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离经叛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书网 www.xiaoshuodaquan.com 提供文字章节) 李定国故意犹豫了一阵同时也看到白文选已经从竹庐冲出来还带着靳统武等二十余健伍军学生朝这边走来。书.书.网显然这里的争论在有他加入后“流寇”们也有底气参加这种“学术”讨论了。
因为听者的成分生了改变李定国就不得不考虑在立论和措辞上作一些调整。当然在说这些势必触及到明王朝统治的话时还需要提前打打预防针才行。
于是他向着对面的那位年轻书生拱手道:“桑南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一介草民妄议治国之道着实有谋逆的嫌疑呢!”
“安邦兄在我复社之中人人可畅所欲言、针砭时弊、裁量人物、评说事件。曼公兄有云与安邦兄适才所言不谋而合:‘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人自能言天下事。’我等诸人讨论时事、学术皆不计言辞以求同存异为准兄尽可放心高论。”
那桑南兄原来也是复社之人一番话后众书生也是纷纷点头称是。李定国觉得差不多了才作了环揖道:“既如此安邦就恬颜饶舌一回。不过论天下事立根本安邦的根本在于无神、无神权在于天道乃民心。离开这个根本所有的言辞论据推理都为虚幻作不得真。”
这些人都接触过方以智的《物理小识》更读过徐文定公(光启)的诸多书籍。别的不说最少这地“不是方的是圆的”这个道理是很清楚了。造诣深一些的则已经在怀疑“地心说”了。神这个虚幻的物事在这些人心中是不存在的如果真要说存在的话也许神应该解释为道德、良知和潜意识中的善恶标准。西学在徐光启以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的高位大加倡导后在经济相对达的江南在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江南是大行其道几乎年轻的读书人都会涉足一二。只是这些学问很难在这个王朝里面在整个“学而优则仕”社会的风气下成为主流而已。书.书.网
“国家动荡之根本来自民不聊生民不聊生之根源来自国力衰弱而贫富两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已经不足以形容如今世事!一国刚立之初气象更新到得今日确实暮气沉沉周而复始。一朝不过数百年耳!亡国者有亡于内如汉、唐有亡于外如晋、宋今日国家正有衰于内而亡于外之危机。亡于外则国土沦丧、文化凋敝、人民苦难。晋亡后中原汉族被胡虏屠杀、驱赶怠尽;宋时有契丹、女真、蒙古轮番蹂躏华夏河山。得蒙元时以四等人分汉人只得三、四等观今日之流寇于满清危机至深矣!”
“先生可有法解救?”
无数个声音急切的响起这个时候的读书人们显然已经把注意力从流寇作乱转移到亡国灭种上来。而且他们在不自觉中改变着对高大魁梧的李定国的称呼从学兄弟变成了先生。这是一个良性的改变至少说明他们接受了李定国的“朝代周替”和“亡国危机”两大观点。
李定国摆了摆手等众人的声音偃下去后继续道:“朝代更替也好、胡族入主也罢受苦的是百姓遭殃的是万民。解决之道只有二字——思想。”
“思想?”不由得众人不惊异的问思想能够救国安民?
“对!思想即是对世间万物的看法。其一对天子之看法天授神权之看法。观史而得知除了史官们硬加上去诸如紫气东来蒙太白而得子之类的谬言皇帝亦平常人耳!秦末陈胜有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明太祖亦凤阳穷家之子也。时势造英雄太祖皇帝应红巾而起得天下成就朱明两百载皇朝。子日:天将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书.书.网。。正应得太祖少年之苦。再看诸位家世前辈抑或一农夫、走卒、书生得机遇而把握之或读书而进身才有今日诸位之生活。天下大乱之时难保在诸位之中、在流寇之中、在万民之中无如太祖之人出现完成改朝换代之宏图也成就一家之天下皇朝。如此几代后英明的太祖被昏聩的子孙所代替新皇朝成为旧皇朝再为更新的皇朝所取代。诸位须从皇朝更替之形势求得正解。方才安邦已经说道民变乃天下易势王朝更迭的征兆由此可知真正的天子是万民、真正的天命是民意!”
