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哈尔黄雀在后 立化寺双龙相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回
察哈尔黄雀在后立化寺双龙相会
却说宣化乃是边防重镇,长城外就是蒙古人活动区域.自从蒙古人被赶出了中原,游牧民族活动区域仍超过中原的两三倍,统称为蒙古.宣大边关之外乃是林丹汗,统辖四五十大部落,是东西蒙古的中心.又与农耕民族接壤,故称之为边,蒙古语为察哈尔.
自古以来,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农耕民族聚族而居,生活安定,食物充足,人口繁衍迅速,百年即可增加十五倍人口,四代之家通常就是一二百口人的大户。农耕民族起初是沿河而居,汉水流域的百姓率先进入了农耕,就被称为汉人。越来越多的渔猎民族与游牧民族选择了农耕,汉人的数量急剧膨胀,后来就把所有的农耕民族都称为汉人,汉民族就成了天下人数最多的民族。
汉民族的人口迅速增长,需要不断开发大量新的耕地.就以长江,黄河为中心,幅射到极南,极东,极西,北方寒温带。只要能生长谷物与小麦的地区,都去了大量的汉人,开垦荒地.游牧民族就生活在北方寒冷荒漠区域,除了野草之外,什么也难以生长。
保持游牧生活方式的人群并不在少数,人类本来就是从渔猎进化到游牧,又从游牧进化到了农耕。游牧民族保持着远古时期的生活方式,还处于奴隶制,对外进行掠夺不以为非.遇到灾害连亲兄弟也不放过,所以汉人说‘戎狄无亲’。
抢掠与杀戮对于游牧民族而言,是一种光荣的行为,弱肉强食不以为非。每当打败弱小部落之后,就要进行大屠杀,成年男子全被杀死,只留下年青女子与小孩,掠回去成为妻妾养子,有时候成年男子留着做奴隶。草原民族没有为亲人复仇的习惯,他们服从于强者,而且自觉自愿的成为其中的一员.通常一个强悍的部落在极短时期内,就可以迅速的壮大,成为地区的主宰。只要出现一个强悍的首领,该部族就会成为草原的新星,几十骑就可在三五十年之内统治万里草原,有精兵百万。
游牧民族是狼,农耕民族是羊。农耕民族的不断扩张,使得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从黄河以北退却到了长城之外.每逢遇到雪灾,瘟疫,游牧民族就要大举进犯,否则只有死路一条。游牧民族生活在马背上,天生就是勇士,体弱者早已被严酷的环境所淘汰。壮士们一可当百,百可当万,杀入关内如同狼进羊群,横行无忌。数千年来,游牧民族被农耕民族同化不少,但人口并不见少.曾多次入主中原,成为天下的主宰。
进入中原之后,舒适安逸的生活方式,无尽无休的享乐,很快的就腐化了游牧民族,腐化堕落蛀空了他们的神武,后代子孙成了一群寄生虫,被反抗民族压迫的汉人们赶出了中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任何民族来讲都是同样。称霸世界的强大元军迅速土崩瓦解了,强大的帝国分裂成了数以百计的军事集团,有的独立建了国。
明军北伐,元将纷纷不战而降,元顺帝逃出关外.明将常遇春率大军出关追杀,横扫千里草原,元廷名存实亡,小王子号令难出察哈尔.蒙古各部自立称雄,元裔不再是蒙古各部的共主.蒙古人与明朝的争斗,二三百年之间从未停止过.时战时和,连明朝皇帝都被活捉到草原.居庸关外是蒙古人经常进出的地方,主要是抢掠农耕民族,对土地没太大的兴趣.蒙古人口死亡率高,居住分散,尤其害怕染上痘瘟,染上必死.满人进入北京之后,将汉人婴儿全都弃之荒野,以防传染,婴儿死亡不下十万.汉人被驱逐出京城之后,满人成了京城里主要的居民,才敢在京城里随意活动.
蒙古人是以氏族部落为核心的,通常以居住地名为姓氏,繁衍生息,逐步壮大.以强凌弱,大部落首领称为大汗,就是汉人所称的王.汗王通常是以部落联姻为钮带,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盟,共同抵御外部势力.林丹汗也是如此,与各部落大首领都是姻亲,势力强盛,明朝是将林丹汗看成最具威胁的外部敌人的.为了安抚林丹汗,每年明朝都要拿出几十万两银子作为补贴,高价购买蒙古各部落的马匹,并供应茶叶,铁器等生产生活物品.大同,张家口每年秋季开市,蒙古人的抢掳就少了一些.彼此心里都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蒙古人接受明朝王封也是一种形式,明朝也从未敢把蒙古人当做藩属来看待.
