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笺大秦王国第一章战后天安(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的支持就是我写作的动力!这书您看着如果还过得去,请向您的朋友推荐一下!谢谢!)
李峪站在天安军院的会堂中央,目光炯炯的看着坐满了人的礼堂,他一一从天安府各级官员脸上扫过,看到下面的官员个个正襟危坐,他满意的点了一下头,这就是他要求的官员作风,他把后世军队中的作风给完整带入了天安,现在的官员可是坐有坐样,站有站样,言行举止都有标准可循,天安新法的苛刻由此可见一班。李峪微微一笑开口道:“诸位,天安能保无恙诸位出力不少,特别是当朝鲜来犯时,各位的工作更加到位,这一点我很满意,按照天安法律规定,对有功人员天安将会对他们进行嘉奖,诚所谓后方稳定,前方不乱,故现嘉奖如下:第一、这一次天安各级官员全体晋级为二等领民;第二、凡主动支持你们的工作,同时在这次战争能主动站出来帮助民众的天安公民皆晋一级,对有突出贡献者则赏印尼女奴一名,白银五十两;第三、此次天安府表现突出,展现了爱民护民的一面,故赏白银五万作为各位的嘉奖;第四、治安军作战勇敢灵活,更是达到了零伤亡的完美战果,故全体官兵其家属自动晋级为一等领民,各家赏白银五十两,战士本人立功者可优先考虑进入天安军战斗序列;第五、天安军学院此次参与作战的学生给予五十分学分,可以提前一年既学习两年后,可以免试进入天安军战斗序列任班长一职。至于天安军嘉奖按照相关规定奖励。”念完嘉奖令后,李峪平胸一礼后感慨的说道:“本督在这里谢过诸位同仁了,我代表天安的全体民众感谢你们为天安做的一切,谢谢!”“哗”的一片鼓掌声响起,不知是谁带头喊道:“大都督万岁!天安府万岁!天安军万岁!”一时之间整个礼堂充满了‘万岁’之声,在人们的**稍微减下去一点后,天安军院的学生们全体忽然整齐的站了起来,“啪”的一声,向李峪行礼后喝道:“天安军院全体再次宣誓,永远效忠天安法律、永远效忠大都督、永远效忠天安府!”他们的誓言激起了更大的热潮,天安府的官员们也庄重的向李峪再次表示自己的忠心。更有人乘机喊出了要李峪称王的口号,一时之间立国称王的呼声回荡在整个天安军院礼堂之中。
李峪只是严肃的站在那里,静静的看着大家,他没有说话,礼堂中的人声渐渐低了下去,李峪才开口说道:“称王立国?诸位的好意我知道,这次我准备顺应民心称王,大家知道吗?这一次的巴达维雅之战给我很大的启示,那些荷兰人已经面临绝境,可是还能爆发出令人震惊的战斗热情来,这一点我想请所有人都回去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假如不是天安军的武器比对方先进得多,要拿下巴达维雅恐怕不大可能!等大家都想清楚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我天安立国之时!”“是,大都督,我等必定不负大都督所望。”看着人们井然有序的走出礼堂,李峪和留下的各司长官,海陆军正副部长朱泽绍和范江、还有司法税务科学院等各级负责人一起走进自己的办公室,等大伙坐下后,李峪开口就说到:“朱国盛、孙家强你俩是负责司法的,你们说说最近天安的情况!”大家知道李峪这既是听取工作也是考核他们,两人对望一眼,朱国盛平胸一礼对李峪说道:“大都督,现在的天安执法已经走上正轨,除了那些新来的民众一时还不适应外,新法已经融入了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中,现在凡是那些违纪的人只要一露头,立即就会有当地的民众将之抓获,扭送治安军治所里,所以现在的天安我敢保证是这个世界上最安静平和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李峪满意的对两人投去赞赏的目光,说道:“法律贵在坚持和恒久,同时还有它的效力,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才可以维持法律的权威性,所以对各位我是一再的强调‘法不可违,更不可亵渎’。诸位的工作还是任重而道远啊,想当年商鞅在秦变法二十余载,而秦法还差点就被推翻,所以我们天安到现在不过七八个月,法制还要大家来保护它啊!”孙泰点点头说道:“没错,若非我们有强大武力作保障,这一次的荷兰人就几乎使天安新法作废啊!”朱泽绍几人也是点头表示赞同。孙家强上前说道:“大都督刚才曾说,荷兰人战斗力惊人,即便陷入绝境也会战斗到底,我想这和大都督平日教导我们的国家荣誉感和归属感应该有很大关系。那么我想请大都督在天安赶快建国,以免让民众再度失望了。”朱国盛也上前说道:“老师,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叫你老师了,我希望从明天起我们都改口叫老师你为王上!我有一点看法,老师说我天安的武器比对方先进,那么我们就要立法避免这些武器流入外人手中,哪怕要卖,也只能卖给他们我们的淘汰品!”李峪大喜“好啊,那这事就交给司法部,赶快立法,不过这段时间也不能叫人钻了空子,你们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避免武器外流。”李峪看了他们一眼就说道:“大伙都好好干自己的工作,同时准备好立国大典,在那天,我还要和周倩、沈芊芊、金孝葳举行订婚仪式呢!一切就有劳大家了。”孙泰等人自是齐声答应,孙泰想了一下,问道:“大都督,哦,不,应该叫王上,既然天安要立国了,那王上国号想好了没?”李峪一笑说道:“当然是‘秦’为我天安国号了。”李峪看到大家都很兴奋,只有孙泰似乎有点顾虑的样子就问道:“守礼,有什么不对吗?”孙泰犹豫了一下说道:“用‘秦’为国号,臣觉得不大吉利,历来自赢秦灭亡后,凡用此国号者无不国运短暂,我们也……”“哈哈,守礼多虑啦!”李峪笑着打断孙泰的说话“赢秦之王起于卫鞅变法,然过百余年后,秦一统六国,可谓鼎盛之极,然其不通法令当与时俱进的道理,坐守成法,焉能不亡。后世那些以秦为国号的又有哪一个得秦之精髓,不过一个名号罢了。我天安不同,所行之法与赢秦相似,但无其刻板苛刻,又有变通之法,相信我天安以秦为号只会更加兴旺,绝不会出现因‘秦’字而亡的情景。”几人对李峪的见解很赞同,不由一起平胸行礼道:“秦王英明!这是我天安之福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