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点火(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月里的北平城,虽然已经是入了秋天气凉爽得很,可是国人们的心里总感觉到自己整个人都像是要被心腔子里那股子愤慨之意给引得憋闷燥热不已。
9.18事变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了,小日本一夜之间不费吹灰之力地就占领了沈阳城,继而一周之内又占领了辽宁、吉林两省的抚顺、四平、长春、营口等30个主要城市和12条铁路线,基本上完成了对辽宁、吉林两省的占领。
“这他娘的叫个什么事儿?”北平城的街头巷尾到处都能听到热血激昂之辈的议论之声:“狗日的东北军和他娘的那个什么狗屁国民政府简直他娘地比起那什么满清都不如了!”
“哎!兄弟,莫谈国事,莫谈国事!”也有那胆小怕事的的人听到如此议论的时候往往会说上两句‘好心话’继而掩耳闭口地远离是非。
城北,通联洋行。
北平城里的人对于这家据说是美国人开设的洋行的印象原本不怎么深刻,记忆中这家从事进出口物流货运的洋行似乎是一年前才开设的。不过,别看这家洋行开设的时间不长,可是短短一年之内,生意上的场面可是做的越来越大越来越火。
不过眼下这关外的局势乱糟糟的一片,通联洋行虽说是挂着块美国人的金字招牌做买卖,但是眼看着据是越来越乱,经常要和关外做生意买卖的通联洋行迫不得已之下也得要组建扩充一支精干地护商队来以防万一了!
这年头,大商行做买卖行走各地的,为了防范那些个土匪马贼和游兵散勇之类的祸害,组建支私人武装的护商队伍是很平常的事情。通联洋行的招牌大,据说背景也很深厚,所以他在北平城里公开招揽人员之事并没有遇到什么阻力刁难。
不过,这家通联洋行招聘自家的护商队所提出的素质要求实在是有些过分。很多冲着通联洋行开出的优厚待遇去应聘的人到了人家门上一看那条件要求,气的跳脚直骂:“这他娘地是招天兵天将还是怎么地?有这么离谱地招人条件吗?日他娘的,文化素质起码初中?年龄标准18-25?基本军事素质起码达到三年以上老兵的水平?”
这后面两条好说,但是最前面那条要求应聘人起码拥有初中文化水平就他娘地太欺负人了!不知道有句老话叫: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吗?能够有个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搁在过去那就是秀才身份的上等人了,谁他娘地会吃丘八行伍这口饭?
所以,在如此刁难的条件下,多半个月过去了,这家通联洋行也没有招到任何一名完全符合条件的护商队员。不过呢,这通联洋行也还真的是挺有门路的,北平这边没有招到合适的人手,他居然想法子从国外招收了一百名华侨青年组成了自己的护商队。
据说这支由归国华侨青年组成的护商队,那可都是达到了前面那三条标准的精悍货色。有了这样的一支据说能力极其彪悍的护商队,这通联洋行在关外的买卖在有了一定保障的情况下又红红火火地运转了起来。不消说,大家都能明白,这支所谓的护商队就是前不久跟着陈子民在沈阳城里趁乱大闹了一场的那支特种部队。
辽吉,通县。
县城不大,从它的地名就能知道,这是一个交通比较便达的地方。
现在的陈子民固然在名声地位上而言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而且论及财富和物资后勤补给也十分的便利,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现在就可以无所顾忌的公然亮出了字号去扯旗拉队伍抗战了,心急吃不上热豆腐,路还得一步一步慢慢循序渐进地走才好。
暂时隐匿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带着自己手下现在暂有的这一百名人才不断地通过在关外各地寻找规模合适的小鬼子实战练手顺道逐步打响名声,等到了自己拥有了一批足够数量而且素质过硬地队伍了之后,再公开身份了正式扯旗抗日才是正道。
通县的守备情况,陈子民他们在一个星期之前利用通联洋行护商队的掩护身份已经打探得非常详细了!目前驻扎在这里的守备力量有一个中队的关东军鬼子,另外还有一营投敌的伪军和城内的几十名伪警,正好作为陈子民他们初战练手的对象!
从人数对比上来说,陈子民他们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论及技战术和武器装备等各个方面而言,陈子民他们的优势可以完全抵消掉己方的劣势不说,反而还多有富余。要知道,陈子民虽说并非是什么后世里的专业特种军人出身,但是,那些个特种作战的大众资料他可是了解的不算少的,在美国内华达的秘密训练基地里头,两年多时间不遗余力取长补短不断改进的训练之后,陈子民和他手下的一帮子人才虽说不可能练出后世那样的特种部队的水平,但是搁到现在这个时空里面,却也绝对要算是走在特种战最前沿的顶级精锐之士了!
夜色渐深,城头上的几名伪军和鬼子守备警戒上极其松懈,根本就没想过会有什么人敢来惹是生非,要知道在现如今的东北地界上,正儿八经的‘精锐’东北军都被日本人像是赶鸭子一样地打得落荒而逃,谁他妈还有胆子敢炸刺?
