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戴梓的离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动力!这书您看着如果还过得去,请投票支持和向您的朋友推荐一下!谢谢!)
李峪在住处和三女卿卿我我,发展感情时候。而此时的天安府宾馆中,被李峪掳来的戴梓正在自己的房中长吁短叹,看着窗外的夜景发呆呢。他来天安已经快一个月了,对这里也算了解一些,知道他们的火器制造极为先进,甚至远超自己所知,自己几本家传书上讲述的东西更与之无法比较。同时这里大行强秦之法,混没将大清律法看在眼中,这也还罢了,更加让他不能容忍的是那些府学,自己发现他们竟然把四十五经当作什么选修课程,教的完全是些不知所谓的天文地理、化学生物这类的,更是非古今、薄孔孟的东西,戴梓根本就无法接受。他也看到了这天安的重农、重商、重工、重教四举并重,竟然把读书士子和商贾农夫工匠之类相提并论,最重要的是这里全民皆兵,民众好战之极,士兵地位极高,所有的这些都是戴梓无法接受和理解的,所以到了后来他也就不大出去转悠了,喜欢呆在屋子里自己思考哪一天才可见到李峪,好驳斥一番,让他放自己离开这里,以免被这些反贼拖累。
“文开先生还是在房中,不肯出去散散心?”这时房门外传来了孙泰的声音,只听一个守卫恭谨的回答道“孙大人,戴先生最近不大出去,老呆在房中,我们也劝过不过戴先生不肯听。”孙泰的声音停了一会,却轻微的叹了口气“这里不用你们守着了,先下去吧!”那两个守卫答应一声,迅速走了开去。
戴梓知道又是孙泰来找自己,自己在这里也就和孙泰能说得上话,这里的人大都顽劣不堪,只要听到说那个什么大都督坏话的人,他们就会一窝蜂的上前理论,还好这里的法律不准私斗,要不然自己恐怕都被这些乱民分尸了都有可能。对孙泰他也很看重,于是他不敢怠慢赶快上前开门作揖,把孙泰让了进来,“守礼兄,多日没来看兄弟了,不知尽日过得可好?”孙泰却按照天安礼节给他平胸一礼答道“托开文老弟大福,总算还过得如意,开文老弟尽日可好?”说着话孙泰径自走入房间,坐下倒了杯水自己喝了起来,显见他对戴梓已经很熟了。戴梓也不见怪,也坐到了孙泰对面,焦虑的说道“守礼兄,不知兄弟我哪天可以回江南老家啊,外面的金窝银窝还是不如自己的狗窝啊!再说家中也还有亲眷让兄弟挂念。”孙泰一皱眉头,“开文还是不愿意留在这里效忠秦王吗?”戴梓一怔“好快啊,守礼兄,现在看来天安是决意造反了,那么快就自己称王了,还打明旗帜!”他一顿又接着说道“守礼兄这‘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难道兄就不劝一劝这些狂徒?”孙泰微微一笑“想当年我大明抚有天下之时,这一句话对现在的满清还不是一样的适用,他们还不是一样扯旗造反,开文老弟难道忘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还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些满人强加在我们头上的耻辱了吗?难道开文兄你的铮铮傲骨也被奴化了吗?”孙泰的话像一把把利刃直**戴梓的心中,戴梓一时也是无话应对,过了一会儿才勉强说道“守礼兄所说弟又如何敢忘怀,但这些不过是当年睿亲王多尔衮把持朝政,犯下的杀孽,平心而论,自从顺治爷亲政以来,抚慰有方,天下已是初定,天下万民无不想有片时的安宁,老百姓的生活至少比起前明来要好得多了,更何况今上重用贤能,已经展现一代明君风范,开科举广选天下英才,我想不用多久就会重现当年汉唐盛世!”孙泰知道戴梓口中的开科举才是重点所在,自己也曾劝过李峪,但李峪不肯实施科举这种老化的考核模式,而是采用先有天安府学学历证明才可参加选拔的考试制度,他也知道戴梓代表的就是那些读书士子的心声,天安一天不能像大清一样开科取士,要想让这些读书人归心那是想都不用想了。孙泰叹了口气再次劝道“开文老弟,我在追随秦王以前,也认为大清取代大明是大势所趋,看到顺治治理天下也是有道之君的模样,也对当时民众的生活有所改善而高兴,哪怕我家里遭了灾,也没想过要反大清,但我追随我王之后,我才知道,自己以前以为的富足生活是多么的不足道啊,开文胸想必也对天安民众的富足一个认识吧?秦王如此励精图治,难道比不过那个满洲皇帝吗?”戴梓冷冷一笑“守礼兄,我敬你的为人,但不许你侮辱皇上,当今天子乃是真命天子,又岂是你口中的那个反贼能够比得了的。哼,守礼兄请转告李峪,我此生绝不会效忠于他这种逆臣贼子,天安不是依法治国吗?那现在将我软禁在次那又代表什么,难道你天安也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主?”

话说道这个份上,孙泰知道自己再劝也没有用了,他也不好跟戴梓生气发火,只是看了一眼戴梓,说道“以前我很佩服戴梓你的文才,不过既然道不同不相为谋,那也没必要在把你留在天安,我自会向我王陛下进言放戴梓老弟归去。今天就不打扰你休息了,告辞!”戴梓也是冷笑一声,一拱手“孙大人请慢走,恕不远送!”孙泰苦笑了一下转身就走了,他知道自己和戴梓算是彻底决裂了,这从两人的称呼就可以看得出来。
第二天,李峪在接到孙泰的消息后,也只是叹了口气,这个时代自己是孤立无援的,要想像前世自己看的书上那样虎躯一震“帝王之气大发”一票人才就来投奔的景象,在自己身上发生看来是完全不可能了,他不禁暗暗发狠道“你们不来,我还看不上呢,我自己培养出来的肯定更好,又忠诚,又没有什么条条框框限制他们,说不定对天来说这些所谓‘英才’没有更要好的多。”也是从此刻起,李峪终其一生也没在亲自出去寻找过一个历史人物,倒是后来不少历史上的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的登上了大秦帝国政治权利的顶峰。李峪当时对孙泰说的一句话就是“法律不可亵渎,不管是任何理由!”所以第二日戴梓就被送走了,李峪只是看着戴梓远去的背影轻轻的叹了口气“希望我的到来和这次自以为是的寻访人才之旅不要给这位可怜的科学家带来什么坏的影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