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九章 深化改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熊希龄和徐世昌两人,杨威认为他们是对自己忠心的,起码是在目前的这种情势下对自己忠心,但是对于他这样一个政治家来说,只有手下的忠心还远远不够。
因为无论哪一个人都有一个特定的背景,都代表了他那一个阶层的利益,也都有不同的思想和能力。虽然自己指派给忠心手下的事情他们不敢不做,但是他们却可以在执行上打折扣、偷奸耍滑,或者更甚至心中起了怨念,尤其是当自己指派给他们的任务触动了他们自己的利益的时候。
熊希龄和徐世昌就是这样两个典型的人物,对以前的大总统袁世凯他们可以偷奸耍滑,对于现在的大总统杨威也自然可以偷奸耍滑。相对比起来,梁启超和同铁民更像是理想主义者和浪漫主义者,为了理想他们完全可以牺牲掉自己的生命。
杨威想做的是什么?就是一直以来想推动却无力推动的土地革命,继而消除社会不平等,真正赋予广大的劳苦百姓百分之百的个人权利。
熊希龄和徐世昌都是大地主,这种事情最好不要让他们来做,而且杨威甚至都没有跟他们打招呼,隐含的目的还有一个,那就是敲山震虎,让他们也心里掂量掂量,你们虽然是功臣,我杨威虽然很年轻,但是在我的面前任何人都要有分寸都不要得意忘形为所欲为。
梁启超和同铁民很快来到总统府。在杨威两旁坐下。
梁启超似乎比前些日子更加年轻了几岁,眉毛都快乐地向上扬着。但是明显看得出他的疲惫,作为负责常务工作地内阁副总理,他的工作是最重的。前些日子在家里被软禁着,都快把他憋出病来,这一旦重新走上岗位,似乎马上就有忙不完的工作。
同铁民则越显老成,久历沙场身兼重任已经把他磨练成了一个威武大将。
杨威开门见山:“梁先生,我有一事想问你。”
“大总统请说。”
“你觉得我先前试行的土地改革政策如何?”
“这个----”
梁启超面有难色。其实关于土地改革的一些措施,杨威早就跟他们这些朝中大员探讨过,只不过由于袁世凯当政,所以只稍稍向前迈了一小步,只是在一些地广人稀的地方。将国有荒地平均分配承包给了当地农民。
梁启超拿不准杨威究竟是什么意思,所谓伴。
“我说杨总统,这个可容易激化矛盾啊!肯定会有人站出来反对地,大规模推行土地承包制度就意味着要瓜分地主们的土地啊,他们能同意么?”
“不同意?不同意好办啊,那就让农民兄弟们打倒他!袁世凯都被打倒了,还怕几个地主么?”
“可是----”
杨威摆摆手:“我知道你担心地什么,我也有准备,凡是都要留一条后路,我也不是赶尽杀绝的人,在事情闹起来后,我就顺水推舟推出改革方案,我准备将全国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然后平均分配给人民耕种,同时给地主们一定的补偿,地主所缴纳亩数扣除分配亩数,再开方,就是此地主和其正房夫人及其直系长辈亲属所免交农业税的年数,你们听明白了么?”

俩人同时拨楞拨楞脑袋:“没听明白。”
“就比如张三家有土地一百亩全部收归国有,然后全家按人头分配到土地每人两亩,其中张三、张三大老婆、张三父母、爷爷奶奶一共是十八亩土地享受优惠,一百亩减去十八亩等于八十二亩,再开方约等于九,也就是说这六个人九年不用缴农业税,所得全部归己有,而其他亲属比如二婆三婆、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七姑八大姨均不得享受此优惠,现在明白了吧?我就给这些地主们两条路,一条老老实实服从土地革命,享受优惠,另一条就是和中央政府和全天下老百姓做对,哼哼,我想他们应该很清楚选哪一条路!”
同铁民在德国留过学,转转眼珠一会儿就明白了这是笔什么帐。而梁启超则皱着眉头一个劲儿琢磨:“开方?为什么要开方呢?那岂不越是大地主越吃亏?----不对啊,如果这样,那么像冯国璋这样的大地主拥有半个河间府的土地,再怎么开方也有几百年啊!岂不一辈子不用缴农业税了?”
杨威听见这话都给气乐了,心说冯国璋还在乎那点儿农业税?于是说:“所以嘛,优惠可以顾及长辈直系亲属,却不能世袭,至于那些超级大地主们,就当是国家养他们余生好了,这也算不了什么。”
梁启超一脸释然:“噢---也是,冯国璋这样的也没多少年可活了----嘿!这个法子好啊大总统,这是一箭双雕之计啊!既推行了土地革命,又能减小对立矛盾,我有信心把这件事情完成好!”“呵呵----好----呵呵----好-
杨威一手拉着梁启超一手拉着同铁民:“我们要趁乱行事,过不了几天孙中山和蔡锷就要来京了,那时候几方势力都要斗上一斗,此时推出改革计划才能让他们抽不出身来反对啊!”
“是!谨遵总统之命!”
目送梁启超和同铁民快步出门,杨威回到宝座,不知不觉脑袋门儿上出了一层细汗,伸手摸了一把:“哎!当官真他妈不容易啊!我这大脑壳都快给搅成粥了!”
总统府外,梁启超捅了捅同铁民:“嗨!我说咱大总统不是没念过书么?从哪儿学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啊?还开方?老农民能懂么?看来要下点子功夫了。”
同铁民一脸认真:“没念过书?开玩笑!他还教过我们用微积分计算弹道呢!”
梁启超一咧嘴:“得!当初袁世凯还想让他去大学堂给我当学生呢,幸亏没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