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遇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威这次借款大获成功,不仅保住了国家的财权,而且借款数额远远超过开始的两亿两白银,为此袁世凯心怀大慰,召集一帮得力手下犒劳一番。
而新内阁由于宋教仁的推辞,赵秉钧成功担任内阁总理,杨威的财政总长顺利通过参议院投票通过,以二十三岁之龄担任一品大员,为史所罕见。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埋头工作了,各项钱款分批到位,尤其是德国,办事效率极高,首先在北京南苑、山东胶州湾和河南巩县三处地方设立兵工厂。
杨威作为中方代表参与了兵工厂的具体建设,尤其是首批武器的定型生产。北京南苑兵工厂主要生产元年式步枪和6寸白朗林手枪;山东兵工厂主要制造双轮水冷马克沁重机枪和八米厘麦特森轻机枪;河南兵工厂主要生产各式火药、子弹、炮弹、水雷、手雷等等。
民国元年的冬天就在这样的平静繁忙中过去了,甚至在新年的时候杨威都是在山东渡过的。
转过年来,一切事情都步上正规,杨威回到京城述职。
袁世凯在总统府中大排筵宴,宴请一帮文武大臣,杨威在文官队伍中高居第四。
当然在这种场合是汇报不了什么工作的,只好闷头大吃,难得的享受一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有一个仆人走到袁世凯身旁低声耳语几句,袁世凯一愣,看了看杨威。
“杨贤侄,有你一个电话。”
杨威也是一愣,有什么事情追到总统府来?但他不敢怠慢,知道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于是道了一声抱歉匆匆离开。
电话那头是杜心武焦急而盛怒的声音:“杨先生,宋先生出事了!”
杨威一惊,旋即明白过来,该来的还是来了,但他语气平缓的问:“出什么事儿了?”
“半个小时以前,宋先生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腰部中枪,目前正在抢救,我怀疑是北京方面的人干的,你有没有什么消息?”
“没有,我没有听说什么消息,腰部中枪?那应该没有生命危险吧?”
“唉!情况不妙啊,我看宋先生肤色不正常,似乎有中毒的迹象,恐怕那子弹有毒,也许这次宋先生挺不过去了——好了杨老弟,有什么消息你要尽快通知我,我一定不能饶了这帮兔崽子!”
挂断电话之后,杨威心情沉重、面色严肃,他倒不是为了宋教仁的遇刺,本来就是这么个结局,杨威屡次劝说不听,命里注定就是被刺杀的结果。
杨威心忧的是恐怕北洋军阀和南方革命党的决裂马上就要来了,对于历史不大熟悉,他不知道接下来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根据他仅有的一点印象,那就是这件案子最终大白于天下,马上就要再起战火。
“这可如何是好?我还没有准备好呢!本来打算在大战前夕就闯荡出自己的一方势力,但如今自己仅仅是个管钱的,手中不过百十多条枪,这年头还是枪杆子有用啊!虽说我和段祺瑞同样的官职,但我这样的十个也顶不上他一个——”
杨威没有马上回宴会厅,而是坐在外边花坛上细细思索:“这场大仗似乎革命党难以取胜,但我又能在其中争取最大利益呢?置身事外?不偏不倚?还是全力倾注帮助一方?”
大约琢磨了半个多小时,杨威才施施然回到宴会厅,他决定了,必须参与到这场大战中来,那样才有机会抓住枪杆子,否则自己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杨贤侄,出什么事了?”袁世凯看他回来,出声发问。
杨威笑了笑,轻描淡写的说:“宋教仁在上海遇刺了,估计性命难保。”
现场哄的大乱,宋教仁遇刺那还了得?他的国民党刚刚在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宋教仁有可能马上就组阁形成下一界政府啊!在这个节骨眼儿被杀,有点儿头脑的就知道背后有什么弯弯绕。
杨威表面上轻描淡写,但却仔细观察在场诸人的表情,他看见袁世凯马上把目光对准了赵秉钧,两人交流了两眼才分开。
而赵秉钧听到这个消息先是难以察觉的一喜,眼睛里的光芒正好让杨威看见,紧接着收到袁世凯的目光,又装作若无其事。
现场由乱到安静只经过了十几秒的时间,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袁世凯。

袁世凯眉头紧缩,耷拉着脸一言不发。
段祺瑞出声道:“大总统,我看宋教仁死了对我们是件好事,死了就死了呗,一个书生而已,少了一个捣乱的。”
冯国璋晃着瘦削的脑袋,慢条斯理的说:“话可不能这么说,如今的宋教仁乃是一党之魁,如果他不死,就会是下届内阁总理,如今他死了,正好有人继续安安稳稳的把位子坐下去,哼哼——”
冯国璋说话间,还不时瞟向赵秉钧,看样子就是认定了凶手一样。
赵秉钧噌的站起身来:“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是我想霸占总理宝座才派人刺杀宋教仁不成?”