万历皇帝的不理朝政,天启年间魏忠贤的昏庸**,给东北满人的崛起留下了机会.努尔哈赤以十三副兵甲起事,统一了满族各部.与蒙古各部也先后结成盟友,其势力范围侵入了林丹汗的领域,林丹汗与明朝联起手来对抗这新兴的力量.林丹汗原本遵奉黄教,后来转奉红教,引起了各部落的不满.努尔哈赤与各部落频繁联姻,分化瓦解了林丹汗的势力.
崇祯初年,满人打败了林丹汗,占领了察哈尔,夺得了元朝传国玉玺.林丹汗先是过了黄河,后来病死在青海,他的王子额哲被满人俘获,归降了满人,还生活在察哈尔.额哲并没有放弃恢复祖业的愿望,在察哈尔秘密进行活动,想要东山再起,以宣化为中心,建立察哈尔大蒙古国.
察哈尔是蒙古的政治经济中心,蒙古人始终用成吉思汗纪年,并不承认中原皇帝的宗主权。明朝为了防备蒙古人的进犯,于长城外增修了宣化,大同,榆林,蔚州等边防重镇,辖一二百座坚城,驻有数十万边兵。蒙古人是满人的几十倍,并不服气满人。满人就采取联姻等手段.与蒙古各部结成了联盟,科尔沁蒙古与爱新觉罗氏世代联姻,成为了北方内蒙古的屏障。
额哲之子布尔尼,乃是个少年英雄.行走江湖,结交了一些日本武士,乃是些侠民.徳川幕府统一日本之后,经过家康,秀忠,家光三代,各藩国不愿投降的流浪武士们背土离乡,走釜山,渡过鸭绿江,沿着长城流浪到了察哈尔地区.元大德年间,日本高僧来到了宣化,修建了[久远寺],香火鼎盛.高僧法号日持,寺内高悬麝香鹿皮表装文书,上书;
日莲大圣人之御尊像御圣师御遗影御十三回忌**会勤行后为东部环球巡锡于被授
给御法曼荼罗礼拜携登足是时永仁乙未元旦辰上刻沙门日持沐写书合掌
日本得道高僧日莲之御像栩栩如生,供奉在上,受世人瞩目.最为神奇的是;日持高僧圆寂火化之时,原本盘膝坐化多日的日持真身,忽然在火中站起,面向东方,站立而化.炼成舍利三十六粒,轰动了天下.从那以后,[久远寺]就被人们称之为[立化寺],成了佛门圣地.日本僧人来到中国,无不前来拜谒日持上人,这些流浪武士们也是慕名而来.
宣化有王者之气,为了镇压王者之气,明武宗在宣化修造了行宫,多次以大庆法王,威武大将军,镇国公等身份率兵攻打小王子,宣化是第二个京城。满人对于宣化也极其重视,既要防备大同姜瓖,又要防备林丹汗的余孽,就在宣化各要塞驻扎了重兵,满八旗就多达六位统领,总兵力七千有余,辖制十几万汉军。
额哲帐下延揽了各种人才,望气者发现;近日宣化紫气冲天,有真龙天子活动其中.额哲心中暗喜.带着布尔尼以及十八位侠民潜入了宣化,直奔[立化寺]而来.[立化寺]与皇城相邻,额哲应运而至,是想趁北京空虚先发制人。隆武皇帝派使臣前往日本求取援兵,日本方面已备下战船千艘,武士三万,即将大举进兵,与满人争夺中原。战败了的贵族们不愿意在德川幕府的控制下苟活,希望能在中国大陆抢夺一块生存的空间,将战略中心转移到大陆。
额哲早已与日本方面取得了联系,以察哈尔为中心,兵分三路,突袭居庸关.绕道紫荆关,从蔚州山路直取北京,打满人一个措手不及。在东北的侠民们,正在秘密的向察哈尔汇齐,这是个历史性的军事行动。蒙古人与日本方面都不是政府行为,而是被打败了的在野派,他们想要通过此战改变本部族今后的命运。
大悲隐皇帝逃到了宣化,以游僧身份与十三罗汉在[立化寺]里藏身.用重金收买了寺内僧人,不得外传.大悲与随从们原本就是僧人打扮,也不惹人注意。对于僧人,游牧民族是很尊重的,无论是满人还是蒙古人,从不找麻烦。大悲等人并没准备在宣化长住,本以为人不知鬼不觉,没想到紫气上腾,暴露了行踪.

