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开饭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说施耐庵晚年无子,与老伴申氏在吴县寡居。因拒不做官,清贫如洗。往日有好友刘伯温及爱徒罗惯中接济,尚过得去。这几年战乱没联糸上,苦呀!眼看《水浒传》稿费吃到尽头,两老心急如焚。
这天中午,两老吃过饭后,一起坐在门前聊天。可能吃饭吃不饱,两老越说话越伤心。
“老爷,您别清高了。”申氏又抹眼泪又抹鼻涕。“听说高衙内开个拐卖走私公司,有军方重兵护航,非常赚钱。老爷去应聘做个记帐总可以吧!”
“我也想呀!”施老泄气了。“他们招女人要求是大胸细腰姑娘,男人只录用健壮的少男。老爷我才几两肉,谁要呀!”
“听说宋公明开个花花公子娱乐都,老爷去说说书总可以吧!”申氏还是不死心。
“哎!我去过了呀,去也没有用。”施老爷子又叹气。“他们那里最兴那个钢管舞,脱裤子衣服什么的,说书说给谁听呀!我这进士文凭没用呵。”
……
两老从中午开始叹气,一直到傍晚,申老太太要做饭时,突然灵光一闪——“有啦,开个饭馆!管他战乱不战乱,人总要吃饭的。”
于是,两老东筹西借,在城东租间小屋,开个“施记饭馆”。为省线,申氏又当主厨又当火夫,施老又当掌柜又当小二。忙前忙后干了半个月,生意依然冷淡,借的银子都没法还。
“老爷,现在兴三陪呀!我们没有三陪,谁会来这里吃饭呢!”申氏又唠叨了。“要是潘金莲来陪吃陪喝,生意肯定好。”
“我们养不起!现在潘金莲身份高贵,没有大价钱给她,她会出场吗?听说几天前潘金莲还写信骂我,说我不分红白把她写成淫妇,要来找我还她清白,还要索取巨额名誉损失费呢!”
“潘金莲还不算淫妇?”
“潘金莲说武大郎没生育能力,夫妻俩想要儿子,所以请西门庆帮忙。潘金莲说这是他们家务事,外人瞎说做什么。”
“潘金莲借种?武二郎好过西门庆千倍。”
“你不懂。”施老爷子叹了一口气。“潘金莲和武二郎搭上了好几年呢。武二郎干那事够威够劲,但武二郎也没法呀,他们有遗传病生不了后代,不然武二郎早就讨老婆啦。”
“老爷,快想个法子吧!不然没生意呀!”
施老爷子想了一天——老夫一生老老实实,却没有好报;高衙内欺世盗民,却生活好好的。这是什么世道?苍天无眼呀!是不是做恶人才好呢?我是不是也做做恶人一次?反正快破产了,稍稍乱来一下,会发怎么样呢?——最后,施老爷子咬咬牙,写了张广而告之:
———●★●———
本店聘请民间大美女潘金莲当大厨【原来是申氏蒙着脸炒菜】
特色大菜谱:
景阳岗虎鞭汤——武松祖传秘方【原来羊鞭猪鞭都用上,加些春药就行】
梁山泊清蒸鲤鱼——张顺祖传秘方【原来用洗脚水清蒸,味道特浓】
五台山红闷狗肉——鲁智深祖传秘方【原来用小孩湿尿布盖着狗肉红闷,童尿大补】
广告后三天内半价供应。
———●★●———
不料这一来,生意火红了起来。
半个月中,两老忙得晚上伸不直腰。半夜数钱时,两老边咳血痰边商量怎么找几个伙计。
申氏连夜找来李鬼夫妇帮忙。施记饭馆火红了呀。
那时吴县新来一个知县叫陆虞候,是高太尉府的。听说是没帮高衙内搞上林冲漂亮的娘子,被高太尉寻了个短,下放到吴县当土皇帝。是夜三更,陆知县从十七姨太肚子上爬起,未觉尽兴,又吩咐下人备灯去临幸十八姨太。
十八姨太非常年轻非常漂亮,应付年过半百的陆虞候知县非常轻松。十八姨太精力充沛,陆虞候知县根本满足不了它她。这不,今晚十八姨太又与年轻力壮的管家偷情啦。两人在床上正热火朝天,下女叩门暗示老爷来,吓得十八姨太差点背过气去。十八姨太慌忙把管家从后窗赶走,披件薄衣便赶去前院迎接老爷,她慌慌张张的,没记得穿上裤子。
陆知县一见十八姨太,眼都看直——红烛光下,伊人薄衣红面,玲珑起伏;两眼勾勾,**带娇;细腰慢扭,丰臀轻摇;两腿修长裸露,胸臀隐隐约约……
陆知县情急之下,门也不关,抱起美人便水深火热起来了。可是,陆知县**抖动了两下,便爬直喘息了。
“老爷,听说虎鞭汤很补,妾叫下人熬一堡给老爷喝好吗?”