冯国璋没有回答,而是冷哼了两声以作回应。
袁世凯咳嗽了两声发话道:“今天宴会到此为止,大家散了吧——赵秉钧、杨威、段祺瑞、段芝贵、冯国璋你们几个留下。”
于是闲杂人等退下,剩下几个最重要的。
袁世凯问杨威:“消息可靠么?”
杨威点头:“绝对可靠!”
“那大家都谈谈看法。”
赵秉钧站起来说:“宋先生是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他遇刺肯定将激起巨大反响,我们第一件要做的就是严令各地警备机构,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抓到凶手!”
废话!要是这个,还用得着你说么?袁世凯皱着眉头不说话,冯国璋则是明显的露出鄙夷之色,看来他跟赵秉钧不大对眼。
“杨贤侄说说你的意见。”
杨威站起来看了看大家:“我认为,无论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南方革命党必定要把矛头指向我们北京政府,事发地点在上海,是陈其美的地盘,案情的进展只能由他来控制;而我们能作的是什么呢?备战!”
众人被这备战两字惊的一震:“备战!?”
“不错!备战!像目前的这种政局,南北和谈了也没用,我认为必须统一军权才能带来彻底的和平,否则和平对于我们不过是水中望月而已,现如今正是好机会,我们有兵也有钱,我们刚刚向外国借款几亿两,兵工厂也已经走上了正规,革命党必定一击而溃!”
“我同意杨总长的看法!”冯国璋呼的站了起来,“我本来就不同意南北和谈,咱们哥们儿的天下凭什么要跟他们共享?我早就憋着劲打这一仗了!我提议,由段芝贵老兄率第一军进驻河南、湖北,我亲率第二军四五两师及张勋、雷振春、倪嗣冲等部由津浦路直逼南京、安徽;另派海军郑汝成部偷袭上海,抢占上海制造局兵工厂!打他个王八蛋!”
冯国璋大嗓门嗡嗡直响,听他的计划,看来是早就琢磨怎么进攻南方革命党了。
段祺瑞、段芝贵这两位大将也噌的站了起来,向袁世凯敬军礼:“愿为大总统效命!”
看来都不是善茬子,听见有仗打,个个精神十足。
袁世凯却面露不快,不知是他装得还是怎的,摆摆手:“打仗岂是儿戏?还是抓凶手重要!你们都下去吧!赵秉钧你去负责追查凶手——杨威留下。”
一帮人都走了,就剩袁世凯和杨威,袁世凯看了看他:“看来你是下定决心和革命党一刀两断了?”
“大总统我跟您说实话,宋教仁对我像兄长一般,他遇刺我心里非常难受,但凡事要以大局为重,我和宋先生政见有分歧,报国各有路,我认为乱党不除天下难安!”
“嗯,好!你的表现可以说在内阁成员中最为出色的,既然你能说出这番话,那就说明跟我袁世凯站在一条线上——我问你,如今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做?”
杨威想了想,整理一下思路说道:“我提出三个建议,其一,按照冯国璋将军的说法布署军队,但按而不发,静候时局变化;其二,趁革命党未下决心,打乱他们的布署,我提议撤免革命党三个最具实权的都督,江西李烈钧、广东胡汉民、安徽柏文蔚,随便调他们到西北哪个虚职,即便不成也能让他们手忙脚乱;其三,必须牺牲一人以平民愤!”
袁世凯眉头一挑:“牺牲一人?谁?”
“赵秉钧!不死不足以平民愤!”
袁世凯嘿嘿一笑:“哼哼——好一个狠辣的年轻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