额哲等人一进寺庙就觉出不对头,寺内有一股子杀气.十三罗汉尽管都在低头念佛,少年僧侣大悲也掩饰不住尊贵之气.额哲一看就明白了;紫气乃是应在首座的小和尚身上.额哲心里又是嫉恨又是失望,不清楚这少年和尚是什么来头?额哲苦心经营了二三十年,张家口邓鸣谦,宣化吕长庚的底细他都清楚,从来没听说过有什么小和尚是真龙天子.今日狭路相逢,倒要问个明白。想到这里,额哲上前施礼道;‘赤龙升天,黄龙入世,菩萨所为何来?‘
额哲乃是汗王,气宇不凡,一看架式就非凡人。大悲隐皇帝假作闭目,其实什么都看在了眼里,这伙人一进庙门他就知道来者不善。十八位侠民如同钢铁,冰冷坚忍,令人生畏.侠民们都是从小就进行魔鬼训练,都是武士世家,在日本也是上层人物。他们虽说都穿着中国的装束,一看头顶的发饰,腰间的倭刀,就知道是来自于东洋。
大悲并不抬头,也不想招惹是非,低声回答道;‘神龙见首不见尾,升天者非赤龙也,乃蛇蝎之后.‘对于逆藩燕王,建文皇帝一脉是恨之入骨的。大悲知道来人是蒙古汗王,所以并无隐瞒,免得发生误会。额哲本以为这个小和尚是朱明哪个藩王之后,隐居于此,万万没有想到另有隐情。对于明朝之事,额哲是一清二楚的.也知道燕王谋反,夺了建文皇帝之位,建文皇帝不知所终,没想到这个小和尚有些个来历。
额哲心中疑惑,不禁动问道;‘贵州红崖讨逆檄文,菩萨可曾知晓?’建文皇帝与燕王争国,蒙古人曾有过入主中原的打算,错失良机,所以熟悉明朝的情况.
小菩萨眼中垂泪,低声诵道;‘燕反之心,迫朕逊国.叛逆残忍,金川门破.杀戮尸横,罄竹难书.大明日月无光,成囚杀之地.须降伏燕魔,作阶下囚.丙戍,甲天下之凤凰.‘
额哲大惊,慌忙施以大礼,大悲站起还礼。两下重新相见之后,分宾主坐下。额哲自我介绍道;‘我非别人,乃是林丹汗之后额哲,被满人夺了传国玉玺,屈居于此。见宣化城中紫气冲天,故尔前来寻觅,没曾想在此处遇到贵人。本王欲复祖业,在察哈尔已经网罗数千天下豪杰,还有东洋侠民相助,大事必然成功。如若不弃,请高僧前往察哈尔佐我成事,可以国师之尊,世代享受荣华。’
大悲答道;‘天下本是汉家江山,胡元入主未及百年,天怒人怨,天下弃之,何谈祖业?我太祖高皇帝传位皇太孙建文皇帝,被逆藩燕王所篡,致使宗庙沦丧,令人心碎。朕欲正本清源,所以不辞万死,与忠贞节烈之士奔走于天下,拯救苍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之不成命也,焉可为汝臣子?’
额哲把脸一沉说道;‘赤龙无道,屠草原,杀功臣,叔侄相争,数十万生灵屈死.后宫粉黛三千,尽成冤魂野鬼,作孽满盈,天厌赤龙.以水克火,当出黑龙代之.今日黑龙驾临,赤龙退居藩位,犹不失大国之封.‘
小菩萨答道;‘僧为帝,帝亦为僧,十六代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话音刚落,十三罗汉一跃而起,与十八侠民打了起来.大悲喝道;‘佛门清静之处,不得无礼.‘众人收住武器怒目而视,谁也不肯让谁.额哲见大悲等人不肯降伏,又不敢在城内大动干戈,只好领着众人出了寺庙,寻一客栈暂时住下.额哲对众人说道;‘小和尚是建文之后,身上必然携有传国玉玺,传国诏书,金册等等。只要拿到我手,便可号令西北百万之众,不可放过这个小和尚。活的不行,死的也要,诸位有何良策?’
