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风起(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求推荐收藏!!!
晚宴结束,回到了家中的陈子民在自己的房间里一时间真的是思绪万千感慨不已。今天晚上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基本上来说算得上是完美的了,虞家,梁家,董家,张家和余家的当家人都在最后表示了全力支持自己的态度,对于自己下一步的计划施行可以说取得成功是必然的结果了!
按说起来,他是应该感觉到兴奋和骄傲的,但是偏偏他现在的心情却是不畅之意占多。要知道,认真论说起来的话,他对于民国时期的政党派系最为倾向的还是后世开创了新中国的那个党,最钦佩的政治人物莫过于那个从湖湘的韶山农村中走出的伟人和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最伟大总理!
偏偏在现在这个时候,他却不得不跟那位正史上多有非议指责乃至于骂声一片的蒋某人紧密合作!真的是时也命也,在历史浩浩荡荡势不可挡的巨大惯性面前,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过渺小不可言了!
毕竟在眼前这个时候,国内的各大政治力量中,这位蒋某人拥有着其他政治人物都不可能比拟的绝对优势而成为现实上陈子民唯一无二的选择。
首先是军事上,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他强有力地控制着目前国内各系军阀力量中纪律性最好、凝聚力最强、装备技战术也最强的黄埔军系;其次,蒋某人在政治上的第二个优势在于其优越的财政基础。江浙出身并且在上海有过一段时间混迹经历的蒋某人比当时绝大多数政治人物对于上海以及江浙之地的重要性要看得明白的多。而且他本身和江浙财阀的一些著名领袖人物如虞洽卿、张静江等人的关系都非常之好,还能有力地利用上海帮派势力,所以到了现在,其他地方不说,整个江浙和上海这个经济心脏之地已经是被蒋某人牢牢掌握在手了;第三个为蒋介石在国民党运动中取得优势的因素,是他对派系和军阀政治的权术运用自如。
对于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蒋某人,坦率的说上一句,以陈子民个人看来,其能力和民族立场上公正的说上一句,倒也并非像后世上某些个夹杂了胜利者立场私货的公开资料那么不堪,多多少少还是有着一些值得肯定之处的。虽说在感情上他更为偏向于那个党和那两位伟人,但是理智告诉他,现在已经是27年了,距离未来的14年国难期只剩下区区四年的短暂准备时间,为了国家和民族,他现在只能选择此刻力量最为强大的蒋某人去合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而不是现在就去贸贸然地投奔追随那个还被共产国际所严重干涉和操控着的,自身力量还非常弱小的党。
撇开了一切的情感因素,抱着冷静理智和客观的态度而言,历史上这个党是在经过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以及正式确立了那位伟人的领导地位之后才逐渐成熟以至于伟大起来的!现在这个时候的党,还是处于初生期,论及革命热情确实是可钦可佩,但是论及革命政治理念和手段却还是非常的不成熟。现在即将发生的四•一二政变还有后来的种种磨难困苦未尝不能说是这个党走向成熟以至于伟大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正是27年到37年的十年之间,这个党和那位伟人才逐渐认识到了自身的各种不足而逐渐完善改进。并且深刻意识到了中国当时无产阶级中的工人基础还太过薄弱,只有依靠和发动当时中国最大的无产阶级群体——农民阶层才能取得辉煌胜利的至关重要的革命理念!
至于将来追随那个党之后,要不要担心考虑某些个他曾经看过的架空小说里面,所忧虑恐惧的所谓种种‘政治运动‘?陈子民对这种个担心真的是哭笑不得!口口声声回到了这个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危难时期一定要不遗余力乃至于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地要为国家民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来挽狂澜危急于不覆,就是这么个思想?你有气魄把那些个欧美德日和苏俄都玩的团团转了,还担心这个问题?未免令人觉得太过于无聊了,莫非是得了被害妄想症?
一夜时光过去之后,第二天在虞洽卿的引领之下,陈子民跟着虞洽卿匆匆离开上海前往了南京。
此时此刻的南京,还没有被正式定都为国家首府所在,而且在不久之前的三月还曾经遭受了帝国列强停泊在下关的军舰炮击,造成了军民死伤2000余人的‘南京惨案‘,当陈子民随着虞洽卿踏足这座城市的时候,满目所见的城市景象还是一片劫后余生的疮痍落寞。
靠着虞洽卿长久以来的名声地位再加上前不久那笔300万的巨额政治献金以及中华实业现在如日中天的金字招牌,本来就和蒋某人关系相当融洽的虞洽卿这一次来会晤接洽蒋某人的过程自然是非常顺利,当天下午蒋某人就专门安排了时间地点和虞洽卿、陈子民进行了一番长时间的密谈商洽。
会谈室内的陈设非常简单,随同了蒋某人一起来会见虞洽卿陈子民两人的还有那位国民政府的商务部长宋子文,对于这两位著名人物,陈子民尚是第一次亲见其人。所以跟在虞洽卿的身后进到了这件会谈室的时候,陈子民不免着意多加大量观察了蒋某人和宋子文几眼。
同样的,蒋某人和那位不久之后升任了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总裁的宋子文对于陈子民这么一个舞象之年(旧时通指十五到二十之间的男子称呼)的十六岁少年也是多有留意。
双方一见面,虞洽卿就爽朗地笑着为双方做出了一番介绍,他本人是早就和蒋、宋两人多有熟悉和交情的了!“喏!子民贤侄啊,这位就是国名革命军的蒋总司令了,他旁边的这位乃至宋氏家族的当代俊杰宋子文宋先生,目前就任国民政府的中央商务部部长一职!”
