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三智分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董卓进京后,听从李儒的计策,上表表示灭宦官,清君侧。朝廷大乱,何进宫中受剑锋,十常侍终遭恶报,董卓横行无所忌,送赤兔得吕奉先等等,就不一一细表了。
此时董卓刚废帝立献,汉献帝突然成为一国之君,纵是胆识过人,但一个不过十岁的孩童,又能如何应对呢?贾诩便以劝慰皇上之名向董卓请示晋见,趁此机会接近皇上。
御花园中,只见汉献帝对着天空发呆,无视贾诩的晋见。贾诩见此,便道:“皇上,无恙乎?须知你乃国君,一举一动都掀动朝廷上下,可要保重龙体啊。”
汉献帝神色不变:“国君?原来我真的成了皇帝啊。但这个国家是我的吗?”
贾诩靠近汉献帝,小声的说:“敌强我弱,如何抗敌?显强扰敌,敌不知深浅而退。”
汉献帝听后,首次有了动作,转头看着贾诩。贾诩不以为然,继续道:“众敌环绕,如何抗之?敌非一心,拉弱削强,以敌制敌,方为上策。”
汉献帝问道:“为什么要帮我?你是董卓的人吧?”
贾诩大义凛然地说:“微臣心系汉朝,自然要为皇上设想。”
汉献帝见这人带着面具,遮盖了鼻子以上的长相,以为肯定是容貌被毁,留难道:“要我相信你,就让我看你的真面目吧。”原来一直以来,贾诩都表示自己貌丑,要带面具示人,除了少数人外,可无人知其面貌。
贾诩当即走到汉献帝面前,掀开面具,只让他一人看见。汉献帝仔细打量贾诩,见此人容颜亦男亦女,男当为翩翩公子,女则倾国倾城。想到两人间的距离,小脸也不禁微红,退开数步,冷静一下头脑,问:“为何要以面具示人?”
贾诩重新带回面具,对这个问题笑而不答,只说:“皇上,仅记我方才的话。微臣就此告退了。”语毕,行礼转身欲走。
汉献帝有些不舍,大声说:“你还会再来吗?”“会的。”汉献帝痴痴地看着那个身影,直到消逝,久久不能自已。总算清醒过来后,第一句就是“朕要做个出色的皇帝!”
之后汉献帝的转变让董卓惊喜不已,对贾诩更加信任。而贾诩也官升太尉,偶尔空闲便会进宫晋见皇上,教导他一些自保之法。虽然国家依然由董卓把持,但很多官员看着这位皇做得这么好,也就不再提起废帝之事。
当董卓权倾朝野后,贾诩便应智囊团长老群的邀约,与他们进行会谈。
“三位,许久不见了。看你们风采依然,不问也知你们很好。”贾诩见到三名长老后主动打招呼。
“哼!不知所谓。竟然这样跟我们讲话,难道你不知长幼伦理吗?”这种话正是之前那位正气凛然的人说的。
贾诩听后一点也不生气,反驳道:“哦,照水镜先生所言,你们对着我这个团长也不主动打招呼,这样算是有礼吗?”
“呵呵,德操也只是说笑而已,团长切勿当真啊。”道骨仙风之人立刻出来打圆场。
“好吧,看在左慈的份上,这次就不跟水镜你计较。说吧,这次唤我来有何事?”看到左慈对自己恭敬有加,贾诩便嚣张起来。
水镜虽有心驳斥,但看见左慈直打眼色,惟有忍下去。
“都消消气,大家都是聪明人,何必为些小事而生气呢?我们说正事吧。”文质彬彬之人见气氛不对头,便转入正题。
左慈立刻拿出《太平要术》,问贾诩:“这是不是从三大奇书中的抄出来的内容?黄巾起义是你搞出来的吗?”
贾诩坐到团长的位置,调整身体到舒适的状态,缓缓说起:“还以为你们想问什么呢。答案,相信你们都猜到了。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没错。”
水镜捉到机会,怒道:“你还记得智囊团的规矩吗?准备接受惩罚吧!”