“其二经世济民之学。孔孟程朱之大道能经世济民乎?能!但非完整之学。诸子百家、学问百科五一不能济民利民为何独尊儒家而罢黜百家呢?因儒家有‘天地君亲师’之礼教耳,倘若唐太宗守礼教何来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倘若宋太祖赵匡胤守礼教何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礼教一则规范道德世事有利;一则禁锢思想为弱君、昏君之当权者蒙蔽万民之工具就国家民族而言有害!物竞天择权威有能力者居之而非封建世袭则可保持君主之英明。再则儒学经世济民重农耕轻工商倡经学而鄙杂术却不知道杂术有公输班一人足可抵千万人力;有学术如物理则可以机械代人力收事半功倍之效。”

李定国说到这里简直就是对儒家学说进行大批判搞思想大解放了。幸好这些文士们都接触过物理等知识思想开放程度较高、接受能力、鉴别能力也较强否则各种各样的反击肯定接踵而来。当然这本来就是他选择在江南开书院选择方以智以学术启蒙思想的基础工作收效使然。
“其三守成大于开拓防御重于进攻。此乃新王朝逐渐失去进取心沦落为守成享受之王朝之根本原因也是汉族华夏屡屡受胡族边患袭扰之由来。方才安邦曾言土地增长与人口增长之利害关系此番则论开疆辟土之进取心与修筑长城之守成心。一国之人口增加乃自然现象是国力充沛百姓安居之体现。然人口增加对粮食、布匹、房舍之需要也在增加。解决之道为土地增长然往往此时之王朝生平已久、武备废弛、军力大减开国之初南征北战劲旅成为弱旅原因何在?宋沦亡于异族乃太祖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之害;无独有偶大明开国功臣尽亡于一场大火武者心寒则有土木堡之变!不能辟土安民是外有胡族坐大内部生存竞争激烈、矛盾激化之本源!强者如汉武、如唐宗言必称兵;弱者借孔孟之言遮羞蔽短日:不为礼。胡族与华夏汉民可有礼义可讲乎?胡人多则占汉地以安民汉人强则驱胡族开疆土常理也!然华夏万民要永世昌盛、尚武之风不可泯文治武功须兼备。胡族不可一日不征!征则迁地归化之则汉人越强也!周而复始可有边患、民变?”
“其四民族之思想。去岁满清入关掳汉民数万而喧嚣出关安邦尝闻被掳之汉民有官僚、富商、地主、农民无分阶级出关后一律剃为女真奴。更闻有佟养性、孔有德者被编为汉军旗人。此等汉奸实为被满清同化耳!民族之间强势者同化弱势者亦乃常理然满清之兴不过万历年间到崇祯年间短短五十年而已。尚武、进取汉民族在最关键之思想和素质上输给满人才有叠次的关外惨败才有今日之深刻危机。五十载强弱易势何其快也我华夏汉人再不革新思想而革新政治、军事则亡国灭种有期耳!安邦空言良久无非欲与诸位同仁共挑民族重担而已虽刀山火海亦万死不辞!
翠竹下众人震惊了这番道理即便不算是创义却四者相连成为一个崭新的济世经国理论而且铁言铮铮无可辩驳!一时间人们在震惊中咀嚼李定国话里的意思甚至是每一个字词。
竹庐中却有一声“铁肩担道义忠胆念苍生”之语传出。接着一身儒服的柳如是就应声出现在竹庐外端着迟到的茶水笑意盈盈的走来。
“安邦先生我等该如何去做?”
终于有人回过神来却没有去砍或者说去欣赏一身儒服的柳如是的绝世姿容现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斥着一股漏*点。年轻书生们在无数次讨论没有得到答案之后终于在今天得到了答案看到危机也看到了希望。男人骨子里的血性也被李定国最后一句话挑逗起来腾腾燃烧得无以复加。
李定国的眼神掠过走来的柳如是转头道:“忠于民族而非皇权忠于国家而非皇族存无私之念、读实效之书、行理性之事。如今诸位不是已经在做了吗?西人在物理、天文、机械、航海、化学诸般学科中已经领先华夏知不足而奋起直追为治学者之责任。如今民不聊生、流寇蜂起而朝廷弊政积重难返应民命、应天时以思想蜕变为纲正待当今天下之事则自然知道如何去做才能挽民族之颓势救万民于水火了。”
“安邦先生请用茶。”柳如是走近前来见李定国还在与众生打哑谜却也不点破只是双手奉上了这太湖西山特产的“碧螺春”。
“流寇哪里是贼?分明是民意天命嘛!”白文选在人群中终于吼出了一句。
江南诸生面面相对此时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的论据去证明“流寇”是贼了他们的思想已经接受了李定国的观点接受了“流寇”是无奈起义的民变队伍对穷苦百姓来说就是义军。
“说不得流寇中还将出现新朝天子呢!想拿刘邦不就是抗秦义军出身吗?在秦朝廷言里他不也乱臣贼子?太祖皇帝托身红巾不也是蒙元的乱臣贼子么?既然天下大势改朝换代之向已明昨日流寇、今日民变军、明日义军、他日就是王师亦未可知!”
白文选见没有人出声相抗索性一竿子捅到底。。。。。。书.书.网 www.xiaoshuodaquan.com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