顿了一顿之后,虞洽卿又对蒋、宋二人热情洋溢地介绍道:“介石、子文啊,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喏,我身边这位年轻人名叫陈子民,别看他不过才舞象之年,尚未及弱冠,但是才干本事可以说是我虞某人生平以来所仅见啊!若非是他,也不可能会有今日之中华实业了!”言辞之中毫不吝啬自己的欣赏溢美之情。
“哪里哪里!实在是当不得虞伯父一番夸耀之语,小子不胜惶恐!”陈子民等得虞洽卿说完,自然而然地带着一种不卑不亢之态说出了一句谦逊之语。
那蒋某人和宋子文两人对于陈子民的事迹也是多有耳闻的,此刻观其人听其言,陈子民所表现出来的一番神定气闲的恰当应对让这两人初见之下都是观感不错。
而陈子民对于初见之下的蒋、宋二人的观感也是颇为深刻,蒋的精敏端正,宋的温文尔雅都是颇有大时代人中之俊杰的姿态。
“呵呵!子民太谦虚了,虞先生金口之下所盛赞的人又有哪一个当不起的?而且我这个国民政府的商务部长因为职责关系,对于子民的一些事迹也是多有听闻,你的一番作为确实是取得了了不得的成就啊!”宋子文微笑着肯定了陈子民一句。
待得他说过了这番话语之后,身为正主儿人物的蒋某人才随之表态到:“不错,子民才不过是舞象之年就有了现在的成就,可见虞先生对你的评价倒也中肯之至!”
陈子民听了这话之后又是说了几句谦逊敬谢以及恭维蒋、宋两人的才干成就之语后,大家这才各分主客座次落座谈起了正事。
先行开口的自然是身份最为恰当的虞洽卿,“介石啊!上次子文再度前往上海积极联络我等江浙实业界人士和乡绅巨贾以谋求我们彼此之间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坦率地说来,一开始大家都是表达了愿意鼎力再度相助募集一笔后续资金以解你老弟现在的燃眉之急啊,不过除此之外呢,关于咱们之间未来还能怎样更好的紧密合作的具体问题上,我等江浙同仁们却是没有什么见解上的新意,只以为各家拿出一些财资来赞助你一些费用开销就可以了,后来得到子民贤侄的提议,我们中华实业的各家董事们倒是达成了共识,期望能够给予介石你更为强有力的支持,所以嘛,我这把老骨头就带上了子民贤侄不揣冒昧地匆匆跑来和你商议交流一下,看看你的意思如何?”

“哦?听虞先生这么一说,介石倒是很想了解一下,子民的提议具体上是个什么章程?”蒋某人一听之下颇感兴趣地问道。话说起来,中国历代以来的权钱交易多有鄙陋,无非就是有钱的一方拿出些钱财资产作为政治投机的资本,而受惠方拿了这笔钱财之后维系自己政治军事上的开销费用,回报给投机者的不过是一些生意上的关照好处。简而言之一句话,还没有脱离那种为一时一地的低级范畴。
陈子民希望改变的就是先从这点做起,最好是能够一点一滴的在众人不知不觉间将这些人的眼光图谋能够多多引导到更为开阔长远的打算上去。当然,他不可能幼稚脑残地一上来就夸夸其谈地说一些个忧国忧民的空头理论来期待这些个人精们被自己感召之下成为大公无私的圣人君子,只能是因势利导的顺水推舟用利益来引诱他们在不知不觉下按照自己的意愿逐步走下去。
所以他一开口就是利益相关的诛心之言:“蒋总司令,小子我冒昧进言,希望您不要怪罪小子张狂。目前北伐军势如破竹的大好局面固然是可喜可贺的,但是,小子听闻到,目前国民革命军的军事行动以及国民政府的行政上都因为财政上的窘迫为难而后继无力,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嗯!子民恐怕也是听了虞翁所言了解到这些情况的吧,国民政府行政方面的事务开销一时难以得出具体的资金缺口,但是蒋某人作为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关于军事上的资金紧缺倒还颇有掌握,目前的北伐军军费开销按照最低限度的标准来算的话,也达到了2000万之巨,而我们的财政收入只能依靠于后方的两广之地来支持,难啊!上一次虞翁出面募集到的300万这才几天过去就开销的干干净净了,唉!”蒋某人说起这番话来,真情流露出来的尽是烦恼之态。
“蒋总司令!承蒙虞伯伯的夸奖,小子我虽然当不得他口中那样的天资卓越,但是些微的一点眼光也还是有的,您刚才所言的还只是眼前的暂时之难,不知您以及宋部长两人对于北伐成功之后的国家建设有没有及早做出相关准备和力量投入呢?比如说,国家金融体系的改革,比如说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铺垫,比如说国民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普及提高等等相关事宜,未知你们国民政府内部是否做出过全面翔实的考证计划?”陈子民又继续追问了一句。
