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安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海虽然被打趴下了,可是他还有一些狐朋狗友,这些孩子都知道,如果今天不想办法离开这里,以后会遭到惨烈的报复从衣着上看,眼前的这位公子不仅家世好,而且心眼也好,不计较柱子之前行窃的行为,反而为他出头,肯定是一个好主人。
这些孩子这么一跪反而让赵剑寒犯难了,他很想收留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可是自己家在嘉峪关这座军事要塞里,不能让无关的人出入,其他将士的亲属都还住在关外的村子里呢,只有赵振东和少数官员才能享受家属随军的待遇。
有另一世记忆的赵剑寒不习惯别人对自己下跪,急忙上前要把他们扶起来,可那些孩子却坚持要跪着,柱子哀告道:“公子,你就收下我们吧,要不然我们会被打死的。”
自己“一时冲动”管了闲事,却留下了后遗症,这件事还真不能就此放手,赵剑寒也不说话,只是转身看着李叔和董云山,那意思很明显:你们是大人,你们拿主意吧。
赵剑寒是一个八岁大的孩子,惹了事当然要大人出面来摆平,以前他总是为自己的年龄而苦恼,现在终于可以行使小孩子的“权利”了。
李叔和董云山都明白小公子意思,他俩相对苦笑,以前小公子只知道玩闹,现在变得急公好义,他们都很高兴,可不能在这时候打击公子的积极性,再说他们俩也是穷人出生,本来就对小柱子他们很同情,问题是他们一个是管家,一个是护卫,都不好自作主张。
董云山犹豫了一会儿,说道:“让这些孩子到我们村子住吧,乡亲们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们的。”
李叔显然知道董云山说的地方,那里住的都是军中将士家属,同时他也知道那里的生活本来就不富裕,于是说道:“那我们明天就带他们一起走吧,先安置在你们杨树村,怎么着也不会让他们挨饿受冻,我再想办法和将军大人说一下,给你们一点补贴,以将军的仁义,我想将军不会怪罪我们的。”
当天晚上,赵剑寒他们把这八个孩子带到客栈,让他们洗漱之后饱餐了一顿。这一顿饭可能是这些苦命的孩子这辈子吃得最好的一次,有两个孩子吃着吃着就流下了眼泪,看得赵剑寒三人心酸不已。
第二天一早,李叔还带着柱子他们找到一家裁缝店,为他们置办了一套棉衣。赵剑寒穿越到这里的时候是夏天,过了几个月已经是初冬时节,虽然还没下雪,可是气温已经很低了。
八个孩子昨天晚上美美地睡了一觉,吃饱穿暖之后,消瘦的脸蛋上微微有了一丝红润,今天就由他们带路,让赵剑寒他们将肃州城好好地逛了一遍。
至于那个唐海,赵剑寒他们都没有把他放在心上,没要他的狗命就不错了。封建王朝的独裁统治下,不会出现成规模的黑社会组织,这些小混混也就敢吓唬一些平民百姓,欺负柱子他们那样无家可归的小孩子,除非天下大乱,他们是闹不出什么大事来的。
今天,赵剑寒主要走访了日用品市场,考察这个时代的民生情况,同时也寻找一些自己以后需要的原材料。转了一上午,还真找到了几样好东西,比如硫磺和天然碱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不过硫磺属于军用品,商家也是偷偷地卖,只有一些有权势的大商家才能批量购买。
吃过午饭之后,李叔又雇了两辆马车,赵剑寒他们带着这八个孩子一起返回嘉峪关。
嘉峪关的周围是一片戈壁滩,其中有一些零星的绿洲,白杨村就坐落在其中的一块绿洲上,村庄的规模不大,住的都是军户,几乎每家都有人在嘉峪关服役,也属于赵振东所辖的范围,董云山的家也在这里。

赵振东对自己的手下非常关照,没有像别的官员那样盘剥他们的土地和财物,朝廷拨下来的土地基本能够保留下来,军户也不用缴纳其它的税款,尽管绿洲的面积不大,可耕种的土地有限,但是他们的生活还算过得去。
明朝执行卫所制度,军户们世代从军,没有军饷,但不用交税,每户还给予一定数量的土地供他们生活,有战事则必须应召从军,不得拒绝。肃州卫属于边塞,战事频繁,这条制度执行得比较严格。
村长姓孙,是一名年过六十的老军人,得知这八名儿童是战死的军户后代,丝毫没有推辞就把他们接收下来,分配到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军户家中暂时安置,以后的事情该怎么办就等李叔的通知,赵剑寒让李叔留了一些银两作他们的生活费用。
临别的时候,赵剑寒害怕小柱子他们前一段时间做扒手,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所以严厉地叮嘱他们听大人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自己就会来看他们,如果发现他们有不良行为,就把他们赶出去。
几个孩子算是跳出了火坑,他们对赵剑寒非常感激,同时也非常敬畏,都拍着自己的小胸脯保证听话,好好做人。
安置好这些孩子,拜别老村长,赵剑寒一行三人回到了嘉峪关,正好赶上吃晚饭。徐氏看到儿子平安归来,一直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搂着儿子好好地疼爱了一番,搞得赵剑寒郁闷不已,又开始抱怨自己这副八岁的身体。
饭后,李叔和董云山向赵振东汇报了此行的经过,重点是赵剑寒的表现,这也是赵振东布置给他们的任务。八岁的儿子有了一个神仙师傅,就想干一番大事业,作为父亲的赵振东哪里放心得下?他派李叔和董云山随行,除了保护以外,还要考察赵剑寒的表现。
董云山口快,他详细描述了赵剑寒与唐海交手的过程,一个劲地夸奖小公子从小就知道仁义,并且功夫了得,只用一招半式就将一个青年人打晕,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无敌猛将,还提前祝贺游击将军大人后继有人。
赵振东面带微笑接受了他的祝贺,心里却暗自吃惊,自己可没传过他这么歹毒的功夫,难道又是那个神仙所为?看来这小子还有好多秘密啊!
李叔则重点汇报了小主人在郑家村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行,似乎想要招揽那些工匠,其所作所为完全不像是一个八岁的小孩。赵振东对儿子这之类的言行已经见过多次,一点也不觉得吃惊,反而嘱咐他们不要把这些事情外传。
最后他们汇报了柱子他们的情况,赵振东也是一个热血男儿,对他们的行为不仅没有责怪,反而大加赞赏,并干脆地表示这八个孩子的生活费用由赵府负责。
看到将军如此通情达理,李叔和董云山都非常欣慰,将军大人有情有义,这也是他们死心塌地追随他的原因之一。
其实赵振东心里明白,这件事一定是自己的宝贝儿子主使的,自己过了这些天没有答应儿子的要求,儿子已经等的有点不耐烦了,正好赶上这么一个机会,这个机灵鬼当然不会放过,只怕今天晚上,儿子又要来催促自己了。
“唉,”赵振东感叹道:“有了这样一个儿子真是头疼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