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保护直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杨威忙于公债司和铁路司的工作期间,民国政坛纷争四起、瞬息万变。
首先是南京临时参议院迁移北京,唐绍仪统领内阁阁员在北京成立国务院,自唐绍仪以降,陆征祥任外交总长,赵秉钧任内务总长,熊希龄任财政总长,段祺瑞任陆军总长,刘冠雄任海军总长,蔡元培任教育总长,王宠惠任司法总长,宋教仁任农林总长,陈其美任工商总长,唐绍仪兼任交通总长,黎元洪为参谋总长。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革命党只控制了几个无关轻重的职位,比如蔡元培的教育总长,王宠惠的司法总长,宋教仁的农林总长,陈其美的工商总长,黎元洪的参谋总长等。而且其中陈其美只是挂个虚职,由次长王正廷署理工作,而黎元洪大家都知道他是个什么东西,明面上是革命党,实际上纯粹一投机分子。
袁世凯上台之后,马上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打出了统一的旗号,提出要统一军令,统一政令,统一制度,统一民国。
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统一军令,集中军权,连续发表《告戒军人训令》、《布告军界文》等,同时开展了军队的大整顿。
名义上是裁减军队,要求第一步将全国九十五万军队裁减一半,以黄兴为戴代表的同盟会以为建设时期已到,因而听从袁世凯的命令大刀阔斧的积极裁军,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南京附近的革命军就裁去三分之二,只剩三个师;广东裁成两个师一个旅;湖南由五个师裁成一个师;四川由五个师裁成两个师。
为了这个事情,杨威曾经特意拜见宋教仁痛陈利弊,无奈此时的宋教仁醉心于组建国民党,热衷于在议会中争取多数地位,根本对杨威的话充耳不闻,气得杨威一怒之下不再过问,而是一心扑在公债、铁路以及自己的两家公司上。
而反观袁世凯的北洋军队,由清末新军九个镇十一万人及巡防营四万人扩充为新式陆军十二个师另十六个混成旅,再加巡防军共约三十万人,实力远远超过各地革命军。
这就是袁世凯老谋深算的地方,毕竟统治过朝鲜,毕竟是做过军机大臣、直隶总督的大吏,他深深知道只有抓住了枪才抓住了权力,而南北议和不过是他的缓兵之计而已,在这一点上,他可比革命党老道的多。
如今的杨威可是爽歪了,不仅有了自己的司长府,而且在西郊购置了一套花园大宅,里边也都是陆军卫队时刻守卫,此时的他真正享受到了朝廷大员的感觉。
无论是公债司、铁路司还是“杨氏资本”、“斯汤顿铁路”都经营得风生水起,这两个司几乎是所有内阁部门里工作开展最好、油水最足的部门,而那两个公司说是日进斗金都不为过。
他的工作也由原先的马不停蹄,从国务院到财政部到施工现场,至于今天的坐在办公室里听取属下的汇报,用电话、电报、批文就能搞定一切的地步。
这一天中午,杨威正在办公室打瞌睡,忽然有电话响起,原来是宋教仁的来电。
宋教仁似乎口气颇为焦急:“杨威老弟,我有急事与你商谈,速速到我这里相见!”
“好的,去农林部你的办公室,还是去你家里?”
“就来我家里吧,办公室不太方便。”
杨威收拾收拾出门就走,感到非常奇怪,有什么事情是在农林部办公室不方便的?看来是出了什么变故,估计是跟革命党或是国民党有关的。
两人的府邸相隔不远,都是政府分配给内阁大员的府邸,而由于宋教仁的身份高贵,获颁了一座清廷王府,算是内阁成员中最高的待遇,甚至比内阁总理唐绍仪的府邸都要好。
一进大门,杜心武早就等候在那里,迫不及待的把他迎进会客厅,厅里环作着在北京的几乎所有同盟会大佬,有宋教仁、蔡元培、汪精卫、王宠惠、王正廷、刘揆一等人,个个默不作声,似乎都在等杨威一个人。
杨威向各位作揖道:“呦!原来各位前辈都在,难得一聚啊!难得一聚!”
宋教仁开口道:“杨贤弟你先坐下,我们有事要和你商谈。”
杨威一皱眉没有说话,他不喜欢这种把自己暴露在所有人焦点下的感觉,往往没什么好事。
“是这样,我们是为王芝祥先生的事情找你来的。”
“王芝祥?”杨威没听说过这个人。
“是的,根据我们的多次谈判,在大总统就职之前就已经商定由王芝祥先生担任直隶都督,这也是袁大总统同意的,可是现在却发生了变故,我们获悉袁大总统要对王芝祥先生下手啊——”
杨威奇怪:“直隶乃是北洋根本所在,不说北京,单是天津就是北洋练军屯兵之地,袁世凯不肯放手可以想象,你们怎么会冒然向北洋腹地插根钉子呢?”