陈子民的这个问题问了出来,搁在当时的中国环境之下,恐怕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贸然回答说自己或者自己领导下的这个政府已经事先做出了通盘考虑和计划安排,所以蒋、宋两人相互对望沉吟了一会儿之后,由宋子文这个经济上的专业人士开口回答到:“目前国内虽说北伐形式一片大好,但是还远远未到革命成功实现军政统一消灭割据混乱局面的时刻,国民政府虽然已经在国家建设的布局上做了一些相关方面的考较计划,但是要说已经做出了全局上的布置和预期准备的话,还是没有!毕竟现在的首要革命目标是消灭打倒各军军阀,国家建设才有可以安定发展的局面啊!”
“嗯!宋部长说的不错,目前政府方面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所以只能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最为紧要的北伐大业上去,相关于国家建设上的精力投入自然就有所不足!不过,小子以为未雨绸缪也是应有之意,从眼前来说,我们中华实业以及江浙同仁再加上后方两广之地的齐心合力固然是可以暂时解决掉军务政务上的财政窘迫之难,但是长远上的打算来说,小子以为既然政府方面现在一时间难以面面俱到的考虑周全,是否可以由我辈民族实业界的同仁代为预先做出一些布置呢?”
“哦?子民所言,具体何指?”
“相信宋部长以及蒋总司令都是知道的,目前而言,我们中华实业可以说是全国实业界的龙头,在轻纺业上面,不仅仅是全国第一,亚洲第一的实力和资本,而且就全世界范围来说的话,也是鲜有可以比拟的对手的!但是,中华实业的优势仅仅只在于轻纺方面的话,未免尚有许多的不足软弱之处,为了避免将来自己的痛脚软肋被对手抓住攻击,我们中华实业已经到了需要进行全方位扩张实力的地步!
机械重工制造业将是我们下一步全力以赴的重点发展所在,而在国内,由于机电重工等各个方面的基础还相当散落薄弱,形不成系统的缘故,我们中华实业想要迅速扩张自己在重工上面的发展就不得不谋求外力。
而外力求助方面的最佳对象莫过于现在的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美国!但是由于这个国家对华政策上有着那么一条歧视性相当严重的排华法案,我们想要达到目的的话,必然困难重重。
所以,我希望中华实业即将进行的扩张发展能够得到国民政府方面的有力支持,当我们这些民族资本家进入美国的时候,有了一定的国家背景支持的话,面对起那些困难阻碍的时候,解决起来就不会那么举步维艰了!
而当我们中华实业顺利地实现了扩张,成长为一个轻重并举地全方位实业托拉斯之后,我们所拥有的实业发展经验和巨额资本就能在国民政府需要的时候提供出巨大的力量支持以便于国民政府有所借鉴和助力更好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施政建设!”陈子民洋洋洒洒地说出了自己的大致想法!
但是他这番话可不是那么容易得到蒋、宋两人赞同肯定的,陈子民的想法固然美妙,但是人家偌大的一个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凭什么让你一个中国资本家入场和他们一起玩资本游戏?哦,你也知道别人美国有那么一条排华法案在呀!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不自量力地想着跑去发洋财?不怕碰的个头破血流、鸡飞蛋打么?
要我们的国民政府给你们中华实业的政府背景支持?开玩笑吧?咱们就算是答应了下来,这个国民政府在人家美国人的眼里现在又算得上什么?莫非你不知道列强国家的军舰前些日子炮击南京所制造出来的那桩惨案么?
想及这些个原因,蒋、宋两人对于陈子民未免就有些不以为然起来了,认为这个小子毕竟还是年青识浅,看到自己在国内能够扑腾出一点动静来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地想要跑到外面去发洋财,实在是好高骛远了!
PS:等会还有一章送上!昨日说好今天更新9000,绝不食言,希望各位读者大人看在兄弟我努力更新码字的份上,多加支持!推荐和收藏来的更加猛烈一些吧!话说,咱的速度也够牛B的了!~勉强算是有资格让大家多多支持了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