侠民池田对额哲道;‘我黑龙帮不下三五百人,朱元璋进入北京,五百大和武士假装贡使,藏刀剑于巨烛之内,差一步就夺了朱明天下.胡惟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误了大事.日本民族本是越人之后,不甘心受秦人奴役,漂洋过海,在海岛立国,回归感从未减弱.与其让满人入主中原,不如蒙古与日本联手,中分天下.‘
额哲沉默不语,想不答应还缺不了侠民这股力量,答应下来又有些不甘心。于是托辞道;‘只是担心其它部落不肯随之起事,满人以联姻手段,对蒙古各部极力拉拢.满蒙贵族是中国的实际统治者.陕西,太原,榆林,大同,宣化等边防重地,都驻有蒙古八旗.黄河以北的防务,蒙古八旗约占一半,亲王,贝勒,贝子,台吉没少分封.察哈尔地区安于现状的蒙古亲贵占大多数,西北额鲁特蒙古如狼似虎,此事还须从长计议。’
额哲与侠民是互相利用,彼此心里也是心知肚明的。有了这些侠民,满人就不能对他下毒手。没有额哲的收留,侠民也是没有落脚之地。日本大军尚未到达,额哲与侠民们一时也成不了大事。额哲诡计多端,也不好捅开这层窗户纸。他是利用侠民牵针引线,等候三万日本大军。额哲哪方面也不得罪,跟满清镇守宣化的文武大员们混的也挺熟。
何洛会曾勒索了额哲三万两白银,镇守宣化,乃是正黄旗满洲固山额真,是摄政王的亲信.何洛会本是肃亲王豪格的属下,本以为豪格会继承皇位,自己也可以攀龙附凤.没想到众皇叔联合起来排挤豪格,立了个小皇帝,多尔衮当上了摄政王。摄政王才是真正的大清皇帝,上淫皇太后,下淫弟媳,侄媳。豪格的福晋被摄政王给**了,豪格形诸于神色,被何洛会密报给了摄政王,摄政王寻事将豪格革除爵位,软禁了起来。
豪格善于用兵,辽东大战,洪承畴的二十万大军就是败于豪格之手,并活捉了洪承畴。西征李自成,豪格又被起用,入陕西破李自成,进四川破张献忠。归来之后,何洛会秉承摄政王之意,怂恿贝子吞齐出头诬告豪格,何洛会从旁作证,豪格就又被关押了起来。何洛会抱上了摄政王的粗腿,连连升迁,镇守宣化。摄政王索性将豪格的福晋纳为妃妾,再也无人敢于说三道四了。
肃亲王豪格被关押起来之后,其三个儿子交由何洛会照应.何洛会过去像条狗一般,这三位有可能将来是皇子,里面出位太子。如今成了他手中的鱼肉,何洛会卑鄙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总想找机会羞辱三位王子一番,毫不念旧情。小人最为可怕,尤其是居心险恶的小人.三位王子战战兢兢的,总怕被何洛会抓住把柄,死于非命。由此一来,何洛会对他们更是肆意虐待,王子们苦不堪言.
福晋在王府里惦念儿子们,央告摄政王,让儿子按例进王府校射,也好见上儿子们一面.何洛会见了骂道;‘见此鬼魅,不禁心悸.‘三位王子忍气吞声,不敢与之计较.不知何因?豪格在幽禁之所自尽而死,三位王子哭得死去活来,设灵堂守灵.何洛会派人暗加监视,吓得连吊唁之人也见不到一个,额哲就把工夫下在了三位王子身上。
布尼尔也是个少年人,同龄人容易沟通,也不显眼.额哲就派布尔尼代表自己前往吊唁,就便探探口风。听到敲门声,三位王子有些惊慌,不知是福是祸?他们的头上随时都悬着一把钢刀,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砍了下来,没有任何抵抗能力。见来人是个蒙古少年,三位小王子才放下心来,将客人让到了灵堂,三位小王子一面答礼一面呺啕大哭。布尔尼是唯一来吊唁之人,肃亲王的旧部都去攀附摄政王,争先恐后的向旧主子落井下石。
吊唁过后,三位小王子身穿重孝,将来客让进了客厅,重新相见。得知来人并非常人,乃是林丹汗之孙,额哲之子,二三十年前草原最高汗王的嫡传长孙,这一惊可是非同小可。若知四位少年谈些什么?且容下回分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