敌人的松懈懒散,让陈子民手下第一小队的二十名最为擅长攀墙越障的战士轻而易举地就利用飞爪攀上了墙头无声无息地利用匕首和特制弩弓解决了这些个家伙。
微不可闻地一阵‘吱呀’声后,通县紧闭的城门被稍稍打开了一条缝隙,陈子民除了留下了一队人马在城外负责剪断敌人对外联系的电话线和看守用来事毕之后迅速撤退的三辆卡车以外,剩余的人马都跟着他一起迅速潜入了城内。
捏柿子得捡软的开始,陈子民他们最先选择下手地目标是城内的伪警署和它旁边紧挨着的伪军营,解决了这批软柿子之后,才好集中了全部力量去收拾那个关东军中队的鬼子。

八十一人分作了前后三个梯队,交替掩护潜行之下,他们很快就抵达了目的地,警署那边的货色,陈子民分出了十名队员去收拾,剩下的人手跟着他一起慢慢靠近了伪军营的岗哨。
抹上了化学剧毒的弩箭悄无声息之下就将军营外围的几个岗哨给送上了西天,队员们分做了三队,一队陈子民带领直奔值班军官的所在办公室,一队直奔武库,另一对则负责摸到了伪军士兵们睡觉的营房门口。
值班伪军官的办公室这会儿应该是正在聚众赌博,几个伪军连长和副官都晚上十点了还在那里灯火通明的玩得热火朝天。陈子民和手下的十五名队员们呼啦啦冲进去之后,飞出了手中的匕首就将这帮忘宗背祖的人渣们送去了该去的地方!
收拾了这头,陈子民留下了一名队员驻守在值班室里,带着其他队员们又赶过去帮另一队的队员们解决那些个营房里的伪军士兵,对于这些个伪军士兵,陈子民没有打算下死手,他们中间绝大多数都是些个懵懂无知的大头兵,算不上什么有志气的热血男儿但也没有什么该死该杀的罪过。
分睡在三处营房中的伪军士兵们,在睡梦中被陈子民这帮身着黑色特战服,全服武装脸抹迷彩头戴钢盔的突降奇兵们弄醒的时候,很自然地一个个都表现出了兔子一样的老实劲,根本就不敢做出任何的反抗。
在冲锋枪的威逼下,300名伪军被集中到了一间营房里面给看守了起来,留下了九名队员架起了机枪看守住了这些个家伙之后,另外那队负责解决武库看守的士兵也完成了任务和陈子民他们汇合到了一起。
扣除掉需要留守在伪军营内的十名队员,陈子民现在手头还有六十名队员,等到汇合了解决伪警署那边的队员后,连同了陈子民在内还有七十一人的特战队,以有心算无备地收拾关东军那个中队,应该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的了。
带领着队员们离开了伪军营之后,陈子民他们一出来就遇上了前面分出去解决伪警署的那十名队员,在这批队员们的身后意外地跟随了三十多名衣衫褴褛的汉子。
“零四!你身后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儿?”
“报告零壹!这些人是我们突袭伪警署的时候,从伪警署的大牢里面救出来的。一共五十七人,按计划本来是要将他们全部释放的,但是除去一些普通百姓之外,这三十二名汉子声称要和咱们一起打鬼子,所以。。。”代号零四的年轻人名叫周汉城,二十六岁,话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就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了!按照计划,陈子民的布置可是没有计算过让外人参与这次作战的。
陈子民将他手下的一百精锐按照每二十人一队分做了五队,每队一名小队长,代号零二到零六,而他自己则是代号零壹。各队队员们的代号跟随队长的分号往下分配,一队的就是零二一到零二二零,其他各队的都是以此类推。
不等陈子民对手下的周汉城做出批评指责,那三十二名衣衫褴褛的汉子里头就闪出了一名身着褴褛长衫,看上去是个知识分子的中年男子扬声说道:“嗯~这位长官!我们听说了你们这支队伍是来打鬼子的,若蒙不弃,请您也让咱们这些人一起出上一份力吧?”
陈子民听他这么一说,上下打量了一下这名挺身出来要求跟着一起去战斗的中年男子,身材有些瘦弱,脸色苍白还留有几道受刑之后的血痕印记,但是那双一眨不眨紧盯着自己的眸子中闪现出来的尽是一股子决绝坚毅的神采。
“这位先生,嗯~,你还有你身后的那些人都是什么身份?”陈子民问了一句。
“我叫叶伟良,身份是一名中学教师,因为宣传抗日被捕,至于我身后的这些人,他们原本都是东北军第七旅的一些普通官兵,因为9.18事变之后没有听从长官的不抵抗指令和鬼子们周旋抵抗失败被俘”叶伟良介绍自己和那三十来名狱友身份的时候,也在暗中注意观察着对面的陈子民和他身后的那群精锐之士。
半个小时之前,他们都还是一群被监押在通县警署大牢里的囚徒。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结局都已经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小鬼子从不可能跟抗日分子讲什么人道和客气。但是忽然之间,就有了零四带领的那一队特战队员们干净利落地干掉了警署和大牢里的伪警看守,将他们这些个本已准备决然赴死之人给救出了生天。
这是怎样的一群人啊!浑身上下穿着的都是一种见所未见的黑色精悍作战服,手持弩弓,背挎的武器清一色冲锋枪,腰间还挎得有勃朗宁手枪,头戴钢盔,脸抹油彩,脚上蹬着高腰战靴,行动杀敌间狠辣干脆。
这样的一队诡异人马莫名其妙地突袭了警署和大牢,毫无因由地要将他们这些人释放,这叶良维和那些个被俘的东北军中的血性汉子们自然忍不住好奇地就追问了领队人物零四周汉城几句。
那周汉城毕竟在这种事情上经验浅薄了一点儿,当时顺口一句话就溜出了口:“咱们是来打鬼子的!你们这些人被救了就赶紧走吧!别耽搁咱们的事儿!”
这话一出口,就让叶伟良和那三十来名的东北军中的血性汉子们激昂了起来,打鬼子!好事儿啊!没说的,咱们这些人本来就是因为和小日本对着干给抓捕了起来的,看你们都是干大事的精锐之士,若是不嫌弃的话,咱们这些人也想跟着一起为你们出上一份力!
听得叶伟良和那些个东北军中的血性汉子们慷慨激昂地这么一表态,周汉城心想着多上一个人就多上一份力量的道理,没有多做什么推诿拒绝,顺带着这三十多个人就前来汇合陈子民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