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等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的那段日子,木棉过得十分惬意。且不说振海对她是如何的千万宠爱,关键是她自己内心里走过了一道坎,大有雨过天晴彩霞满天、精神情感得以解脱释放的意思。一时,振海木棉二人恨不得吃在同一碗里喝在同一盏里,空前的融洽滋润。话说人心情好了精神就好,精神好了牙口就好,吃吗吗香,木棉的胃口大开,饭量惊人。
红儿平安诞下一女,振海还屈尊陪木棉出宫去探望了一番,送去许多礼物和祝福。抱着新生粉嫩红儿的小宝宝,木棉激动之余差点许诺将来要娶来当她儿媳,被振海给拦下话头。
吴国郡主的婚事也有了着落,经过木棉的一番思想工作,左易楚应下这门亲事。好在易楚也是青年才俊,又是皇亲国戚,郡主满意。亲事问题解决了,如何援助吴国的问题却一直在斟酌中。
这期间,正风送来了周国皇帝君北晔的亲笔信,提醒木棉“三年之约”。木棉犹豫再三,找到振海说出此事,当年她迫于宁国夺位内乱的局势和周皇达成的协议:三年内周国不动宁国,同时宁国也不帮吴国。振海这才知道木棉还曾为他远谋于此,当下答应她在还剩下的一年多时间内不会令她为难,宁国不会明着出兵吴国。
通常而言,王子与公主走进城堡,从此便开始了幸福的生活。但事实上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否则怎么会有戴妃撞车丹麦王妃打官司讨要抚养费的事发生呢?有了这样思想准备的现代人,本就将理想和现实分得清清楚楚,对婚姻的期望值不高失望也就越少:不奢求天长地久,更珍惜眼前拥有。这话很适合用来描述木棉此时的心境:爱了就爱了,投入地爱一把吧。
木棉的投入感动了振海也传染了他,他似融化的雪山扯下了平时一贯冷峻的外衣,身心如沐浴在和煦的春光里,快乐得溢于言表。两人缠绵油腻到一处,情到深处时的举止连开通的老爷子都看不下去,只可怜后宫里那些灯泡似的宫人们。
这一日,宴会大殿上,木棉拈起一个葡萄,拨皮递给振海,振海不接反拿起她的手来吃,两人笑眼相视,笑语晏晏。令座下来宾坐立难安,看也不是、不看又想看。

此幕落入左易宏的眼中,却分外扎心扎眼。木棉本该是他的!是他最早得到了她!如果他当初不贪图周国的支持、如果他当初他下定决心不娶君北晴而只礼娶木棉、如果他当初他派去的人能救出木棉、如果他能早知道木棉有如此辅君才干、如果……如果……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惜他当初走了眼蒙了心!左易宏不知不觉中又一次叹息。
如果他俩还象以往那样相敬如宾的相处,他还能好受点。可是,现在这二人之间的情形简直如烧红的烙铁煎熬着他的心,他被夺走了皇位,又被夺走了他心上之人,试问他如何能甘心?!较量还没见分晓!朝堂之上乡野之间,他仍拥有众多的支持者,更何况他还得到了隐士高人洛葚之助,鹿死谁手尚未可之中!想于此,左易宏狠恨地灌下手中酒。
皇储的眼睛一直盯着木棉,振海怎会没察觉?他如何会不知左易宏的心中所想?但他不会易宏他任何机会!希望木棉能早日生下太子,他才能早些给她戴上皇后的凤冠。动荡岁月,内心柔软又时常被友情迷惑的木棉,他一定要护她平安!
木棉哪里会想到大殿里这几位关键人物此时内心的天人大战,周遭一切都好,她现时脑袋里的想法单纯愚蠢但美好,她别无所求,惟满怀期待心满意足地等待她的宝宝的到来!
不久,木棉得到消息,俊小子将出使宁国!令她异常开心倍觉圆满,她能见到俊小子了!上天简直太眷顾她了!
原来,周宁吴陈曾四国鼎足而立,现周国侵占吴国半辟疆土打破了这平衡,宁陈之间的战争警报自动解除,宁吴陈三国共商伐周大计。
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动乱年代里,国家关系的变化速度可比那河床改道要快得多!
++++++++++++++++++++++
PS,偶是不是很勤快呀?谢谢所谓伊人的长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