“老爷我今晚喝三堡了。肚子还胀哩。”
“听说城东施记饭馆景阳岗虎鞭汤管用。花家九姨太说,花员外喝了施记饭馆的景阳岗虎鞭汤,那天晚上,花员外把几个姨太太都搞得死去活来呢!”十八姨太说得很认真,事实上是他们的管家喝了景阳岗虎鞭汤后,把十八姨太搞得死去活来。
“明天你去弄些来吧!”陆知县呼呼大睡了。
第二晚,陆知县兴奋呀!施记饭馆景阳岗虎鞭汤神了!陆知县从一更战斗到五更,十几个年轻漂亮的姨太太讨饶了,他还去黄脸婆处。闹得陆府整夜灯火辉煌。
从那以后,施记饭馆成了官爷指定就餐处,施记似乎更火爆了。
一月后,施老先生与申氏商量着——开施记饭馆分店,以缓解饭馆的压力。两老正要确定计划,李鬼哭丧着脸进屋来。
“掌柜……”李鬼哭葬着脸,象新死了娘似的。“张屠户和李船夫又来摧银子了。”
“给他银子就行了,不用问我。”
“可是我们柜上没银子呀!”
“你去衙门追帐得了没?”施老爷子急了。
“去了几回,但是他们不给银子。”李鬼象老爸也刚死去。“他们说他们是吃官餐,不付钱的。小人还被打了几回。”
施老先生心凉了。
“我们欠的共有多少银子?”申老太太也非常焦急。
“张屠户四十五两,刘猎户八十八两,李船夫三十两……共计二百九十七两。”李鬼边说边递来帐本。
“天哪!我们可是小本生意呀!”申老太太尖叫着,软倒在板凳上。
施老先生没想到生意最火红的时候,却是他们最亏欠的时候。
施老先生沉默很久,冷静地说:“我们明天关门吧!不然更加困难。”
第二天,施记饭馆在一片吵闹中公告倒闭。
施记饭馆倒闭几天后,罗惯中的下人刚好找到施老先生,并从千里之外带来三百两白银。“雪中送碳呵!”施老先生老泪纵横。还清债后,两老一起到乡下种地。

两个月后,李鬼带个胖管家找到施耐庵老先生。
“老爷子,大喜事呀!”李鬼兴冲冲地说。
“什么喜事这样高兴?”
“您老的书又要出版了。”
“是吗?”老先生也高兴了。毕竟从文一辈子,自己书能流传下去比什么都高兴。
“高衙内文化出版社要出版你的书。”胖管家大声说话以吸引人。“已经请世界知名人士改编过,你客串当个顾问,在这里签名便得到一百两银子。”胖管家递来稿纸,还有一张和约书。
老先生连忙请客人进屋,他把稿纸放在饭桌上坐着看。
“天呵!怎么改名叫《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老先生惊叫。
“原名很老土!”胖管家说。“改了才吸引人的购买欲。”
“天呵!第一章怎么是‘王教头私窥妹洗澡,九纹龙夜偷八姨娘’?”
