢吭,就觉得大清的八旗精锐与之相比,竟然大大不如,他轻叹了口气:“皇上,草民不敢妄言,想必皇上已经知道朝鲜水师全军覆没的情况了吧,我刚好看到了整个过程,惨呐,一万数千人竟然被天安军几千人围歼,连统兵大将也没能逃脱啊!可是我在过后却听说天安军居然一个受伤的人都没有啊,他们的可怕由此可见一斑,皇上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呐!”
康熙却是一惊:“什么,朝鲜水师全军覆没?郑这里却是一点消息也没有啊!”
魏东亭轻轻的靠上来说道:“皇上,军机都在鳌拜手中,他没通告皇上也是有的。”康熙却是恨恨的道:“鳌拜,要不是他在那里胡乱圈地,那会出来个李峪呀!这厮误国啊!”他转身向外走了几步,似乎想起什么,转身对戴梓说道:“戴梓,郑这里有个差事要给你,你可愿意?”那戴梓辛苦读书为的还不是这一天,他立即跪倒在地:“皇上,草民一生读书,研究火器之学,为的就是报效国家,皇上但有差遣,草民肝脑涂地必死命以报皇恩!”看着俯伏在地的戴梓,康熙也是一阵犹豫:“要是这戴梓是李峪派来的人可怎么办?”这就是差距,李峪费尽心思网络戴梓,人家根本就不鸟他,在戴梓这些读书人眼中,大清不过改朝换代而已,李峪的法家之治却是要动摇儒家根本,那是当时的士子所不能接受的,所以一开始孙泰就提醒李峪,他不但要与各国的官府作对,还要有与天下的读书人作对的准备。可康熙不同,满清入关已经数十年,他们的统治也确实比明朝后期要强的多,老百姓才不管你什么汉夷之分,只要能吃饱饭,他就服你,你是汉人又怎么样,你不给他们吃饱他就造反,所以康熙此时在万民心中就是正统,他只要稍一暗示,戴梓立即就向他表示效忠,并且还感恩戴德,这些都不是李峪可以比较得了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