“哎?这也是杨先生的意思啊?您不是主张争取地方的实权么?难道现在又有错了?”汪精卫在一旁插话。
杨威差点儿没把鼻子气歪,争取地方实权是没错,可当时他的意思是在南方大本营和西南西北袁世凯够不着的地方,你在直隶弄个革命党都督算怎么回事?不说能不能当上,就是当上了,到时候袁世凯一旦发兵,第一个打得就是他,到时候前后左右都是袁世凯的人,就被包了饺子馅儿了!要知道直隶可是在北洋的腹地!
杨威不愿在这些事情上多做争吵,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做实业,对于一些空话套话他听着就烦,如今的他是绝对不会再上什么“治国三策”了,一切都是做出来才算数。
杨威问:“那各位找我有什么用?”
宋教仁说:“你不是暗杀部的部长么?现在在北京只有你一个人手里有武力,我们想让你保护王芝祥先生顺利到北京赴任,目前王先生停滞在邯郸,再往前就是曹锟第三师的地盘儿,根据我们内线的消息,曹锟已经亲自赶赴保定,准备在路上对王先生下手!”
杨威眉头抖了一抖,眼睛发出刀锋一样的光芒,在宋教仁等人脸上一一掠过,众人都被他的眼光看的不舒服,不由自主的低下头,只有汪精卫一个人面无表情,眼神空洞无物,似乎对杨威的凌厉眼神视而不见。
杨威收回目光,缓缓闭上眼睛一言不发,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给大家来了个冷场。
宋教仁着急得说:“你倒是说句话啊?”
杨威晃了晃脑袋:“你们这是让我去送死啊——”
“这——”宋教仁自知理亏,语塞说不出话来。
汪精卫可不松口:“杨先生这话可不对,我们都是革命党人,以国家为重,目前就你有这个能力,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这些日子你的暗杀部已经扩充不少,你手里力量已经很不小,我还发现你们几十人经常到西郊山区训练,战术先进、武器精良——不知我说的对不对?”
杨威眯着眼盯着汪精卫:“你监视我?”
“哈!还用我监视?我的部下崔长友跑哪儿去了?还不是被你鼓动走了!你连我的人都挖!——我作为你的领导,却管不了你,从各个方面来说都说不过去——没错,您现在是红人,是干吏,甚至比大多数总长干的都好,但是我要告诉你,在同盟会内,我还是你的领导!”
杨威放声大笑:“领导?哈哈!你为暗杀部做过什么贡献?是给过一条枪还是给过一分钱?把我们当肉炸弹来用?我们也是活生生的人,也是人生父母养的!不是你手里的工具!”
杨威把手一摊:“这事儿我干不了,这几十人都是我静心挑选的人才,有留学归国的,有海军、陆军退役的,也有各武林门派的好手,当然也包括汪兄以前的属下崔长友崔兄,他们每个人都是栋梁之材,这批人在我手中有大用处,不能让他们随随便便牺牲在无谓的地方。”
“什么叫无谓的地方?”
“先不说王芝祥能不能坐稳直隶都督的位子,就说这曹锟第三师,那可是北洋嫡系部队,曹锟更是一代名将,就凭我们这几十人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蔡元培、宋教仁等同时劝说:“曹锟还是不敢明目张胆的拦截的,顶多也就是搞搞暗杀,扮扮土匪什么的,你们完全可以阻止他们嘛!”
“是啊是啊!王芝祥先生是我革命党要员,我们绝对不能损失一员干将!”
考虑半晌,杨威才说:“让我做也可以,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宋教仁连忙问道。
“我要做同盟会北京分部的部长,在决策方面我听从宋先生的指挥,但是在人事、财政和暗杀部的方面,我不希望老有人在旁边说三道四!”
宋教仁、蔡元培等人相视一笑,很明显杨威这个条件是针对汪精卫的,这俩人一样的年少才俊,一样的精明能干,但就是不对眼,到一块儿就掐架。其实杨威这个条件对同盟会来说什么损失都没有,唯一有损失的就是汪精卫。
“我看行!”宋教仁说。
“我看也行!”宋教仁、王宠惠、刘揆一等人也纷纷同意。
汪精卫脸色铁青一语不发。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杨威走出宋府,长出了一口气,心说这年头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自己为了拉到个人才费尽千辛万苦,如今同盟会北京分部归自己管了,那么就一定尽全力把那些年轻志士们拉到杨氏旗下。
这才是他的目的,至于汪精卫不过是个借口罢了,还有关于王芝祥的事他根本就没打算尽心尽力,保护不了就拉倒,这种在历史上没什么作用的人死了就死了,倒是给了自己的特种小队很好的练兵机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