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改进火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向武和吴青山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痴迷于手艺的学习,从师十几年来一直刻苦钻研,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艺,比起他们的师傅也不遑多让,只是经验和火候的掌握上稍有欠缺
上次他们虽然错过了和赵建寒的碰面,但是听到是兄弟的转述,又亲眼看到风车的妙用,他们内心也对《鲁公秘录》十分向往。
所以事先师傅征求他们意见的时候,他们都愿意前往学艺,将《鲁公秘录》的内容带回师门,这时听到师傅的召唤,他们立即上前向赵剑寒施礼,说道:“见过公子。”
赵剑寒连忙还礼,转头对郑氏兄弟说道:“这两位大师不错,但是我有另外一个提议,让这两位师傅跟我十年,我每半年允许他们回来一个月,你们看行不行?”
十年的时间有点长,但是半年以后就可以带回来更多的祖宗秘法,郑氏兄弟俩低声商议了几句,然后问秦向武和吴青山:“徒儿,你们认为呢?”
秦向武和吴青山学艺之心非常坚定,哪怕长时间背井离乡也在所不惜,他们齐声回答:“徒儿一切听从师傅安排。”
郑氏兄弟欣慰地点点头,郑宏说道:“好徒儿,你们安心前往吧,全村的父老乡亲一定会照顾好你们的家人的。”
赵剑寒却插嘴道:“我家住的地方很大,这两位师傅可以把全家人都带过去,这样就不用与家人分离了,他们也可以在我那里安心干活,这样不是两全其美吗?”
听到这话,秦向武和吴青山反而犹豫了,新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他们心里没底,虽然可以团聚,但是难保家人在那里会受欺负,还不如留在这里,大家乡里乡亲的有个照应。
赵剑寒看出了他们的想法,又说道:“当然,我只是提一个建议,你们俩可以先跟着我去看一看,反正过年就会回家,到时候再做决定也不迟。”
既然人家已经这么通情达理,秦向武和吴青山再没疑问了,郑氏兄弟于是答应了赵建寒的要求。
赵剑寒接着说道:“我还有最后一个要求,我家也有一些工匠,你们必须同意毫无保留地向他们传授自己的技艺,当然,作为交换,你们在我那里学到的一些技能也可以带回来,其实,我认为大家相互交流才能提高,我们的祖先有许多绝艺都是因为保密而失传的,实在是太可惜了。”
赵剑寒要制作的东西需要冶金钢铁等基础工业的支持,他根本就不怕秦向武和吴青山偷学技术,只要他们把自己做的事情保密就可以了。更何况赵剑寒还想找机会把郑家村的工匠们全部收到自己麾下。
在郑氏兄弟的心目中,自己的那些东西和《鲁公秘录》中记载的绝艺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小公子的提议对他们来说非常合算,他们没有理由不答应。
就这样双方达成协议,秦向武和吴青山先留在这里安顿好家人,收拾行礼,过几天赵剑寒再派人来把他们接过去。

离开郑家村,赵剑寒要求不在肃州城停留,而是直接赶回嘉峪关,由于秦向武和吴青山这样的能工巧匠提前加盟,赵剑寒有了新的想法。
在原先的计划中,赵剑寒准备找一个隐秘的地方,埋头发展,并初步建立起冶金钢铁、化工等基础工业,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建立一支装备先进的小型精锐部队,在关外打下一片根据地,大力发展工业,然后再扩大部队的数量。
可是前些时到卧虎山庄考察之后,赵剑寒心里有些担心,那里虽然隐秘,可以躲过朝廷的监视网,可是那附近有山贼活动,为了保密,又不能在山庄部署过多的人手,尽管有父亲派来的人做中坚力量,但是防卫力量还是有点薄弱,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另外,这些年赵剑寒还要勘探各种矿藏,需要深入到深山老林之中,其危险性不言自明,再说,山庄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各种物资都要从外面运进来,这些运输线的安全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因此,打基础的这几年就成了赵剑寒最为脆弱的时候。今天,有了秦向武和吴青山,赵剑寒设想中的箭形弹也许会提前做出来,因此他觉得应该把这个机会充分利用起来,开发一种威力较强的过渡性武器,用它来装备出一支战斗力强悍的保安队,保护自己渡过这段最危险的时期。
赵剑寒设想的武器就是火绳枪加箭形弹,所以,他催促李叔他们连夜赶回家,从父亲那里要来一支火绳枪和火药,钻进自己的房间,开始闭门思考。
赵剑寒前世是一个轻武器设计师,对火枪发展的历史非常熟悉,眼前的这支火绳枪与他印象中的情况差不多,枪身长约一米二,枪管口径将近二十毫米,管壁比较厚,整支枪重量达到了十几斤,发射的铅制弹丸重约30克左右。
在赵剑寒的眼里,这种枪有很多缺点,重量大、射程近、精度差、射速慢,现在条件有限,要在短时间内设计出一种威力较大的火器,最好的办法就是对火绳枪加以改进。
重量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那根笨重的枪管,这个时代还无法生产无缝钢管,只能用精铁多次浇铸,这个问题现在赵剑寒也解决不了,现有的条件他连这种笨重的枪管都做不出来,只好先将就用着再说。
射程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铅制弹丸本身的重量较大,而且弹丸的直径比枪管的口径小很多,发射时枪管内密封不严,火药气体大量泄漏,损失了很多推力,还浪费了很多发射药。因为火绳枪是一种前装枪,弹丸要从枪口塞进去,这也是前装枪无法解决的问题。
另外球形弹丸在空气中飞行不太稳定,从而导致射击的精度无法保证。而赵剑寒苦心积虑地想要制造箭形弹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小铁箭的重量不到十克,飞行稳定性好,弹托发射时紧贴着枪管的管壁,避免了火药气体泄漏,从而大大提高射程和精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