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打扫完战场,赵振东马上收兵返回嘉峪关,也不管积压的军务,带着儿子回到家里刚进家门,父子俩身上浓浓的硝烟味还没有散去,徐氏围着他们俩闻了闻,皱着眉头质问道:“你带儿子出去打火枪了?”
前一个月,赵振东沉迷于火枪的分段式射击的威力,日夜操练士卒训练,每次回来身上都有这股味道,因此徐氏也知道这是火枪射击以后留下来的,他以前听丈夫说过火药的危险性,今天丈夫一大早就把儿子去了,结果回来就带着满身的硝烟味,徐氏有点不满了。
儿子才八岁,平时练武也就罢了,可是带儿子去打火枪就有点过分了,要知道儿子还没火枪高呢,要把儿子培养成一名战士,也不用这么心急吧?这个世界上哪个母亲愿意自己的孩子从军呢?她要是知道今天发生的事情,非得晕过去不可。
自从儿子受伤醒来之后,在学业上有如神助,进步飞快,连晦涩难懂的四书五经都学的似模似样,徐氏兴奋不已,开始憧憬儿子考秀才、中进士,进身仕途的美好前景,她不止一次向丈夫提起给儿子请一个高水平先生的话题,可是赵振东知道儿子真正的想法,又不能说出来,只好唯唯诺诺,敷衍了事。
徐氏还以为丈夫一心想让儿子接自己的班,颇有怨言,赵振东为此心怀愧疚,再加上他又同意了儿子出去创业,所以这段时间对妻子十分谦让。听到妻子的质问,赵振东讪笑到:“我们俩就在旁边看着,一点危险都没有,你就别担心了,不信你问问儿子嘛。”
赵剑寒正在一旁偷笑呢,发现话题扯到自己头上来了,急忙露出一副兴奋的表情,说道:“爹爹他们排出的火枪阵可好玩了,比过年放爆竹好玩多了,可是他们就是不让我去放。”
徐氏怀疑地看了看这父子俩,最近她总觉得的他们有点不对劲,似乎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可是又没有证据,只有絮絮叨叨地叮嘱了一大通,这才离开忙家务去了。
好不容易过了关,赵振东拉着儿子来到自己的书房,伸出大拇指表扬道:“寒儿,这神仙传授下来的火枪比鸟铳强多了,打得远、打得准,还打得快,今天可全靠这种火枪我们才轻松取胜的,这次杨树村没有白去。”
今天这场战斗,也算是对自己设计的枪弹的一次实战检验,结果还是比较理想的,赵剑寒傲然说道:“那当然,爹,你还以为寒儿到杨树村是去玩的吗?寒儿已经不是三四岁的小孩子了。”
“是,你不是三四岁的小孩子,你是快九岁的小孩子。”赵振东心里嘀咕着,嘴里却是另一套说辞:“寒儿,上次为父给了你们三十支鸟铳,结果你带回来了二十五支这种后装燧发枪,为父的库房里还有七百多只鸟铳,你能不能都给改成这种枪?那样的话,为父可以替你把关外那些蒙古部落和马贼全部扫平,这样你就可以直接去建你那个什么工业基地了。”
赵剑寒已经料到父亲想把这种燧发枪给自己的部队装备,对此他早有准备,回答道:“爹,你不觉的我们今天赢得非常侥幸吗?”
赵振东一愣,说道:“侥幸?怎么会呢?马贼被我们打得一点还手之力都没有呀。”

赵剑寒摇摇头,说道:“那是马贼们太大意了,又被我们搞了个突然袭击,首领一开始就被我们干掉了,才会形成这样的局面。如果马贼先派人进行一番搜查,那么后来的战事会变成什么样?”
不等父亲回答,赵剑寒接着说道:“那样的话,马贼们发现我们人少,会从其它三个方向同时向我们进攻,对不对?”
赵振东表情凝重地点头,同意儿子的分析。
赵剑寒又说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背后是湖水,其他三面临敌,没办法集中火力,而我们现在火枪的射击水平很难打中高速冲锋的骑兵,顶多只能消灭少部分马贼,就会被他们杀到跟前,即使你们武艺再高,伤亡将不可避免。”
赵振东这时候才感到后怕,真要是这样,自己武艺高强或许可以幸免,可是自己的儿子怎么办?他还不会骑马呢,想逃都逃不掉。
“这种火枪有它特定的战术,士卒们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才能发挥它的优势,并不是火枪越多越好。”赵剑寒继续说道:“爹,私自改变军队的训练方式,让那个肃州城的参将知道了,恐怕会有麻烦吧?到时候你又如何解释这些火枪的来源呢?”
一提到这个问题,赵振东就觉得丧气,明明有好的战术和武器,却不能在军中推广,真是太憋屈了。
赵剑寒话题一转,提起了另一个话题:“爹,在辽东,后金的威胁越来越大,军队越来越多,武器越来越精良,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养兵?哪里来的那么多精铁制造武器?要知道,那些蛮子们是不会种地的,同样也不会炼铁。”
赵振东满脸严肃,这个问题他以前没想那么多,现在听了儿子的话,觉得其中确实有很多问题,想了想,问道:“难道有人里通外国?”
前世,赵剑寒在军校里和同学们讨论过这些问题,清兵掳掠了许多汉人,其中有不少工匠,但是没有高炉是炼不出铁来的,他们缴获的明军武器过不了几年也会生锈或者损坏,清军必定有另外的补给渠道。粮食问题也是如此,东北寒冷的天气,没有优良的稻种,粮食产量极低。
前世的时候,清朝刚在中原立足,就分封了八大皇商,那可都是山西的汉人家族,在满人至上的时代,他们凭什么获此优待?
赵剑寒满脸忧色,说道:“爹,孩儿担心这种火枪被朝廷知道了,会传到夷蛮的手里,反而被用来对付大明的军民啊!”
“嘭!”赵振东狠狠地擂了一下桌子,恨恨地说道:“要不是这些忘了祖宗的王八蛋,大明又怎会落到如此地步。”
赵剑寒最后说道:“这种火枪需要大量的弹药,可是我们现在只有郑家兄弟的两个徒弟能够制作,这次带回来的三千发子弹是他们工作十天的成果,这两天就用了几百发,爹,你算一算,如果想大规模装备部队,需要多少子弹才够?又需要多少工匠?”
听到这里,赵振东算是彻底打消了将新武器据为己有的念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