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城门(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一切布置妥当,那名将军松了口气,这才看向李信等人,然后又盯了盯毛新勇和二狗,皱眉问道:“你们是从皮岛来的?”
“在下乃。。。。。。”毛新勇作了个揖说道,却被那名将军挥手打断。
“不管你们是从哪来的,今晚都进不了城,这几天孙阁老亲临宁远,吾等重命在身。”将军不耐烦地说道,又指了指站在两边一动不动的士兵说到:“等等袁副使就要到了,吾等负责迎接,你们还是快走吧。”
“袁副使?莫不是袁崇焕?”李信本来就疑虑重重,听到那名将军这么一说,不由惊叫道。
毛新勇一听秦冰出声,就知道要糟糕,暗自拉了下李信却也来不及了。
“袁大人的名讳也是你可以叫的?”那名将军狐疑地瞧了瞧李信,指着一名士兵把火把拿来,借着灯火又看了看李信。“看你似是我关宁的人?”
“对,俺哥是关宁的,和大人一样。”二狗开口抢先回答道。
“在下在祖参将手下当差。”李信突然怪自己开口太快,而二狗又把话说死了,只好糊涂地编造了个借口。
“祖参将?”那名将军的眼神中的疑惑更大了,立刻开口问道:“你是哪营的人?”
毛新勇一开始还想劝和一下,待到那名将军问话,毛新勇也好奇地转头望向李信,李信一向对于自己具体的真实身份绝口不提,毛新勇等人对此也十分的疑惑,只不过碍于所属不同,不好相问。
“该死!”李信暗骂道,《明史》里可没有介绍这个,正待想怎么蒙混过关,那名将军却一拍脑袋,恶狠狠地瞪了李信一眼,转身冲着身后的士兵大喝道:“袁副使到了,都给老子打起精神!”
夜色中一袭火光如横列排成的一条长龙一般缓慢地朝着宁远行来,那名将军神色一禀,仔细地朝着两旁看了看,城门口的那两队士兵立刻都同时挺起了胸膛。
“你们最好老实点!”将军大汉大声喝了一句,朝着李信三人亮了亮腰间的刀鞘。
随着火光越来越近,李信终于看清原来是数十骑骑兵缓缓地朝着这里驶来,而在骑兵的中央,一辆甚为宽大的马车迎着城门徐徐行驶,一转眼的功夫就到了城门口。
将军连忙朝着左右挥手,带头跪了下来,磕头朗声道:“在下,祖大寿参见袁副使!”
虽然很不情愿,但是周围的士兵都已经同祖大寿一般跪了下来,毛新勇深怕李信又做出什么糊涂事,拉着他和二狗也跪到了地上。
祖大寿?李信这时候才了解刚刚那名将军瞧自己的异常眼神,原来他就是祖大寿,不由地多看上了两眼,果然生得虎背熊腰,加上那满腮胡子,看起来似有几分勇武。
车队到了城门依然前行着,当马车到达了祖大寿身旁时,马车忽然响起了一阵敲击声,领头的一位银盔骑兵举起了手,整个车队停了下来,等到停顿完毕,马车内传出了一声低沉的男声:“天色已晚,复宇身为军中大将,怎会在此?”

“副使犹如吾父,怎可称大寿表字?”祖大寿听到袁崇焕的声音,赶忙又使劲磕了几个响头,大声说道,说话之间已是泪水涟涟,哽咽道:“副使为我关宁肱骨,今犯险巡视军情,大寿在此等候更是应该。望副使以我辽东万民为重,保重栋梁之躯!”
祖大寿身后的军士也学着祖大寿的动作,不约而同地在地上磕起了头,同声喊道:“望副使以我辽东万民为重,保重栋梁之躯!
祖大寿话刚一说完,二狗“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注意到自己的不对,又连忙捂住嘴,对着李信低声说道:“哥,这将军也忒不要脸了!”
就连一向都不太敢犯禁的毛新勇也都尴尬地望向李信,跪在地上偏头对着李信小声道:“某前日觉的李兄弟之言甚是有趣,此番终于明白其中道理了。
“咳咳,祖将军,其实对弟兄们都很不错。”李信望着自己的“上司“,脸红地说道。祖大寿在历史上的名声不错,谁知道偏差这么大?
“呵呵,复宇言过其实了。”车内之人终于掀起了布帘,一张苍老的面孔隐约出现在众人面前。
李信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小心地往车窗望去,不过灯火不够明亮,只能看得个大概。
“此话乃是大寿肺腑之言。”祖大寿一见袁崇焕的面孔,立刻又在地上狠狠地磕上了几个头,眼中再度泛起一丝泪光。“辽民皆言:若无副使,奈苍生何?”
袁崇焕缕了缕自己的山羊胡,微微笑了起来,口气也缓和了许多:“为我辽东万民,本官累点倒是应该。”
话到如此,袁崇焕却突然板起面孔,厉声喝道:“但汝身为关宁将领,不在军营领兵,却在此处媚上,该当何罪?!”
祖大寿闻言愣了一下,身子渐渐战栗发抖,不再说话,整个人将头垂到地面上,只是低着脑袋。
“这袁大人倒是一个好官。”二狗悄悄弄了弄鼻子说道,李信看了看,周围的士兵脸上都带着敬佩的表情,就连毛新勇也点头称道:“袁副使虽然苛责,但看来倒不失公允。”
李信点了点头,虽然很多历史人物都同史实有很大的出路,但是至少袁崇焕看来还是不错的,刚想开口说话,却见领头的骑士带着警惕的眼神正盯着自己,冲他一笑,也不说话,或许历史人物见得太多,袁崇焕的出现也只是让他好奇了一下。
(铺垫的过程是艰苦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