“现在写荤些才吸引人,家庭男女成员乱来乱搞的更加吸引人。”
“天呵!第六回‘**一夜御八女,豹子头误入公主房’……”
……
“天呵!第十一回‘梁山泊乐都旱鸭陪富姐,汴京城红楼金莲戏九男’……”
……
李鬼久久不听到施老先生尖叫了,以为施老先生想通了,正要道喜,却见老人家伏在饭桌上一动不动的。李鬼摇了摇施老先生,施老先生竞断气了。
“施老先生死了!”李鬼尖叫起来。
申氏闻迅从后院跑出来,赴到施老先生尸体上嚎嚎大哭。突然,申氏两眼一翻,跟随着施老先生断气了。
这下,他们再也不为生计发愁了。
〓〓〓〓〓〓〓〓★☆★〓〓〓〓〓〓〓〓〓
〓〓〓〓〓〓〓〓☆★☆〓〓〓〓〓〓〓〓〓
附:
施耐庵(1296年-1372年)
本名彦端,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今江苏省泰州市),迁兴化县(今江苏省兴化市),再迁吴县,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关于他的生平,由于缺乏资料而众说纷纭,甚至对有无此人都有争议。《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其门人。
身份争议
早自明朝时,就有人提出施耐庵就是元末明初南曲著名戏剧家之一的施惠。此说最早见于明人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即君美之传水浒,意欲供人说唱,耸人观听也,原非欲传信作也。”至清朝时,很多谈及施惠的人开始把施惠和施耐庵混为一谈。如无名氏《传奇会考标目》:“施耐庵,名惠,字君承,杭州人。”
至近代,仍然有人力主此说。如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认为“耐庵即施惠号”。此外,曲学大师吴梅也持此观点。
此后又有人考证《水浒传》中有江浙方言,并发现施惠的《幽阁记》中有一些描写和《水浒传》相似,以次推断二书皆出自同一人之手,施惠也就是施耐庵。但是很多人认为该证据难以令人信服,而且有关施耐庵和施惠的关系多数臆断,一些说法也只见与稗官野史。
此外,戴不凡又认为“疑施耐庵即郭勋”。他认为郭勋刻水浒后才开始署名施耐庵。但是这个论据并不能够立足,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署名施耐庵的百回本《水浒》出现。
家世
关于施耐庵的籍贯一直多有争议。自从在江苏大丰、兴化一带发现了施耐庵的一些史料文物后,经过学者研究,基本上认为祖籍是泰州海陵县,鼻祖世居兴化,后迁苏州。施耐庵晚年为避战乱,又迁回兴化,旋即徙居白驹场。
施耐庵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的施之常后裔。父亲施元德依靠撑船维持家计,母亲姓卞。有兄弟三人。
生平
由于关于施耐庵生平的文字资料缺乏,研究者多采集许多施耐庵家乡的口头相传资料及后裔的口述和野史,来大致勾画出施耐庵的一生。而一度被认为是信史的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和袁吉人《奶庵小史》则被认为是伪作
求学入仕
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施耐庵出生于平江路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怀胥桥北施家巷。由于家贫,无法上学。7岁开始,他只好通过自学学习。13岁后在浒墅关的一家私塾念书。
19岁时,他考中了秀才。并且同私塾教书先生的女儿季氏结婚。25岁时被苏州官吏荐为“孝行信义”,29岁考中举人。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年),36岁的施耐庵中辛未榜进士,并结识了同榜的进士,也就是日后明朝的开国功臣之一的刘伯温。
得中进士后,施耐庵被朝廷委以钱塘县尹之职。但是当时由于作事情需要得到元人担任的达鲁花赤批准,施耐庵十分不得志。做了两年县尹,由于触怒元人,愤然辞官。在苏州施家桥办学授徒。在这里,他收下了一个商人的儿子罗贯中(也就是日后《三国演义》的作者)为徒。其间施耐庵父亲和妻子相继逝世,随后续娶了申氏。此时他已经开始着手撰写《水浒传》。
至正年间,贩卖私盐的张士诚起兵反元,其属下卞元亨是施耐庵的表弟,于是在卞元亨的邀请下,施耐庵成为了张士诚的军师。在施耐庵地帮助下,张士诚从兴化一路打到苏州。此时,由于意见不合,施耐庵辞别张士诚,带着门人罗贯中四处游学。
隐居着书
开始施耐庵在常熟河阳山隐居,为当地一家姓徐的人家当教书先生。三年后,刘伯温向朱元璋推举施耐庵,但是他坚辞不就,只好离开河阳山,回到苏州施家桥。《水浒传》大体也是在此时写成。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包围苏州攻打张士诚。为了躲避战乱,在好友的帮助下,施耐庵举家迁回兴化白驹场故居。
《水浒传》成书后,很快民间传抄开来。根据民间传说,刘伯温奉皇帝之命寻访施耐庵时,发现了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并带给了皇帝。朱元璋看过后,认为“此倡乱之书也,是人胸中定有逆谋,不除之必贻大患。”密令当地官吏逮捕施耐庵。
施耐庵被关押一年多后被释放,但是身体已经不行。虽然有罗贯中的帮助,但是返家途中又染病不起,只好在淮安养病。第二年,也就是1372年客死于淮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