文质彬彬之人阻止暴怒中的水镜:“德操,听听他有什么辩解吧。”
贾诩赞道:“还是号称‘黄石公再世’的黄承彦明理啊。我来,便预料了这种情况,搞出那种事,是为了选出下任团长。”见三人都露出关注的神色,才继续“汉室无能,政治**,早已无力回天,与其继续支持这样的皇朝,不如换一个来得好。汉朝已沉沦许久,大乱虽害惨百姓,可是乱而后治,总比这样持续下去要好。一石二鸟之计,你们三人各自支持一个势力,得天下者就是下任团长,而天下也能重获太平。”

三人本想说些什么,但看见贾诩抛出的三卷书册后便停下。“为了证明我没有私心,这三大奇书就交由你们分别保管吧。”只见水镜得《大同》,左慈得《大智》,黄承彦得《纵横天下》。三人拿到书都欣喜不已,拿在手中不舍得放下。
贾诩就把规则说明:可以动用任何资源帮助支持势力,但不能亲自出手。每人有一次机会亲身帮助,除此之外,其他时候都必须留在所属州,不得离开。选择的势力不用告知他人,但选定之后就不能更换。
贾诩最后补充:“以火烧洛阳为开始的信号,在此之前,你们好好准备吧。”
黄承彦提出问题:“既然现在的局面都是你造成的,那么你怎样对付董卓?”
“放心,董卓活不过三年。”临走前,贾诩如是说。
剩下三人,相视而笑,因为他们知道,天下,即将三分了。
“看来我们之前真是小看他了,单单眼前这一手就玩得非常漂亮。”左慈看着放在三人面前的书,已经将贾诩当作对等的敌人,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的小鬼了。
尊儒的水镜拿着的是《大智》,崇道的左慈得到《纵横天下》,《大同》则归黄承彦。而水镜想要《大同》,左慈与承彦想要《大智》,水镜和承彦极可能因为换书而联盟,联手对付左慈。本来左慈手下最为强悍这一优势便荡然无存,稳操胜卷的局面变成胜负难料。
在场三人需知共享三大奇书是不跌落贾诩陷阱的唯一方法,但贪婪是人的天性,路不拾遗不是不贪,只是还没有到达心动的地步而已。为这三本书可是连杀人放火都敢做,在智囊团中被誉为“三智”的他们,又岂会惧怕一个仅仅有资格挑战而非必胜的贾诩呢?再者,并称“三智”多年,也需要分个高下了!就如《纵横天下》所言:强者,必自信,而自傲也。
一切,皆在贾诩的掌握中。但是有谁能掌握一切呢,很多事情,都是在自己以为成功的时候发生逆转的。
贾诩回到新家,心情大好。而张绣见此,便知一切顺利,依然问:“事情进行得顺利吗?”
贾诩脱下面具,对张绣一笑:“自然。”然后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他。
张绣得到答案才真正安下心来,“为什么不用他们说出选择的势力?不知道不是很麻烦吗?还有,把书这样就给他们不是很吃亏吗?”只要在贾诩身边,张绣就成了个问题儿童,什么都懒得想,直接问就是。
贾诩横了他一眼:“不说,不代表不知道。可知左慈戏曹这事?左慈对曹操评价颇高,给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因此极有可能支持曹操。水镜身为儒家,必定忠于汉朝,选的自然是刘家人。黄承彦生于南方,长于南方,选择南方也很合理,孙家作为江南最大的世家,是他最好的选择。内容我已经记住了,在不在我手中都不重要,另外,书当然不是那么轻易就交给他们的。”把书与三人的关系解释了一下,“此外,书中的内容被我打乱了,想要看到完整的三大奇书,必须把三册书拿到手才可以。这样既能避免他们把各自的书册完全掌握,又可在他们之间制造信任危机。”
看着贾诩精彩的评论,散发着耀目的光华,张绣不由感叹:身为男性,可惜了他的美貌;倘若是女的话,必然令人心痛他的才智。还是做男人适合他吧。“那接下来要怎样做?”
“等!曹、孙、刘中,唯曹操名声最弱,左慈如不趁此时势让曹操壮大名声,那他就不是那个鬼神莫测的左慈了。这回,就让他们做主角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