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爱妻阿娇之死( 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上,您要为阿娇报仇啊,她死得好惨啊。。。。。。”妇人大声啼哭道。
“姑妈放心,侄儿一定会替阿娇报仇的,寡人会让他们血债血偿而且要他们付出十倍的代价。”李天狠狠说道。
这位妇女就是阿娇的母亲馆陶长公主,爱女初丧,怎能不悲伤万分。李天知道这仇迟早肯定会报,所以他这样对他姑妈说。
李天领着姑妈进了宫殿。母亲王太后也早已在宫内等候多时,见儿子携着亲家母同来,又看见馆陶长公主那悲痛欲绝的样子和李天一副六神无主的表情,眼眶也就不自觉的湿润了,却又不得不安慰他们两个。
李天把姑妈留在王太后那后就和一群臣子来到了朝堂,一起等待着卫青回来报告结果。
约莫一个时辰后,卫青押着一个长相穿着跟想要射杀李天的那个凶手很相似的人来到了大堂。卫青向李天禀告道:“启禀陛下,此人刚才想要偷偷溜出皇城北大门,被值班的一个兄弟拦住询问,一问之下就发现此人答不对题,颇为可疑。后经我彻底严刑逼问后才他道出了他就是杀害阿娇皇后的凶手。恭请皇上发落。”
“干得好。先退下吧。”李天接着问这个人道:“汝是何人,受谁指派杀我爱妻,快说?”
凶手胆怯,看着李天龇牙崩裂的骇人样子和他充满威仪的神态,吓得发抖道:“小的是匈奴人,是我们大王君臣单于听了汉人海公公的建议后派我前来射杀皇后的,还派来了老四那小子来射杀皇上,不知道他成功了没有。”
凶手刚把话说完,李天从剑鞘中抽出冥龙剑,又将剑向着凶手甩了过去。一瞬间,便只剩下了凶手临死前的惊叫声还在大堂回荡,而那位凶手早已身首分离,见阎王去了。
李天愤愤说道:“又是可恶的匈奴,又是海公公,寡人在这里发誓,不铲平匈奴人居住的草原,寡人誓不罢休。退朝,明日再议。”
回到未央宫,王太后还在不断安慰着馆陶长公主。李天走上去对她说道:“姑妈放心,寡人已经知道凶手就是匈奴人,寡人可以向你立誓,寡人有生之年定会铲平匈奴草原,为死去的阿娇报仇。”
馆陶长公主闻言略感安慰,向李天说道:“有陛下这句话,我们阿娇也就死得安心了。”
李炎一家听闻李天遭袭击,阿娇皇后遇刺身亡的消息后急忙跑到皇宫本想安慰李天,却被李天一一打发走了,李天现在只想一个人静一静。
李天虽然只和阿娇做了一个多月的夫妻。可是李天对阿娇的一见钟情以及阿娇对李天的一片痴心,都让两人在极短的时间里便深深地爱上了对方。而正当他们感天动地的爱情将要有所结果时,不幸却降临了,让这原本应该幸福快乐的两个人一个魂归黄泉,一个虽然活着却也心如死物,活脱脱一具行尸走肉。可当李天想起阿娇死前说得一些话和看见冥龙剑、冥龙决时,他知道他并不是只为他自己一个人而活的,他还有很多事要去做,因为他是为大汉朝的子民而活的。
。。。。。。
第二天早朝。
阿杰喊道:“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异口同声地喊道。
“众爱卿平身。”李天声音洪亮的说道。

“相信诸位已经听闻,寡人的爱妻阿娇昨日不幸被匈奴匈奴杀手所杀害,寡人誓杀之。所以寡人决定近日就将会出兵匈奴,诸位以为如何?”李天问道。
丞相董仲舒站出来道:“臣以为出兵匈奴尚早。”
“给寡人说说理由。”李天命令道。
“微臣曾向陛下提出过我国目前面临的五大问题。五大问题中其中一个君权和丞相的相权之间相矛盾的问题陛下早已经解决,剩余四个中有一个就是北方日益骄横猖狂的匈奴。臣以为,剩余三个没解决之前实不宜出兵。这三个问题是儒学和老学之争,穷奢极侈的各诸侯王,大汉朝各地繁多的豪强。请陛下明鉴。”董仲舒缓缓道来。
李天锐利的目光扫向殿下众臣,扫向了自己最信赖的几位大臣。便对着董仲舒、主父偃、公孙弘、东方朔、终军、司马相如、卫青、李广、公孙敖、郭解、公孙贺、桑弘羊、李延年一行13人问道:“何人可替我解之?”
董仲舒首先答道:“微臣有法子解答儒学和老学之争这个问题。而今窦老太后已逝,黄老思想已经失去了最强的支撑者,且臣于齐地尚有师兄弟及师侄子弟几百人,臣愿往而求之,请他们出山来弘扬儒学思想,以期能在短时间内取代黄老思想,再辅之以一些利于儒学学习和传播的政策,则适于治世济民的儒学思想将会在短期内迅速普及,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好,董爱卿不愧为寡人钦定的丞相,那就依董爱卿之言,望早日完成儒老交替之重任。”李天夸奖道。
李天又问道:“穷奢极侈的各诸侯王这个问题,谁人可为寡人分忧?”
上大夫主父偃站出朝班道:“臣可。”
李天笑道:“上大夫请讲。寡人洗耳恭听。”
主父偃整整衣冠道:“臣之方法,愚臣谓之曰‘推恩令’。臣以为古代诸侯所辖不过百里,强弱很容易随着环境和时间变化。可是现在有的诸侯国连城数十座,领域达到数千里,时间长了很容易变得骄奢淫逸,甚至会影响到朝廷。所以必须尽快削减诸侯国的权力和领土,可是如果颁布太直接或直露的割削政策可能会引起战争。所以臣想出了‘推恩令’。”
李天心想人言儒生多长舌果然不假,于是假装咳嗽一声,打断他说:“请上大夫讲重点。”
主父偃尴尬地说了声是,然后接着说道:“臣的‘推恩令’简单来讲就是令各现任诸侯王将所辖之领土分割后传给他们的子孙,这样一方面各诸侯子孙会感谢皇上给了他们继承领土的权力,另一方也会慢慢逐渐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土面积。即所谓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失,实分其国,不分而稍弱矣。”主父偃说完嘴角挑起得意一笑。
李天鼓掌叫好道:“先生之计妙哉,想前人所未曾想也,这下可好了,不用像父皇一样用兵就可以削弱各诸侯国的实力了。那这个问题就交给上大夫你去操作了,希望不要辜负寡人一片厚望。”
主父偃深深一鞠躬道了声是。
李天又向诸位能臣问道:“还剩一个问题,谁可解之?”
过了好久都没有人站出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